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冷月葬诗魂”语出何处?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中秋之夜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史湘云得 妙句“塞塘渡鹤影”,林黛玉沉思片刻,灵机一动,对了个“冷月葬诗魂”。湘云 拍手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冷月葬诗魂’”! 因又叹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你现病着,不该作此过于清奇诡谲 之语。”这时,妙玉从栏外山石后转出来,也说:“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冷月葬诗魂”句,传诵已久,引起二百多年来多少读者的赞叹,因为它不但对仗 工整,用字尖新,而且还描绘了一个凄楚幽冷的境界,使人联想到这“诗魂”正是 林黛玉的“自我”,也是小说作者曹雪芹的“自我”。他们都才华横溢,满怀着悲 愤的心情,被埋葬在一片冷冰冰阴森森的封建社会的冰山之下,离开了人间。但是 诗人灵魂不灭,精神永存,人们吟诵这句诗,便会产生对他们深切的同情和感慨! 可是,现在《红楼梦》的新版本中,这句诗被更改了,“诗魂”被改作“花魂”, 好像林黛玉只是对深秋景色、百花凋零表示淡淡的惋惜和哀愁。 这样,诗的思想容量缩小了,政治内涵削弱了,艺术意境也逊色了。 这一改动的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有些红学家查到了一本明代叶绍袁(天寥)所 著的《续窃闻记》,内中记载着一位女诗人叶小鸾的两句诗:“勉弃珠环收汉玉, 戏捐粉盒葬花魂。”红学家们认为“葬花魂”三字,就是曹雪芹所写“冷月葬花魂” 的渊源。有一位红学家振振有词地说:“‘诗魂’究竟指什么?诗人之魂?还是诗 灵?”好像“花魂”是有典可循,而“诗魂”却是没有什么出处、来历似的。 mpanel(1); 其实,做诗何必一定要有出典。古往今来的名句佳篇,就因为直抒胸臆,戛戛 独造,无所傍依,才能不同凡响,一鸣惊人。但是,如果说“冷月葬诗魂”毫无出 处,却也未必。最近,我偶然翻阅《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元杨朝英辑),发现第 四卷中有乔梦符的一首小令〔红绣鞋〕《书所见》: 脸儿嫩难藏酒晕,扇儿薄不隔歌尘。佯整金钗暗窥人。凉风醒醉眼,明月破诗 魂。料今宵怎睡得稳? 这就告诉我们:“冷月葬诗魂”原来从“明月破诗魂”点化而来。不过从整体 看,诗和曲的格调和情趣大相径庭,曹雪芹只是有所撷取,另赋新意,作了一番化 腐朽为神奇的再创造,不能算是蹈袭。 《解放日报》1989 年8 月10 日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