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卢浮宫星期日不再免票 记得,那还是留学刚到巴黎不久,我经常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巴黎的一些著名 博物馆参观游览。这并不是因为平日里不得空闲:一个留学生,只要有一定的奖学 金来源,不必非靠打工维持生活,平日里的时间往往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我喜欢在 星期日去逛博物馆,是因为许多博物馆在星期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那些个令人永远难忘的星期天里,我去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卢浮宫(而且 不止一次),去了蓬皮杜国立艺术与文化中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去了东京宫的巴 黎市现代艺术博物馆,还去了雨果故居博物馆、巴尔扎克故居博物馆,等等。全都 是免票入内。 我在博物馆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星期天:在卢浮宫中,我知道了什么叫 做大饱眼福,因为,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被法国人叫做“美丽的若贡德夫人”, 而我们中国人则常常更喜欢称为“蒙娜丽莎” 的名画,欣赏到了从意大利大师莱奥那多・达・芬奇笔下流露出来的那充满神 秘魅力的“永恒的微笑”;我见到了那尊断了双臂的、从希腊米罗岛来的“维纳斯” 女神像,无可奈何地想象着她双臂接上之后的模样;我见到了迎风起舞的无头的 “萨摩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像”;我见到了巨匠米开朗琪罗塑造的“被缚的奴隶”… …我特别喜欢的是弗拉芒画派的大师彼得・保卢斯・鲁本斯的系列画巨著“玛丽・ 德・美第契的生平”,它一共有20 多幅画,每一幅都篇幅巨大,一幅接一幅地连 续排列,把一个十分宽敞的大厅的四壁占得满满的。这个展厅在卢浮宫的一个尽头 处,一般游客往往还未走到这里时就已经累了,所以,这里的参观者相对少一些。 这时,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大厅中央的沙发上,细细品赏这大幅的绘画。由于人 少,也由于空间大,所以我看得也认真,无意之中也就迷上了它们。法兰西王后玛 丽・德・美第契(1573―1642)和她的丈夫亨利四世及她儿子路易十三的那一段故 事确实是法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段,这就更促使我对这组画产生兴趣。从鲁本斯的 画中,我看到了亨利四世与前妻的离异、玛丽与亨利的结婚、太子的诞生,亨利的 被刺、玛丽的摄政、她对反叛贵族的让步、她的被放逐、她的逃跑、她发动的叛乱 …… 说起巴黎的博物馆,其数量之多,类别之繁,内容之广,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这无疑是巴黎作为文化都市令人神往的原因之一;这当然也是我当初选择巴 黎作为留学之地的原因之一。我根据有关资料了解到,巴黎(包括近郊),有上百 家专门的博物馆,所谓专门,指的是,不包括那些不定期用来展出美术作品(雕塑、 绘画、摄影等)的画廊,也不包括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博览会之类展览的展览馆。其 实像凡尔赛门的展览中心、拉德芳斯的CNIT,每年都要举办国际博览会,只是平时 不是天天开放,所以不好算它们是博物馆。 如果要分类的话,我想,巴黎的博物馆大致上可分成这样几类:艺术博物馆、 名人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艺术博物馆首推卢浮宫、奥塞宫和蓬皮杜 文化中心,它们分别收藏18 世纪之前各时代、19世纪、20 世纪的艺术精品。其 次的有大王宫博物馆、小王宫博物馆、装饰艺术博物馆、时尚与服装博物馆、民间 传统艺术博物馆、吉梅博物馆(东方艺术)、郭安博物馆(亚洲民间传统)、克吕 尼博物馆(中世纪艺术)、橘房博物馆(从印象派到1930 年的艺术)等。名人的 专题博物馆也很多,有毕加索博物馆、罗丹博物馆、雨果博物馆、巴尔扎克博物馆、 米罗博物馆、巴斯德博物馆、布尔代勒博物馆等。历史类有法国历史博物馆(类似 北京的历史博物馆)、荣军院中的军事博物馆(类似北京的军事博物馆)、凡尔赛 宫博物馆(类似北京的故宫)、葛雷凡博物馆(即名人蜡像馆)、卡尔纳伐莱博物 馆(巴黎历史)、圣日耳曼―昂―莱城堡(古代博物馆)、艾库安城堡博物馆(文 艺复兴博物馆)、海军博物馆、钱币博物馆、钟表博物馆等。科技类的有科学与工 业城、人类博物馆、发现宫(科技普及馆)、交通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植物园)、 工艺技术博物馆等。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多数的博物馆都定在星期二闭馆休息。不在周末闭馆好 理解,因为周末正是人们出门游览的黄金时刻。但为什么偏偏在星期二闭馆,而且 几乎到了千篇一律的地步,这有点不好琢磨了。 记得有几次,陪国内来出差的人游览,我们就只能把星期二的参观日程重作安 排。不过,费解管费解,也有那么几家偏不在星期二休息,如奥塞博物馆和罗丹博 物馆,它们在星期一闭馆。 mpanel(1); 博物馆各种各样,票价也高低不平。国立博物馆的门票一般比较便宜,想必是 国家有所补贴吧。市级的或省一级的博物馆门票一般要稍稍贵一些。比如,巴黎南 郊的夏多布里昂故居博物馆1990 年的门票是25法郎,而同一年,卢浮宫也只收25 法郎,而相比之下,卢浮宫在参观空间上,在展品数量上,在艺术品的精美程度上, 不知要高出夏多布里昂博物馆多少倍呢!这只是因为,夏多布里昂故居博物馆是省 级博物馆,需要靠省里拨款维持它的管理、维修等日常的开销。法国政府在文化上 实行遵老爱幼的政策,国立博物馆和许多其他博物馆对老人和小孩有优惠票价。就 以卢浮宫为例,我们已经知道了,1990 年的门票是25 法郎,但60 岁以上的老 人以及18―25 岁之间的青少年只需付13 法郎。18 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一律免票。 还有,所有的博物馆对教师一律免票,光是这点对教师的优惠,就使我想起了 中国的一句话:“要使教师成为最让人羡慕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巴黎我 最羡慕的职业就是教师了。记得有一次,我和一家法国人一起去远南郊的枫丹白露 去游玩。枫丹白露为王室的一个行宫,有点类似北京颐和园的味道。那里有一个 “拿破仑时期的艺术与历史博物馆”,这家的先生与女儿喜欢留在城堡的花园草地 上休息、晒太阳,好心的夫人愿陪我参观博物馆。正巧她是个小学教师,于是免票 进入,我们一起一边参观,一边聊天。她告诉我,她常常带她的学生参观各种各样 的博物馆,都是免票的,只是集体参观人数一多就要提前与馆方打招呼,以便他们 掌握人数情况。 许多博物馆对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票价减免。我因为是学生身分,所以购票时, 常常一边亮出学生证,一边准备好零钱,一边说:“来一张学生票。”多数情况下, 学生票可省钱5 到15 法郎不等,也有时候,卖票的会告知一声,“本馆没有学生 价。”于是,就得按全票付钱。据一个学考古的学生说,造型艺术科和考古科的学 生参观博物馆是免票的。 几年过去了,不知不觉地,情况有了变化。许多博物馆的星期天免票制度已经 取消,相应地改为半价。卢浮宫是如此,东京宫也是如此,连雨果博物馆和巴尔扎 克博物馆也是如此。我不免有些茫然,没想到自诩为最热爱文化的法国人也会推出 如此的举措。难道是因为国家拨助的资金有困难,需要博物馆自行筹措?还是国家 放手,让博物馆自负盈亏? 这些都不是答案。在法兰西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事情恐怕还不至于惨到这种让 博物馆自谋出路的地步。后来打听原因,有一种说法是,随着星期天免票政策的多 年持续,在周日参观博物馆的人数越来越多,造成了馆内秩序的混乱,人群拥挤, 管理人员不够用,甚至发生游客有意无意触摸珍贵艺术品,引起警报大作的情况。 看来,现在实行星期日半价也是一种限制人数的权宜之计。 行文至此,我不禁感慨万分。巴黎的博物馆到了星期日,因为人满为患,不得 不改免票为半票。而我们的北京呢?有多少家博物馆,一年四季几乎总是冷冷清清。 有多少家常年出租场地,变成了什么“家具世界”、“××产品展销会”。钱可能 是赚了一些,但博物馆却越来越不成个样子了。个中缘故尽管各种各样,但我们不 得不承认,我们的博物馆事业是远远地落在人家的后面了。 在巴黎,星期日就再也找不到一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了吗?也不尽然。蓬皮杜 文化中心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各种展览在星期日的10 时到14 时仍然是免费开 放的,卡尔纳伐莱博物馆星期日也仍然免票入内。另外,亚美尼亚艺术博物馆、俄 罗斯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卡拉博物馆、雷诺博物馆等一小批小型博物馆不仅在星期 日,而且在平时也是免票入内的。但愿现在仍是如此,并且一直如此下去。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