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林海音 张默芸 台湾和北平是我喜欢的中国的一个省和一个特别市,我以 能和这两个地方结不解缘为荣。 ――林海音:《两地・序》 这是真的。她热爱它们,她把她对于这两个地方的爱倾注在每一篇作品里,熔 铸于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弄清楚这一点,就比较容易回答“林海音到底是个 北平化的台湾作家呢?抑或是台湾化的北平作家这个饶有兴趣[注]的问题了。应该 说,她都是。确切地说,她首先是“北平化”的台湾作家,然后才是“台湾化的北 京作家”。这是因为,她的创作活动虽然是在台湾才开始的,但创作准备时期却在 北京。台湾是她的故乡,而故乡的人民、景物,自然是她沤歌、描写的对象。但无 论她怎么“化”,她都是中国作家,这是毫无疑义的。 然而,这位六十年代就斐声台湾文坛的作家,大陆人民却无法读到她的作品。 但一水隔不断骨肉情,她的作品一本一本地流传到大陆,很快,她的自传体小说 《城南旧事》被搬上银幕。于是,1983年春,在她度过金色年华的北京,我们看到 了这样令人欢欣的场面:人们相互传递喜讯:根据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 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获得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 于是,这部影片一下子风靡海内外。小说《城南旧事》也相继在北京、广东出 版。畅销海内外的大型文学刊物《海峡》,也于1983年二期,全文刊载了这部情思 切切,乡恋深深的小说。 从此,大陆人民认识了这位作家,并希望了解她的身世、读到她所有作品…… 一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 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 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 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 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 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 《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 《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 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二 mpanel(1); 林海音从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 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她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念中,表现在 北京特有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变化的描绘上。至于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 者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明媚的春,欢乐的夏,红叶满山的秋, 鹅毛大雪的冬。“那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去,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季 节啊!”“然而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恋北平!” (《苦念北平》)。作者的绵绵情思,真是“诉不尽,理还乱”!此外对天安门、 故宫、景山公园、文津街、虎坊桥、天桥、地坛等地的深情描绘,都洒下了作者相 思的泪。因为“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根一样。”人同树,没有根是无法生存 的。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 “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爱她的故乡台湾。那里到处可见的相思树、香花,台北的温泉,狮子 山的美景,妈祖生日的热烈气氛,高山族少女的恋爱生活……都再现在她的篇章中, 倾注着她的温情。而对故乡的英雄,则更是无限崇敬,如《雾社英魂祭》,洋洋数 千言,从雾社山民的祖先写到今日雾社的庄严美丽,从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写到日 寇入侵后的悲惨命运,又从山民的奋起反抗写到殖民地者的残酷镇压,更从英雄的 顽强战斗写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跨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描写了那样壮阔的画 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题深刻,笔势纵横而线索明晰,处处围绕着烈士精神与山河 同在这个凝聚点取材,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这篇祭文成为 一首缅怀英烈的颂歌。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如因“窗”的特殊作用而判“窗是 有情的”(《窗》),而“门”则是“无情的东西”(《门》);作者通过对“门” 的有关成语的种种解释,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得别具一格。更指出狗仗人势的 可憎(《狗》),至于钱,也不是万能的东西,因为它买不到青春、生命的真理 (《钱》)。只有春,才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春天,希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生”(《春》)。这些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是林海音对人生深入观察的结 晶。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 美。如妻子为尽妇责,好心地把丈夫书桌上乱物整理好,反而引起丈夫的怪脾气, 妻子据理力争,丈夫只好认输:“算你赢,还不行吗?”结尾多么风趣而亲呢! 《今天是星期天》中的丈夫,为了让忙了一星期的妻子休息,不让她进厨房,他带 领孩子们做饭炒菜,把他对妻子的体贴,以及他不会做家务事而闹出的各种笑话, 渲染得满纸生辉。作者还常选用一些生活细节来突出这种情趣,如“丑小鸭”们 “侦察出父母因熬夜写作而偷吃东西”的物证后,四张小脸冲着“我”要求“赔” 的笑剧(《鸭的喜剧》);为帮助学生默默改错误,以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她又 采用先叫学生一个一个走到操场,让偷球者自己去还球,小偷不敢还;后又用学生 和老师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又一个一个走进来,小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球放 回原处,虽然老师明知是谁,也不点破,这一组细节描写,显得新颖别致,更体现 老师一片爱心和巧妙的工作方法。……这样描写,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折射 出作者热爱生活的底蕴。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如《贝多芬的力》,作 者既写贝多芬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丧,又写他负担全家生活和培育两个弟弟的艰 难,也写他失恋的痛苦,耳聋的打击,以及他立了遗嘱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五年, 直到完成《第九交响乐》才在贫病中逝世。全文紧紧围绕着这位杰出人物对事业的 执著追求,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力”这个焦点上,从而使这篇散文凝炼、浓 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辛酸餐馆泪》。《日落百老汇》、 《诗的婚礼,诗的岁月》也体观这种构思的特点。有些篇章,用对比突出主题,如 《五十两黄金・一块抹布》、《二弦》。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 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 的感受。 林海音小说则为我们展开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以反映我国特殊历史时代的 真实面貌而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海音特别关心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她大部分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 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妇女问题。她的许多反映旧中国妇女 命运的作品,既是探讨中国妇女问题的记录,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自 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描述婆母、姨娘、“我”和妯娌、友人的不同婚姻,“给 我无限回忆”。深深的乡愁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如《城南旧事》就是通过 宋妈、兰姨娘、秀贞和爸妈等人物命运的描写,表现作者对北京的思念之情。 描写大陆来台妇女和台湾妇女的生活际遇,是她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继续。她 们不是忙于事业而失去家庭的温暖(《春风》),就是为养家活口沦为受人凌辱的 戏子(《风雪夜归人》);不是为挣钱送妹妹读书而只好卖唱(《孟珠的旅程》), 就是在失学失业的痛苦、寂寥中被变态的恋情吞噬(《晓云》)。而秀惠的自杀身 亡,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台湾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玫瑰》)……总之,林海音 笔下的妇女,不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文化高低,籍贯出身,“都是一群被虐待 者”。她重现了二十年代旧中国妇女和五六十年代台湾妇女的苦难生活,也写了她 们的反抗,如歌女玫瑰以跳楼自杀来抗议养母和社会对她的坑害。但大多数妇女的 “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叶石涛语),林海音为被侮辱被损害者鸣不平, 却找不到出路。这又一次证明,妇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了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外,林海音的小说,还反映大陆赴台人员的寂寞、 对大陆亲人的思念(《晚晴》)和谋生的艰难(《蟹壳黄》),以及台湾城市贫民 不幸的命运(《鸟仔卦》),台湾菜农的困苦生活和望子成龙的心愿(《要喝水吗?》)。 而《萝卜干的滋味》、《爸爸不在家》等短篇小说,则是儿童生活的写实。 林海音还写了不少童话,由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林海音童话集》,一本 为故事篇,有《请到我的家乡来》、《迟到》、《三盏灯》、《哈哈哈)、《爸爸 的花椒糖》、《金桥》、《骆驼队来了》、《察家老屋》、《童年乐事》;另一本 为动物篇,内有《我们都长大了》、《小快乐回家》、《六趾儿》、《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不管是故事箱或动物篇,都充满儿童情趣。作者将浅显 的哲理、深刻的主题用小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表现,都使小读者爱不释手,百读 不厌,是寓教于乐的精品。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如 果被描写的人物,在某个时期来说,是最具体的个人,那就是典型。”(屠格涅夫 语)林海音致力于写人,写人的命运,灵魂,性格,井通过“最具体的个人”的复 杂性格,折射出社会的风貌,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面影,这是她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 主要原因。林海音写了许多婚姻故事,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就是因为不管是哪一 代的婚姻,哪一个具体人,都有时代的特点,环境的印记,人物自己的个性。反映 清末民初女性悲剧的《烛》中的大妇,明明反对丈夫娶妾,表面上却要赞同;心里 对秋姑娘恨得要死,外表上却又显得雍容大度。她的独特性格和复杂感情明显地带 有时代的标记,环境的烙印,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等封建宗法思想像枷锁一样禁锢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在男子为中心 的宗法社会里,男人娶妾,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大妇的美德,是对丈夫的顺从,对 小妾的忍让和宽容。但被弃的痛苦,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又使她不甘于默默忍受这 难堪的境遇。于是她采取“装病”这个反抗形式,以惩罚丈夫的变心和小妾的得宠。 而这种反抗丝毫无损于丈夫和小妾的恩爱缠绵,自己倒由假瘫变成真瘫。她渴望丈 夫的爱,而得到的只是他假意的关怀。无疑地,她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受 害者。《晚情》中的姚亚德,是大陆去台人员,在孤独无聊中打发难熬的岁月,日 夜思念留在大陆的妻子儿女,托人打听,才知妻子已经病逝,女儿又很难来台,他 只得把满腔深情,移于被海员丈夫抛弃的台湾妇女。姚亚德的乡恋和思亲,以及在 寂寞中重建家庭的愿望,是由于国未统一,家难团聚这一具体社会环境造成的。作 者通过“这一个”姚亚德的境遇,反映了大陆去台人员的“一般”心愿。《玫瑰》 中的秀蕙,原是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爱唱歌,爱生活,可是她却是一个命运掌握 在别人手里的养女。由于作者把她放在笑贫不笑娼、观光事业畸形发展的当代台湾 这个社会环境中来刻划,详尽地写了她的挣扎和奋斗,却仍然逃脱不了当歌女任人 蹂躏的命运,才十七岁就自杀身亡。作者在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同时,逐步 展示了秀蕙(即后来被歌厅老板改名为玫瑰的少女)纯洁、上进、倔强而富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特征,使读者通过秀蕙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对促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 环境的认识。 林海音还常常运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划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短篇小说《初恋》,就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表现她 善良的本性、高尚的情操。她早年丧母,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和年少的妹妹,错过 豆蔻年华。于是父亲特意从大学带回一个助教来家过暑假,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大女 婿。她也对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一见钟情。可是他爱的不是她而是小妹。作者用一 组细节描写,凸出她怎样由幸福的天堂跌入痛苦的深渊:他约她出来谈话,她激动 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但完全意外的结局使她支持不住自己,只好“将肩头靠在 大树上”却仍然答应他的要求,劝父亲允许他向小妹求婚,她认为她的退让给心爱 的人带来幸福,自己虽痛苦,却值得,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纯洁的灵魂!林海音的 成名作《城南旧事》中几个人物性格的刻划,如宋妈、小英子、父亲等也是通过他 们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特别是疯女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 她时而痴呆时而清醒的语言行动来突出的。长篇小说《晓云》女主人性格的刻划, 也是通过她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在台湾,一般女孩子,千方百计想找个留洋的丈 夫,以便跟着喝洋水。而晓云却不理睬已经留洋而且品貌才学兼优的俞文渊的苦苦 追求,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她明知梁思敏是个有妇之夫,却不能克 制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怀了孕而不能结婚的悲剧。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原因, 也有家庭因素。生活在那个不重视传统道德的社会里,自幼又那么尴尬地度过少年 时期,这就造成了她敏感、内向、孤僻、郁闷的性格,这就难怪她与踌躇满志喜好 高谈阔论的俞文渊谈不到一块,而爱深受婚姻不幸,却同样敏感、内向、郁闷的梁 思敏。作者通过她的语言行动,叙写了她种种挣扎,袒露了她的欲罢不能,才使读 者感到她并非轻浮少女。是台湾社会另一类不幸少女的典型。 林海音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以显示人物自身的独特性。同是通过母 爱表现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我们的爸》以母亲的离婚再嫁来表现她的明智、坚 强和对子女的爱心,《母亲的秘密》却以拒绝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突出母亲温 柔内向的性格和对儿女的慈爱。这种题材类似写法却不同的隔篇对比,人物形象各 具异彩。至于同一篇或同一部作品中运用对比刻划形象,更是具体突出。《风雪夜 归人》对女主人公李明芳当演员前后的境遇、思想性格则以纵线表达方式加以对比, 使读者能触摸到人物思想感情的脉络,看出其前后的变化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突出李明芳学生时代天真纯朴的性格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以及来台湾后为生活所 迫不得不当明星的苦恼和伤感:面对剧场老板和达官贵人的侮辱,她反抗、躲避, 失业的丈夫却不理解,反映她生活的贫苦和社会的黑暗。林海音中长篇小说中的对 比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既有情节线索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也有 人物之间某个特征的局部对比。如长篇小说《春风》,就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围 绕静文的性格命运,一条围绕着秀云的性格命运,这两条线索自始至终都在强烈的 对比中开掘着。静文家境贫寒,秀云则富有;静文用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秀 云则依靠父亲的供养顺利读完大学。静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建立 家庭,供应丈夫曹宇平读书,秀云毕业后却随夫冯启光出国,不是为深造或工作, 而是作“随件”;静文成为模范校长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秀云则被称为模范妻子而 被丈夫宠爱;静文有强烈的事业心而希望夫妻“双轨并进”,结果反使自己的丈夫 成为别人的丈夫,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秀云则把自己溶于丈夫的事业,而使家庭生 活美满。这是两条情节线索的对比,也是静文与秀云两个人物间的全面对比。至于 人物之间的某些特征的局部对比,更是俯拾皆是。如静文的严肃、认真、勤奋和秀 云的活泼、随和、懒散;静文的坚强、进取和曹宇平的懦弱和安于现状;静文的开 朗、积极和立美的忧郁消沉。即使是肖像描写,也常常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不同 的外貌特征,如静文的小巧清瘦,秀云的高大漂亮,立美(曹宇平的同居夫人)的 娇弱柔美等。通过静文与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的对比,她的立体形象就活现在读者 面前,而且血肉丰满,令人难忘。 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灵魂探索,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林 海音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林海音的许多小说,常常通过“想”、“回忆”、 意识流动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如《烛芯》,作者以过去和现在交 错出现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元芳的大半生生涯,从抗战前在故乡天津的生活,一 直写到现在台湾的新家,其时空跳跃之大,意识流动之活跃,在她的短篇小说里首 屈一指。元芳由丈夫俊杰的小别想起二十五年前她与前夫志雄的大别,想起她怎样 为了志雄而遭受日本人的拳打脚踢,造成小产,住院也没保住孩子的严重后果,而 志雄却在四川另娶了一位抗战夫人;想起来台后他们夫妻三人尴尬而痛苦的生活, 以及她和志雄离婚,和俊杰的再婚……通过元芳的意识流动,以及她的沉思与回忆, 将大陆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连贯起来,并用台风之夜摇曳不定的烛光点缀场面的交 换一一展现,显得真切、细腻、深情。 在某些篇章里,作者则不采用内心独白或全面解剖心理的方法,而是用暗示, 把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三者熔成一片,因为想和做、言和行总是密切相关的。如 作者早期小说《迟开的杜鹃》中的亚芳,四十多岁还未婚,当表妹为她介绍男友而 请她吃饭时,她这顿饭吃得“不知肉味”,表妹问她为何吃得那样少?作者紧接着 写道: 亚芳用手按住心口,眉头一皱:“这两天胃不舒服。”其实她的胃何尝不舒服, 倒是心不舒服了,“她恨不得立即回到宿舍,躺在冰冷的单人床上痛哭一场”;因 为眼前这男子,正是她少女时代在大陆拒绝过多次的人啊!这里,表面看来,是神 情动作语言的精工细刻,实际上却是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不 正可以看出她对当年在祖国北方读书和工作生活的留恋,对来台后飘泊凄苦的无奈, 以及此刻急于找个归宿的心态。 有时,每个动作都是说话,每句话都是动作,每句话,每个动作又都是心理活 动的印证。如孟珠与许午田相爱后的每一举动、每一段对话,每一缕思念,都暗示 两人心理的进展(《孟珠的旅程》)。甚至在没有语言,而且动作很少的场合,心 绪的波动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他握住我的手,望着我的脸,在默默中,你知道其中的情意 有多少? ――《爱情象把扇子》 还有什么描写,能如此传神地突出一对恋人定情时甜蜜的心境? 三 五六十年代,是林海音创作的丰收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林海音已成为海内外 读者敬仰的著名作家了。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现代派文学风靡台湾文坛,当台湾现 代派某些作家向西方膜拜,宣称只要“横的移植”,不要“纵的继承”的时候,林 海音却坚定走自己的民族化的道路,实在难能可贵。 鲁迅先生说:“我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风俗,街头风景……现在的文 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林海音的散文、 小说正是借助于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世态,地方风景的精心描绘,从而加深了 作品的民族化特色,增添了艺术魅力,而为世界瞩目。如八大处的雄伟,白云观的 热闹,护国寺的庙会,香山的红叶,卧佛寺一丈多长的卧佛等等,写的是北京的景, 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民族情(《骑小驴儿上西山》);至于对北京中秋节晚上家家 拜月和分吃团圆月饼的礼俗(《婚姻的故事》),台湾妈祖生日的热烈庆贺、端午 节划龙舟的盛况,高山族的恋爱生活(《台湾民俗杂辑》)等描写,也鲜活地表现 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图和情趣。 林海音不仅刻意描绘出动人的风景风俗画,还常常把时代的光彩注入民情民俗 中,呈现出这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年代的真实面貌。如《城南旧事》中群众观看革命 学生和盗贼“出红差”场面的描写,既突出北伐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残酷镇 压,也显现了社会的混乱。《殉》把“仍然留在时代那一边没有跳过来”的妇女所 遭遇的包办婚姻和“冲喜”旧俗,写得凄凄惨惨;至于台湾三世、四世同堂的“养 女世家,以及养女被侮辱、被摧残的悲苦命运(《玫瑰》),又从另一角度揭露了 台湾畸形发展的观光事业的真相。林海音小说中所写的每一件事,每一情节甚至细 节,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但又无不打上民族的、时代的和社会的印记。 在民族化的典型环境中,活跃着民族化的典型人物,这在林海音小说中是相当 突出的。如《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和秀贞,《婚姻的故事》中的婆婆和姨娘,《殉》 中的朱淑芸,《金鲤鱼和百裥裙》中的大太太和金鲤鱼,《烛》中的大妇和小妾, 《晚晴》中的姚亚德等等。至于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几见于每 篇作品。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就继承了中国小说结构上的“有头有尾,疏密 相间,似断实连”的优秀传统,并运用我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 己的语言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 林海音的小说创作,虽然注意保持民族特色,但对于西方现代文学的某些技巧, 也剔其杂质,取其精华。如短篇小说《烛芯》、长篇小说《晓云》等,就具有意识 流小说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的作品。它们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 取了现代派某些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杰作。林海音注意把传统的叙述描写和意识流 写法融为一体,构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西方现代派色彩的风格,从而使作品的主 题更鲜明,人物形象更立体化,这正是林海音创作中精益求精的结果。 林海音创作的个人风格,也是在其民族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那就是:朴素、自 然、淡雅。 一说起朴素、自然、淡雅,人们常常只想到作品的语言文字,其实,它主要表 现于内容的实质,如作品题材、结构、情节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真挚自 然笃诚,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林海音笔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的 斗争,她写的都是身边事、儿女情、母子爱、师生谊。这些,都是平淡无奇的,她 却能对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作出不平淡的处理,寓深意于质朴之中。宋代诗人梅尧 臣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散文、小说创作何尝不是如此。《思冰令人 老》写的是作者在台湾旱冰场观看白雪冰团表演时的所想所盼,却落笔于“我们是 从有冰雪的地方来,仍当回到有冰雪的地方去。”这篇文章是那样质朴、单纯,内 涵丰富、厚实!小说《城南旧事》,写的不过是宋妈、小偷、疯女秀贞,兰姨娘、 父亲等人的生活命运。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林海音却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因此, 她透过来妈丧失一双儿女却仍然善待东家孩子,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透过疯女的表 面看到她本质上的可爱可亲可怜;透过小偷的“可恨”,看到他的无奈和可敬,因 为太穷,他得让母亲吃饱和让弟弟读书;透过兰姨娘的现在看到她苦难的童年;也 透过父亲接济革命青年和导致父亲身亡的事实,看到父亲的所爱所憎。作者正是从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发掘出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但是,这么美的人, 这样令人难忘的事,这样令人怀念的地方,都离“我”而去了,作者对祖国故土的 思念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作品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而且正以它的丰富内蕴,它的含蓄,它的深邃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大陆去台人员思 念乡土亲人,更是极普通极常见的事,《晚晴》通过一个老人寂寞思亲和他的朋友 ――也是老人因有家不能归而“投环”自杀的描写,把盼望祖国统一的灼热主题, 深埋在思亲的质朴文字底下,从而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和强烈的共鸣。 这种朴素、淡雅、自然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人物, 不是淡色素描,就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林海音的小说,其情节结构,也有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质朴美。 就像生活中原有的样子,作者不过把生活中的活人真事搬上纸面而已。这种“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结构艺术,当然是作家深思熟虑、精巧构思的结 果。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她的作品在结构上也力求变化多端,给人种种新意。有的 以书信体结构情节,突出人物的心灵美,如《萝卜干的滋味》;有的用讲故事的方 法构小说,如《婚姻的故事》,作者把几代人的不幸婚姻,讲得详略得当,写得真 切感人;有的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表现主人公命运的多变,如《烛芯》;有的开门见 山直叙赴宴的感受,如《春酒》;有的顺写(《继母心》);有的倒叙(《初恋》、 《兰色的画象》);有的倒述、插述并用(《某些心情》);有的采用几个人物分 别立传的结构方式(《我们的爸》);有的直叙到底(《一件旗袍》、《台北行》、 《阳光》);有的简洁明朗,像速写,如短篇小说《再嫁》、《冬青树》;有的铺 陈委婉,如长篇小说《晓云》)。即使都是长篇小说,也因不同题材而采用不同的 结构方法,如《城南旧事》通过五个系列故事表现一个主题:故上之恋,别离之憾。 《春风》则通过两个朋友的不同命运为主次线索的结构方法,表现由大陆去台湾的 知识分子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孟珠的旅程》则采用一种更接近于散文的写法, 因而显得更为自然、质朴,并带有一种女作家所特有的温柔细腻的笔触,将歌女的 悲欢,姐妹之情,男女之恋,都在舒徐动人的叙写中得到最完美的艺术体现,读来 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林海音作品的质朴自然,还表现在她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她不像一些作者忸 怩作态故作多情,而是把自己火热的心、全部的情熔于作品,把自己的爱与恨倾注 在人物的际遇中。这种感情首先表现在她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上。她许多写北京风土 人情的散文和以北京为背景的小说,都是乡愁国恋的见证。但在正文中却不露痕迹, 而让这种真挚诚笃的深情,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而以台湾为背景的小说,则让这 种情感涌溢于她笔下人物的思绪中: 立明切然没有听见,他的思绪飘得很远。他在想幼年去过的 西湖和昆明湖。记忆里,昆明湖好像比较清楚些,石舫和铜牛,一 口气直上排云殿,居高临下看湖水,绿荫深处一只翠鸟…… ――(《春风》) 安立美之弟安立明就要去美国留学了,可他站在台湾的大贝湖旁,想的却是杭 州的西湖和北京的昆明湖,想得发痴,听不见近在身旁的外甥女几次问话。而女主 人公静文,虽然在台湾功成名就,却总忘不了北京的西山红叶,忘不了在北京就读 的日日夜夜,忘不了故乡的山山水水……《婚姻的故事》写了几代人的婚姻,它却 是以离开北京结尾的:“我们已经飞到云层上面来了,绿琉璃瓦的北平城早在视线 中消失了,她深深地埋在云层下面,我知道她将留给我无限无限的回忆。”作者连 用两个“无限”,那深情,那不舍,都尽在不言中了。事实上她在台湾写的散文或 小说都表明,她时刻都没忘记过她的第二故乡。 林海音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处处附丽着她特有的情思,常常把读者带入诗一 般的境界: 刮来了一阵白光下的暴雨,雨是斜的。夹杂着风,在太阳底 下闪着金光。望着天,美丽极了。黄昏的残霞是深瑰色的,只有 舞台上的女人的化妆才肯搽得那么浓的红胭脂。 台风前的景象是最美的! ――《晓云》 真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而且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以内在的哲理引起读 者的沉思:夏晓云与梁思敏的恋爱,不正是象征着台风前的美景,而他们恋爱的结 果,不正是暴风后的毁灭么? 作者还常常以作品中人物的心境照景,使景物和人物互相衬托,互相照应,以 收到一百二鸟的效果。如《殉》中,新寡的方少奶奶,在北海所看到的金色落日, 是“徐徐地沉下,沉下”,她的心也“随着那金轮子坠下去了。”而且她还记得, “那时北海是一片黄昏的苍茫,水面上闪着一层微弱的光。”这沉下去的落日,苍 茫的黄昏,微弱的光,把一个被接来“冲喜”,却仍然无法挽救丈夫生命的新寡处 女的绝望心情,和她凄惨黯淡的前景映照得何等鲜明,影射得何等神似!三十年后, 她抱养的爱女小芸就要出嫁了,她感到日子过得太快,女儿走得太急,这时,眼前 的景就完全变了样:“水流得那么急,金轮子也滚得那么快。”三十年前的夕阳, 在万念俱灰的新寡方少奶奶眼里是“沉”,三十年后的夕阳,在舍不得女儿离开自 己的方老太太眼里却是“滚”了;由于作者巧妙地以人物的心境照景,同样看落日, 感受也迥然不同! 林海音的作品的情真意笃,还因质朴隽永而含情脉脉的语言而更加突出。不管 是状物绘景,还是叙事写人,她都把自己的满腔深情,渗透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 每一个标点上。如对她曾在北京住过的珠市口、新帘子胡同、虎坊桥、西交民巷、 梁家园、南柳巷、永光寺街、南长街(《我的京味儿回忆录》)质朴、详细而深情 的记叙;而对琉璃厂、厂甸、海王村公园(《家住书坊边》)的挚爱,更涌现笔下: “每看到有人写北平的琉璃厂――厂甸――海王村公园时,别提我多亲切,脑中就 会浮起那地方的情景,暖流透过全身,那一带的街道立刻涌向眼前。我住在这附近 多年,从孩提时代到成年。不管在阳光下,在寒风中,也无论到什么地方――出门 或回家,几乎都要先经过这条自清代到民国而续延二百年至今不衰的北京文化名街……” 对北京的西山红叶、北海的白塔,景山公园、中山公园、台湾的大贝湖畔、日月潭、 狮子山、北投等景色的描绘,把作者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和热爱,写得那么真切, 说是写景,实是抒情。 林海音人物的语言,是“可以从别人的谈话里推见说话的人物的”(鲁迅语)。 如听到“我晕、我晕哪!”的叫喊,我们就知道这是《烛》中大妇特有的语言。我 们甚至通过那发颤的声音,看到她满脸的盼望,触到她那颗渴望爱却又被弃的心。 从“绿藻的繁殖很快,一天分裂两次半,它只需日光、空气、水和少量廉价的药品…… 将来有一天,每家的屋顶开辟一块可以晒到太阳的绿藻培养他,这一家人就可以取 之不尽、食之不竭了。我们将和绿藻共同生存,繁殖在这世界上,一代一代的传下 去。”的慷慨发言,看到微生物学家肖定谟的雄心大志(《绿藻与咸蛋》);也从 “感谢这一段友谊的散步。它使我认识一个可爱的男人,像你这样的男人才是我心 目中寻找的对象的标准。有一天也许我们又偶然在街头上遇,那时我们又何妨像熟 朋友一样地互道近况,只是我们现在该分手了,为的是,你应该回你温暖的家庭, 我应该奔向我光明的将来。”的一段话,看出女主公怎样理智和向心爱的有妇之夫 告别,因为她很清楚,这种散步不应继续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奔向光明》), 突出她性格果敢、坚毅的性格。小学生振亚把自己装有鸡腿、肉丸的饭盒偷换贫穷 同学装有萝卜干的饭盒而被老师查出时,却请求老师:“老师你不要讲出去吧。刘 毅军的家里实在很穷,他天天吃白饭配萝卜干,所以……”展示出小振亚纯洁、美 好的心灵(《萝卜干的滋味》),更从“我们看海去”,判定这是天真、聪明的小 英子在读书和说话。、甚至从北京腔、天津卫、山东调、闽南语、客家话等不同的 语音语调中,读出说话人的籍贯,身分、年龄和性格,作品也因此显示出强烈而鲜 明的地方特色。不仅如此,林海音的人物语言还常常展示各人特有的情意和神态。 如《琼君》中女主角在丈夫死了以后,她想再嫁,说出口的却是:“大小姐,我想 朝前走一步。”这句话,把这个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的温柔少妇的怯弱心理写活 了。她甚至连“改嫁”两个字都说不出口,可是那个语调,又分明满含着她对与她 同龄的丈夫前妻之女的信赖和恳求。“你的宝贵青春都为爸爸牺牲了,你有充分的 理由再嫁。”大小姐到底是留学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开朗、明智,对这个一向像 朋友一样的后母充满同情,这一组对话,既点明她们不同性格,又突出了她们之间 特有的情愫。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投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家心灵的镜子。林海音将满 腔乡愁,编织在她的作品里,并着重描述了我国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生悲 剧,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大陆去台人员寂寞空虚的生 活,表现了思亲和盼望祖国的主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世界和 台湾下层人民的不幸。她的作品是桥,沟通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心;是画,展现出祖 国北方京城和南方海岛的美丽风景、习俗人情;是诗,吟诵出那埋藏在炎黄子孙心 底的爱国深情。因此,我们说,无论她怎么“化”,她都是中国人民最欢迎的中国 作家,道理就在这里。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