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大学生的一座国际城――巴黎国际大学城散记 它叫巴黎国际大学城,是一个真正的城,城内有一大片绿地,绿地中镶嵌着40 多幢大搂,每一幢大楼都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名称命名:英国楼、德国楼、日 本楼、伊朗楼、古巴楼、希腊楼、巴西楼、瑞士楼、黎巴嫩楼、亚美尼亚楼、荷兰 楼、东南亚楼、柬埔寨楼、法国外省楼…… 这座真正的城,便是位于巴黎市区南端的国际大学城。说它是个城,实在是没 有半点的夸张:它不像我们国人当今经常碰到的“家具城”、“火锅城”、“服装 城”那样不知羞耻地以小充大,胡夸海口。因为它占地有40 公顷,北面紧靠着以 各个元帅的名字命名的环城林荫大道,那里通有叫PC 线(其意即是小环线)的环 城公共汽车,其情景有些像北京的二环路;南边以环城高速公路为界,部分建筑甚 至还建到了公路以南,这公路则可比作北京的三环路,只是那公路之外就不算巴黎 市区了。大学城的东端是让蒂伊门,西端快到奥尔良门,东西长度超过一公里,沿 途数来有四站公共汽车站。说它是个城,还因为它包罗万象,什么都有,宿舍楼、 图书馆、邮局、银行、电影院、小剧场、教堂、书店、食堂、游泳池、足球场、网 球场,有些像我们国家部队机关的大院,又有点像北大、清华此类的校园……不过, 说来也许奇怪,偌大的大学城中竟没有一条通汽车的路,这里是步行者的王国,所 有的机动车一概不许入内,除非有特殊情况。 因为,这里住着来自法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5500 左右个大学生,大学城是学 生们生活,学习、休息的场所,不允许汽车来打扰。 大学城的历史很长了。第一幢楼叫德伊吉・德・拉・默特楼,建于1925 年 (不少人把它误称为德意志楼,并进而简称为德国楼,其实,德伊吉只是那位姓拉・ 默特的先生的名字,而这幢楼就是由他修建起来的)。后来,各建筑大师纷纷在此 设计建造了许多具异国风格的楼,属于哪国特色,便以哪国的国名命名…… 因为是国际大学城,外国留学生特别多,5500 个学生来自120 多个国家。我 来巴黎留学的头两年,便是住在这里的荷兰楼。对了,楼虽名曰荷兰,但住的并非 都是荷兰人,却是五洲四海的都有。与巴黎市内别的学生住宿所相比,这里的优点 很明显:环境优雅、空气新鲜、生活设备齐全、交通便捷,同时便于与各国的学生 交流。当然,也有缺点,那就是房租较贵。 说起房租,谁都知道,巴黎的房租是全法国最贵的了。虽说大学城的房租相对 于一般街区的价格已经算是便宜的了。但对没有什么经济收入的学生,仍是一个重 大的负担。当时,我的奖学金是每月3000 法郎左右,而一间学生房间的月租就超 过1000 法郎(各楼定价不等,但差别不大)。而且要命的是,大学城实行一种房 间三种价,第一等叫学生价,1000 法郎的房就是1000 法郎,第二等的叫实习生 价,只要学生年龄超过30 岁,统统算你实习生,同样的房要收1500 法郎,第三 等是临时客人价,月租则超过2000 法郎,我要缴的是第二等价,不过,幸亏有关 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CROUS )有专门的房租补贴,每月给700 法郎左右,要不然, 大学城的房子是无论如何也住不起的。另外,房租随着物价的上涨而每年都要上涨。 现在,我也不知道那里的月租贵到多少了。 大学城里的学生食堂肯定是政府补贴的亏本经营。食堂不管早餐,只供应中餐、 晚餐,各为10 法郎一份(也是每年稍稍涨一点点价)。一份可选一个主菜,一般 是荤菜;另外任选三个小花样,有水果,有冷菜(小泥肠、酸黄瓜、冷拌蔬菜之类), 有甜食(甜饼、酸奶、冰激凌之类),面包不要钱,自己要喝饮料则需另外加钱。 因为价廉物美,大家都爱在那里吃。还有一种“自助餐”,同样10 法郎一份,但 只限装满一个碟子。有个学生实在有高招,他先在碟子边沿上码上蔬菜,将菜码出 了碟子边,然后,再在上面装别的,结果,那碟子无形中增大了一号,10 法郎的 菜足足抵得上别人20 法郎的货。有一些附近的流浪汉见这里的伙食好,也纷纷买 餐券来这里搭伙,一伙身上臊烘烘、臭兮兮的人进来,气得大学生连声骂,后来干 脆实行进食堂就餐前检查学生证,但仍然杜绝不了假冒“学生”混饭吃。有时吃腻 了西餐,我们也在学生楼里自己做饭,去超级市场买来中国食品,自己在楼层的厨 房里焖饭、炒菜,下面条,其乐也陶陶,而且细算起来,竟然比吃食堂贵不了多少。 大学城的房间比一般学生宿舍的房间要大,有同学、朋友来,借宿不成问题, 拿床垫往地上一铺,枕头、被单、毯子都是现成的。虽然,管理人员不让随便留宿 外人,但实际上谁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尤其到了周末和节日,男朋友女朋友 一起过夜是常事,谁都不管,也不觉得新鲜。 mpanel(1);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法国式的自由开放有些不开窍,最让我感到别扭的, 是厕所和浴室不分男女。好长时间以后才慢慢地习惯。等到习惯后,再回过头来想, 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嘛。一个厕所,分几个小单间,谁进来,把门一别,谁也妨碍不 了谁。洗澡也是这样,不管男的女的,一人一个隔间,进去才脱衣,一边洗,一边 还可以隔着壁板聊天呢。 记得有一天,我进浴室后,听到已经有一韩国女同学在洗,我便随随便便地跟 她打了一声招呼,就到她隔壁的一隔间去洗,不料,她竟大叫起来,求我过一会儿 再来。后来,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不习惯这样。是呀,来自东方的留学生,好像都 有一个这样的不习惯过程。 大学城里最让我留恋的是那一片片的草地。清早起来,那里就是锻炼身体的好 去处,跑步,打球,打太极拳,什么都可以做。有多少次,当我和几个同学跟随师 父(他是一个中国的出访学者)在小树林旁做起了“白鹤亮翅”、“揽雀尾”时, 曾引来多少好奇而又羡慕的目光。草地上还是读书的好地方,春夏秋三季均宜,虽 说宿舍里也可以读书,但说来也奇怪,有时候,宿舍反而不如草地上安静。当然, 草地也有人会影响你,但反过来,你也可以影响别人,与外国同学聊天,请教问题, 交流情感,未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另外,草地上读书还可以沐浴阳光。 不知怎的,法国人好像特别喜爱晒太阳,可能是先天阳光不足吧。还在4 月份, 只要是晴天,草地上早就有人脱得光光的在做日光浴了,手中像模像样地拿着一本 书,翻来覆去地让周身的皮肤吸收阳光。有的女郎也脱得只剩三点,一边吸收阳光, 一边吸收路人的目光。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