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6 章 危急存亡之秋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doubleads();                1949 危急存亡之秋 激流勇退 忍让为国 元旦 今天是中华民国诞生三十八年纪念日,又是元旦,我们住在首都南京,此龙盘 虎踞之地,已临着兵火的边缘。 早起,晨光曦微,空庭犹寂,仅市区远处传来爆竹声。我之第一件事,是向父 亲恭贺新年。十时,侍父至紫金山谒总理陵,复至基督凯歌堂默祷。 父亲近曾缜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必须放得下,提得 起,抛弃腐朽,另起炉灶,排除万难,争取新生。 上年十一月末起,长春、沈阳相继沦陷,徐蚌会战失败,黄伯韬将军壮烈殉国 ,我军全部撤离徐州。十二月下旬,行政院长及各政务委员,又因币制改革失败而 总辞,全国阢隍不支。共军除军事威胁外,更扩大其心战与统战之攻势。一般丧失 斗志的将领及寡廉无耻的官僚政客,或准备逃亡避祸,或准备靠拢投降,或传播共 党“和谈”烟幕。一般善良同胞,亦误于共党的欺骗宣传,希望停战言和,休养生 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般人精神既已趋于崩溃,父亲乃有引退图新,重 定革命基础之考虑。 父亲对其引退后可能发生之情势,曾作如下之分析与判断: (一)共军南下,渡江进攻京沪。 (二)共军陈兵江北,迫李宗仁等组织联合政府,受共党操纵,并派兵进驻 南京。 (三)暂停军事攻势,而用政治方法瓦解南京,然后各个宰割,不战而占据 全国。 (四)李当政后,撤换各地方军政要员,或由共党加以收买,使彼等屈服投 降。 (五)对父亲个人极端诬蔑、诋毁、诽谤、侮辱,使无立足余地,不复能为 反共救国革命领导中心。 (六)李为共军所逼,放弃南京,以迁都广州为名,割据两广,希图自保。 (七)美国对华政策,暂取静观态度,停止援助。 (八〕俄帝积极援共,补充其军费,建立其空军,使我南方各省军政在其威 胁之下,完全崩溃,无法抵抗。 mpanel(1); 父亲又对其个人之进退出处,作如下之分析: (一)进之原因:甲、勉强支持危局,维系统一局势。 乙、等待国际形势之转变。 丙、静观共党内部之变化。 (二)退之原因:甲、党政军积重难返,非退无法彻底整顿与改造。 乙、打破半死不活之环境。 丙、另起炉灶,重定革命基础。 父亲作此对局势与其进退之分析,一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进固为国家民 族利益而奋斗,退亦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其奋斗方法虽不同,而奋斗之目标则 一。故此时考虑引退,并非欲在恶劣环境之下脱卸革命的仔肩,逃避自己的责任, 而是要“另起炉灶,重建革命基础”也。 父亲虽在原则上决定引退,但仍须考虑引退之技术、方式以及时间等问题。盖 引退必须出之主动,且不过于突然,否则将打击士气,震撼人心,更不利于国家及 军事矣。 上月二十四日,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电呈父亲,主张“与共党谋和”。李宗 仁、甘介侯辈随即宣布和平主张,提出五项要求:“(一)蒋总统下野,(二)释 放政治犯,(三)言论集会自由,(四)两军各自撤退三十里,(五)划上海为自 由市,政府撤退驻军;并任命各党派人士组织上海市联合政府;政府与共党代表在 上海举行和谈。”彼等并公开主张,“总统下野后,由李副总统继承大任”。上月 三十日,白再发通电主和;河南省主席张轸,同日要求“总统毅然下野”。在此种 威迫胁持之下,以父亲生平抱负、人格及个性,无论如何,决能接受,纵欲忍让为 国,亦不能即时引退也。 父亲因一面计划答复白祟禧等,一面发表文告,申述政府对和平的立场与具体 的方法,并谓:“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取决于国民之公意。” 盖欲按既定计划,主动引退,且暗示军民作心理上之准备也。 二 日 父亲本日电复张、白,表示自己出处及对和平之态度,并望其齐一意志,巩固 基础,以期可战可和,致张轸电云: “亥卅电悉。中之意旨,已详见元旦文告,如共党确能悔祸谋和,国家生存, 民族生命独有保障,则固中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