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南京书店印象》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南京书店印象 作者:华琳 南京是一座秀美的城市,元宵夫子庙人头攒动,秦淮河岸边灯影婆娑,让人不 由忆起当年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作同名美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佳 话;还让人想起明清交替之际陈子龙、钱谦益、侯方域、冒辟疆、柳如是、李香君 等才子佳人的明丽往事。和友人周末驱单车去东郊钟山景区,从长长的陡坡上急冲 下来,听风声在耳边回响,一侧是坚实厚重的古城墙,窄窄的另一侧就是山谷之底, 远处是错落成行的茂密丛林,和掩映在其中的不高不低的紫金山,路上人很少,夏 日可以听到蝉鸣,让你想起王维“鸟鸣山更幽”的佳句来。而到11月下旬,正是“ 栖霞山上枫如醉”的好时节,红叶漫山,更有南朝时的摩崖石刻,让人不由得发思 古之幽情,涌出许多感喟。南京还有太多好玩儿的去处,但是已经离题太远,就此 打住。但是我仅仅是想说明,南京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的城市,而 它书店数量之密集,质量之上乘,真的也让人叹为观止。 南京最好的书店,当属广州路上的先锋书店,先锋书店几经变迁,最初似乎是 在南大广州路门的西侧,现在搬到了南大广州路门的东侧。先锋书店的老板大概可 以归为儒商的行列,在先锋看书,常常会和在北京时候的风入松、国林风等书店类 比。不久前回南京还抽空在先锋坐了一个半小时,经过8 月份的装修扩容之后,先 锋很是宽敞,而且设计的很具有一些古典主义情怀。这里的书非常全,人文社会科 学的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以及三联、上海三联、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的经典名篇都是有的。同时这里新书上架速度非常快, 常常是8 月份出版社出的新书,这里9 月或10月就可以上架。而且据说先锋书店进 书每每咨询南大文科教授们的意见建议,只要学术性思想性强,哪怕再曲高和寡, 同样会进,哪怕是进两三本。这个书店看来面对的并不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比 方说你在这里找不到任何一本关于烹调或织毛衣的书。你可以独倚在先锋书店的长 沙发上,品一杯香茗,静静的看书;也可以认真的在这里做笔记,书店的员工和老 板都很有礼貌,从不会打断你的思路,也从不会下逐客令。先后游历了全国不少大 中城市,发现先锋书店这样的规模和品位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其实这家书店摸 透了读书人的心理,比如说,尽管我上学时候到先锋骑自行车也就一刻钟的路程, 但是我从未用这种方法在先锋读完任何一本专业学术著作,因为作为喜欢读书的人, 如果我在先锋看了几次的书,会感到“爱不释手”,那么手既然放不下这本书,当 然也就慨然将其买下了。所以说先锋在南京的读书人中有着极好的口碑。 在南京的最后一段日子自己有一段比较难得的空闲时间,于是每隔一两天就去 先锋转一圈,不见得是去买书,而是去坐一坐,她每天早晨9 点开门,晚上10点打 烊,这里每天坐着不算太少的人,偶尔会有人买书。这里像一面镜子,透视出中国 社会科学界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学术思想界的实时动态,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学。所以 先锋给我的启发更多的是思想而不是学术。比如说行政法的书籍,英国美国法国等 外国行政法的大部头著作我还是要买回去看,作为学习作为资料。在这里我读的更 多的是学者的思想学术随笔,如余杰的《想飞的翅膀》、《铁屋里的呐喊》孔庆东 的《47楼207 》、《空山疯语》;如汪丁丁的《走向林中空地》、如朱学勤《思想 史上的失踪者》;以及陈平原、葛剑雄、周振鹤等人的书话;辽宁大学出版社的《 学术思想评论》丛刊,杨玉圣的《书的学术批评》,汪晖、陈来、刘东、张异宾、 李零、梁治平等一套《第三代学人自选集》等等。应当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 视角和读书偏好,在知识的无边海洋里我们有时候确实应当收束自己的过于宏大或 散漫的读书心性。但是我觉得在先锋读这些书,这些书严格的讲都是一类书,同时 又不应属于哪一个专业,自己从中还是有不少启示和感悟。而这些书也或多或少影 响和改变了自己今天写作的文风和论证的视角。 现在居住在上海,也终于发现了不少还颇具品位的书店,有一两个书店和南京 先锋的风格有些相像,但是布局显得过于紧凑,让人几乎无转身之地,可能和上海 地价的昂贵有关。说到品茗读书之趣,就更是非分之想了。所以南京的书店让许多 人说起来都悠然神往,汉口路上除了先锋书店之外,专业的法律书店就有三四家, 还有江苏高教书店等,可谓星罗棋布。南京最著名的商业街湖南路上,书店也有一 二十家,最火爆的是湖南路新华书店,四层楼,是一个综合性的书店,布局很宽敞 很惬意,每层都有长凳可供闲坐(就是凳子太少),人文社会科学的书在一层,文 学书在四层,数量和质量也属上乘,比先锋稍微逊色一点的是,那些只有一两个会 买的书这里不大进,这个书店可以说兼顾了社会各界读书买书的需求,因而在南京 已经隐隐可以和新街口的南京市新华书店分庭抗礼湖南路上曾经有一个三联书店, 在大约两年前独领风骚,但是随着湖南路新华书店的崛起,马路对过的三联渐渐衰 落,现在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湖南路上还有江苏最大的外文书店――江苏省外文 书店,还有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的大百科书店,以及专门卖人文特别是思想类图书的 常青藤书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路上的图书发行大厦,里面的一层和二层汇集 着二十多个江苏各出版社的发行门市,隔成一块一块,在这里你经常可以淘到该出 版社多年之前出版的好书,而且由于是三五年前甚至更久的版本,从现在看价钱也 十分便宜,且可以享受折扣。湖南路和中山北路的交叉口拐角处还有一个南京书店, 风格更为大众化一些。我当时居住在湖南路背后的一条小巷里,步行到湖南路新华 书店只需七八分钟,吃完晚饭,湖南路夜市灯火如织,在书店里闲坐翻书,也感到 十分的惬意。 南京书店的第三个密集区就是南京的商业中心新街口。这里的书店但是总体来 说更大众化一些,首屈一指的就是南京市新华书店,这里大概是四层,各个层次各 个学科的书应有尽有,但它是以规模取胜,过于专业过于艰深的学术书籍,先锋会 有,但是这里未必会有。然后在中山东路上还有南京市外文书店、高校教育书店、 以及一个很专业的很出色的经济书店,似乎是在中山东路和太平南路交叉口有一个 专门销售中国古代文史哲研究传统学术著作的国学研究书店(书店名称忘记了)。 所以说南京的书店有三个密集区,第一个就是汉口路,她的繁盛依托着南大的 万名学子,南大人文学科之强还是建国前中央大学的底子,众多的教授、博士、硕 士和更多的学士,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汉口路的繁盛与南大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第二个密集区就是湖南路,它由于是精品商业街,每天的日流量很大, 因而购书去书店浏览休息的人也很多,再者这附近还有不少不大不小的高校(所谓 新模范马路七校一个十分松散的联合体)如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为东南大学医学院)、 南京邮电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化工大学、南京经济学院等。这些学校的教师 和学生对书店人气的火爆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个密集区就是新街口,商业中心的 位置,车水马龙的人群保证了书店的兴旺。 同时南京的书店除了这三个密集区之外,还有分散在市内的许多不起眼的优秀 书店或特色书店,如新街口向南行不远的江苏古籍书店,这里有时会发现一些物美 价廉的好书;如南师大后门处一个专门卖京版人文社科学术书籍的书店,如北大出 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东方出版社、三联书店等,而且上架也非常快;以及 湖南路附近百子亭的江苏省新华书店总店,东方文化书店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美 不胜收。 应该讲南京读书的氛围是非常好的,而且最妙的是南京城并不大,以我当时居 住的玄武门为圆心的话,那么所有上述书店都坐落在半径为三公里的圆的内部。上 述三个书店密集区,自己生活在湖南路地带,各书店步行都在十分钟之内的路程; 汉口路地带的书店,不过骑车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即使新街口地带的书店也不过骑 车一刻钟到二十分钟之间的路程了。这样方便的读书和购书条件,在全国也是罕见 的。京沪两地总体来讲书的质量和数量应该超过南京,但是城市太大,寻觅一本书 并不像南京那么快速便捷。在南京你可以花一下午时间为了买一本书找遍南京的主 要书店,但是在北京上海,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应该讲南京的书店定位各有特 色,但是我常常困惑于先锋书店这样的经营模式,但是她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张,同 时不久前回南京,南京的书店还在不断增多,说明书店的经济运作也是成功的,不 然不会有更多的人在此处投资。也许南京大大小小书店的背后,和城市的人文氛围、 历史情怀都有着密切的相关。如果有时间,我过一阵子会继续写《南京的图书馆》、 《南京的书摊》、《在南京租书》等系列文章,并不是为了发表或什么,只不过希 望把自己的一点读书情怀和感悟,和大家交流共享,也希望大家能够讲述一些自己 和书之间的有趣故事。而我这篇琐记,也就权作引玉之砖。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