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红学论争―女性是大脚还是小脚 当1980年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召开的时候,唐德刚先生 向大会提交一篇论述《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的论文,对《红楼梦》中诸钗脚的问题 作了专门探讨,认为曹雪芹对这个问题有意回避,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似乎透露出 他笔下的美人儿是小脚参见周策纵编《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集》第151 页至 第162 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这篇论文在研讨会上颇引人瞩目。其 实,早在二十年代末,红学界就曾围绕《红楼梦》中的女性是大脚还是小脚的问题, 展开过激烈的论争,唐德刚的观点,已有人先他提出过,列举的例证也基本一样。 当时,组织这场讨论的主要是北京的《益世报》,后来又发展到《新民报日刊》和 《全民周报》,至四十年代还陆续有文章发表。 这场讨论是由1929年4 月14日《益世报》上发表的《红楼梦脚的研究》一文引 起的。作者芙萍提出,曹雪芹对女性美的描写无微不至,惟独对诸钗的脚一项绝口 不谈,因此这些女子是天足还是缠足,读者感到疑惑莫解。他以第四十九回描写林 黛玉和史湘云,一个穿着“羊皮小靴”,一个穿着“鹿皮小靴”( 脂本作“麂皮” )为例,说明似乎是小脚,但又不好肯定一定是小脚,因为天足美中也有所谓“小靴 小鞋”和“瘦小如刀条”的说法。第三十六回写凤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第五 十四回写湘云和风姐都会放炮仗,有人可能看做是大脚的证据,但芙萍认为仍说明 不了问题,因为南方女性的三寸金莲,也是很活泼生动的,不能与“一步迈不开的 小脚娘”相比。只有妙玉,由于是僧尼,不应该缠足。同样,惜春也必为大脚,依 此,则《红楼梦》中确有大脚的证据。他的结论是:( 一) 在女性脚的问题上,曹 雪芹有意把“真事隐去”,大说梦话。那些女性美人来自金陵,本应是小脚,但这 样不合作者“满洲旗人”的身份,所以莫若不谈。( 二) 《红楼梦》处处讲影子, 节节论真假,这个脚的疑难,正是让世人猜谜以成案,以收到“假作真时真亦假” 的妙用。 张笑侠不同意芙萍的解释,认为《红楼梦》中的女性是大脚,可以举出许多证 据。一是第二十三回写林黛玉读《西厢》,站在地上一气看完十六出,说明林黛玉 是大脚,不是小脚,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工夫。二是第二十五回凤姐手持一把钢刀 “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如此勇狂,当不是“小脚娘” 的笔力,因此凤姐应该是大脚。三是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 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这一句似乎是写大脚女子。四是唱戏的女伶,张笑 侠说:“我敢武断她们绝对是大脚不是小脚,因为她们的角色是小脚不好扮的。” 张笑侠的商榷文章的题目是《读红楼梦脚的研究以后》,载 1925 年5 月29日 的《益世报》。6 月29日、30日和7 月1 日,《益世报》又披载张笑侠的文章,题 目是《红楼梦的脚有了铁证》。他说一位叫王梦曾的朋友在书中找到了确证,即第 三十二回袭人烦史湘云帮助她做鞋,湘云说:“只是一件,你的我才做,别人的我 可不能。”袭人笑道:“又来了,我是个什么,就烦你做鞋了。实告诉你,可不是 我的。你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史湘云说:“论理,你的东西也不知 烦我做了多少了,今儿我倒不做了的原故,你必定也知道。”张笑侠据此推论道: “既然史湘云说你的我才做,别人的我不能,鞋本来是宝玉的,由此处两下对照, 可见袭人的脚与宝玉的脚差不多,当然是大脚无疑了。”另一条证据是一位叫陈梦 陶的“旗族”朋友告诉他的,说第四十九回描写的“羊皮小靴”与“鹿皮小靴”, 正是旗族中天足妇女所穿的,不能因为有个“小”字就代表小脚鞋。这后一条证据, 从民俗的角度提供的,也许不无道理,但前一条,张笑侠的推论却大成问题。第三 十二回是这样写的: 袭人道:“且别说顽话,正有一件事还要求你呢。”史湘云便问什么事,袭人 道:“有一双鞋,抠了垫心子。我这两日身上不好,不得做,你可有工夫替我做做 ?”史湘云笑道:“这又奇了,你家放着这些巧人不算,还有什么针线上的,裁剪上 的,怎么叫我做起来? 你的活计叫谁做,谁好意思不做呢。”袭人笑道:“你又糊 涂了。你难道不知道,我们这屋里的针线,是不要那些针线上的人做的。”史湘云 听了,便知是宝玉的鞋了,因笑道:“既这么说,我就替你做了罢。” 可见,史湘云在答应袭人之前,已经知道鞋是宝玉的。她答应之后又说“你的 我才做,别人的我可不能”,显然是一种调侃,隐藏着湘云对宝玉的感情上的微妙 关系。袭人接下去解释说鞋不是她的,倒是袭人“又糊涂了”,未能理解湘云的心 理活动。所以张笑侠推论袭人的脚和宝玉差不多,当然是大脚,在事实上不能成立。 《益世报》上的这次论争,如同所有红学论争一样,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 《红楼梦》中诸钗脚的问题,仍然是个谜,致使五十年后移居美国的唐德刚先生重 又提出这个问题。 mpanel(1); 第四次论争:1954年的大讨论 1954年的大讨论,有政治层面,也有学术层面,我是指学术层面而言。作家出 版社编辑出版的《红楼梦问题讨论集》共四集,收1954年9 月至1955年6 月全国各 报刊发表的讨论文章一百二十九篇,第一集和第二集里的文章主要是针对俞平伯和 胡适的批评性文字;第三、四集则侧重正面论述《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包括人 物形象和作品结构的分析。就学术层面来看,这次空前规模的大讨论涉及的问题非 常广泛,等于对胡、蔡论战以来的红学做了一次全面的反思,对《红楼梦》这部作 品重新加以估价,影响颇为深远。 《红楼梦》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曹雪芹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作品所渗透 和反映的人民性问题,以及贾宝玉的典型性格和时代特征,是许多研究者集中讨论 的问题。还有如何看待刘老老其人,意见也甚是分歧。所以这次大讨论中,实际上 包含着不少小论争。当然受政治层面的影响,各种不同意见没有充分展开,使1954 年大讨论中的学术论争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