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怎能忘怀我的南开 韩小惠 清晨6 :55分的时候,我靠在学校图书馆那扇对折的大玻璃门前,带着七分庆 幸、两分得意、一分紧张的心情,踮起脚尖,向后面望去――只见自我身后的门外, 已经像商场门前等待抢购的胜景一样,黑压压站满了人,大多是背着书包的学生, 男生女生都有,男生还略多于女生。也有一些岁数更大一点儿的人,有本校的青年 教师,还有的一看就知道不是本校的,而是来自社会上的自学者。人人脸上都是一 副望穿秋水、望眼欲穿、望断南飞雁的表情,眼巴巴地盯着大门,期盼着它早点儿 开启。随着7 :00开馆时间的临近,人群有点儿骚动,刚才捧着书的,这会儿纷纷 把书收起;刚才嘴里叽里咕噜念外语的,这会儿也闭上了嘴巴,大家都做出一副骁 勇善战的士兵状,随时准备跃起冲锋。 这是干什么?――占座! 6 :59分,穿着蓝大褂工作服的图书馆值班员终于出现在玻璃门里。只见他快 步走到门前,侧转身,背对着我们,站定,左右打量了一下,也做出一副准备冲锋 的姿势,然后突然一运气,说时迟,那时快,左腿弓,右脚登,快速猫下腰的同时, 右手后出,摸到大门的插销上,猛地往上一拉,随即撒开丫子就跑,没命地逃向他 的值班小屋,真好比吓破了胆的败兵。而此时,我们已经顾不上他败兵不败兵,一 起发一声呐喊,拔腿向五层的大阅览室冲去。我按着斜背的书包,不使它左右摇晃 跑起来碍事,冲在最前面。二层、三层,一直到四层,还在领衔,终于有一个强壮 的男生跑过了我,先我一步冲进阅览室。 我很不服气,以0 ?03 秒之差屈居亚 军。说来那时我20啷当岁,身体真好,一口气跑上老式大楼的五层( 怎么也得顶现 今新建楼的七层吧) ,口不喘、心不乱、腿不软,还有速度,真够健将级水平了, 要是搁在今天,还不早喘成风箱里的老鼠了?所以说年轻真好,青春万岁,一寸光 阴一寸金!我瞄准一个临窗的位置,流星一样“嗤”地滑过去,把书包往大桌面上 一放,坐下,三下五除二,取出书、本、笔、讲义,就“帝高阳之苗裔兮”,一头 扎进楚山楚水楚天楚地,跟着屈原大夫“排空驭气奔如电”去了…… 今天,当我 给上初中的女儿讲起这些,胸中还隐隐有种莫名的激动,可她却没什么热情地给了 两个字的评价:“好玩”。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既有如春天的暖湿空气吹过碧绿 的河面,温煦地荡漾起缅怀、向往、留恋的涟漪,又仿佛夏日山洪倾泻而来,平地 升腾起“当年――今天――白驹过隙――光阴荏苒――人生易老――时光不再”的 排浪,就起起浮浮泛起丝丝缕缕忧郁浓浓密密惆怅,反正,可不是一个轻轻松松的 “玩”字能够了得的! 代沟呀,今天的孩子们,怎能理解我们当年的心情! 那是1978年初冬,我踏进南开园已有两个多月了,自豪感、新鲜感、陌生感等 等都已成为明日黄花,同学们都进入了卧薪尝胆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学苦读 阶段。说来,也许今后中国的历史上,也都不会再出现我们这奇特的“七七级”和 “七八级”了。这两届应考的学生中,包括了从1966届到1978届在内的将近20届高、 初中毕业生,由于“文革”浩劫,大学从1966年起就没有招考了,直至1976年粉碎 “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以卓越政治家的超人眼光和胆略,力排“左”的干扰, 决定恢复高考,把中国救了,也把我们这些嗷嗷待“哺”的青年救了。以我为例, 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就“文革”了,学校关门,失学在家,没娘的孩子似的,整整晃 荡了两年。后来名义上虽说上了两年半初中,其实只是挖防空洞、下乡劳动和不停 地斗私批修、写大批判稿之类,基本没学过什么文化课,所以我上大学前的学历只 是小学五年级水平。1970年6 月,据说是因为上面几届学生插队的插队,兵团的兵 团,造成北京各个工厂劳动力严重匮乏,频频告急,所以决定从应届毕业生中抽调 一半,提前分配工作,于是刚刚过完15岁生日的我,就进了一家工厂,成为一名小 青工。这一干就是8 年。人生能有几个8 年?青春又有几个8 年?在那看不到一丝 光明的梦魇一般的岁月里,谁还能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进大学读书呀? 再以我们 班为例,全班76人,从“老高三”到应届,全有,最大的32岁,最小的16岁,居然 差了一半。上学前的身份嘛,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教师、编辑、售货员、机关 干部、学生……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好几位都已成家,有了儿子闺女。还有一 位老大哥,他进大学,儿子进小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父子兵,在他的家乡和我们学 校里传为美谈。以我24岁进大学、28岁毕业的大龄履历,今天多次被我女儿不解、 不屑、不认同,可当时在班里,却还只能排个中等,算是峰腰吧。所以,你说,我 们怎能不玩命地学习、学习、学习?珍惜这梦一样美的、一生一世再也不可能有的 上学读书机会,榨干分分秒秒,争取在仅有的4 年时间里,补上从小学六年级到高 中三年级所缺的7 年的课程,还必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4 年的学业。易乎! 信乎? 所以,那时我不分冬夏,每天清晨6 :00起床,略事梳洗,不吃早饭,6 :20准时迈出宿舍门,有课时就到教室早读,没课时就走向图书馆,一边等待开门 一边或背古文古诗,或读英语,或看各种书报杂志。《离骚》全诗,就是我站在楼 道里背下来的,今天想想简直是匪夷所思,可当时凭着一股劲儿就硬是背下来了; 还有《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文心雕龙》《唐宋词一百首》中的某些篇 目、片段等等,都玩命地背了一些――这些,对于过去的读书人来说,都是四五岁 就开始背诵的童子功,可我们20多岁才开始“恶补”。幸哉?悲哉! mpanel(1); 所以,我在南开上了4 年学,也就是说在天津生活了4 年,毕业离开时,根本 说不出天津的东西南北,搞不明白小白楼和南市之间有什么区别。我们班大部分同 学也都如此,也就是上体育课时游游泳、滑滑冰,平时很少娱乐,连吃饭都是匆匆 忙忙的,一进食堂尽拣短的队伍排,一门心思发奋读书,真像从精神到身体,都虔 诚到家模范到家彻里彻外的苦行僧。 所以,图书馆门前才会每天早上都拥满了人, 要在一开门时就冲上去占座,稍晚一会儿就没地方了。这也是因为当时全社会都有 苦读风气,跟今天人人都在谈赚钱、谈歌星影星明星、谈养生健美化妆术一样。当 时书店门前经常排起长龙,一排就是三五里地,什么《基度山恩仇记》《茶花女》 《悲惨世界》……哎呀多了,都是那时排长队买回来的。多少年没见过这种书了, 一开禁,人人都兴奋得像小孩子买炮仗一样,抢着买,比着买;买回家来,全家老 少个个笑逐颜开,争着读,不撒手。回想起那日子,真像天天下金雨似的,舒心, 痛快!我记得清清楚楚,一套13卷本的《莎士比亚全集》,一共才13多元钱,是母 亲抢购回来的。她进家时神采飞扬,眉毛扬得高高的,眼睛放着光,简直就像是把 大英帝国的皇杖拿回来了的感觉!那时的书价是多么便宜噢,悔不当初,我怎么没 把新华书店搬回家呢? 不过说真的,那时我们没钱,而且,差不多全国人民都没钱。“文革”结束的 时候,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国家穷得什么都发票,连瓜子都是过春节才配给二 两,今天说起来,连我们自己也疑疑惑惑地不敢确信是不是有过那回事。老百姓们 个个穷得窝头咸菜劳动布,要买一辆自行车,得全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少吃一口赚 一口,攒上好几年的钱,才能梦想成真。 我还好,有8 年工作挣的钱垫底,又赶 上国家对“七七级”和“七八级”实行带工资上大学、连续计算工龄的特殊恩宠政 策,每月可以领到二级工的41?71元工资,又没有家庭负担,在班里,就算是地主 资本家了。又加上那时大家都一门心思读书,没有现在的吃喝风气,也没有这时装 那化妆品的大举入侵,所以有钱就买书,出手时可以不必锱铢必较,有用的和喜欢 的都放手买,因此,我那时还真存了不少书,像6 卷本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6卷本的《中国通史》、4卷本的《中国历代诗歌选》、3 卷本的《中国文学史》等 等,毕业时运回北京好几纸箱,一直到今天都还在用。当时国家还实行人民助学金 制度,对家境贫寒的学生,每个月发给生活补助,共有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等 是22?50元,根据每个学生家庭的平均收入数评定。我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每月由 我去学校领回助学金发给大家,所以,我很清楚许多同学的经济状况,实在是非常 窘迫。 班里有一半以上来自农村,华北、西北一带偏多,最远的有青海、新疆、 西藏的。这些同学大多是男生,每月22?50元的助学金,除了吃饭,买日用品、衣 服、参考书以及一切零用之外,还要把每年回家探亲的路费省出来。这就是说,他 们得自己负责自己的生活,不能再去跟家里要钱了。还有更贫困的,比如F 同学, 听说他家里只有老父亲和一个妹妹,上学前主要靠他挣工分养家,现在他不能挣工 分了,父亲和妹妹的生活就成了问题,他每月还要从那点助学金中省下一些接济家 里。今天想来,简直不知他是怎么熬过来的!1998 年,我随中国文联代表团去新加 坡访问,抽空到同班R 同学家去做客。R 比我小6 岁,来自河北农村,是一个淳朴 诚实、勤奋有志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独自离家在外生存,感到很寂寞很无助, 在班里就认我做了姐姐。他已落户新加坡好几年了,如今,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有了四室两厅的房子,有了汽车,娶了爱妻,生了娇女,日子过得富足、愉快。 我坐在他宽敞的客厅里,他兴奋地跟我叙着旧,依然是那个淳朴诚实、勤奋有志的 弟弟,一点儿也没有变色。叙着叙着,他突然告诉我,4 年大学生活留给他最深的 印象是挨饿,“在学校时,就靠那么点儿助学金,根本不够吃,老觉得饿、饿、饿, 可把我饿坏了!”我浑身一激灵,霍然变色,凄然问:“当时怎么没听你说过,为 什么不告诉我?”他喃喃道:“哪儿好意思?……” 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 心里还楚楚作痛,自责我枉担了姐姐的空名。可是即使这样,我们班所有的同学, 男生女生,老的少的,全都悲壮地艰难地用功地发奋地玩命地读着书,没有一个打 退堂鼓,没有一个吊儿郎当混日子,没有一个虚度了4 年的时光。真的,眼见着, 我们的水平在提高,就拿我那位R 弟弟来说,初进校时,写的文章还很幼稚,等毕 业时再看,已经老道得叫我吃惊了。现在他在新加坡,于工作之余,还经常在报刊 上发表文章,为此,他的爱妻在自己的娘家人面前,骄傲得像个公主。教过我的各 科老师都曾发自内心地评价说:“七七级”和“七八级”这两届学生,对于中文系 来说,很可能是空前绝后的。 我的脚踏在梯子上是最上一级, 每一级是一束年 岁, 一步比一步代表更大的一束,一切在下的都正常地走过去,而我仍然在往上 攀登。 (惠特曼:《自己之歌》) 然而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只是南开的匆匆过客,南开的主人南开的基石南开的 精魂南开的主宰,还是我们的老师们。毕业十多年来,我曾几次找机会回到魂牵梦 萦的南开园,去重新感觉走进校门的快乐,重新寻觅当年的足迹,重新体味一间间 教室所辐射出的吸引力,重新抚摸新开湖的滢滢碧水。最主要的,是去探望那些亲 爱的老师们。南开有着极棒极出色的一个教师群体,我从他们那里终生受益,至今 心心念念,有一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殷殷亲情。 初上宋玉柱老师的现代 汉语课时,大家都没重视。况且,宋老师一上来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板着硬脸, 很严厉地斥责我们班上一位逃课的男生: “进大学,是叫你们读书来了,不是让 你们写小说来了!不好好上课,躲在宿舍里写小说,歪风邪气!不想上课的,退学! 把位置让出来,有的是人想进来呢!” 当时倒抽一口冷气:这老师可真够厉害的! 心里多多少少产生了抵触情绪,因为谁上大学不是冲着作家梦来的?何况当时新时 期文学又是初露端倪,写小说之风特别兴盛,像我,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写了好几年, 发表过两篇了,怎么舍得就此罢笔?再说,我从小学起就讨厌语法,什么“主、谓、 宾、定、状、补”,多么枯燥,不懂它们怎么了,那么多作家不照样写小说?全照 它的模子套,还写不出来了呢! 可是本能又告诉我,宋老师说的可能是对的,搞 创作,上完大学还可以继续,眼下这课可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自己的基础本来 就差,再不全心全力上课,一辈子都会跟不上趟。我当时心里矛盾得很,不知道怎 么办好?谁想宋老师不仅毫不客气地训我们,还苦口婆心地教,还讲究方式方法, 更有高超的教学水平,没几天,也不知是怎么搞的,就把我们全班大大小小一股脑 儿全装进他的“牢笼”里,我们全成了他的“俘虏”。他讲课的时候,也不声高也 不卖弄也不急躁也不斥责也不喋喋不休也不拳打脚踢,而是不急不慢不温不火循循 善诱出神入化的,就把我们领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宏伟殿堂。这时候再看“主、谓、 宾、定、状、补”“偏正结构”“把字句”,不但不再使我们绕着脖子也弄不明白 因而厌烦之痛恨之,反而成了吸引我们钻进去探险的“仙人洞”。有一阵子,同学 们特爱在一起分析汉语“玩”,有的同学还“玩”上了瘾,后来,居然就将它选择 为终生职业。于今想来,20年都过去了,我还是没搞明白,当初宋老师到底给我们 施了些什么“魔法”,怎么就让我们全体乖乖地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完成了这门功课? 可以说,现代汉语语法是我在南开4 年里学得最好的一门课,实实在在学到了东西, 吃进肚子里面去了。当我大学毕业进光明日报社以后,正赶上报社不少同志补上夜 大学,他们拿来了不少语法分析难题,请我们这些来自各个大学的“七七级”和 “七八级”做。有人吟哦半天做苦思冥想状,我呢,拿过来俱一挥而就手到擒来迎 刃而解,大大为我南开露了脸。我心里真怀念宋老师,后来才听说,他教我们时, 正是他的家境极为艰苦的时期,经济上比谁都拮据,搞得他精神负担极重,可他还 是那么尽心尽力尽善尽美呕心沥血卖命不要命地教诲我们,表现出高尚的教师人格。 中文系还有号称“四大才子”的4 位古典文学老师,风格很不同,有内向深沉型的, 也有翩翩才子型的。宁宗一先生是典型的文人才子,平日里但见他把腰杆一挺,头 发一甩,就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大概是我行我素惯了,有时才气外露到咄咄逼人 的程度,也一点儿不惧怕外界舆论,他可能是绝不认同“夹着尾巴做人”的处世哲 学的。郝世峰先生则是深不可测的一口井,高高的身躯只给人一个“高”的感觉, 不傲,不急,不躁,很谦和很沉稳很有书卷之气,后来他果然就主政中文系,搞得 很有中兴的气象。鲁德才先生倒是常能见到,听说他的学问很好,心里面存了尊敬。 还有一位大才子罗宗强先生,他原来是中文系的人,可我们上学时被调到《学报》 去了,“七七级”有同学毕业论文是他指导的,非常出色,罗先生也就成了我们心 目中的传奇人物。可惜这四大才子一个也没有教过我们,只能远远地仰望――那时 我还是一个非常羞涩的小女生,没事的话,绝不敢主动去跟老师们瞎搭腔。教我们 古典文学的先生也姓郝,郝志达老师,他也是一位严师,要我们背书,说是下节课 要检查。到了下节课,说到做到,果然就检查,而且他知道我们女生老实,偏偏叫 起两名男生,一人一段。这两名男生可真为我们班争气,不仅悉数背上,还朗朗上 口,喜得郝先生连连点头,从此对我们班免却背书检查。我很感激郝先生的严,《 东山》全篇当时都背下了,记得就特别的牢。后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福建省东山 县去,采访的恰好是当年被国民党抓丁到台湾去的老兵遗属,回来写报告文学,就 采来《东山》诗古意,并用“我徂东山, 不归”作为全篇的主调,回环往复,增 加了感人的力量――可见老师们要我们好好读书还是对的,心中没有诗书垫底,文 章也根本写不好。后来的“唐宋时期文学”,教我们的是一位女老师,名叫张虹, 她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是老师,她也就比我大几岁,可能还不如我们班好几位 “老生”大。她虽年纪小、资历浅,可是很要强,日夜苦读,殚精竭虑,想要把我 们教好。看她往讲台上一站,摆开架势,熟练的话语一串串地甩过来,心里还真肃 然起敬。不过她到底又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年轻女孩子,平时愿和我们女生走近。有 一次聊天,她听说我写了一篇小说,非要看看。我心说你是搞古典的,怎么也看当 代小说呀?没想到她看完以后,按照古典文学的分析方法,把人物、结构、思想性 等等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我后来的修改给了很大的帮助。从此我方知道,一个人的 水平若是高,做学问是相通的。可惜偏偏考张虹老师的课时,我因发烧没考好,只 得了80分,这是我在整个大学期间最低的分数,到现在都心存歉疚,觉得对不起张 虹老师。 然而,“七七级”和“七八级”,又是最桀骜不驯最有主见最不听话最不依不 饶最难对付最不容易教的学生。 我们是极为挑剔极为苛刻极为严格极为高傲极为 难“伺候”的一群,我们也有着许多属于我们的意见和不满意, 比如有的课,内 容太陈旧了,老师沿用的还是“文革”前的讲义,10年的陈芝麻旧谷子,早发霉变 味了,可是依然在讲。老师们也在努力,但是跳不出旧框框。 最不满意的,是教 学的模式化和概念化。当时“文革”结束刚刚两年时间,“运动”的阴影还盘旋在 老师们的心中,“左”的思想意识也还深深桎梏着教学,一切都还没有“改革开放”。 所以古典文学课、现代文学课、当代文学课、外国文学课,课课全是“社会背景”、 “思想意义”、“艺术特色”三套式讲法,因此你就听吧,无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还是巴金老舍曹禺,或是歌德雨果托尔斯泰,一讲全是“关心民众疾苦”、“反抗 黑暗时代”,“直抒胸中块垒”,谁和谁都一样,连评价的语言都一样,简直分不 出古今分不出中外分不出个性分不出高下,就好像上上下下几千年,中国外国的作 家们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叹,可悲! 因此,我经常羡慕现在的大学生、研 究生、博士生,他们今天学到的是真实的学问,而我们当年,做了多少无用功啊! 不过他们也得羡慕我们,当年,南开举办过一些特别让我们留恋的教学活动,使我 们像含着一枚香气浓郁的橄榄,越咀嚼得日久,越能品味出悠长的香味。 那时, 每年都要请社会知名作家和学者来讲学,记得听过的有李何林先生、郑雪来先生、 衔霸先生,还有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方面的名家,每一次都是一片新的 蓝天,给我们心理上带来的强大的冲击力量,可能是校方根本想不到的,有的甚至 直到今天依然在对我的思想施加着影响!所以我主张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多给 学生们开各种讲座,不管文科理科,都要开阔视野,首先让他们学到手的,不是背 诵公式条文观点结论,而是如何与世界相拥抱的综合能力。 而在那众多烁烁的群 星中,永远镌刻在心宇不会忘却的,要属来自海外的著名女学者、女词人叶嘉莹先 生,我们有幸听了她两个月的古典诗词课。叶嘉莹先生少小即接触古典文学,有家 学渊源,20世纪40年代末移居海外,后定居加拿大,专事古典诗词研究,达到很高 水平。 1978年她归国讲学,没选择北大而选择了南开,很使南开学子骄傲了一阵子。 当时我们刚入校不久,一切都还懵懵懂懂地不明事理,但见“七六级”和“七七级” 老生们,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师们都兴奋地争听叶先生的课,我们就知道好,也狂热 地卷进去。我因为起得早,自觉地担负起了替全宿舍占座的任务,只要有叶先生课 的清晨,就夹着一大摞椅垫,早早赶到大阶梯教室,在最佳位置的第三排,播种一 样地走上一遍,占上一长溜儿座。等叶先生在掌声中走上讲台时,有着一百多个位 置的大阶梯教室,已经挤得风雨不透了,一些晚到者坐到了窗台上。 50多岁的叶先生依然年轻,讲究着装打扮而又不露刻意之痕,每次都是一袭深 蓝色长衫,上面有一个胸花啊、一条丝巾啊等等小点缀,一头乌黑的头发则梳得一 丝不乱,很风度很高雅很了不起很迷人也很高不可攀,我们全体女生没有不为她的 仪态倾倒的,简直觉得她就是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典范。她讲课的声音也透出异质, 有一种海外女华人所具有的特殊的韵味,抑扬顿挫,温婉文雅,做金石声,轻轻地 敲击着我们年轻的心。她给我们讲“古诗十九首”,不是“社会背景”、“思想意 义”、“艺术特色”老三段,而是带着感情,讲得有声有色有响有动有爱有恨有情 有韵。记得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弃妇逐臣”,似乎把个人的人生艰难生命感悟 难言之隐都唱叹在其中了。有时,她会在黑板上写上一串英文,顺带介绍“叙述学”、 “比较学”、“符号学”、“模糊学”等等国外的一些研究方法。有一天,她还给 我们吟了几首古诗词,是用一种古声古韵古调、抑扬顿挫地唱吟出来的,很奇特, 很个别。记得那天她说:“我年轻时不肯吟唱给别人听,是不好意思,现在不同了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里闪起秋水一样晶亮的光芒。我的理解,她又是在 感怀自己的人生了…… 不管家境贫寒的还是富足的,我们班的女生,后来人人都 买了叶先生的著作《迦陵论词丛稿》。我从头到尾认真地读过一遍。今天看来,当 年懵懂无知的我,是把叶嘉莹先生神化了,因为后来我了解到,国内的一些学者, 包括一些老学者,对叶先生的学问方法持有不同看法,评价褒贬不一,这在学术领 域内是很正常的;后来我自己在拉开距离以后,也发现《迦》书中有某些我不能满 足的地方。不过一个人年轻时候的印象往往会是放大的瑰丽夸张的美好,还往往是 刻骨铭心的不易改变的,现在,写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站起身,小心翼翼地,从 书柜里取出《迦陵论词丛稿》这部古风古雅的书,轻轻翻开,只见扉页上盖着我当 年的印章,颜色依然鲜红,版权页上写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0年11月第 1版。” 岁月啊,就这么静静地流走了…… 一晃,一个10年。 又一个10年! 算来,我已发表了二三百万字的作品,可 我的笔,一直未伸进我的南开园――是感悟太多太浓密?是感情太痴太强烈?是感 慨太深太汹涌?还是畏惧她的高度,害怕愚钝的自己表达不出来? 说不清楚…… 可是我一直想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怎能忘怀我的南开!风风雨雨,天 高地阔,我的南开,依然屹立在苍茫的大地上,风雨不动安如山! 终于鼓足勇气,写了此文,虽然拙陋,聊表心意,把它献给您呀――母校南开!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