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十九 黄峥:我听到许多老同志说,您和少奇同志结婚以后,对他的帮助很大。因 为这以前很长时间少奇同志的身体一直不好,胃病经常复发,生活没人照顾,对 工作很有影响。后来有您照顾,就好多了。 王光美:少奇的胃病,是他当年在北京和莫斯科勤工俭学时生活艰苦,经常 饥一顿饱一顿留下的病根。 他担任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到西柏坡后,胃病经常犯,平时老用一个热水袋 捂着肚子,有时疼得满头大汗,无法工作。 由于吃不下饭,消化吸收不好,身体十分消瘦。毛主席知道后还专门从陕北 给他打来电报,要他“安心休息一个月,病愈再工作”。 我和少奇结婚时,他体重只有48公斤。我和少奇刚结婚时,我的工作关系还 在外事组,同时兼着为少奇管管报纸、资料什么的,做一些服务性的事。一直到 进北平以后,我们搬进了中南海,我的工作关系才正式转到中央办公厅,担任少 奇同志的秘书。 那时办公厅正式成立了政治秘书室,成员有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同志,朱老 总的秘书潘开文同志,还有我,负责人是师哲同志。 在西柏坡,少奇同志的办公室很简单,就是一张办公桌,一个很旧的沙发椅, 还有一个放文件资料的木箱。他整天埋头写东西,桌子和木箱上堆得乱七八糟。 有一天趁他出去开会,我就帮他拾掇,把放得凌乱不堪的报纸改放在木箱上, 把文件、材料收拾整齐。没想到少奇回来把我批评了一顿,说你这样一动,反而 搞乱了, 我要的东西不见了。他摆放东西虽然乱,可他自己有数,别人一动,就找不 着了。后来我吸取了教训,不擅自动他的桌子。 少奇的那个木箱,已经跟了他很多年了,看起来不起眼,可他视作宝贝。战 争年代行军打仗,什么东西都可以丢,唯有这个木箱一直带在身边。里面放的什 么呢?主要是他历年来写的文章、手稿,包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历次 提纲和原始手稿,还有一些重要的书籍、版本。我觉得这些东西很珍贵,就把它 认真整理了一下,趁夏天太阳好,仔细晾晒了一遍。以后,保管这批手稿资料就 是我的事了。前几年编辑出版少奇的选集、专题文集,有些就是从这批手稿中挑 选出来的。 我觉得他太忙太累,下决心照顾好他,不要让家里的事和生活琐事影响、干 扰他的工作。少奇的作息时间很不规律,没有一天是晚上12点以前休息的。 如果是去中央、毛主席那里开会,常常是半夜两三点才回家,有时甚至通宵。 散会回来也不能马上休息,一方面精神兴奋睡不着,另一方面还有文件要批。 毛主席、少奇、恩来同志都是一个习惯,往往要到凌晨才上床休息,第二天 上午10点甚至12点才起床。从毛主席开始就是这个工作习惯。形成这个习惯是有 原因的。主要是战争年代形势千变万化,工作紧张,急迫事务太多。各战场发给 中央的电报往往要后半夜才到,等电报来了再研究决策,会就开得晚了。 朱老总年纪大,毛主席要他早退先回去休息。其他领导同志就晚得多了。少 奇原来吃饭没个规律,冷热饥饱瞎凑乎,有时饿了就猛吃,吃多了又胃酸。他年 轻时得的胃病就这样老好不了,常犯。 mpanel(1); 结婚以后,这些事我就管起来,让他在饮食方面尽量规律,保持均衡。他每 天工作到很晚,而这时炊事员都休息了,我就把白天吃剩下的饭菜,放在一起煮 热了给他当夜餐,热乎乎的他还挺爱吃。慢慢地他的胃病好多了。 少奇经常半夜开会,我一般都等他回来。有时连续工作时间长了,我就陪他 散散步。他休息的方式主要就是散步。 西柏坡我们住的地方前面有个打谷场,每天晚上我们就在那里散步。可是我 们出去总有哨兵跟着。我是学生出身,一开始散步还想挎着他的胳膊。他不让, 说:“别这样。那些哨兵都还没有结婚呢!他们看不惯这个。”所以,散步时我 俩也就是慢慢走路,说说话。 我认识少奇以来,他一直是光头。结婚以后,我劝他把头发留起来,逐渐形 成了背头的发式。那时涛涛4 岁多,丁丁2 岁多。虽然有阿姨带,但我仍尽量关 心、爱护他们。我们的家庭关系非常融洽。涛涛需要母爱,一开始就叫我妈妈。 我外出回来晚了,她就坐在门口一直等我。总之,生活上主要是我照顾少奇。有 时他也想照顾我。 有一天,他看见我怀孕身体有反应,吃不下饭,忽然说:“今天我给你做个 湖南菜。”我说:“你还会做菜?”他说:“年轻时什么都干过。”那天他给我 做了个蒸鸡蛋,里面搁了醋。我说:“你这是什么做法?蒸鸡蛋还放醋?”他说 :“我们湖南就是这么做的,蒸鸡蛋炒鸡蛋都放醋。”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惟一 一次他在生活上照顾我。其实他不是不想照顾我,实在是顾不上。他是把精力和 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需要,我问他的生日是哪一天?我 没有想到他竟然说:“我不记得了。”我当时觉得挺奇怪:哪有连自己的生日都 不知道的? 我就有点不高兴,说:“工作上的事情你跟我保密,难道生日也要保密?” 后来我才了解,他是真的不记得。那么多年,不是白色恐怖环境,就是行军打仗, 走南闯北,千难万险,他从来也没想过为自己过生日。一直到全国解放后,我才 把少奇的生日搞清楚。 有一年他老家的亲戚来信,向他祝寿,从中知道少奇的生日是阴历10月11日。 我通过年历对照表,查出来他的生日是公历1898年11月24日。这以后,少奇在填 写有关履历的时候,才准确地填上了这个日子。 刚结婚的时候,我对少奇在党内的地位、贡献等等,了解很少。有次我请求 他:“你有空的时候,跟我讲讲你过去的经历,就像讲老故事一样。”他不愿意 讲,说:“你不要从我的过去了解我,而要从我的今后了解我。”这个回答给了 我很深的印象,很深的教育。一直到今天,我经常想起他的这句话。他的意思是, 过去的功劳再多再大,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提它了,重要的是今后,要不断地 作出新的贡献。 事实上,他也没有时间回忆和谈论过去的事情。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  --------   虹桥书吧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