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签字   一个人愿意怎样签他的名字,是纯属于他个人的事,他有充分自由,没有人能 干涉他。不过也有一个起码的条件,他签字必须能令人认识,否则签字可能失去了 意义,甚且带来不必要的烦扰。有一次,一个学校考试放榜前夕,因为弥封编号的 关系,必须核对报名表以取得真实姓名,不料有一位考生在报名上的签字如龙飞凤 舞,又如春蚓秋蛇,又似鬼画符,非籀非篆,非行非草,大家传观,各作了不同的 鉴定。有人说这样的考生必非善类,不取也罢。有人惜才,因为他考试的成绩很好。 扰攘了半晌,有人出了高招,轻轻的揭下他的照片,看看照片背面的签字式是否可 资比较。这一招,果然有分教,约略的看出了这位匠心独运的考生真实姓名。对于 他的书法,大家都摇头。我没有追踪调查该生日后是否成了一位新潮派的画家或现 代派的诗人。   支票上的签字可以任意勾画,而且无妨故出奇招,令人无从辨识,甚至像是一 团乱麻,漆黑一团亦无不可,总之是要令人难以模仿。不过每次签字必须一致,涂 鸦也好,黑猪也好,那猪那鸦必须永远是一个模式。在其他的场合就怕不能这样自 由。有不相识的人写信给我,信的本身显示他很正常,但是他的正常没有维持到底, 他的姓名我无法辨识,而信又有作覆的必要,我无可奈何只好把他的签字式剪下来 贴在复信的信封上,是否可以寄达我就不知道了。这位先生可能有一种误会,以为 他的签字是任何读书识字的人所应该一看就懂的。   我们中国的字,由仓颉起,而甲骨、而钟鼎、而篆、而籀、而行、而草、而楷, 变化多端,但是那变化是经过演化而约定俗成的。即使是草书,其中也有一定的标 准写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潦草的任意大笔一挥。所以有所谓“标准草书”,草 书也自有其一定的写法。从前小学颇重写字一课,有些教师指定学生临写草书千字 文,现在没有人肯干这种傻事了。翻看任何红白喜事的签到簿,其中总会有些令人 啼笑皆非的签字式。有些画家完成巨构之后签名如画押。八大山人的签字式很怪, 有人说是略似“哭之笑之”,寓有隐痛。画不如八大者不得援例。   签字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万变不离其宗, 一律的圆熟隽俏。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一副翩翩的风致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都是摇曳生姿。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 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有人沾染西俗,遇到新闻人物辄一拥而上,手持小簿,或临时撕扯的零张片楮, 请求签名留念。其实那签字之后,下落多半不明,徒滋纷扰而已。我记得有一年, 某省考试公费留学,某生成绩不恶,最后口试,他应答之后一时兴起,从衣袋里抽 出小簿,请考试委员一一签名留念,主考者勃然大怒,予以斥退,遂至名落孙山。   雁塔题名好像是雅事,其实俗陋可哂。雁塔上题名者不仅是新进士,僧道庶士 亦杂列其间。流风遗韵到今未已,凡属名胜,几乎到处都有某某到此一游的题记, 甚至于用刀雕刻以期芳名垂诸久远。三代以下惟恐其不好名,不过名亦有善恶之别。 我记得某家围墙新敷水泥,路过行人中不知哪一位逸兴遄飞,拾起一块石头或木棍 之类,趁水泥湿软未干,以遒劲的笔法大书“王××”三个字。事隔二十馀年,其 题名犹未漫漶,可惜他的大名实在不雅。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