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由莫斯科到广州(2) 李立三向大会作的两个报告,极大鼓舞了与会代表的革命热情,在5 月5 日上 午的大会上,两大会联合通过了“对全国总工会出席赤色职工国际会议的决议”。 决议指出:一、大会对于赤色职工国际所取的政策和方略,认为完全满意。大会誓 继续竭诚拥护赤色职工国际所定的一切政策,与国际资本帝国主义作最后之决战。 二、大会承认赤色职工国际所决定之‘统一职工运动’政策,尤为目前世界职工运 动所需要;同时大会对于改良派的黄色国际领袖骗卖工人阶级分裂工人运动之所为, 深为愤恨,愿揭破其假面具,而尽力推倒之……形成反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三、 工人群众是革命的主要势力,农民群众更是工人群众相依为命的友军,职工国际所 指示“工农联合”之政策,确为目前中国革命工作之惟一出路。大会愿一致为“工 农联合”而奋斗,为共同利益而奋斗,以达最后的解放。 5 月6 日下午3 时,李立三又以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的身份报告了“上海职工运 动情形”。 5 月10日,李立三主持第14次会议,讨论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重要问题。 同日,蒋介石为了欺骗人民,表示他对工农群众的支持,以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的身份在学校召开欢迎会。除了邀请第三次劳动大会和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代表全 体参加外,还有其他各界代表出席。蒋介石亲自主持大会并致“欢迎词”。他说, 工农为革命主力军,极希望监督军队,指挥军队,使武力成为民众武力。各界代表 8 人先后发言,不少人的发言都在不同程度上颂扬了蒋介石,说他是“我们的领袖”, 要求他“指示和领导我们”,并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谢”,惟有工界代表李立 三在致词中没有一句这样的话。他代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答谢中央军事政治学 校欢迎的盛意。”李立三根据劳动大会《为促进北伐向国民政府请愿书》的精神, 指出:“全国的民众很希望国民政府出师北伐,不仅希望而已,并且全国民众都已 准备着帮助我们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进行。”李立三这个与众不同的发言,引起了所 有与会人士的注意,特别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这个27岁的工运领袖不买他的账,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1926年9 月19日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北 伐途径湖南醴陵时,想起这是李立三的家乡,特在他的专车上约见李立三的父亲李 镜蓉,表示关怀和尊敬,想以此来笼络和影响对他不敬的这个年轻共产党员。这是 后话。 5 月11日下午,李立三在第15次大会上还作了《罢工战术》的报告。 这个报告第一次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工运的经验,对于罢工的意义、 罢工战术的重要性、罢工的时机、罢工的准备、罢工战术注意之点、防止破坏和谈 判策略、罢工后的工作等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说明。 如在罢工的意义问题上,他强调了正确处理经济罢工和政治罢工的关系。他指 出,在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中,每一次罢工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首先是政治上的解放”,“工人阶级经济要求的扩大,才能增加对于政治斗争要求 的勇敢和兴趣,所以必须如此,才能使罢工的意义更加扩大。” 关于罢工战术的重要性,他指出:“罢工是工人阶级反抗压迫阶级的武器的一 个……并且是最严重最要紧的,用得好的时候可以战胜敌人,用得不好的时候可以 自杀。”“作罢工的决定,必须对主客观形势有明了的观察,决不可冒昧从事。” 关于罢工的准备,他强调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准备,要有能够鼓起群众热情的煽 动口号,这些口号“要切实,要简单,要有刺激性,要是群众要喊的,是社会同情 的”。 关于罢工战术,他列举了22种,还叙述了敌人通常使用的破坏罢工的7 种方法, 提请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予以极大的注意。强调领导罢工既不要恐慌、畏缩和后退, 也不要轻举妄动。 mpanel(1); 会议根据李立三的这一报告,作出了《关于罢工战术的决议案》,对当时和今 后正在高涨的工人运动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4日上午11时全国总工会召开第一次执委会,推举苏兆征为临时主席、选举苏 兆征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选举邓中夏、李立三、刘少奇、朱少连、刘文嵩、项英、 陆枝等为常务委员。 新选出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会于16日下午1 时开第一次会议,苏兆征主 持,推定刘少奇任秘书部长,李立三任组织部长,邓中夏任宣传部长。 随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全总党团,任命李立三为第一任全总党团书记。从此, 李立三成为全总的实际上的主要领导者。 李立三在广州期间,还多次去香港罢工委员会参加会议发表演说,在报刊上发 表文章,坚决支持香港工人的英勇斗争。 当时,由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于5 月3 日在广州开学,学 员人数327 人。李立三应毛泽东之邀前去讲授了《中国职工运动》和《苏俄状况》 两门课程,长达17小时,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