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拿起一本书,你将生活得更强有力 记得80 年代中期,法国的权威杂志《读书》曾就法国当代青年与文化的关系 做过一次民意测验。 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想象你来到一个荒凉的海岛上,而且你只能找 到一样东西,那么,你会选择什么呢?” 结果,在404 名从15 岁到24 岁的青少年中,有35% 的青年选择唱片,34% 的选择电视,30% 的选择书。 根据这一结果,人们认为,如果说音乐和视像文化在青年心中占有极重要的地 位,那么,阅读仍具有一种远远没有被忽视的价值。 这一调查结果与先前由另一家杂志《百科普及》举行的“法国人与泛文化”调 查结果相吻合。当时,《百科普及》的调查问到青年人是在哪里获得一般文化知识 的,回答在学校的有56% ,从电视的有50% ,从书中的有34% ,从家庭的有31% , 从旅行的有24% ,从朋友的有19% ,从广播的有16% ,从报刊的有12% 。 从这两个调查中,可以看出,一,书刊的阅读仍是青年人文化生活中决定性的 因素之一;二,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文化与书籍相比,无疑已占了上风。 对于法国的青年人来说,大众型的文化生活可以说是从本世纪以来才有的,确 切地说是从电影问世以后才有的,而电视诞生后,这种文化生活得到了飞跃发展。 而在中国,则是随着改革开放,在80 年代以后才有的。随着电影、电视、卡拉OK、 VCD 、游戏机等现代化的文化娱乐工具的不断发展,青年人的文化趣味也在飞速地 更迭进化。到了90 年代,法国青年人的主要文化兴趣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购 物,消费水平的提高,使青年不断追求更新更好更时髦的物品,比如,一些所谓的 音乐“发烧友”,他们购买高级音响,不是为了欣赏音乐,而是为了“玩器材”。 2.广告,它似乎通过传媒在引导,甚至改变人们的趣味。3.小屏幕(包括电视、 录象、多媒体计算机、游戏机等)。4.绘画,青年比老年对这一古典的艺术形式更 有兴趣。5.重新摄制的影片。6.鬼怪形象(指电影、电视中出现的一些鬼怪形象)。 7.沙龙(讨论问题)。8.文学。9.古典文化。10. 诗歌。 很明显,在整个文化中,视觉艺术占了很大分量。电影、尤其是电视的发展不 断影响着、威胁着文学和其他文字作品,影响着阅读。其实,电视这一更大众化的 娱乐型文化工具对电影这一已成为经典形式的艺术,也早就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当 然,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了),所以,我们在此无论如何也得把电视作为现代大众 文化工具的代表。一方面,电视从书籍的读者中夺走了众多的观众;另一方面,电 视又从写书的作者群中争取到了不少笔杆子,去为电视创作节目。不过,其中主要 的问题还不在于电视夺走了多少观众,多少作者。要知道,谁都会去看电视的,只 是有看多看少之分。重要的问题在于,电视会改变一个人的阅读方式(23% 的法国 人公开认为,电视影响了阅读习惯)。看电视是被动的,而阅读书籍则是主动的; 追随电视画面是连续性、单向性的,而阅读书籍则是断续性、反复性的;看电视时, 观众就得无奈地跟着画面走,无法超越过去(除了不看:走开、换台、关机)。读 书时,读者完全可以跳过许多段落不读,也完全可以反复阅读某一段落,可以在书 上写写画画,做个批注什么。许多电视制作人正是利用观众的被动性,在电视剧 (电视节目)的片头片尾上拼命往“长”里抻。还有“电视杂志”节目,不管观众 喜爱与否,他们都得跟着主持人一“页”接一“页”地看下去,跳一“页”也不行。 中国的电视观众,对这种“抻面”式的电视节目大有意见。我想,这一方面说明, 中国的观众还更习惯于阅读方式,而尚未认同看电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 的电视制作业在吸引观众方面没有下功夫,或者说,在按“视觉艺术的客观规律” 办事上还未入门。 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法国的电视节目是没有了“抻面”了,它或许 更具有诱惑力,更容易把观众乖乖地拴在荧屏之前。 mpanel(1); 阅读方式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这种“润物细无声”(我知道这样比喻恐怕不 好)的效果也是惊人的。就以法国青年人对绘画的喜爱来说,我们不能得出结论, 说这标志着法国人对古典艺术形式的兴趣;我想,这里头的原因之一,恐怕还在于 绘画更具有视觉感受,尤其是现代派的绘画。我记得,以前还有不少人评论,说毕 加索和米罗的绘画画得像小孩的涂鸦,说他们的作品看不懂。而现在,这样的评论 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已经不管“看得懂看不懂”了,人们只问“喜欢不喜欢”了。 文学作品也遭遇了类似的阅读经验。就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为例,更能吸引青年读 者注意力的,只是那些具有鲜明外表,并且这外表能充分体现内心感情的人物形象。 比如《巨人传》中的高康大,或者堂吉诃德。文学大师雨果在创造“视觉”人物方 面可说是颇具现代艺术的才华,他笔下的人物,如孤儿柯赛特、流浪儿伽弗洛舍、 钟楼怪人卡西莫多、饱经风霜的冉阿让、吉卜赛女郎爱丝梅哈尔达,都可以很容易 地被读者从视觉上接受。早在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尚未改编成电影 之前,人们就在其中发现了电影艺术的萌芽。而其他众多没有太多“视觉艺术” 的作品,想来是很难得到现代读者的青睐,也很难被电影、电视制作者改编了。 针对70 年代为吸引人们去电影院而制订出的著名标语口号:“你热爱生活吗, 请去电影院!”法国文化部在80 年代为发动一场新的读书运动,选择了这样一条 小标语:“拿起一本书,你将生活得更强有力”。 文化部还把整个3 月份定为“读书月”,鼓励法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多多读书。 “强有力”这一词并不让青年人追求强烈然而暂时的快乐,而是启发青年人, 告诉他们:阅读所带来的真正快乐具有持久性,它赋予生活以意义,更适应青年人 深化精神思想,提高自身价值的永恒需要。消费品也好,电视也好,广告也好,显 然都无法起到这一功能。 文化部发起的读书运动无疑收到了应有的效果,《读书》杂志民意测验的结果 (三分之一左右的青年人选择读书而不是看电视或听音乐)应该是能说明问题的。 尽管31% 只占少数,但在当代处处充斥着画面、图像的工业文化社会里,31% 已经 十分不简单了。这些人已经意识到,在大量颇具吸引力、却无甚意义的文化消费品 之上,书籍无疑占据着更高的地位,阅读应该具有更高的价值,它将随着时间的推 移,获得更实在的结果。 我最近从一份法国杂志上读到,法国25 岁以下的读者对各杂志定期公布的畅 销书排行榜往往是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常常把读书的选择点放在文学大师的名著上。 他们读得最多的文学作品是《危险的关系》、《包法利夫人》、《卡拉玛卓夫兄弟 》、《白鲸》、《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年孤独》等。看来,这样的阅读是十分 有益的。这是一件好事,他们没有在一些惊险小说、暴力小说、色情小说中猎奇, 而是比较实在地吸取着人类文化最宝贵的营养。 法国青年人昨天面临着的文化关系问题,就是我国青年今天遇到的问题。他们 今天的行动,是不是我国年轻一代明天的结果呢?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