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13 章 贺龙对张国焘说,你是党员的时候,我是“军阀”,我做了党员,你反而变成了军阀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13 贺龙对张国焘说,你是共产党员的时候,我还是个“军阀”, 现在,我做了共产党员,你反而变成了军阀。 7月的川西高原,是一年中一个很好的季节。虽然,这个月是这里最热的月份, 但平均温度最高仅达摄氏十七度。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空气清鲜,凉风习习,使 人备感舒适。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带着几个警卫人员正向甘孜方向赶路。 红二、六军团在翻过海拔五千七百米的哈巴雪山到达中甸以后,贺龙、任弼时 原来准备在这里好好休整一番,筹集一些粮食、衣服、药品等必需品,再行北上, 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而,中甸是康藏高原上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荒僻山城,人 烟稀少,贫穷落后,居民多为藏族,实行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红军到达这里的时候, 居民们被国民党反动宣传所迷惑,已逃避一空。城外有一座喇嘛寺,名曰归化寺, 是中甸的实际威治中心,僧侣众多。他们虽没有逃走,但寺中最高僧侣松木活佛严 令众僧侣紧闭寺门,防范红军。 到达中甸,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即严令红军各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 宗教政策,尊重藏民族的生活习俗,保护寺庙,公平买卖,现金交易,严守纪律。 贺龙亲自致函归化寺八大老僧,阐述红军的政策和纪律,并应邀人寺拜访,对活佛 表示敬意。红军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僧俗人等,他们纷纷归来,帮助红军筹粮等款。 但是,中甸实在太小太穷,尽最大努力,也无法保证红军所需,不得已,缩短休整 时间,提前行动。 红二、六军团分成左右两路前往甘孜。红二军团为左纵队,经得荣、巴塘、白 玉前往甘孜;红六军团为右纵队,经定乡、稻城、理化、瞻化向甘孜前进。 贺龙、任弼时随二军团行动。他们连续翻越三座雪山,昨天,到达了绒坝岔。 在这里,遇到了前来欢迎他们的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他们才知道朱德、刘伯承已专 程从甘孜出发,前来迎接他们。他们俩人坐不住了,带了几名警卫人员,立即起身 向甘孜附近的甘海子奔去。 快要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了,他们心里充满着喜悦,何况,红军总指挥朱德,参 谋长刘伯承还远道来迎。现在,他们的心境,就象这川西高原一样,晴空万里。心 情好,话也多,两人并辔而行,边走边谈,其乐融融。 任弼时不知想起了什么,问贺龙:“老贺,你认识红军总政委张国焘吗?” “认得。南昌起义时就认得。我还同他发了脾气呢!”贺龙回答说。 任弼时好奇地问道:“喔?为什么?” “那时,他以中央代表身份来南昌阻止起义,我看不惯。我还不是党员,不买 他的账也没关系,哈哈。”说着,贺龙大笑起来。也许,他又想起了在南昌同张国 焘吵架的情形。 “哈哈,你啊!”任弼时也笑了起来。“这么说,你对我们这位总政委有所了 解娄?” “那是啊!我在瑞金入党以后,同他编在一个党小组,整天混在一起,到了潮 汕失败才分手喽。不知什么时候,他跑到四方面军去了。”贺龙说。 mpanel(1); 任弼时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我对这位总政委可不太了解。” 贺龙看了任弼时一眼,没说什么,心里想,我的这位政委大概想起了什么。 还没到甘海子,远远就看见朱德、刘伯承骑马迎了过来。 “弼时,总指挥来了。下马,下马!”贺龙眼尖,一下子就发现了,赶快下马 迎了上去。 朱德、刘伯承握着他俩的手说:“你们终于来了。欢迎,欢迎!” 贺龙突然有一种感觉,朱德的话里似乎深藏着不少潜台词,但不便多问,一起 来到了甘海子。 一进村,贺龙便看见村边墙上贴着醒目的标语:“欢迎横扫湘、鄂、川、黔、 滇、康的二、六军团!”“欢迎善打运动战的二、六军团!”他们的住处打扫得干 干净净,准备好了干柴,烧好了开水。后来,他们得知,不光是对他们这些领导人, 所有二、六军团驻扎的地方,红四方面军的同志都作了周到的准备,给二、六军团 广大指战员提供了很好的宿营和生活条件,并且还赠送了不少毛衣、毛袜。这一切, 使贺龙深受感动。他对关向应说:“四方面军的同志多好啊!” 夜里,朱德、刘伯承来了,同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进行了彻夜长谈。 这次谈话,使贺龙大吃一惊。 朱德告诉他们,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洛甫、博古和军委参谋长刘伯承从抚边赶到两河口,欢迎这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国 焘。26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一共开了三天,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一、 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指出当前的战略任务是集中主力向北发展,在 运动中消灭敌人,先取甘南.创造川陕甘苏区。 说到这里,朱德拿出两份文件,指着其中一份说:“这一份就是两河口决议。 哪个晓得,张国焘是反对的呀!这一份是后来的毛儿盖决议。你们可以看一看。” 朱德接着说,张国焘在两河口会议上表示同意党中央的北上方针,到了7月6日, 中央派伯承同志,还有李富春、林伯渠、李维汉组成慰问团到四方面军慰问,并帮 助传达两河口决议。谁晓得,张国焘却提出了一个与中央决议完全相反的南下川康 的主张,并且以“统一指挥”“组织问题”没解决为理由,拖延四方面军主力北上。 他又让中共川康省委出面,向中共中央提出改组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由张国焘任 军委主席,不然,就无法集中领导,顺利消灭敌人。张国焘以为四方面军有八万之 众,不把只一、二万人的中央红军放在眼里。这不是想夺取红军的指挥权吗?中共 中央为了团结张国焘,任命他当了红军总政委。 8月份,中革军委重新制定了《夏(河)洮(河)战役计划》,决定一、四方面 军在中革军委统一指挥之下,分左右两路北上。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四方面军 的第三十军组成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以毛儿盖为中心集结,向班信、 巴西地区开进;一方面军的第五、第九军团和四方面军的第九军、第三十一军、三 十三军组成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率领,集结马塘、卓克基,向阿坝开进,然后 在班佑地区同右路军靠拢,共同向甘南进军。占领夏河、洮河流域广大地区。8月Z O日,中共中央在毛儿盖开会,就上述方针形成一个《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 但是,当他们到达阿坝后,张国焘却致电中共中央公开反对党的北上方针,命 令已东进的红五军返回阿坝,准备南下。他还致电徐向前、陈昌法,命令“一、三 军暂停向罗达前进,有路军即准备南下”。中共中央几次致电张国焘,措出北上才 是出路,向南对前途极为不利。到了9月份,党中央再一次指令张国焘立即率左路正 向班佑、巴西开进,但张国焘置之干理.反而下令有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随他南 下,企图分裂红军,分裂党。他在阿坝召开的中共川康省委扩大会上,挂了一条横 幅:“反对毛周张博北上逃跑”。他在会上说:“毛儿盖会议是错误的,北上是行 不通的,还是要南下,建立天(全)芦(山)雅(安)根据地,相机向四川发展”, 这次会议还通过“决议”说,北上是“右倾逃跑”、“机会主义”,南下才是“进 攻路线”。他们还煽动一些人围攻朱德、刘伯承,逼他们表态。 到了IO月份,张国焘已经再过草地南下,在松冈附近,公然另立“中央”,宣 布开除毛、周、张、博的党籍。他致电中共中央说:“此间已用党中央、少共中央、 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总司令部等名义对外发表文件,并和你们发生关系。”还要 给朱德、刘伯承的头上加许多头衔,意在收买吧?但遭到了朱、刘的严辞拒绝,并 呼吁党要团结、红军要团结,结果,张国焘免去了刘伯承总参谋长的职务,让他去 当红军大学校长。 张国焘发起的天(全)芦(山)名(山)雅(安)战役,红军伤亡惨重,代价 极大,红四军南下东进皆已不可能。这时候,又不断传来消息说,一、三军团已与 陕北红军会合,陕北根据地发展了二十多个县。部队指挥员开始议论纷纷,认为不 应当违背中央路线。中共中央又来电,命令张国焘取消非法组织,迅速北上。共产 国际代表林育英也致电张国焘说,国际完全同意中央的政治路线,不承认他另立的 “中央”。张国焘走投无路,才被迫同意北上,最后退到了这里。 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听了,十分气愤。贺龙“啪”地把他的烟竿摔在桌上说: “这种搞法是绝对不允许的!” 关向应说:“这么说,我们一直没有同中革军委联络上呀?” 朱德说:“是啊,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电台作了调整,与你们联系的电台 调到红军总部,由张国焘管了。” 任月时苦笑一声说:“我们一直被蒙在鼓里了。” 朱德在谈话的最后说:“张国带目前同意取消非法中央和北上,是不得已的, 他还是反对毛、周、张、博的,他反对中央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四方面军 广大指战员是好的,他们是拥护中央,拥护北上的。所以,此时,我们的工作是做 团结工作,团结包括张国焘在内的广大四方面军指战员,也就是如何想办法带他们 去会合中央。我就盼望你们来,和我一起做这份工作。” 刘伯承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南下打了败仗,西边又是大草地,大雪山, 往西康去也站不住脚,张国焘的路线事实证明是不对的。总指挥说得对,我们现在 要多做团结工作,说服他们北上。”他看看贺龙,语重心长地说:“老贺,对张国 焘可不能冒火,冒火要分裂。你知道,中央在前面,不在这里(口欧)!” 任弼时间朱德说:“总指挥,张国焘要我们过金沙江,北上会合,他是什么意 思呢?” 朱德说:“要你们渡江的电报是我和他共同签发的。不过,我们两个人的想法 可不一样。我让你们来会合,是想把你们那边的力量拉过来,不然,我们在这里一 直很孤立。你们过了江,我们的气就壮了,北上的把握更大了。他的想法,无非是 想拉拢和控制你们,增加他对抗中央的分量。” 刘伯承点头说:“你们可得小心,他很会搞这一套喽!” 贺龙一笑:“没有关系,找有我的办法。” 7月2日,二、六军团全部到达甘孜地区。在甘孜举行了庆祝两大主力会师的联 欢大会。朱德很兴奋。他讲话说:“同志们,我祝贺你们战胜了雪山,也欢迎你门 来与四方面军会合,但是,这里不是目的地,我们要继续北上。要北上就必须团结 一致,不搞好团结是不行的。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茫茫无人烟的草地。我们 要有充分准备,克服一切困难。”他简略地介绍了甘孜地区的情况,最后说:“中 央去年带一方面军胜利通过草地,到达了抗日前哨阵地――陕甘地区。现在,陕甘 边根据地巩固扩大了,红军也壮大了。” 张国焘也在会上讲了话。贺龙后来回忆说:“还有开庆祝会师大会,张国焘是 红军总政治委员,自然要讲话。在主席台上,我坐在他身旁,他刚刚站起来要讲话,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给了他一句悄悄话,我说,国焘啊,只讲团结,莫讲分裂,不 然,小心老子打你的黑枪!张国焘就没敢讲不利团结的话。其实,我那里会打他的 黑枪?他自己心里有鬼嘛!” 张国焘要二、六军团渡江北上,的确是企图控制这支部队,以增加他对抗中央 的实力。会师以后,他马上以红军总政治部的名义,派出了一些“工作组”来到二、 六军团,到处找人谈话。张国焘也亲自出马找二军团师以上干部谈话。王震有一次 在谈到红二方面军历史时说:“在甘孜休息时,张一个一个把我们召去谈话,送我 四匹马,给我们戴高帽子,说我们勇敢,能打,他那个军阀主义呀,不象话。刘元 帅说,送给你,你收下。后来给贺总一说,贺总说,这是我们参加共产党以前干的 事嘛!” 这些“工作组”的人说,张国焘与中央分裂了,责任在中央,不在张国焘。他 们还散发了一本叫《干部必读》的小册子,攻击毛、周、张、博,宣传中央路线是 错误的。贺龙、任弼时立即发现了他们的活动。任弼时给甘泗淇写了一封信,告诉 他,通知四方面军来的干部,只准讲团结,不准讲中央和一、四方面军的争论;要 求政治部门一律不准下发张国焘拿来的小册子。有人将一本《干部必读》送给了贺 龙。他看了以后拍案而起:“张国杰分裂中央是错误的。这个材料不能发!” 来人说,这是工作组的人带来的。 贺龙生气地说:“来者不善啊!”他立刻给二、六军团各师首长打电话,下令 说:“把你们收到的《干部必读》统统给我收上来。这是张国杰分裂党和红军的阴 谋!” 贺龙是个从不愿打被动仗的人。对张国焘如此明目张胆地到二、六军团来搞阴 谋活动,十分愤慨。他要反击。可是,朱德已经说了,目前主要是做好团结工作, 带他们北上。那怎么办呢?他终于想到,张国焘敢于对抗中央、分裂红军,依仗的 就是四方面军人多,我为什么不从这里下手呢?他找到张国素,对他说,二、六军 团在长征中损失很大,需要补充,你这个总政委,能不能从四方面军抽两个师给我 们?你们人那么多呢!张国焘弄不明白贺龙的真实意图,又无法驳回这种堂而皇之 的理由,还想拉拢二、六军团,因此,未置可否。贺龙便经常就此事纠缠他。朱德 后来说:“贺老总对付张国焘很有办法,不争不吵,向他要人,要枪要子弹,硬是 要过来一个军,尽管人数不多。张国焘对任弼时、贺龙都有些害怕呢!一起北上会 合中央,贺老总是有大功的。” 1936年7月5日,中央军委颁布命令,成立红二方面军,由二、六军团和三十二 军组成。贺龙为总指挥兼二军军长,任弼时为政委兼二军政委,肖克为副总指挥, 关向应为副政委,陈伯钧为六军军长,王震为政委。 朱德建议,任弼时随总部行动,这样,他可以中央政治局委员和红二方面军政 委的双重身分,亲自去做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傅锺、李卓然等人的工作,也 便于同红四方面军其他干部交流思想,了解情况,做团结工作。可是,张国焘却提 出要召开两军联席会议,妄图从组织上以多数压少数,迫使红二方面军就范。任罚 时看到了这一点,当即表示反对。他说:“你召开联席会议,谁来作报告?如果产 生不同意见,结论怎么做?由谁做?” 贺龙支持这一意见,他说:“国焘作报告,我不同意;弼时作报告,你大概也 不同意,开什么?怎么开?” 这一时期,贺龙处事十分小心谨慎,既要讲团结,又要保持警惕性。1961年, 他在谈起这一时期的斗争时说: “朱老总、伯承向我们讲了张国弼搞分裂的事,我们以前并不知道。不过,张 国素这个人我还有所了解的。南昌起义前两天,他作为中央代表来南昌阻止起义, 我还和张国弼发了脾气。后来,在瑞金我入了党,又和他编在一个小组,整天在一 起直到潮汕失败才分手。到了甘孜,他人多,我们人少,我们又不听他的,得防备 他脸色一变下狠手。我有我的办法,我让弼时、向应和朱老总、伯承、张国焘都住 在一幢两层的藏民楼里。那时,在甘孜组织了一个汉藏政府,叫‘巴博依得瓦’。 我们大家就住在主席府。整个住处的警卫是我亲自安排的。警卫人员每人两支驳壳 枪,子弹充足得很呢!你张国焘人多有个大圈子,我贺龙人少,搞个小圈子。他就 是真有歹心也不敢下手。张国焘搞分裂,我们搞团结,可是对搞分裂的人不得不防 嘛!” 贺龙、任弼时等二方面军领导人反对张国森的斗争,加强了朱德这位红军总指 挥的发言权。张国焘控制不了二、六军团,也没了章法。在大家的努力下,张国焘 被迫放弃了他的主张,同意北上。 于是,红二、四方面军离开甘孜,北上与一方面军会合。贺龙在二方面军师以 上干部会上动员说:“同志们,这里是张国焘搞的假中央,真的中央是毛主席领导 的,已经到了陕北。为了抗日,我们必须马上北上,与真正的中央,与一方面军会 合。” 川西高原南部,是大片的沼泽地。从甘孜到甘南,要经过漫长的、没有道路、 渺无人烟的大草地。这种草地一望无际,布满沼泽,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刚 刚是万里晴空,刹那间彤云密布;一忽儿大雨倾盆,一忽儿又风雪交加。在这样的 自然条件下,每走一步都要克服极大的困难。经过草地的原红二方面军骑兵通讯排 排长、老红军吴先举回忆说: “草地,那一望无际的草地,绿茫茫地伸向天边。在草地上啊,许多同志由于 长期饥寒交迫,耗尽了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走着走着,忽然身子一歪就倒 在地上牺牲了。人马在稀糊糊的烂泥草墩上走,就象手指弹豆腐一样,周围几十步 的地面,全部颤抖地动弹起来。有时,人马一脚踩空,陷进泥潭里,如果不敢快救 出来,就会越陷越深,被黑乎乎的泥浆恶水吞没进去。不少同志就这样牺牲了,有 的只露出一只胳膊伸在水草外面;有的只剩下半个头和一顶缀着红星的帽子。贺老 总看着牺牲在草地上的战士,心里十分难过。他伤心地急促地叫我:‘吴仅,吴讨, 骑传排长!’我赶紧挣扎着跑到他身边。他说:‘再给各师申述一下命令,在任何 艰难困苦情况下,决不要丢掉一个伤员,活着的同志只要还有一口气,都要抢救, 这是阶级兄弟啊!”’ 最严重的是粮食。从甘孜出发时,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筹措到七、八天的粮 食,沿途荒无人烟,又无法补充粮食。开始每人每天分到三两青棵粉,后来就断了 粮,只能杀牲口,挖野菜,啃羊骨,煮皮带来充饥。自然环境如此艰难,红军能否 走出草地;贺龙作为总指挥责任重大。他把自己骑的马拿出来,专门驮伤病员;他 组织大家挖野菜;为了防止中毒,亲自遍尝百草;见到小河,他就去钓鱼。他说: “只要是能吃的东西,都要抓来吃。不好吃也得吃,要革命就得吃。”最后,实在 没有办法了,他下令将那匹一直跟随他征战的枣红马杀掉,把马肉分给战士们充饥, 以维持生命。老马夫看见枣红马被杀,难过得掉了泪。贺龙安慰他说:“不要哭了。 我不到十岁就放马,十来岁就出去赶马帮。人对马亲,马对人亲。我们爱马,马也 爱我们。可是,我们和马都为革命。我们常说,当革命需要的时候,不惜牺性自己 的生命,现在,为了革命,难道还舍不得一匹马?” 在草地里走了二十来天,终于看见了一座座村庄,一片片田地;看见了地里的 牛羊,屋上的炊烟。他们战胜了死亡,走出了草地,到达岷山县的哈达铺。 8月9日,与总部一起行动的任弼时从救济寺给贺龙、肖克、关向应、甘汹淇写 了一封信,信上说:“我这次随朱、张行动,力求了解过去一、四方面军会合时的 党内争论问题,并努力促进我党的完全团结一致。我与朱(德)、张(国焘)、刘 (伯承)、陈(昌浩)、徐(向前)、傅(锺)、李(卓然)等同志谈话,大家对 党的组织上的统一,建立最高集体集权领导,是认为迫切问题。陕北同志亦同样是 认为迫切需要的……我对陕北同志建议召集中央全体会议,已得到他们的同意…… 我现在正在这边同志中要求他们将来在六中全会上很客观、冷静、正确的自我批评, 根据目前形势与党的策略路线决议基础重新估计过去中央领导。”“我想二方面军 在促成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上是负有重大责任的,必要时将来可以二方面军指 战员名义发一告一、四方面军同志书,这将来到哈达辅时面谈决定。” 收到这封信,贺龙立即召开会议,明确表示赞成任弼时的意见。8月16日,他们 致电任弼时说:“在救济寺留的信,我已收到。我们完全同意你对过去党内斗争所 采取的立场。我们坚决站在这一立场上,为党的统一而斗争。” 这次通信,明白地表达了贺龙、任弼时等坚持党内团结统一的立场。他们和张 国焘的斗争,也就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的斗争。 对于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贺龙极为愤慨。他认为,张国焘是一个 共产党员,为什么把他领导的几万红军作为自己的资本呢?而且竟以此来反对中央、 分裂中央,这同那些拥兵自重、独霸一方的军阀有什么不同?完全一样啊!在军阀 混战的二十年代,他自己也没有象张国焘这样打这种牌谋一己之私利。可是,共产 党里却有人说他是“军阀”,他感到好笑。现在,一个共产党的老党员却真的成了 用军队谋私利的军阀了。这真是一种大倒退,令人痛心啊! 红军到达陕北,特别是“西安事变”以后,有了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中共中 央着手解决党内、军内的矛盾问题,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认识,加强党的团结和统 一。1937年3月下旬,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张国焘的错误进行揭露和批评。 贺龙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在会上的发言,鲜明地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他对张国焘 说: “当你是共产党员的时候,我还是个‘军阀’;现在,我做了共产党员,你反 而变成了军阀。你张国焘是人变猴子,倒退了!” 他的这几句话,言简意赅,令人深思,甚得与会人们的赞赏。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