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一戏一招 --复读者公开信 北京人多叫我“小魏”,你来信称我“老师”,字里行间夹呼“您老”!不敢 当,我没老。联想《易胆大》问世,读者见此剧熟捻!日社会世俗风情,推断作者 必是个问江湖的老头儿,竟来信尊称“您老爷子”!唉,“爷们”不配,“哥们” 属实,特附上近影一张,验明正身,可见小魏离“老”字尚远。 所谓“一戏一招”,只是小魏自家胡诌,原意比较朴素:忝列专业剧团专业小 编剧,拿了工资怎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每年得为剧团写一个戏,每一个戏争取换换 招,以免一道汤,如此而已,并无深意存焉。殊料好心的记者们据此发挥为“一年 一个好戏,一戏一个新招”!赫然见报,引起许多读者兴趣,也招来少许同行质疑, 担心我这“一戏一招”能否坚持下去?众兄关怀,小魏汗颜。是啊,设若每年拿不 出一戏,每戏翻不出新招,“萧何造律萧何犯”,森严剧坛--首先是吾乡四川岂 不鸣鼓而攻之乎? 天老爷,我那劳什子可不是“律”啊!请你千万不要机械照搬。“创作自由” 者,千姿百态,不拘一格,条条道路通罗马也。鄙人一年一戏,他人尽可一年几戏, 或者几年一戏,甚至十年磨一戏也是豪杰。至于“招”,大指戏剧观、创作方法, 小指构思、结构之类。小魏喜欢换招,从换小招到换大招。诸公各有妙诀,有的只 换小招不换大招,有的连小招也不换。君不见“一招鲜,吃遍天”的艺术家大有人 在么?古往今来,凭持一种戏剧观,坚持一种创作方法,保持一种艺术风格而成了 大器的剧作家不胜枚举嘛。好似关二爷一生只耍大刀,张三爷至死不丢钢鞭,盖因 其招颇鲜,使之顺手,行之有效,自然形成“金不换”,换了反而失去特色,上阵 可能吃败仗,台下必然喝倒彩。 我非关张大将,是个打杂的角色,招没定,手便痒,十八般武器都想摸一摸。 旧作《四姑娘》算是“现代戏的戏曲化”一种尝试,近作《潘金莲》则是“戏曲的 现代化”一种探索。这一招换得够大了,由“正宗”代表变为“异端”典型!说句 大实话:当《四姑娘》蝉联《易胆大》,紧续《巴山秀才》,侥幸连获三项全国优 秀剧本奖之后,满可以沿着老路子写下去,自信亦有相对的把握攀登大雅堂奥。奈 何小魏目标不在奖牌,眼光转向观众--颁奖台上济济一堂,售票房外寥寥无几, “平行蒙太奇”无情地宣告戏曲危机,急需寻求各种途径,换用各种招式,将小伙 子、大姑娘们引进戏曲剧场。为此,我斗胆换一大招试试,果然试出两种相反的奇 效:大多数青年人热烈欢迎,一部分批评家强烈反对,尤其是来自成都市剧评界的 “讨伐”之声颇为吓人,而《潘金莲》拥有的观众数字更为动人。据不完全的统计, 全国上百个剧团纷纷自发移植,仅广东一省就有六个剧团演出,仅西安一地就演了 将近百场,仅福建一次广场公演就有万人争看,各地总和超过两千场,观众约在二 百万以上。全国一百八十几家大小报刊发表评论和报道多如汗牛充栋,扩至街谈巷 议,波及台港欧美,虽然褒贬不一,毕竟褒大于贬。小小一出戏曲,能引起社会如 此关注,作者聊以自慰,我这一招没有白换了。 不过又有一说:“难道今后的戏曲都搞荒诞?难道大家都写古今中外跨朝越国 的剧本么?”此问若出于善意是杞人忧天,若出于恶意是胡搅蛮缠。我也反问几个 “难道”--难道诸位不知我是一戏一招么?难道写戏的同行竟会笨到简单模仿别 人?难道我本人竟会蠢到机械重复自己吗? 万变不离其宗,小魏每一招都没有脱离人间烟火,每一戏都力图正视世上波澜。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天下大事必须关心。 直抒愚见,仅供参考,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1987年1月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