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三清 《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并序》云:“三清者,言三清净土无诸染秽,其中 宫主,万绪千端,结气凝云,因机化现,不可穷也。”①据此,“三清”既指天神 所居之三处胜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 (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 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 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 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 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苍元上录经》 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 尊神。” 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 上清天尊也。”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②但此 “三宝尊神”开始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 ~846 )的道教神灵排列, 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 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③另《业报经》《应化经》 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 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 …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 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 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④还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 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 治。 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这些不同派别 的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终定型。唐《老君圣纪》称: “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 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⑤南宋 金允中在探讨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洞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 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 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 ⑥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 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 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出现 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企图予以系统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雏形 已基本确立。在此前后,诸书在言及三清尊神时,又有种种不同说法。如说:“道 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 子也。”⑦“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流演圣教降生(道 德)天尊。”⑧“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 中之祖为真师。”⑨若从它们出现之先后为序,先为“老君”,次为“元始”,后 为“道君”。此外,五代闽主供奉“三清”为宝皇大帝、天尊、老君。 AB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宫观“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为元始 天王,晋葛洪《枕中书》云:“昔二仪未分,溟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