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巴黎地下八音盒 生活在巴黎,绝对相信这样一句俗话:“若是迷了路,就往地下钻。” 因为在地铁里找地方比在地面上找真不知容易多少倍。你只消闯进任何一个地 铁口,便可投入由纵横交错的17 条地铁线织成的地下交通网,通行无阻地到达全 市各地300 多个地铁站。怪不得每当巴黎人介绍自己的地址时往往不忘要加上一句 :靠近某某地铁站。 早在几十年前,巴黎人就把自己的生活归纳成三个词:“M étro ,boulo , dodo”(地铁、活计、睡觉),即挤地铁上班,干活挣钱,回家休息。到了90 年 代的今天,巴黎人的生活虽已有了相当大的变化,电视、度假等已成了生活中的热 门话题,但地铁、活计、睡觉这三大项仍是普通巴黎人生活的精辟归纳。 地铁作为巴黎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动脉,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它那极有特色 的所谓“地铁文化”也应运而生。各种新鲜玩意纷纷涌入了地铁,从地铁站的建筑 艺术到地下广告宣传网络,从月台的陶瓷壁画到交换站上各色各样的商店、书报亭、 快餐店、酒吧台、磁卡取款机、电话亭。甚至连投币自动售避孕套的小装置都设在 了地铁的走廊中。不过,种种色彩斑斓的现代地铁文化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那充满 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声响,那是时代的音乐,那是明快的节奏,那是急速的旋律…… 从歌剧院附近,从自动扶梯下去,进到奥伯尔站的换车大厅,从东西南北走来、 向前后左右行去的旅客在此匆匆擦肩而过;大厅中央,一队弦乐乐手正摆开架势, 拉奏着莫扎特的提琴曲,组合音响中传出优美的旋律,一直传到远处的通廊,拐过 两个弯了,你还能听到……在拉丁区圣米歇尔站地下走廊的一个拐口,四个加勒比 乐手正吹弹着欢快的乐曲:一个排箫,一个短笛,一个吉他,一个鼓镲,面前地上 摆着的琴盒中有几张他们灌录的唱片,还有磁带。明快的节拍仿佛带着海风的腥味, 合着旅人们急匆匆的步伐向着四面八方滚去,滚去……奥德翁站的月台上,一个年 近花甲的老媪一边拨弄着竖琴,一边用她半嘶哑的嗓子哼着乐曲,她用这歌表达着 自己尚能自食其力的心声,我看得很清楚,她的竖琴旁放着一张纸片,上书:“这 是一个已经当了祖母的人,她在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巴黎地铁的乐手实在难 计其数,说它有一百多人也不算太过;自然,他们的演奏水平也良莠不齐,实是巴 黎的一大景色,也给地下长龙注入了艺术的活力。 另一类声音则颇叫人心烦,它们来自流浪汉、精神有毛病的那一族。 他们占据着冬暖夏凉的地铁的某一角落,或借酒撒疯,口出狂言,或在某根搭 错的神经支配下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法兰西人好像个个都是演说家,就连地下铁 的疯人也不例外。记得海湾战争打响不久,一个神情呆痴的大胡子在月台上滔滔不 绝地攻击共和国总统和执政的社会党,声嘶力竭地叫嚷要把密特朗送到科威特前线 去,让萨达姆好好“教训教训” 他。巴黎的旅客也极有修养,在演说家身边不远也不近的地方围成一个小小的 半圆,似听非听地由他唾沫星乱飞地嚷着叫着。一列列车进站,半圆化作了一条条 短龙进了车厢,只剩雄辩的“政论家”仍在“指点江山”。 车站也有喇叭。除了寻人,余下的功能似乎就是在罢工季节报告列车运行情况。 每年秋冬季节,地铁工作人员的罢工几乎成了习惯,旅客们也把它当作了家常便饭, 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好在罢工者有罢工者的“职业道德”,喇叭用来作必要的 信息传递。如今日仅有几分之一的车投入运营,明天几点到几点某条线无车。这些 “要闻”,不光张贴在车站,而且广播在喇叭中。车站喇叭的功能还有一项,那就 是在节假日播告某某车站因阅兵、因纪念活动戒严,让人提前一站或多乘一站下。 这光景不是天天都能碰到的,旅客听后只是不满地以法兰西人特有的怪调长叹 一声:“喔―啦―啦――!”赶上罢工,旅客至多发发牢骚,且这牢骚大多也不针 对罢工者,倒是怪政府部门“没有处理好”。遇上国庆、抗战胜利纪念、环法自行 车赛终点赛程等节庆,地铁站的大喇叭则是“吼叫不已”,将运行的变动提醒个没 完没了,真是“一片爱心”为旅客。 mpanel(1); 早晨九点以前,下午五点以后的上下班高峰期,地铁里人最多,过道里的声音 也最嘈杂。自动扶梯靠右的一边,人们一个紧挨一个地站着不动,任机器将他们送 上传下,靠左的一边一定要留出空档(在北京,地铁的自动扶梯只要开着,那上面 总是左右两边都满满当当塞满了一动也不动的人,这种光景,在巴黎是很难看到的。 巴黎人的逻辑很明白,怎么能挡着别人的路呢?)在扶梯左侧匆匆跑上或跑下的人, 一定是赶着钟点的上班族,他们一边跑,一边还不时地招呼一声“借光”。不过, 这时候最响亮的莫过于女士们的鞋跟声。数以百计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迅速地穿过过 道,赶着奔向各自的目标,在水门汀的地面上,在铺瓷砖的楼梯上敲出连续不断的 “笃笃”声。巴黎女人的腿长得漂亮,在超短裙底下,一条条修长的大腿有力地扯 动着肌肉,扭拉着筋腱,让高而尖的鞋跟与地面碰击,发出响亮、清脆、急促的 “笃笃”声。东边、南边、西边、北边,到处都是“笃笃”声,它像是军鼓,催着 女人和男人在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生活道路上向前走去。哪怕风雨险阻,哪怕困难 万重,都要一往无前地走去。多么美妙、多么动人的鞋跟声啊!它伴随着人流,跟 着小贩的叫卖声、乐手的琴声、乞丐的讨要声,涌出了地铁口,涌到了巴黎的大街 上。地下的音乐见到了五月的阳光,见到了夏日的暖风,见到了冬天的阴雨,在地 面上继续响彻着,回荡着。“M étro ,boulo ,dodo”(地铁、活计、睡觉), 这便是巴黎的节奏。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