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笔名小考 《巴尔底山》“基本队员” 读李思乐先生的《鲁迅与》(《鲁迅研究月刊》1995 年1 月号),文中提到 左联机关刊物《巴尔底山》1 卷1 号《编辑后记》中列出的该刊30 名“基本队员” (即撰稿人),名列第一位的德谟可能即编者李一氓,另有17 位因不明来历,有 待进一步研究。 据我所知,德谟确为李一氓笔名,另外17 位中的鬼邻也是李一氓笔名,这有 李一氓本人的回忆录《模糊的荧屏》为证。此书1992 年12 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因印数仅1000 册,故流传不广。现不妨把李一氓在此书第三章“上海地下工作” 中的有关回忆照录如下: 1930 年4 月至5 月,我又负责编了一个小刊物《巴尔底山》。50 年之后, 1980 年4 月,我写过一短篇回忆录《记》(见《一氓题跋》)。我在这小刊物上 也写了些短文,其笔路和在《流沙》上的《游击》差不多,刊物取名也类似。因此 也就不再另行重述了。因为是巴尔底山(即Partisan,游击队之谐音),所以把撰 稿人冠以“队员”之名,有一个30 个队员的名单,附在第一期末。(具体名单从 略――笔者注)我的笔名,没有用先前用过的L 、一氓,而是另用了“德谟”,即 为我原名民治英译汉,德谟克拉西之前两字。还用了“鬼邻”,因为我那时住在静 安寺路东头赫德路(今常德路公园)的某里某号,紧靠万国公墓(今静安公园), 与洋鬼子为邻。但此一笔名后来并未在他处用过。 剩下的16 位“基本队员”中,至少还有5 位可以确定其真实身份,即: 黄棘――鲁迅,洛扬――冯雪峰,伯年――柯伯年,黎平――吴黎平,东周― ―潘东周。黄棘是鲁迅的主要笔名之一,洛扬是冯雪峰的主要笔名之一,这早已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所熟知,后三位则都是当时左翼文化界的活跃人物。有一个情 况应加以说明,二三十年代办刊物,发布撰稿人名单时,为扩大声势,往往有一个 作者同时刊登几个笔名的做法,所以《巴尔底山》“基本队员”中也出现了鲁迅和 黄棘、雪峰和洛扬、德谟和鬼邻(李一氓)并列的现象,不足为奇。 至于还有NC、致平、志华、溶炉、学濂、嘉生、芮生、王泉、子民、HC、连柱 等11 位,恐怕真的要“留待考查”了,也许有的已永远无法查明。其中的NC,也 是李一氓主编的左翼半月刊《流沙》的撰稿人,可是李一氓生前也“已不能记忆为 谁”了。 (原载1995 年3 月《鲁迅研究月刊》第155 期) 附记 拙文发表后,承广州中山大学李伟江教授提示,NC 应为后期创造社重要成员、 左联首任党团书记冯乃超的笔名,即乃超两字的英文缩写(见1992年3 月陕西人民 出版社初版《冯乃超研究资料》载《冯乃超笔名、别名集录》);嘉生是后期创造 社另一重要成员彭康的笔名,芮生则是彭康之弟彭纳生(见1988 年《高等教育研 究》第3 期载《彭康同志年谱》)。这样,《巴尔底山》“基本队员”尚未查明来 历的只剩下八位了。 林率是陈麟瑞 读12 月8 日的《清园书话・》,颇有感触。要不是王元化先生为文披露,奥 尼尔独幕剧《早点前》动人的翻译、演出始末,即使是专门从事现代戏剧史和翻译 史研究的,又有几人知道译者“范方”即是张可先生? 元化先生此文再次证明了在现代文学史研究中弄清笔名的重要性。 mpanel(1); 不过,元化先生推测《早点前》中译本序“很像出于李健吾本人的手笔”,却 是不确的。该序署名“林率”,其实不是李健吾,而是时在暨南大学外语系执教的 陈麟瑞(1905―1969)先生。陈麟瑞的名字,现在的读者早已很陌生,但若提到 “石华父”,至少现代戏剧史研究者不会忘记他。这位才华横溢的学者、戏剧家在 40 年代沦陷时期先后以“石华父”笔名出版了改编剧《晚宴》、《孔雀屏》、《 雁来红》和《海葬》等,在改编剧创作上迈出了一条新路,在当时上海剧坛上很有 影响。前几年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还出过一本石华父剧本选,可惜印数太少,流传 不广。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说,钱钟书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的编印出 版曾得到陈麟瑞的热情帮助。钱钟书在初版《写在人生边上》书前的《志谢》中写 道:“陈麟瑞、李健吾两先生曾将全书审阅一遍,并且出版和印刷方面,不吝惜地 给予了帮助。”而“林率”则是陈麟瑞早期的笔名,目前所知最早于1936 年3 月 在《东方杂志》第33 卷5 期上发表《产妇科的猫》一文时使用。但因“林率”远 不及“石华父”为人所知,所以元化先生误以为是李健吾的笔名了。 陈麟瑞与李健吾一样,也是张可先生的老师。薄薄的一本《早点前》,由年轻 的张可翻译,由李健吾校阅和修改,又由陈麟瑞作序,凝聚着师生两代三位翻译工 作者的心血,也是40 年代上海剧坛一段令人难忘的佳话。 (原载1996 年12 月17 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