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悲剧在李莎身上继续延续着(2) 8 年的寒霜染白了她的头发,8 年的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她的丈夫、 女儿、同志、学生…… 1975年,在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以后,5 月22日,一位公安人员通知李莎 要带她离开秦城监狱。李莎询问:“要我去哪里?”回答:“到山西运城去。” “是去运城坐监狱吗?”“不去坐牢,是去那里养老。”监狱看管人员从李莎进监 狱前在银行的存款中拿出200 元,为李莎购买了更换的衣服,随即通知李莎,把公 物全部整理好,只带上属于私人的物品。李莎本来不想带走任何东西,“把一切屈 辱的痕迹都留在这里算了”,但又想到为了不忘记这8 年的历史,她把狱方发给她 的一条贴身棉布内裤带走了。这是8 年铁窗的纪念品,十分珍贵。 从秦城监狱乘上了同8 年前进秦城监狱时一样的小轿车,在一名女公安人员和 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党总支书记王德胜、山西省委组织部女干部韩江兰的“陪同” 下,直奔北京火车站,转上了开往山西运城的火车。在途中,李莎向“陪同”人员 提问:“李立三现在在哪里? ”她们闪烁其词:“到了运城再告诉你。”李莎满以 为李立三已在运城迎候她,暗怀喜悦心情期待着与丈夫的团聚。 李莎回忆说:“我刚到运城,他们为我安排的住处,只见整洁的房间里放着一 张双人床,有崭新的被褥,还有一双枕头。我实在太天真多情了,不禁想起立三, 想到他也可能来这里,我们又可以生活在一起了……唉!这不是在做梦吧!” 冷酷无情的事实证明,她的确是在做梦。他们没有把李立三早已离开人世的真 相告诉她。还是在1976年春节期间,两个女儿获准去运城看望她时,她才得知:就 在她被送进秦城监狱的头一天(1967 年6 月22日) ,李立三就已离开人世。这对李 莎来说,真是晴天霹雳。她怎么也不相信,渡过了那么多折磨的李立三会自杀!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才得知:两个女儿都受到株连,与她同一天被送进了同一个 监狱,坐了两年牢。母女三人,近在咫尺,却互不知其下落。小女儿在监狱中留下 了久治不愈的病根。此时,她还得知李立三的二儿子李人俊在湖南衡阳还被判了死 刑,险些送命。 在李莎抵达运城以前,运城地区农科所奉上级的指示,为李莎腾出一住房。这 里原来没有围墙,上级拨专款修起了高高的围墙。但是,尽管有围墙,却比秦城监 狱自由多了,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和漂浮的白云,- 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接受 阳光的自由照射,可以在小院内种花、放养鸡群,还可以到农贸市场上去买来鲜嫩 的蔬菜、食品,到商店采购生活日用杂物…… 李莎的住处外面,有派出所的人员常年住在那里,对她这个政治犯来说,警卫 和监视双重任务兼而有之。刚开始,人们都用奇异的目光注视着这个政治犯,不敢 接近她,背地里都称她为洋婆子。 mpanel(1); 农科所的人,对李莎是友好的。冬天,住室较冷,他们帮她买来蜂窝煤,生上 火炉子,李莎有机会学会了封火炉的技术;李莎要养鸡,有人帮她搭起鸡窝,帮她 买来鸡饲料,鸡蛋做到自给有余。日久天长,人们发现这位洋婆子不仅中国话说得 很好,还虚心好学。她在学习《毛选》时有不认识的字,有人给她讲解,教她认字。 墙外负责监护的公安人员,似乎混淆了“阶级界线”,常到李莎的房里来同她下跳 棋,既完成了任务,又使她不感到寂寞。她很快就同那里的群众交上了朋友。 李莎的女儿花300 元,给她买来一台9 寸黑白电视机,这在当时当地已是奢侈 品了。李莎请所里的职工及家属子女到她房间里来看电视。每天晚上,她的房间都 挤得满满的,大家有说有笑,和谐欢乐。 就在这种半“流放”的苦中作乐的岁月中,李莎企盼着将来…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