加书签
第 5 章 雅鲁藏布流经的地方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五章 雅鲁藏布流经的地方 ――历史之旅:走向西藏文明之源,藏南谷地――青朴修行地的修行 者众生――拉加里,百神之王――事死如事生:关于守墓的活死人――昌 果沟上下几千年 ――赞域制陶人――有关猴子变人的民间传说――嘎萨 拉姆的意味――山南文物的保护神――西藏文化史之树的年轮―― 当我历时十几年,粗略地翻阅过西藏这本以自然文化图景来表现的大书,我明 白了我被赋予的使命是以文字形式把这本书译介给世界。忽然想到了这一点时,正 是准备着手描写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一带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之际。这一忽发的念 头使我抑制不住地兴奋。我将要完成的是以往我所做努力的继续:从垂直的时间角 度讲,它是《西行阿里》历史文化思路的延伸;从水平空间的角度讲,它是《藏北 游历》所反映的牧业文化的参照对应。冥冥中有谁在为我的脚步引路,早在许多年 前,我就已被选中,而这三本书的构架也被设计好了。 连同这一表现方式也是既定的:西藏面貌与众不同,对于它的表现也理应与众 不同,这一表现角度和表述方式被规定了沿着某种边缘进行着,虽然作为文学它艰 深了些,作为学术它太不严格。不过这样也好,借用文化和学术的背景使我不至于 过分浅陋,借用文学之形则使我随心所欲――也只有文学被允许胡思乱想和胡言乱 语。同时我还被允许站在某个高处,俯瞰高天远地间的过往众生如行云流水。 在踏勘并撰写过这片高大陆上的许多局部的自然史、文化史、。地方史和神灵 史之后,此刻,当我们驶过雅鲁藏布江的曲水大桥沿江东行,在自然地理上我们将 进入藏南河谷,在行政地理上就是山南地区了,江边上的县份依次为贡嘎、扎囊、 乃东、桑日和曲松。这些在藏史中闪耀着光芒的地名都是曾经怎么样怎么样过了的。 沿江东行,与走在藏北高原、田野村庄里的感觉不同,你仿佛就要进入西藏正史之 中:西藏的文明史、民族史、王统史、宗教史。也仿佛将要怎么样和怎么样了的。 但这显然已超出我的兴趣和能力所及。我只热衷于感觉某地而不打算考证某地。 例如,在“史”的方面,我感兴趣的是,在藏北高原无人区的冻土层上,亲手捡起 一枚略扁平的黄褐色的船底形细石器;在藏南荒弃了的滩涂沙丘中,亲手挖掘出一 块新石器时代的盘状器和古陶片……仅此而已。 山南历来被称作藏族文化的摇篮,大家都这样说,似乎已成定论。公认的历史 中,这一地区的雅隆河谷作为吐蕃王朝的前身雅隆部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一 段时间。被记载于西藏正史的《西藏王统记》中的藏族起源也发生在这一带。这则 已被典籍、被文学、被艺术所反复表现的起源故事是:创世年代,观世音化身的神 猴与罗刹魔女结合,繁衍出雪域众生,黑头红面人。地点是地区所在地泽当镇附近 的贡布日山,神猴与魔女生活过的山洞已作为朝圣和旅游之处。山南人也引以为自 豪地宣称此地拥有着西藏地区的四个第一,后来又有人归纳出十个第一:第一块农 田、第一座宫殿,第一代国王,第一部经书,第一座寺院,第一个村庄,第一座庄 园……等等。大约还有第一个集市,第一个作坊之类。 按照学术界约定俗成的定义,文化即人类高于动物属性的物质和精神的行为; 文明则是摆脱了原始状态的发达社会,最初的文明大致体现为定居、农耕和驯养、 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特权阶层产生及使用金属等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有 理由等待着学术界对于藏南作为西藏文明发祥地的界定。 西藏高原最早呈现的文化曙光似乎没能投射在这里。就我所知,西藏西南部和 藏北高原迭有旧石器、细石器发现;然而至少在江南岸,没能发现细石器,只有少 量新石器。新石器时代遗址只在江北有所发现。看来雅鲁藏布中游地区大概应算是 西藏早期文化发展史上的后起之秀。 几年来,我沿着这条江溯源而上,或顺流而下,从江南到江北,再从江北到江 南――这仿佛历史和人生的进程,左奔右突,反复折腾,直到有一天,去了再不回 ――我们现在正在接近这一西藏文明之源,不是考察,是浏览和欣赏现存的几千年 间以物质形式保存至今的文化遗产。若以宗教发展轨迹作为线索,我们应该首先到 达重新复兴的青朴的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修行圣地;去往佛、本交融的吐蕃王室后裔 的拉加里;再到琼结的藏王墓地,到江北岸昌果山沟,在正式发掘之先去领略那片 沉默了几千年的新石器的村庄,最后,到达传说中的西藏人的发源地,贡布日山。 进行一次壮阔的历史之旅――当然是随兴之所至,按照时间的脉络,由近及远 地进行。 mpanel(1); 只是不要将这本书作为信史来读,不要作为田野考察报告来读。 青朴修行地坐落在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寺背后的大山里。我两次去过,这一 次是连同我们的丰田越野吉普车一道乘坐轰轰响的汽轮渡过的,有现代感觉。在江 北岸还要沿山行驶,再穿过沙化严重、时常沙暴成灾的江畔滩地,一个多小时后, 拐进青朴山谷,沿山路上行,到半山腰,再无路可走了。近年间当地人能把通车的 路义务地修到这里,已很不容易。就卸车,安营扎寨。 青朴之“青”,为吐蕃一位旧臣的族名,“朴”是山谷。看来佛教传入之前是 青氏属地。相邻的雅鲁藏布江北岸沿线山谷全都裸露着苍灰的岩体。唯有青朴灌丛 深深。满山遍野的荆柴夏季青葱。秋季经霜雪泛红。两次来青朴都是秋,上一次正 姹紫嫣红,这一次颜色干枯黯淡了些,因为秋已经很深了。凡寺庙和修行圣地必然 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因成为圣地而使生态得以良好的保护也造成了良性循环。在 青朴修行的僧尼们自觉遵守此地不成文的山规:不得污染水源,不得伤害动物,不 得就近砍柴,尤其严禁砍斫青枝。山下桑耶一带的俗人百姓也自觉遵守这一山规, 所以青朴将永久性地依照时令或青翠或红艳。 太阳偏西时我们把车卸下,山南地区文管会的强巴次仁带领我们上山。为使我 们能够俯瞰夕阳下的青朴风光,他浪漫地提议,率领我们走山谷东侧一条只有砍柴 人才走的时隐时现的小路上山。 这真是一条荆莽之路。不仅陡险,枝条纠缠也挡住去路,而且几枝条必有刺, 头发上、毛衣上都挂满了刺刺叶叶。在海拔四千米处走这样的山路还是很累的,但 在这个季节、这个时辰、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内心一片欢喜,且单纯。那时我想, 我已成为植物人了,即使有狗熊出现也不怕,愚蠢的狗熊一定以为我是一株植物。 那时夕阳将沉,正温煦明丽,款款地照耀着红如血光的灌丛。驻足于这面山坡正像 强巴次仁为我们设计的那样,可以张望青朴全貌。从山巅到谷底,林深不见人迹, 唯见蓬蓬簇簇的晚炊缭绕。那是修行者们的人间烟火。从这一山头到另一山头的纵 横交错的经幡在晚风中翻飞,几座寺字经堂,几尊白色佛塔,在大山怀抱里兀自静 立。就想到那些赌了一生来修行的人,所为何来?还不就是为了感悟与超越么。而 每当我全身心地投入,专心致志,竭思殚虑,身体力行,那么,无论在壮丽自然中, 在心潮澎湃时,或心境和美时,每当此时,便就是高峰体验,瞬间超越,就已满足。 佛者何物?圆满觉者。佛非神祗,现代佛教徒为此所归纳的定义是:佛是一个理智、 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终生只体验过贫困和苦难的人,终生无所作为的人,难以成佛。 我今生肯定也难成佛,因为个体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充满了热爱和感动,渴望 功名,俗念炽烈,仅止满足于在瞬间超越时短暂地感觉一下佛界。如此而已,而已。 瞬间之后则长长久久地复归凡尘。 我们披着夜色攀上了青朴洞寺所在的山顶。在幽暗的酥油灯下,青朴洞寺的管 理人桑杰丹增滔滔不绝地为我们叙述了青朴修行地的古往今来。那一晚,摄影师孙 亮病得厉害,差一点儿就下不来山了。我们都饥渴难耐,还冷。只有桑杰丹增谈兴 浓烈。 桑杰丹增第二天还在我们的镜头前滔滔不绝。他站在寺顶平台上,一手拿着横 长条的经书引经据典,一手指点江山―― ……莲花生在桑耶的哈布日山降伏妖魔,追杀龙界魔女到此。莲花生在那座白 塔后留下脚印,伸出手指口诵咒文“阵”,滚塌的山石即刻停下,魔女被镇压在白 塔下。 山顶东面有莲花生的修行洞。经文中写道: 山顶犹如大帐篷, 大师修行殊胜境。 君臣贤者在周围, 空行福田山水净, 此乃野兽戏游处。 即是说,莲花生修行洞周围,有君臣二十五成道者的修行洞;夏天积满纯净山 水,青绿山坡有野兽嬉戏。这二十五位成道者都是藏密气功大师,功成后有的可以 凌空飞翔,有的可以在水上疾行,有的捏来岩石当糌粑吃,有的可以返老还童…… 桑杰丹增带我们去寺内莲花生修行过的山洞。洞内巨大岩石被烟熏、被信徒们 抚摸得漆黑。洞内供奉着莲花生和他的二位明妃的塑像。桑杰丹增说,这就是红岩 洞。只要望见它就会生起房诚心;朝拜过它就会洗净一生罪孽。岩石上有八大修行 者的自成坛城;还有空行母和二十一度母的自成佛。身临此洞,有何心愿都能如愿 以偿。你们可以默诵心愿,包你心想事成。 我们每个人都在此闭目合掌,各人有各人的心事。 红岩洞跟前有一圣迹,我们得知了由经书记载的这段故事。 藏王赤松德赞的八岁女儿哈姜白玛得了寄生虫病,痛得死去活来,从桑耶地方 送到这里请求莲花生医治。莲花生用圣水使她死而复生,但终于又生而复死。莲花 生明妃之一的康珠益西措杰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说这女孩福气好,何以八岁就离 开人世;如果说她没福气,何以生为公主并在莲花生大师的怀抱中坐过? 莲花生回答说,这与福气无关,而在于因果。藏王你前世修行积累了无上功德, 曾发愿今世为王因而成为藏王。曾有一苍蝇从你耳边飞过,你无意中拈死了它。你 当时非常懊悔,许愿说,来世愿你转生到我身边吧。所以它便投生王室,做了你的 女儿。但她的前世罪孽深重,所以活到八岁便死。这是果报。 听者豁然开朗。仍然悲痛的藏王便询问女儿的来世如何。莲花生不忍心继续说 担心增加藏王的悲伤。但经不住赤松德赞再三恳求,莲花生才说,由于从前的罪孽, 她来世将投生为桑耶林子里一条拖着后半身的狗;经历六轮这样的残疾狗之后,再 经过四轮雅隆地区的残疾妇女,她会转世成为一个查日国王的王妃。经历无穷世之 后,她的最终结局是投入天国佛的怀抱。 这处圣迹是当年小公主跪在莲花生跟前的膝盖痕迹,经过大师加持后,这一痕 迹升高了。她死后也就地埋在这儿,现在用木板搭成“井”字形供人朝拜,朝拜者 用酥油把木板围栏抹得黑亮,内中投放了许多人民币的毛毛钱和分分钱。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藏王赤松德赞,修建了西藏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迎请了邬 仗那国的密宗大师莲花生,使佛法在藏地得以宏扬;藏王还把自己的爱妃益西措杰 赠与大师,作为莲花生的明妃――修行伙伴之一。相传莲花生开辟了青朴圣地后, 赤松德赞也在这里的密乘花岩洞中修行过。 现在这座赤松德赞修行洞作为圣迹供香客朝拜。有两位藏东来的青年僧人正在 这里修行。他俩是去年来的。他们说,桑耶寺在世界上很著名。在此修行,念一遍 六字真言,胜过别处念百遍;在别处修行一年,功德不及此处一天。 正是由于像大师莲花生、藏王赤松德赞这样的显赫人物在此修持过,青朴理所 当然地成为殊胜的圣地;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噶举派等教派也将它作为自己的修行 圣地。现在在这里修行的僧人尼姑共有一百多人。其中百分之七十为尼姑。 我们想去拜访这些修行者,桑杰丹增就陪了我们去寺庙后一处修行山洞,修行 僧是五十七岁的洛珠达杰,他是本地扎囊人。 在此修行了几年? 已九年。 打算在此修行多久? 人老了,打算一辈子在此修行。 平时生活自理吗? 是的。自己打柴打水。 请问一天的生活如何安排? 每天起得不很早。但在闭门修行一两个月期间,早起晚睡,用功修练。 修行内容有哪些?修行程度? 静坐前先学习经文《普贤上师言教》。对于修行程度我无从得知。主要是修经, 领悟其内容,做到断十恶、积十善――所谓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 闭门修行,孤身一人不寂寞吗? 不会。世俗生活,诸事繁杂,恩恩怨怨,烦恼不堪;静坐修行,无忧无虑,心 情舒畅。 洛珠达杰住的修行房可能是全青朴最好的。石径柴扉,空山鸟语,树冠遮蔽着 院落,藤蔓攀援了石壁,飒飒秋风中散落了满地红叶黄叶,有一些仙的意味。但是 彻底的超凡脱俗也很难,洛珠达杰每年至少两次回家乡,带口粮回来。青朴的修行 者在此能够得到的布施很少,一般仍由亲友接济,或于秋收后锁上小房门,外出化 缘去。 据桑杰丹增讲,来青朴修行的人都是看破了红尘、寻求解脱之道的。不必具备 怎样的修行资格,无需谁来审查认定,而且来去自由。寺院进行管理也只是帮助新 来者安排住处,处理终老此地者的后事――山坡各处有天葬台多处。 这里的修行讲究修心不修身,也就是不修藏密气功。识字的人以读经书为主, 不识字的人可以上百万遍地念诵六字真言,也可以无休止地磕头,总之方式不同, 因人而异,功德都是同样的。 藏东贡觉县来的三十三岁的尼姑齐美拉姆在青朴已七年。她的修行方法是在室 内佛龛前磕头,七年间她已磕了三十万个等身长头。 齐美拉姆的邻居,由她照顾的六十二岁的老尼姑,已磕了四十万个头。 贡觉县在此修行的僧尼比较多。八十年代初青朴刚刚恢复修行时,贡觉一位有 名的活佛就来到这里,此后那个县的人纷纷投奔他而来。去年这位活佛圆寂,信徒 们在山尖上为他修了一座白塔,并从山腰到山尖长长地插了一山脊经幡。尊师不在 了,齐美拉姆对于去留问题正举棋不定,她的生活以往靠拉萨的远房亲戚接济,看 起来也很窘迫。 在一处简陋的山洞,号称是二十五成道者之一的朗卡宁布的修行洞,住着中年 尼姑唐曲卓玛。她一再说她在家乡没有一个亲人,在这里也只有她一个人,只好在 此修行终生。一再这样说,很可怜的样子。 在另一些由几个相邻山洞组成的院落里,结伴住着年轻的尼姑们。看来都是健 健壮壮的好姑娘。她们性格开朗,大声说笑,帮我们背着摄像器材健步如飞地下山。 青朴修行地现在很有名,旅游部门把它列为旅游景点。前几年的修行热中,听 说一些经商的个体户赚了钱来修行的;还有外国人也来修行,后被有关部门劝走了。 总之曾作为一种时髦。青朴的修行方式显然是一种开放式的,这些年里此地已不寂 寞,每天都有朝圣者和旅游者来此,修行者们乐意与这些外来人交往,对答如流。 修行者之间也像乡邻一样友好交往,互相帮助,居家过日子一样。桑杰丹增说,曾 有年轻尼姑蓄起发辫梳妆打扮,还有一对僧尼住到了一起,这都是违背山规的行为, 被逐出了山门。 强巴次仁拐了好大一个弯,才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这个难于启齿的问题,没想到 桑杰丹增爽快地答复了。离开青朴后我们听说了一个浪漫故事,说有个人从前是藏 东某村的村干部,和情人私奔,浪迹天涯。流浪得不耐烦了,就双双归隐山林,来 青朴修行。男的就做了青朴修行地的管理人。我们不知此人是否桑杰丹增。又听说 后来那人的乡亲们来朝圣时发现了他,大笑。说是党籍处分还保留着呢。又说,那 人吹得一口好笛子,在青朴也时常横了笛子来吹,修行的僧尼就围坐了来听。了解 这些情况的一位汉族人大发感慨说,那个经历了一切如今宁静了的人过得可真潇洒。 没准,这类曾深入于红尘又走出红尘的人能够修成正果。 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多处分布着这样的修行地。现在有许多圣地已荒弃了,但 有一些正在陆续恢复。 藏南的顶布钦寺是主巴噶举派的寺院。这个寺院以它的藏密气功修行场而著名。 在一处露天场地四周,排列着一种藏地绝无仅有的修行小帐。一米见方、约三十公 分深的地穴,撑着一个小小的尖顶白帐。以往的寒冬季节里,修行者在这儿练的是 藏密气功中有名的“拙火定”。 顶布钦寺住持晋美加措简介了这一传统。内容艰涩深奥,真难为了我的朋友旺 堆次仁能够翻译出来。翻译出来了我也不懂。 我寺噶举派主要修习大手印法和纳若六成就法。年老僧人常修大手印法,年轻 僧人修习大手印法的内容至修习寂止,然后逐渐修习六成就法。即从修习脐火瑜伽 开始,到幻身、梦观、净光、往生和夺舍。这儿正是我寺修习脐火瑜伽的场所。 修习脐火瑜伽有两个内容,其中修习拙火定,要在野外赤身裸体,禅定修练, 另一种惟有炼成回向修道法方可。在寺主仁青白桑时代能做到这些,现在每天仅在 此学经两个小时。 我曾练过拙火定六七年。修练拙火定,要从资粮道地到圆满周遍地,循序渐进, 层次分明。究竟道中,一切化现色身构形完全究竟摄于无生法性界中,即观想形象 使得变现出来,最终证得成就。 此时正是夕阳将沉之际,几十位少年僧人一一钻入小帐内竞相高声诵读经文。 我们询问今后是否会有人按照严格的修行规矩修练拙火定。 晋美加措先生说有此计划。如同盖房先打地基,这些年轻人也正在预习进入修 行前的四修地。待弟子机缘成熟,可先修大手印瑜伽之观想、金刚数息、宝瓶气等 法。然后,修寂止、六成就法中的脐火瑜伽等。 两年后,就将有人打坐小帐中真正修行了。我们相约那时再来采访和拍摄。 修行者的终极目标是修成正果,一劳永逸地脱离尘世。为此他们即打算今生终 其一生地用于修行,以至无穷的未来世。他们已把生活水准降至最低点,除此而外 几乎一无所求。 然而他们只担了一个风险――要是来世确凿无疑地并不存在呢! 从扎囊,过乃东县和泽当镇,沿雅鲁藏布顺流而下,到达山南地区东部县份曲 松。曲水以东,还有个加查县;加查以东的朗县,一直隶属山南,近几年才划归新 成立的林芝行署。其实按照历史地理和文化传统,朗县划在山南更顺一些,那儿有 面积和阵容都为西藏之最的吐蕃土葬墓群――列山墓地。 全西藏各地区中,山南的海拔较低,气候温和,电力比较充足,且各县城之间 距离最近,一天可能跑好几个县。从这一侧面也可见山南人口集中,交通方便,是 西藏最发达的地区。曲松并不边远,但我对于曲松却比较陌生。一九九二年这次去, 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是在四川大学援藏考古的李永宪的鼓吹下成行的。此 前他曾在这里考察过拉加里王宫遗址和洛村的吐蕃艺术洞窟。随着他的考察,一些 有关的修复计划、开辟旅游景点的计划便被提上日程。 在接近曲松县城的地方,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自然环境中类似阿里古格土林的微 地貌,不禁拍手大笑。说,这些吐蕃王室的后裔们呵,怎么就一样的审美眼光,一 样的生存风水呢,西藏只有这两处是土林形态,就让朗达玛的后裔们分而居之啦! 由此引出了一段历史掌故,正好续接并补充了我在《西行阿里》篇首对于吐蕃 王朝崩溃后,死于非命的朗达玛的一支后代走向的交代:让我且从《西行阿里》引 言说起―― 公元九世纪中下叶,一度威震长安、称雄中亚、据守丝绸之路百余年的吐蕃帝 国已是日薄西山,末路穷途。赞普朗达玛剿灭佛法为这一气数将尽的王朝敲响丧钟。 随之而来的王室内证、连年征战无异于落井下石、自掘坟墓;而席卷全藏的“一鸟 凌空,百鸟飞从”般的奴隶、平民大起义则整个儿地撼动了这个王朝赖以存在的社 会基础。该世纪末叶,随着末代赞普沃松之子只考赞在后藏娘着香堡地区(今西藏 江孜)被奴隶义军擒诛,吐蕃寿终正寝。 …… 那个苍凉秋日,伤怀之晨,在娘若香堡以西数百里开外的切玛雍仲地方,落荒 而走的贝考赞之于吉德尼玛衮与送行老臣们凄然作别,西向而去,却从此竟就撩开 了七百载古格王朝的序幕。 与此同时,他的弟弟、贝考赞次子扎西孜巴贝也流落到后藏日喀则西南部的仲 巴一带。他的子孙们便在那里繁衍生息,成为当地土王,逾几代人。大约公元十二 世纪时,他的一位后代被原吐蕃贵族迎请回藏南,建立了名为“雅隆觉沃”的小王 朝。后又迁徙至曲松,为拉加里王国开国之初。 当初吉德尼玛衮离乡背井,被迫去开辟一个新世界;而拉加里这一支则是叶落 归根地回归旧世界,求乞于祖先之灵的佑护。 拉加里――百神之王。拉加里王系比古格工系持续得更久一些,一直延续到本 世纪中叶。到一九五九年西藏民主改革时,拉加里法王统治地区还拥有拉加里、桑 日、加查、隆子四宗(县)之地,方圆达一二百公里,下辖十九个庄园、九个牧场、 六百三十八墩土地,七千多头牛羊,二千余户农奴、八九千属民,十五个直接为王 府服务的手工作坊、三四百名家奴,大小寺院九座。拉加里王室享有制定法律、制 造刑具、设立监狱、判决案件的特权。 近代的拉加里明显地衰微了。七八百年来,作为吐蕃王室的正宗后裔,拉加里 历经频繁的改朝换代而保持着独立地位。相传拉加里王去拉萨朝拜,藏政府要派四 品官去拉萨河渡口迎接;会见达赖喇嘛,拉加里王的座位较之藏地最高统治者也只 低一层卡垫。 这一正统观念,反映了佛教进入之前藏地存在着的祖先、宗族、姓氏和子嗣的 本土意识,与当时的汉民族无异。这一观念的流脉通过洛村的老房子“杰赛冲康” ――王子出生房形象地表现出来。 洛村,离曲松县城很远很远。从县城出发,车在黄土崖间的土路上可以开到色 吾乡。色吾乡人说,我们这儿是拉加里法王的发迹地,后来王宫才搬迁去了曲松。 色吾的意思是金子很多的人家,“金王”。或金王之地。贯穿拉加里国土的,是色 曲河――金河。传说河中金如石头大小。被历史弃置于此的色吾乡很荒凉,带着深 秋的落寞。海拔有点儿高,似乎以牧为主。乡政府跟前是一大片开阔的大草坝子。 不知八百年前是否这样。 去洛村不通车,我们理直气壮地租马来骑,第二天一早沿着草坝尽头的山谷打 马前行,神气活现。一路有些历史的遗迹,倾把的塔,或烽火台。我们骑着马照了 很多像。这一次去洛村的除了李永宪,还有嘉措、扎西达娃和阿龙。 接近洛村的山崖上,布满了洞窟,有些阿里扎达、普兰一带的意思了,当然数 量要少得多。这就是考古学家李永宪他们发现的早期佛教艺术洞窟“牛鼻子”。 牛鼻子是个形象的说法,指洞窟的形制。在敦煌早期洞窟内,才凿有这种立柱。 我们沿陡陡的山攀上去,钻进一个不小的窟,里面已做了百姓的柴草房。有人帮我 们清理了一番,让我们拍照:顶部的图案,墙边的浮雕,佛像的背屏,但佛像早已 不在了。 经研究,考古学家说,这一带洞窟艺术应该是佛教后弘期早期传入的,时间大 致在公元十至十一世纪。其开凿形式与敦煌相接近,其艺术风格则与阿里近、与藏 地中部的卫藏风格远。像这样的洞窟,在洛村的村前村后共有一百多个。 当地人其实并不注意这些艺术现象。他们说,这些山洞名叫“盖巴当布”,是 早期人居住的意思。说早先没有房子,人们就挖了这些山洞来住。后来才供了佛, 俗称“牛鼻子”。 山谷尽头的洛村是个不小的村庄,一大片山坡挤满了房子。山腰上方有一座寺 庙,名罗曲丹寺,是拉加里王的寺。寺上方一处高高大大错错落落的旧房子,就是 杰赛冲康王子出生房子。 色吾村村长索朗旺久坐在寺庙的门廊石台上讲村史,说其实是讲不清楚的。村 中八十岁的老人也讲不清。但对于老房子,索朗旺久说,第一代拉加里王的孙子就 出生在这里。因为此地是拉加里保护神所在地,王室出生神所在地。最早的王们在 别处无子,只有洛村的风水好,神情护。嗣后,凡王后生子必到洛村,老房子。这 习俗一直延续到一九五九年。这老房子就分给老百姓住了。 索朗旺久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王妃的仪仗:寺庙组织了欢迎仪式,幡旗飘扬; 僧人们在对面山头吹螺号,百姓们在四面山头煨桑烟。王妃的马队共有二十多匹, 前呼后拥,沿着山路浩浩荡荡过来了…… 拉加里王每年在夏季的藏历六月和入冬前的十一月来洛村,每次停留两三天, 敬神祭祖,接见百姓。 后来在拉萨,八角街头的一所普通的房子里,我访问了一位拉加里三的后代, 他说直到他奶奶那一代,还在杰赛冲康里生孩子呢。从他母亲开始,就随便在哪里 生了。我把拉加里王宫遗址的照片拿给他看,可以选留一张作纪念。他看了一眼, 微笑着还给了我,说不要。这是藏族人的洒脱。 扎西达娃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一直若有所思,我见他对老房子表现了兴趣。我猜 想他在盘算着些什么――这显然是一个好题材,趁机可以大作文章,一部世界高地 的《百年孤独》或《族长的没落》。 古格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别具风格的宗教艺术和消亡之谜大噪于天下时,拉 加里耐人寻味的本土文化意味却没能引起必要的重视,一直被冷落。 拉加里王宫下方的河谷平原上,有一处拉加里王的夏宫。不知从哪一时代起, 拉加里就摹仿达赖喇嘛的形制,建起小布达拉宫、小罗布林卡、小龙王潭和传召法 会等等,俨然一小拉萨。这处小罗布林卡,就是最后一代拉加里王在五十年代初去 内地参观,依照内地汉式古建筑建造的。现在县政府大院内闲置已久。但原先的宫 墙及其它建筑例如王宫浴池已不复存在,林卡也被新建筑所毁。 我们瞻仰了高坡上夕阳中的拉加里王宫,古老的墙。只有古老的墙才这样高耸 仰不可视,墙体才这样宽厚,显示着一个试图坚不可摧的王国。 我们遥望着当年,拉加里王,这位百神之王,身穿松赞干布的服装,披着齐肩 卷发,手持先师的白牦牛尾拂尘,脚踏红地毯,在盛大的仪仗中昂首而过,从王宫 步往四十个柱子的甘珠尔经堂。 从拉加里开始,我觉得越来越近地接触到藏地本土文化之源之精神实质了。 我们几次到达了藏南的藏王墓。藏王墓在琼结县,木惹山麓,东嘎沟口。东西 长两千多米,南北宽一千四百多米,河谷地带一座座人为的梯形小丘。对此,我可 不打算作一般性的常识介绍。例如引据史料这样说:墓内一般分几室,陪葬哪些贵 重物品。《白史》说,吐蕃“君死,赞普之乘马、甲胃、珍玩之类皆人墓。”《国 王遗教》载,“墓内九格,中央置赞普尸体,涂以金,墓内装满财宝”之类。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直到整个吐蕃时期,西藏 地区的丧葬方式以土葬为主。人殉制也是存在过的,早期墓葬中有所发现。那时此 地人也像汉地人一样,事死如事生。这反映了肉体死亡后灵魂永存在另一个世界里 的观念,人们关注的是死后的生活。 不想作一般性介绍,我想猎奇的是继人殉制之后的藏地独有的守墓人制。 对此我虽早有所闻,但地区文管会的强巴次仁这一次介绍的足够详尽了。他带 我们去松赞干布墓一侧的守墓人小房遗址处指指点点,上了镜头。 过去守墓人就住这地方,后来盖了这房子。守墓人制度属于本教人殉制延续。 由杀人祭祀变为人不被杀而守在此。 守墓人一般由藏王的贴身奴仆或近臣担任。谁能被选中对他的家族来说是一件 幸事,这一家将世代接受王朝供养,享有土地奴隶等封赏。但对于他本人来说,却 很不幸:他其实是个活死人,将终其一生不得与外界活人接触,有人来祭祀,他必 须回避。只能吃供品,也像被祭祀的。 当然,仅有供品是不够的。守墓人也有补充食物的来源。周围百姓们的牛羊不 小心跑到墓地上来了,守墓人就有权把送上门来的牲畜据为己有。方法是,把牛羊 的角经烧烤后拧一个弯儿,表示已成为守墓人的财产,然后仍然放回,由主人家继 续放养。供品不足时,守墓人就可以杀来充饥。 取消人殉制据说大约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祖父辈,守墓人制实施,应该是存 在了两百年的。后来吐蕃灭亡,又兴起了天葬,既无藏王,也无墓可守了。但守墓 人烧牛羊角做记号的做法却保留下来了:强盗们效仿了他们,把百姓的牛羊角烧变 形,需要时理直气壮地取回。 不久前,当一群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凝视雅鲁藏布江北昌果山谷的农田村庄,有 谁说了一句:河谷台地发育如此之良好,古人类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居住呢?为了这 一先入为主的设想,他们整整寻找了一个星期――仅仅一个星期而已。灿烂夕辉把 他们引向一片泛着金光的沙丘地:满地的石器、陶片、灶坑之类,迫不及待地显现 出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从成都、北京、加德满都各地飞往拉萨的航班都降落在贡嘎机场。机场位于雅 鲁藏布江南岸。离机场不很远的江北岸,南北向的这条山谷就是昌果。昌果――打 开的门,还含有崎岖险要的、狭窄的意思。可以乘坐机动木船渡过宽阔江面,但车 是上不了船的。江北岸一长溜密密的杨树林,从江岸沙滩一直伸展到山脚。临江山 坡是多吉扎寺。多吉扎寺是山南宁玛派三大寺之一:东有琼结白日寺,南有扎囊敏 珠林,北有贡嘎多吉扎。 多吉扎背倚之山像条龙,多吉扎寺在龙的心脏位置。解放前国民党时期曾有内 地汉人地质学家来看过,说寺址在龙的掌心里,这个寺会发达。但迄今为止,多吉 扎似乎就没怎么发起来。先是它的前身,据说古老到佛教后弘期一开始就建在了阿 里和藏北之间一个叫桑桑拉扎的地方,后来在拉藏汗时期战乱中被毁,搬迁至此。 又据说此寺名是内地皇帝给封的,是金刚岩的意思。鼎盛时僧人多达三百。文革中 曾一度幸免于难,作为区乡粮仓一直保存到七十年代中期。但一九七五年时,粮食 全部用于扶贫,寺院就空了。一九七八年,县里盖农科所需要木料,就决定拆寺运 木料过江。但刚拆了寺不久,三中全会就召开了,宗教政策就落实了,各地纷纷重 建寺院,多吉扎寺又忙着搞修复――又一个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多吉扎寺只有二三十位僧人,但多种经营搞得好,购置了榨油机压面机和 渡船等为群众服务,就是仅有一人过江也要为之摆渡;每年还为当地百姓们免费运 送化肥。所以多吉扎寺就成了自治区的先进集体。 多吉扎寺在昌果谷口西侧,与它相对的东方的山恰成了两扇敞开的大门。两面 山坡各有两位全副武装的天王把守。它们刻于何时,为何人所刻均不得而知。我们 所见到的,是新近又被人在原型上重新刻过。两山之间谷口正中有一小石山,当地 人说,这是昌果的门闩。 这扇向我们打开的门真是意味深长。 强巴次仁是这群考古工作者中的一个。在这片遗址尚未正式发掘前,他又把我 们带到了这里。我们来的这一天恰好也是太阳偏西时分。在这片沙化严重的空旷之 地,我们像贪心的老大那样把那些先人们精心打制的大大小小的砍斫器、刮削器、 带有明显剥制痕迹的石块石片,装满了每一个口袋。我们欢天喜地地东张西望,迫 不及待地用手创沙坑,选择那些带有各种绳纹的夹砂陶片。强巴次仁看了,挖苦我 们说,你们怎么不知使用石器呢?茅塞顿开,我们手持先人使用过的石器来发掘那 一时代。 昌果沟的发现是巨大的。不仅有至少这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专 家们初步分析它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谷地另一处发现的冶炼遗址,发现经高 温烧灼过的焦土和结成琉璃之物;还有沿江石壁上新发现的动物岩画。其风格与藏 北与全藏游牧民族所为的岩画大致相同;在同一片石壁上,还有藏传佛教内容的摩 崖石刻和六字真言。谷地里还有古墓发现。谷口则是宁玛派那座有名的多吉扎寺。 昌果沟浓缩了西藏历史几千年。昌果乡的百姓也热衷于古老传统。至今每逢年 节,男子们还跳一种甩辫子的腰鼓舞,据说那是一千二百多年前修建桑耶寺时传下 来的。共有八种舞,每种十八段,表现内容有区别,例如其中一种表现动物的,大 象漫游、乌鸦跳跃,野牛踱步等。每逢藏历年初五初六初七表演。地区举办文化节 时也去会演。为了表演这种腰鼓舞。男子们特意保留了长辫子。 除此,这个乡还保留了赛歌传统。与邻乡赛歌一唱七天七夜不重复,一共唱了 五百四十首。领歌者六十岁的次仁老人跳起舞来像个孩童。 我们在这个文化山谷流连忘返,暮色降临时才匆匆搭上一个手扶拖拉机赶往渡 口。铺满砾石的滩地险些把我们的五脏六腑都颠了出来。赶到渡口时,已是夜色深 沉。古道热肠的昌果人一直在船边等着我们。寂静的江面上随即响起了发动机的鸣 响。月光下的江面如梦似幻,清明的月曾经照耀过那些制作石器和陶器的人,在岩 壁上作画的人和那些安息在古墓中的人。那些人已经作古,我们还活着。 那一时代的遗物被发现了,那一时代的某些工艺其实仍然存活于民间。从对于 制陶村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这一点。在某篇文章中我看到人们把这种工艺说成是原始 时代的活化石,如果不作为贬义的话,我想是这样的。 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有个有名的扎囊山沟。扎囊沟内素有手工业传统。城镇乡 村中的编织、金属、雕刻、漆绘各类手工业作坊遍布,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制陶村 名叫赞域。 赞域坐落在沟内一侧开阔的洪积扇上,一漫坡平顶的藏式石头房。周遭山色橙 红,砾石遍地,不宜耕作。也是自然环境决定了生产方式,这个小村庄就靠山吃山, 以制陶为业。全村六十四户人家,制陶专业户就有五十七户。其余七户大都为单身 家庭,务农或打工,也偶尔雇人来家做做陶器。这村庄的其它财产也紧密环绕制陶 这一主题:仅有农田四百亩;牲畜一千二百头,是驮运陶器的毛驴、提供酥油的奶 牛和作为肉食皮毛来源的羊子。 赞域的制陶传统至少源自新石器时代末期,而且似乎自此就没有中断过。 《扎囊县文物志》记载,经考古工作者测量的这一遗址规模,大约有二十五万 平方米。村人不晓年代,只依稀记得一个古老传说:一位名叫波丹那的神仙老人传 授了这一手艺。并且令村人自豪的是,这是赞域人的专利,外人学不去。集体化时 期公社曾组织四个生产队的社员学做陶,从赞域请来携带着全套工具的师傅。会了 操作也成了型,但烧制失败。大家就说是风水问题。看来赞域制陶将长久地独此一 家了。 我们在白玛旺杰家参观并拍摄了整个工艺流程,印证了文物志中关于赞域制陶 技术是原始时代保存至今的活标本的结论。一切原料和工具都取自本地:去往返为 一天路程的山上取陶土。在取土现场粗粗筛一遍,用毛驴驮回家院。经过又一遍细 筛,细粉留作口沿等细部处理,粗土掺少量水和成泥坯,堆放在实心的坚硬泥模上, 用旋轮加工成型。是手脚并用,用右脚的拇指作动力转动旅轮,双手以简单木制工 具随形捏制。成型的陶器晾晒后,以“亚拉”红土上色,又以烟火烘焙,再搬到院 外的窑里最后烧制。 燃料是事先准备好的草皮和牛粪。在夏季规定的日子里,全村人出动,去山背 后的草坡上挖草皮,就地存放。等需要的时候各家赶着毛驴去驮,晨去午归。村中 允许的只限于山背后约八九百亩的一片草坡。山前草坡是村子的牧场,禁挖。草皮 有再生能力,今年挖了,十二年后就恢复。 烧陶的窑很简陋。浅浅地挖一长方形,浅浅地围一圈石头。将大大小小半制品 插着空儿堆放三几层,其间缝隙以掰碎的牛粪饼充填,再以大块草皮覆盖其上。黄 昏时点燃,不使见明火,只须使其慢慢地熏烘焙烤。约摸三小时后的夜间再以草皮 压一次火。次日清晨,火灭烟熄,就可以从灰烬中小心捡出全部烧制好了的土红色 的成品了。赞域人烧陶技术久已炉火纯青。那个早晨,主人白玛旺杰喜孜孜地告诉 我们:百分之百的完好率! 整个制作过程中,也百分之百地沿袭了原始的生产方式。未见丁点儿的现代工 具和意味,就像大型民俗展中以人为道具的古代生活展示。今日赞域的生产方式即 是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流程的说明图。夜晚守候在窑旁那一双双因窑火明灭而闪烁 的眼睛,正是自神仙老人波丹那以来的祖祖辈辈的眼睛。 最后一道程序,是把这些陶制的锅盆缸坛打包,在太阳升起之前固定在驴背上, 一路叮当着到各处推销。地区所在地泽当近郊有一块赞域卖陶人的营地。卸下驮包 围成墙,人在其中烧清茶,吃简单饭食。背上几个坛坛罐罐走上十里二十里沿村叫 卖。和制作一样,流通交换渠道也是个体的。 土陶在藏地传统中曾长长久久地扮演过很重要的角色。它差不多囊括了基本生 活所需的一应用具。炊具中从灶,到锅、勺、盆、缸、罐,到酿酒的瓮、盛酥油茶 的壶及温茶的火盆。金属器皿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本世纪中期。虽然赞域陶器 以其胎薄和坚牢――据说有人脚踩陶罐而不碎――著称于藏地,但陶器时代正在成 为过去,这一家族中许多兄弟姐妹的角色已被更为美观耐用和时髦的现代产品所代 替。其中尤以铝制的锅、白铁的水桶和玻璃胆的暖瓶最普及――虽然连乡下人都怀 念说,还是陶锅烧的饭香,陶壶热的茶好。展望前景,制陶人不免有一些忧虑。虽 说眼下他们仍在制作着的十几个品种的陶,销路还好。 与原始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是赞域古朴的生活方式。我们访问的这一六口之家, 老夫妻膝下有二十四岁、二十一岁两个儿子和二十九岁、十六岁的两个女儿。大儿 子已有一位在本村分居着的妻子和一个孩子。知情人说,将来迎娶进门,为不分家 计,这两兄弟将共同拥有这一位妻子;这家的大女儿一直没能嫁出去,村人认为是 这位姑娘从不出村,没有机会接触外人的缘故。母亲则认为是女儿并没有想嫁的意 思,如果有的话,当妈妈的能不知道吗。这位母亲还说,我们不欢迎拍照和宣传, 因为我们的职业不好。 在西藏,制陶人的传统地位不高,仅略好于被视为最低贱者的铁匠和屠夫,被 称作含贬义的“陶民”。他们的身份遭人嫌弃,卖陶时不会有人留宿;陶家女嫁不 出去,只好在本村寻婆家。但村中小伙子外出卖陶机会多,不少人可以领回媳妇来, 所以村中女青年过剩,老姑娘多。一位村妇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女儿与上述那位姑 娘同岁,去拉萨走亲戚,幸运地嫁给了一位郊区农民。 较之农民,制陶人的收入是高的。保守地说来,全村人均年收入在八百元以上, 而一般农民不过五六百元。这对于古朴简单的生活已很满足。问起对于职业的看法, 白玛旺杰就说,农民有农闲农忙,制陶人则从年头忙到年尾;虽然辛苦,但收入也 高。他们还说,生为制陶世家,命中注定制陶人,大家从没打算改行。 由于传统的地位和传统的心理,赞域这个村庄过去没有出家当僧人的,因为有 文化或渴望文化的人才会皈依佛门;而现在,我们从村长那儿了解到,全村青少年 没有在校生。见我们注意询问这个问题,村长补充说,村里已经打算集资开办小学 了。 我曾从遍及全藏各地的手工作坊,联想过和谐和美的传统生活秩序,心神往之。 但赞域制陶村未免极端了些,使我转念联想到传统生活的光彩和阴影,不由得怅怅 然。 赞域这一村名的含义也很古老并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域是地方的意思,赞是藏 地特有的那种保护凶神。赞域即是赞神的家乡。村庄的这位保护神是藏地著名大赞 巴瓦本堆――愤怒七兄弟。村庄上方有供奉它的神殿“丹康”;村庄下方还有一红 一白两个神殿“丹康”,各各供奉一名小赞和一名杰布(王)。家中有人外出卖陶 器时,家人就向它们烧烟,祝祷行人一路平安。 贡布日山相传为西藏四大名山之一(另三座名山为哈布日、角布日和加桑秋日), 它的保护神是班丹拉姆的善相化身丹玛女神。贡布日山四角有神圣禽兽驮负,北为 孔雀南为蝎子西为大象东为马,此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在空中与天地各有一肘 距离。贡布日山上有一百零八座天葬台,一百零八个修行洞,一百零八眼泉水―― 人们在讲述这些传说时,从不加以解释,为什么这些天葬台啊泉水啊不见了,它们 到哪里去了。同样,他们津津乐道于民族祖先如何从这里走出的情形时,也不置可 否。 由《西藏王统记》记述的关于藏人起源的这则神话是这样的: 一神猴被观自在菩萨授戒后在贡布日的山洞中修行。岩山罗刹魔女前来勾引。 猴说,我不能破了戒律啊。魔女始以自尽相要挟,复又陈词晓以利害:你我不成眷 属的话,我必与妖魔为伴,日伤万灵,夜食千生,还将生下无数小妖,使雪域成为 罗刹之地――请三思而后行! 两害相权取其轻,神猴便去请示菩萨圣者,获准成为夫妇。随后便有六道有情 死后前来投胎,先生了六猴。后于短短三年内,六猴繁衍为五百。其时林中果实告 磐,饥饿难当。父猴又求助于菩萨,得不种自生之五谷。小猴们以谷为食后,毛短 尾缩,会了语言,成为人。 藏人中分别秉承了父母之性情,凡善良、悲悯、勤奋、和蔼者,出自父之特性; 凡贪婪、妒忌、仇恨、多变者,出自母之特性。如此等等。 这故事累见于史书壁画。但是当人们稍稍动脑子思想一下,就发现不太对。附 着了浓重佛教色彩的这一传说不符合历史事实,客观上形成了佛教起源在先,藏人 起源在后了。但这一传说的依据是怎样的呢?所以强巴次仁在泽当镇千方百计地找 到了一个顽强地保留了猴子变人传说原始形态记忆的老人。 蛮荒时代,东部山林中的猴群(类人猿)之间发生了战争。有雌雄两只猴子分 别逃至这座贡布日山上。开始时它俩都唯恐对方是敌人,互不往来。但母猴居住的 山洞口有一株野葡萄,累累果实吸引了公猴。在公猴偷摘葡萄的过程中,彼此才发 现了对方原来是异性同类,不觉大喜过望。公猴向母猴求爱,母猴回答说,我已等 待了很久!于是它俩住到了一个山洞里。在后来的日子里,野葡萄树遭到火焚,但 原先遗落的种子却长出了新的葡萄树。它们受到了启发,又埋下许多谷物的种子。 在漫长的光阴中,由于它们及它们的子孙时常蹲在地上劳动,尾巴被磨光了,于是 就变成了人。 老人说,藏族就是这样起源的。 讲过这个故事后不久,这位老人就去世了。 古老的山南一定充满过古老的故事,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一点地流失了, 有些是在近现代失传的。我们许多人都听说过几十年前山南某处还存在着生殖崇拜 的舞蹈,但走遍山南各县也没打听出来,也许人家知道了也不说吧。 然而知道了不说的还是少数,对于某些原始风习乡下人反而津津乐道。强巴次 仁告诉过我们一个故事,是在谈到上述那个猴子变人原型传说时接着又讲了的。 当时他询问,我们藏族为何不吃驴肉呢。那老人就说了一个故事。这一故事是 我在藏区所听说的唯一的一个,再没有另一个与此同类。至今我对此仍大惑不解, 觉得怎么会有这等事情发生;如有这等事情发生,又何以值得作为神和神迹来崇拜 并流传至今;尤其是把这一传说作为不吃驴肉这项禁忌的依据也很可疑。 在贡嘎和扎囊两县交界处,雅鲁藏布江畔的一个村庄旁边,现有一处神殿,是 供奉嘎萨拉姆女神的。嘎萨拉姆曾是这个村庄的民妇,出于怎样的一个念头,她在 这个地方与一头驴子交合。在过程中,驴子突然受惊疾奔,把她拖死了。当地人为 她修了一座塔,把她作为神供起来。强巴次仁作出结论说,这是原始的生殖性力崇 拜。 那一次从泽当返回的路上,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这座塔,并向沿公路边的村人一 一询问,那些人知情不告,表情诡秘,还高声大笑。终于在一群打场的人那里听说 了,他们说,你们走过了。 我们很扫兴,没有返回去再找。接着我们到达贡嘎县,才在我回避的情况下, 由贡嘎县纪检委书记丹达详细讲述了。嘉措在转述的时候,躲躲闪闪,欲言又止, 所以整个来龙去脉终是模糊。 第二年开春我们去那一带拍老百姓过藏历年。沿着公路这次找到了嘎萨拉姆的 供奉地点。不是一座白塔,只是一些石片垒砌的一人高的藏语称为丹康的微型神殿 ――祭坛。那是藏历年初三的下午,刮着江边春季里常有的那种夹着尘沙的干风。 我们登上土崖,看这处神殿简陋,也无特别之处。由于刚刚在此举行过仪式,新换 的五色幡崭新,桑堆正冒着烟。地面用白灰涂画了格子,不知派过什么用场。 此时嘎萨村的男男女女们正身着盛装,站在公路边上,拦截每一过往车辆,向 所有陌生人殷勤地劝酒。他们自己也都喝得歪歪倒倒。我们非常乐意被拦下,喝过 了人家的酒,又问谁是村干部,我们能否到贵村坐一下。村人们喜出望外,急忙引 我们来到村支书家。村支书叫次仁,也喝得差不多了,就醉眼朦胧地跟我们讲,今 天全村四十八户全都到嘎萨拉姆祭坛那儿去了,只有今天大家――男男女女才能都 去,藏历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各家父亲可以去,五岁以上的女人是不能去的,嘎萨 拉姆不欢迎呵。要是去了,马上就得红眼病――那是嘎萨拉姆在吃醋。 嘎萨村和相邻的三个自然村没有其它保护神,域拉,赞,杰拉,杰布,等等, 都没有,只有嘎萨拉姆一个。我们这地方也不过望果一类节日,藏历十二月十七日 就算是地方上过节了。过去庄园统治时派差去,现在三个自然村每年轮流去。 头一天用酥油糌粑做成嘎萨拉姆的像,第二天由四个男人把她抬到祭坛上。男 人们带了肉和刀子,排着队坐在白灰画的方框里,有人负责检查肉带来没有,刀带 来没有。坐在那里,至少一小时。 仪式完毕,她的塑像上身交给防雹喇嘛,夏季里防雹时具有法力。下半身分为 三份分给三个自然村作为圣物分而食之。男人们回来时,妇女们要在村口迎接。 村支书建议我们去沟里看一看供着嘎萨拉姆像的小寺,还说,也只有大年初三 的今天才有可能让你这位女同志看呵。 沿着嘎萨拉姆祭坛往里进,到了一座小山下的村庄。这村庄的名字很特别:那 玛村――母系村。小山的名字是苏康圣山――边上有房子。 全村的人都喝醉了,到处喷发着青稞酒的气味。有人跌跌撞撞引我上小山,为 我们打开了一处小经堂,那就是嘎萨拉姆,一尊新塑的抹画得粗陋的彩色泥塑,一 个随处可见的护法女神形象。又指点说,旁边那位是她的丈夫,贡布大神。 ――西藏乡间到处可见本土宗教与佛教同化的痕迹,嘎萨拉姆一定有一部有趣 的演变史。 我们就问这位女神显形吗?有何神迹出现? 如果女神发怒时,村里就多处起火,这里刚扑灭,那里又起了,但都是些可以 踩灭的小火。因为女神肚里是自然形成的火。着火时可以闻到糌粑酥油烧灼的味道。 另外,许多喝醉了酒的人在夜间都遇见过一位戴巴珠(头饰)的女人背着筐子走过。 也有人夜间梦见一美女,凡有此经历的,第二天就腰背疼。 关于嘎萨拉姆这一现象究竟说明了多少问题,由此可以揭示一些怎样的文化内 涵,等待着感兴趣的藏学家去研究吧。 在山甫的大多数时间,是由强巴次仁陪同并作以介绍的,我们从他那儿获知了 不少的情况和线索。强巴次仁三十几岁年纪,出生在琼结县藏王墓相向的县城。他 的母亲是藏族,父亲是汉族,安徽人。所以强巴次仁有个汉名叫程皖西。他八十年 代中期毕业于陕西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分配到山南地区文管会,刚报了到,第二 天就下乡到扎囊县搞文物普查。现在他可已经是山南地区的文物专家了。 山南地区文物界的权威是地区文管会主任土登朗嘎。他早在一九八○年就开始 负责这项工作,成了山南地区文物的保护神。在一九八三――一九九二年的九年间, 西藏全区进行文物普查,山南就一直配合了九年,是西藏文物普查的一个别动队。 山南地区以前共有寺院二百一十座,宗教文物也极其丰富。在十年内乱中,有 一部分寺院被拆除了,甚至在文革结束后,七十年代末,还有包括贡嘎多吉扎寺在 内的三座名寺被拆除,真是荒诞。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寺院因做了公社粮仓而幸免于 难。于是“寺庙保护了粮食,粮食挽救了寺庙”被传为美谈。但是文物流失情况比 较严重。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帕主王朝(明朝时)的珍珠唐嘎观音像,也是在文 革后期被拆了的,当时还请示过某位领导批准,珍珠卖给了外贸部门,织物被某人 拿去做了枕套――后在土登朗嘎的主持下重新修复;在隆子县一个展室,一尊释迦 牟尼的合金像被倒转来,当了讲解员的坐凳。土登朗嘎拿来请人作了鉴定,有九百 年历史,印度风格。诸如此类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九八七年,日当寺准备拆掉翻盖, 土登朗嘎听说了急忙阻止,说明是吐蕃建筑,它本身的价值如何;在隆子他曾发现 了用羊皮封装的古旧的贝叶经,就收藏起来,后由专家鉴定,居然是一部不丹历史。 位于雅江北岸的吉如拉康,要是再晚上三天,就将永远消失了。当时乃东县召开的 基层干部会上确定了一个项目,决定推倒吉如拉康修建结巴乡招待所。土登朗嘎听 说了,当即向地区作了汇报,行署指示立即前往考察,才发现了这处金城公主时代 的历史遗迹。现在这里已成为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据国内著名藏学家们研究,吉 如拉康的吐蕃写经超过了敦煌写经,甚至还有本教经典。 在历时十多年的文物普查中,土登朗嘎、强巴次仁他们已经全部完成了对于山 南十二个县的调查,各县文物志正在陆续出版。我曾在一部报告文学中记录了他们 的一小段不成功的经验―― ……这项文化工程的特别参与者山南地区文管会就多多地吃了苦头。那一年他 们连同向导七人去桑日县最偏僻的达果村,骑了两天马,又步行了一天,在俯视雅 鲁藏布江激流的悬崖上抠着石缝挪动脚步,稍一不慎,定然葬身鱼腹――这个村庄 位于雅江一大漩涡处,上游水葬者完整的白色骨殖就堆积岸边――据说此前曾有一 位县领导,缺乏走绝壁的经验,在石壁上因错迈一步,竟就定格于石壁,直坚持到 被一勇敢的牧女发现,将他挟在腋下护送到平安地带。去达果村六天,所带食物很 少,沿途只好限量分食方便面。忽一日,全部食品失踪,经查,方发现作案者为旱 獭,它从地下打了洞,完成了搬运。七个人只带了一顶帐篷,夜晚仅够大家将上身 纳入帐内。夜雨雪,被子尽湿,晨起将水拧得哗哗流,一路搭在马背上晾晒……吃 苦也便罢了,谁也不指望在西藏下乡去享福,但总不至于像达果此行一样举步维艰 往返跋涉六天,而连一件文物的影子也没见着呵――在达果,这伙不走运的山南人 真正是一无所获。 …… 一部青藏高原的发生发展史,经过本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多学科的 青藏高原科考队多年的踏勘考察,已经建立了它的自然史序列。我在山南地区走来 走去,深陷于本土历史和本土文化之中时,不免引发了对建立西藏文化史序列这项 使命的强烈向往。并非由我来建立,这项工作已有一个群体在努力地去做。不仅是 像山南文管会这群人十年如一日地所做所为,最集中的是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为时 九年的在全藏范围内进行的文物普查。这项工作吸引了国内许多有关专家,出了相 当一批成果。就在历尽艰辛地拍摄《西藏文化系列》的过程中,我一点一点地作着 采访,一点一点地进入了这一领域。 高原人类漫长的生存史上限不明,文化史之树年轮模糊,隐入先史的迷雾之中。 而迄今世界各地的考古序列是清晰的,环环相扣的,至少是可以修正的,甚至可以 打碎重建的。唯有西藏,你必得将失落的链环自尘封中自冻土层里一一寻找回来一 环一环地拼接。于是,在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考古荒原上,他们从先史读起,旧 石器、细石器,一页页掀过新石器时代、大石遗址、原始岩画、古代墓葬,直到佛 教艺术及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遗存,开创了一个发现的时代。 九年过去,面对大量的考古新证,负责这项工作的藏族考古工作者索朗旺堆不 得不重新考虑以往早成的定论。他说,迄今为止西藏地区正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 址,只有昌都卡若和拉萨曲贡两处,但二者显然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山南新发 现的昌果沟遗址,使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了。作为人类活动现象的文化和作 为社会发展尺度的文明,它们分别起源于何时何地?索朗旺堆犹疑地说,至少在目 前,他倾向于认为,西藏的文明源于藏南,而远早于文明出现的西藏文化,是否应 该起源于后藏及其以西? 就这样,有关西藏文化已有的定论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新的理论框架尚 未建立;大量考古新证亟待说明一些问题但又似不具备解惑的能力。所提出的问题 当然要比已解决的问题多,因为每一问题的提出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免又出现一 系列盘根错节的新问题,从而使已解决的问题变得可疑。 就这样,我只有等待。等待有人去架构,去描述―― 一部物质文化史, 一部精神文明史, 一部心灵史, ――西藏高原的。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