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四十一章 评梅和庐隐,一边走,一边说着话。过了小桥,庐隐突然收住脚,一脸严肃的表情, 悄声道: “评梅,知道吗?李大钊被捕了!” 评梅一楞,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夺: “你说什么?李大钊怎么啦?” “李大钊被捕了!” 评梅猛吃一惊,差点晕倒,身体晃了晃,庐隐忙把她扶住。 李大钊虽然是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图书馆的主任,但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兼课, 讲授《社会学》、《女权运动史》。 评梅在女高师读书时,凡有李大钊到学校去演讲,评梅每次都要去听的。李大钊对 评梅的思想影响很大,是评梅最尊敬的思想启蒙老师,从此结成了亲密的师生之谊。听 到李大钊被捕的消息,她怎能不感到震惊,悲痛? 高君宇生前也常常对她讲起李大钊的高尚品德,说他是北方革命运动的领袖,君宇 十分崇拜他。评梅还在报刊上经常读到李大钊的文章,她对李大钊同样素怀崇敬的心情。 因此陆晶清南下时评梅是首先想到李大钊的,因为那时北京的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李 大钊他们已经搬进了苏联大使馆。评梅费了许多周折才找到他,去请教他,去请他帮忙 的。 “三.一八”惨案之后,4月24日,《京报》社长邵飘萍被枪杀;8月6日,《社会 日报》主笔林白水被枪杀;7日,《世界日报》主笔成舍我被捕。一时间,奉系军阀在 北京血腥镇压文化界人士,动辄加以“宣传赤化”罪名,或逮捕,或枪杀,白色恐怖笼 罩京都! 军阀的残暴统治,使北方的革命运动转入了低潮。那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李 大别不但是中共北方区委的负责人,同时兼任中国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的领导。这一 时期,中共党员由三百人发展到一千人以上;国民党党员由二千二百人发展到四千三百 余人。白色恐怖一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李大钊把两党党员大部分转移到外地去了; 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市党部的主要领导人,也由公开转入地下,住进了东交民巷苏联 大使馆内的旧俄国兵营,继续领导北方的革命斗争。 评梅急切地问: “李先生在哪被捕的?什么时候?” 庐隐告诉她,就是今天――清明节的早晨!在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国兵营,李先 生他们临时办的地方。 军阀当局,早就和东交民巷的帝国主义公使团秘密勾结,对苏联大使馆和驻在那里 的李大钊他们暗中包围,监视。今天一早,奉军和京师警察厅出动好几百宪兵、警察、 特务,加上帝国主义公使团的巡捕局的配合,悍然违背外交惯例和国际公法,重兵包围 袭击了苏联的大使馆,以及附近的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事处、庚子赔款委员会,实行 了疯狂的大逮捕。除了李大钊,还有范鸿劫、谢伯俞、谭祖尧等共产党员,以及邓文辉、 张挹兰等国民党员。这一天,同时被捕的共有八十多名革命志士。 评梅听说被捕的人很多,便问: “那,那……被捕的人当中,有没有……有没有一个姓黄的,他是北大的……” “有没有北大的黄心素!”心直口决的庐隐,替评梅说了出来。 “是小鹿告诉你的?”评梅的反应异常敏锐。 庐隐注视着她,点点头。 “死鹿鹿!”评梅凝视前方,边走边说,“不过她是好心,但是我说过她,不让她 那样想,那样做。” 停了一会儿,评梅问: “是小鹿委托你……” “是的。”庐隐不等评梅说完,便抢着回答,“但是我理解你评梅!我不想在这个 问题上做你的工作,动员你。不!评梅,我支持你对君宇的一片苦心!” mpanel(1); 评梅激动地握住庐隐的手,紧紧地握了一下。她是想通过这一握,把她对庐隐的感 激之情。告诉她;把她对君宇永世不变的忠贞爱情,告诉她。 庐隐站住脚,看着评梅那双深邃的抚媚动人的眼睛,感慨地说: “评梅,你真善良。你对黄心素无所依托,无所求,可你仍旧为他的安危担心。” 她们又一块往前走,穿过宣武门洞的时候,庐隐告诉评梅,听说黄心素当初没有搬 进苏联大使馆,早已转入地下,不过仍在北京。 评梅听了,松了口气。可是一想起李大钊他们那些被捕的人,她的心,便不由得沉 重起来。 李大钊等同志被捕三个星期以后,4月29号,星期五。 这天晚饭前,北师大附中校长林砺儒,从学校回到家。一进院,便觉得气氛不对, 仿佛出了什么事。 妻子、女儿、儿子,还有潘妈,站在院子里喃喃咕咕,喊喊喳喳。两个孩子仰着脖 儿,瞅着俩大人咬着耳朵在议论什么。 看见林先生回来了,妻子忙迎了过去,向丈夫报告说,评梅下午没有课,吃完午饭 到陶然亭,不知怎么回到家,一头扎进屋子里就哭起来。是不是因为到陶然亭哭君字, 回来还没放下?我刚才去看她,屋里还门着门,叫也不应,门也不开。急得我什么似的, 亏得你回来了!砺儒。你快去看看评梅啦! 林砺儒眯着眼,皱着眉,琢磨了一会儿,走到评梅窗前,听听,屋里果然有哭声。 一会儿,哭声停了,又是叹息声。深深的叹息!发自心底的沉重的哀叹! 林砺儒敲敲窗,对着窗户关切地低声喊道: “评梅,评梅!你怎么啦?请你把门开开呀!” 然后,他走进房门,又去敲评梅的屋门。 评梅把门开开了。林砺儒进去了。 这些日子,评梅简直忙煞,四处打听李大钊他们的消息。 李大钊的被捕,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苏联莫斯科的群众举行了游行示 威,列宁格勒和海参崴也召开了群众抗议大会;在国内,北方铁路工人提出要劫狱,营 救李大钊;4月9日,北京九所国立大学的校长讨论营救办法;12日,北京国立私立二十 五所大学的校长又进一步讨论营救办法。 但是,当李大钊得悉后,坚决反对,他说: “我个人为革命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的,并且已经是党的损失……不能再要同志 们来作冒险事业,而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 量再遭损失!” 敌人用尽了种种酷刑,多次审讯李大钊,甚至把竹签扎进大钊指甲缝里,最后剥去 了他双手的指甲。但是,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任何革命机 密。他不仅保护了大批共产党员不遭逮捕,也保护了大批国民党员安然无恙。 当张作霖奉系军阀的总参议杨宇霆亲自前来劝降,妄图用高官厚禄来收买李大别时, 李大钊严词答道: “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民族 的气节,绝不能为了锦衣玉食,就去向卖国军阀讨残羹剩饭做无耻的帮凶和奴才!” 屋里,林砺儒和评梅师生俩,在低声谈论李大钊的事。 外面,林师母等了有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见丈夫出来。只听屋里有低低地说话声, 说的什么也听不清。林师母把耳朵贴到窗缝上,使劲听,还是听不见。过了一阵子,只 听评梅气愤地嚷着说: “这次联军的第一大功德,就是宣传了赤化!现在好了,民众知道了什么是赤化, 反赤化就是烧、杀、奸、掳、军用票!民众知道了唯有赤化,可以使他们自救!林校长, 您说,我们不赤化,难道还要白化吗?哼,我现在总算明白了,君宇过去在《向导》、 《政治生活》和《新青年》上写的那些文章,都是宣传赤化!谢谢联军,帮我认识了我 过去不曾认识的东西,从反面帮我进一步认识了君宁的伟大!” 屋里,不断传出林砺儒和评梅的哀叹声。工夫不大,传出评梅的话,那声音很是慷 慨激昂: “李先生的文章,是他为人的情操和高风亮节的写照!呃,真个是: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林校长连连称是。评梅又说: “前一阵子,我说过,前年哭高君宇、哭孙总理,去年又哭刘和珍、哭邵飘萍!不 知今年又哭谁?果然,今年又哭李大钊他们二十个!” 过了一阵子,林砺儒从评梅屋里出来,手拿一张报纸,阴沉着脸,也不说话,回到 自己的房间。他坐到床沿儿上,双手往后脑勺一叠,仰到被褥上,报纸放在胸上,眼睛 瞅着天花板,愣愣地出神,也是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林师母跟进屋,看看这阵势,叫他吃饭,他直摇头,还说也不用去叫评梅吃饭了, 更不要打扰她,让她一个人在屋里待着吧。 林师母有些莫名其妙,这个温顺善良的女人,只是悄摸声地嘟囔着: “你们这对师生,老的小的,发什么神经?都怎么啦?连饭也不吃!” 林砺儒把放在胸上的报纸,递给妻子,说道: “拿去看看吧!”然后一侧身,脸冲墙,抱着脑袋,不吭声。 林师母接过报纸,看看报头,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29日的《晨报》,上面报 导了昨天――4月28日上午10时,当局特别法庭,突然开庭审判李大钊等人的消息。 当局不敢公开审判!而是由所谓安国军①总司令部、京畿卫戊总司令部、京师高等 审判所,和京师警察厅组成的“军法会审”,判决李大钊等二十名共产党员、国民党员 立即处以绞刑!4月28日下午,李大钊等二十名革命志士,由四辆军车押解到西交民巷 京师看守所秘密杀害!   ①安国军,奉系军队此时自称为安国军。 那天,看守所门前有许多人围观,道路被堵塞。李大钊神色末改,从容地首先走上 绞刑台,他要求向围观的群众讲话,敌人不允许,他就大声地喊着说: “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 那些行刑的刽子手们蛮横地向他脸上挥拳,不让他讲话,并把他推进从美国进口的 绞刑机的长方形架子中间。架子上方正中有一个小圆圈正卡在颈中,旁边有一把柄,刽 子手握住把柄绞下去,直到受刑人的舌头吐出,眼睛凸出,眼角流出血。刽子手松开把 柄,将李大钊拖出,围绕刑台走一圈,然后用冷水往李大钊脸上喷。等他苏醒过来,又 开始第二次绞刑。总共继续了三次,施刑长达四十分钟之久。真真是惨无人道!惨绝人 寰!惨不忍睹! 国民党员、女烈士张挹兰①,也是从容不迫地走上绞刑台,在死亡面前高视阔步, 面带微笑,视死如归。群众见了,喷舌称赞;敌人见了,不寒而栗!   ①张抱兰(1893――1927)湖南醴陵人。原名兰秀。女。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5 年参加国民党,后当选为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妇女部部长。任《妇女之友》 主编。与李大钊同时被捕,同日被张作霖杀害。 已是夜里两点多了,林砺儒出来小解,看见评梅的窗户仍旧亮着灯。碧纱窗帷上, 映出评梅来回走动的倩影。 从她缓慢的身影,从她沉重的踱步声,林校长知道李大钊等一批革命党被杀害,使 评梅的心是何等的悲痛!使评梅陷在怎样的震惊、愤慨、哀伤的苦海之中!只见她时而 仰面浩叹,时而垂首低吟,―― 狂飚怒卷着黄尘滚滚如惊涛汹涌, 朝阳隐了这天地只剩下苍黑之云; 一阵腥风吹开了地狱紧闭的铁门, 断头台畔僵着无数惨白之尸身。 黑暗的宇宙像坟墓般阴森而寂静, 夜之伟幕下死神拖曳着长裙飘动; 英雄呵是否有热血在你心头如焚, 醒来醒来呼唤着数千年古旧残梦。 红灯熄了希望之星陨坠于苍海中, 了望着闪烁的火花沉在海心飞进; 怕那鲜血已沫浴了千万人的灵魂, 烧不尽斩不断你墓头的芳草如茵。 胜利之惨笑敌不住那无言的哀悼, 是叛徒是英雄这只有上帝才知道! “死”并不能伤害你精神如云散烟消, 你永在人的心上又何须招魂迢迢!①   ①这是评梅为悼念李大钊等遇害.1927年4月30日所写《断头台畔》一诗。最早发 表在《世界日报・蔷薇周刊》第23期,1927年5月3日,第3版。 步履沉沉,咏叹声声。这一夜,评梅就这样徘徊着,吟诵着,直到天明。 那时,西单商场内有个书铺子。书铺子李经理是河北乐亭人,与李大钊同宗同乡, 又是革命同志。李大别遇害,李经理委托在书铺子里卖“活页国文”的那万禄(那万禄 系香山健锐营正黄旗,姓叶赫那拉氏)偷偷置买棺材和装裹衣服,为李大钊入殓,停灵 宣武门外下斜街的长椿寺中。 第二天,地下党组织进行募捐,由李大钊的同乡亲友出面向崇文门外德昌桅厂伊少 山经理订购棺木。伊少山挑选一口最好的六寸厚的大楠木棺材,售价260元。因为伊少 山久仰李大钊先生为人,只收下140元。以后他又把棺材用松香、桐油、黄蜡刷了里, 这才雇了杠工将棺材送到长椿寺庙内,把李大钊遗体改殓。后又移灵宣武门外妙光阁浙 寺东房停柩。 李大钊遇害时,冯玉祥正率国民军参加北伐东进,兵至潼关,惊悉噩耗,全军官兵 无不悲愤泣下。冯将军当即下令全军将士人人戴孝哀悼,并称李大钊是“中国自‘五四’ 运动以来新思想界的泰斗”,是“在北方指导国民革命运动最忠实最努力和最有力之领 袖”。同时,冯将军含着悲愤书写一首追悼李大钊等二十位同志的诗,在潼关镌刻入石 竖立,以志永垂千古! 1933年4月,李大钊安葬在玉泉山万安公墓。当时,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党组织, 通过北京大学的进步师生和生前友好,发起为李大钊同志举行公葬活动。刘半农教授是 创议者之一。他并且撰写了碑文:《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李君墓碑》,高度评价了李大 钊革命的一生,表达了他对大钊同志的崇高敬意。遗憾的是因为创议者们的意见不统一, 此碑竟未能使用。 李大钊公葬后一年,北大进步师生又议决立碑,刘半农教授毅然又为李大钊夫妇撰 写两块碑文,立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夫妇墓前,整整半个世纪。 中共中央决定建李大别烈士陵园,1983年10月29日落成。邓小平为李大钊纪念碑重 新书写了题词。 此为后话。   小勤鼠书巢 Luo Hui Jun 扫描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