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10 章 邓小平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十章 邓小平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油印博士” 1920年12月,邓小平远涉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从此,他便走上了漫长、曲折而 又光辉的救国救民之路。 16岁的邓小平到达法国后,严峻的生存环境使他不得不花多数时间做工。他开始在 克娄梭钢铁厂打杂,后又在巴黎比扬古雷诺工厂当过钳工,在火车上当过铲煤的司炉, 还到饭馆里做工。只有极短时间在贝页中学、夏蒂荣中学等校学习。 俄国十月革命对法国影响很大,法国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 社会主义思潮也广为流行,邓小平加入了法国共产党。1922年又参加了由周恩来和其他 中国青年创建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下半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 团旅欧总支部领导。在此时期,他参与主办帮助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的中国同志学习 理论的油印杂志《赤光》,他不但参加编辑、撰写,还刻蜡纸、油印、散发,十分活跃。 因为他刻写的字迹端正、有力、版式设计美观、活泼,被大家誉为“油印博士”。 1925年,邓小平又担任里昂区党的特派员,并领导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及华工运动。 由于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遭到了法国政府的迫害,于是在第二年1月从巴黎经柏林 到莫斯科,先到东方大学,后转入中山大学读书。 蒋经国的团小组长 在中山大学学习时邓小平曾担任一个班的团小组长,而蒋经国也就被编在这个小组。 当时蒋经国仅有15岁,个子矮小,只有1.51米多点,但在全校数百名学生中却是年纪最 小、又最活泼的一个。 邓小平虽比蒋经国大6岁,但个子也不高,排队时总和蒋经国站在一起,肩挨着肩。 邓小平爱说爱笑,具有组织才能和表达才能,而且知识渊博,再加上邓小平是蒋经国的 组长,因此蒋经国很尊重邓小平,把邓小平看成是“大哥”、“学长”。 莫斯科中山大学位于莫斯科河西岸的瓦尔芬柯街,是一座规划宏大的四层楼房。冬 天的莫斯科河结着厚厚的冰,如一条银白色的带子。尽管这时的莫斯科十分寒冷,邓小 平、蒋经国等同学还是喜欢在饭后到操场上或莫斯科河畔散步、聊天。他们最爱听邓小 平讲他在法国勤工俭学和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斗争故事。那时邓小平总围着一条蓝白相 间的大围巾,一天散步时,蒋经国好奇地问邓小平:你干吗老围着这么一条大围脖?邓 小平对他说,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常去当清洁工,特别是拣马粪挣钱最多,干一天能 够一个星期的花销,最划得来,法国的清洁工都围这么一条围巾,因此他们每人也有这 样一条。邓小平每次谈话,都能激起蒋经国的浓厚兴趣。 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蒋经国和邓小平亲密无间。后来,邓小平曾回忆说,蒋经国 在这里“学习得不错”。谁也没能料到两个当年同窗共读的学友,60年后,会成为台湾 海峡两岸的实权人物和政治对手。 23岁的中共中央秘书长 mpanel(1); 中共中央根据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及邓小平的实际表现,1927年春天决定调邓小平 回国工作,同年2月,邓小平从莫斯科出发,回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上海。 邓小平回国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已处于走向破裂的前夕,政局十分动荡。3月,党中 央分配邓小平到西安,在那位接近共产党的“基督将军”冯玉祥的部队里工作。 1927年6月,冯玉祥下令所有在他部队工作的共产党员集中到河南开封,名为训练, 实是“礼送出境”。这时,邓小平按照党的安排,离开西安,转赴当时从上海迁到汉口 的中共中央机关工作。 邓小平到了汉口后,向党中央汇报了冯玉祥对共产党人的政治态度及中山军政学校 的情况,中共中央负责人赞许了邓小平在中山军政学校工作时的业绩,并任命他为中共 中央秘书,留在党中央机关工作。 随后,武汉政府公开反共,制造了“七.一五”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内政 治局势更加恶化。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为了适应秘密环境, 保护革命利益,邓小平将原来邓希贤的名字改为邓小平。1927年8月7日,瞿秋白在汉口 主持召开了党的紧急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并确定在湘、鄂、赣、粤四 省举行秋收起义,邓小平列席会议,并在会上听到了毛泽东的重要发言,认为毛泽东的 观点十分正确,而且措施具体,是当前党应采取的。从此,邓小平和毛泽东播下了友谊 的种子。 “八七”会议后,邓小平随中共中央机关秘密到了上海。不久,23岁的邓小平担任 了中共中央秘书长,主管中共中央机关的文书、机要、交通、财务等工作,在党最困难 的时期,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因工作需要,邓小平 留在上海党中央机关,以党中央秘书长的身份协助留在国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李维汉、 任弼时等负责人处理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并指导各个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与白区的秘密 斗争。 到广西改造旧军队 1929年3月,爆发了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与桂系之间的战争,李宗仁、黄绍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