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李莎传奇(1) 众所周知,李立三后来的夫人是苏联人,在中国的名字叫李莎。李莎嫁给李立 三,正是李立三在苏联落难的时候。 李莎的原名是叶丽莎薇塔・巴甫洛夫娜・基什金娜,1914年3 月20日出生于古 老的俄罗斯萨拉托夫省巴拉绍夫县的斯图坚科村。父亲为她取的乳名叫丽扎。丽扎 的父亲,是沙皇时期的一个贵族知识分子,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当过律师。前妻为 他生了六个子女,因肺病离开了人间。丽扎的生母,是在十一岁时成为孤儿到其父 亲家里当佣人。在父亲64岁丧妻后,由佣人续弦。随后又生下了丽扎与她哥哥兄妹 二人。丽扎是家里最小的女儿,排行第八。这个小宝贝疙瘩,特别受家里人的宠爱。 她那美好的幼年是在草原地带的农村度过的。 但是,美景不长。正当她睁大眼睛向人们露出微笑时,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战 争的硝烟,一下子撒满了伏尔加河,弥漫了晴朗的天空。田园荒芜了、花儿凋谢了。 父亲于19l9年病逝,家庭破产了。 1920年,苏俄的内战结束了。但是,国民经济的烂摊子,加上几个月不下一滴 雨,粮食颗粒无收。长期的干旱蔓延到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形成历史上罕见的大饥 荒。灾荒伴随着饥饿,萨拉托夫省的广大农村饥荒四野,人们只能以野草树叶充饥, 成千上万的人被饿死。为求生存,1920年秋,丽扎的母亲不得不痛心地把童年的儿 子送到一个富农家里当牧童,带着年仅6 岁的丽扎,背井离乡,迁居到莫斯科投靠 亲友。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没有摆脱国际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包围及经济封锁, 生活物资供应相当困难,每人每日只有300 克黑面包配给,连土豆皮也舍不得扔掉。 房间没有暖气,要去野外拾柴回来生炉取暖做饭。 为谋生计,母亲只得进一家缝纫工厂做工。艰难的童年生活,把丽扎磨炼得很 坚强。她,什么也不挑剔,遇到困难不怨天尤人。 1922年,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领导下,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情况逐渐好转。 在克里姆林宫的红星照耀下,小丽扎开始上小学念书。就在她上小学二年级时,学 校成立供销社。丽扎凭着她的聪明睿智和活动能力,被推举为学校供销社的小“经 理”,跟随着老师从仓库里领来铅笔、钢笔、笔记本、橡皮等学习用品,在小门市 部出售,她管理得井井有条毫无差错。 她在学校里是活跃分子,参加体操组、合唱团,游泳、滑冰,身心健康得到很 好的锻炼。刚满十一岁就加入了少先队。她们穿上队服:白衬衣、小蓝裙子、鲜红 的领巾,整齐地排好队,敲着锣,打着鼓,吹着军号来到莫斯科红场,参加隆重的 全市性入队仪式。在庄严的列宁墓前,面对克里姆林宫的高墙下革命烈士安息之地 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丽扎在学校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她系上红领巾后,全校选举学生会主席,无 数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异口同声地喊着基什金娜――基什金娜! 她啦,11岁的小 “主席”,脸儿涨得红红的。她知道,这是大伙对她的信任;她懂得,这是“革命” 的需要。当她唱着歌,蹦蹦跳跳地回到家里时,常常被一件事情搞得心绪烦恼。就 是:不信仰鬼神的苏维埃人,大家都在为年轻的苏维埃国家努力奋斗。可是,妈妈 偏偏还信奉着那个给谁都带不来任何好处的“上帝”。一天,丽扎见到妈妈又在面 对墙上的圣像祷告,便高声地喊道:“妈!咱们家再也不能挂圣像了,同学们知道 了会笑话我的!”妈妈闻声惊异地望着女儿,痴情地盯着墙上的圣像,眼睛黯然无 神。半晌,才嗫嚅道:“那、那就依你的……” 小丽扎把圣像摘下来了,妈妈却依旧呆呆地注视着原来挂着圣像的那面墙壁, 好久好久。 11岁的小“主席”、“经理”充满了胜利的欢乐。 mpanel(1); 1928年,丽扎艰难地念完了初中。凭她的成绩,本来可以继续去上最好的高中 和大学,但是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命运不能由她摆布。当时,还处于新经济政策时 代,整个苏维埃在经济上都还比较困难,她不得不放弃升学的机会,转到劳动部门 去登记,寻求一个半工半读的学校学习。这样,既不失去继续学习的机会,还可以 为家里增添一点经济收入,补助母亲的不足。经劳动部门介绍,她终于去投考了由 国家出版局举办的一所半工半读印刷技术专科学校。从此,她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劳 动生活。上午学习装帧设计和排版,下午分散到各出版印刷单位劳动,可以领到一 定数额的补助费。第一个月就领到了28卢布。14岁的丽扎,高兴极了,这是她一生 中第一次凭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李莎回忆到此时,十分风趣地说:我的工龄应该 从这时(1928 年) 算起。丽扎用这第一次挣来的钱,买了一件心爱的毛衣和一双靴 子,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 1931年,刚过十七岁的丽扎在莫斯科出版印刷技术专科学校经过三年学习毕业。 在学校党团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她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 这时,正当苏联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年代,全国人们都 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年轻人更是热火朝天,处处打先锋, 响应布尔什维克党的号召,奔赴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支持那里的社会主义建 设。积极要求进取的丽扎,当然不甘示弱,她不畏艰难困苦,毅然决然地主动响应 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号召,报名到苏联远东去参加建设。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