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探寻历史尘埃里的珠宝 研究必须占有资料,而且应该是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都不是现成的。那些淹埋着研究客体的原始资料,往往浩似烟海, 隐显错杂。如何从这些千头万绪的原始资料中,通过整理和鉴别,筛选出鲜为人知 的“稀世珍宝”,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甚至还需要访问一些知情人, 搜集一些密切关联的其他素材,从众多资料的互补与映衬中,才能受到启示,获得 比较明确的认知。而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而静止的存在。不仅事物本身随着时 间和空间的推移而嬗变,那些从事研究的人,也会因为时间的差异而产生不同或甚 至完全相反的评估。比如“文革”前后的现当代文学史家们对柳青、施蛰存的评估, 就是互有出入,大相径庭的。这显然是由于研究工作者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认识 不断深化的结果。 因此占有资料,实质上就是从资料的海洋里,遵循时代的节奏,突破不断运动 着的迷乱的现象,探寻研究客体的原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过程。 当然,这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是一个花时费力、极其艰苦的过程。经年累月 地枯坐图书阅览室而收获寥寥,是常有的事。 钦鸿同志曾和徐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