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闭门修书 1894 年1 月底,孙中山悄悄回到了故乡翠亨村。 到家之后,他便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铺纸研墨,奋笔疾书,做起文章来。 孙中山是要上书李鸿章。 原来,在1893 年冬,孙中山与陆皓东、郑士良等人聚会,讨论救国的方法。 大多数人鉴于“外患之日起”,主张“治标”,“偏重于请愿上书等方法,冀九重 之或一垂听,政府之或一奋起”;与众多人的意见不同,孙中山主张“治本”,就 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经过连日讨论,最后大家都同意孙中山的主张。 虽说孙中山主张“驱除鞑虏”以救国,但在他的头脑里,却也存在着不妨先维 新改良的愿望。 孙中山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物色到的革命同志仅十人左右。在这有限的几个 人当中,除了程奎光、程璧光是海军军官外,其余的都是些白面书生。 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孙中山不禁自问:仅靠这几个手无寸铁的秀才,造 反能成功吗?能够迅速拯救中华于水火之中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于是孙中山想到,倘若朝廷中有既识时务又掌握大权的人,首肯并实行自己的 救国主张,也未尝不是挽救贫弱中国的一条好途径。就像一个人生了大毒疮,治疗 的办法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开刀割除,剔秽去腐;一种是投以药石,使它自行排脓, 长出新肌。前一种办法干脆彻底,但代价很大。后一种办法效果虽然慢一些,但较 为稳妥。毒疮终究是要排除的,在动刀之前,为什么不投以药石治一治?如果证明 药石无效,再动刀切除也为时不晚。 那么,朝廷中谁是那既识时务又掌握大权的人呢?孙中山略一思索,“李鸿章” 三个字浮现在他的脑中。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朝中手握重权的汉族大臣。他经营“自强 求富”的洋务、海军几十年;对教育又热心,是自己就读过的香港西医书院的名誉 赞助人;对人才也是赏识的,他曾经同意自己上京候缺。记得在西医书院的毕业典 礼上,康德黎博士热情称赞李鸿章是“中国之俾斯麦”。 想到这里,孙中山的眼睛不禁一亮: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的首相。他推行 “铁血政策”,先后发动多次战争统一了德国。在出任德意志帝国宰相期间,他又 确立了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如果李鸿章真是这样一个有志于国家强盛的俾斯麦 式的铁腕人物,对于多灾多难、贫弱不堪的中国来说,那将是多大的一件幸事啊! 孙中山于是打定主意,给李鸿章上书。说不定这个“俾斯麦”能采纳自己的意 见,玉成己志,贫弱的中国或许就有救了。主意已定,孙中山什么人也没告诉,就 悄悄地回家了。他要把自己的主张、见解好好整理一番,要写出一份有分量的国事 陈情书来。夜已深了,翠亨村的人们早已入睡,家人也都已安歇,孙中山却仍然坐 在铜质煤油灯前,一边思考,一边不停地写着。 “……然而犹有所言者,正欲于乘可为之时,以竭其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 万一也。 窃尝深惟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写到这 里,孙中山手中的笔不觉停了下来。“在于什么呢?”他苦苦地思索着,多少往事 一齐涌上心头。 一天,孙中山给一位穷困潦倒的秀才看病。闲聊之中,孙中山感觉到那位秀才 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不但国学很好,博古通今,而且涉猎极广,天文地理都懂。孙 中山甚是钦佩,但心中又觉奇怪,“这样有学问的人,怎么会弄到这步田地呢?” 于是问道: “先生的学问如此渊博,处境怎么又这样窘迫呢?”秀才满脸的无奈表情,他 苦笑一声,愤愤说道:“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先生见到的是我一个,其实,比我有才华而潦倒的人,何止成百成千!”孙中 山确实不大明白,他瞪大眼睛,再问道:“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秀才深深 叹了口气,缓缓答道:“是因为人不能尽其才。 这佯的不正常现象,自古以来就有,像古代的屈原、贾谊、杜甫,既有才学又 有抱负,可有谁真正能任用他们发挥他们的才能呢?到了今天,这现象就更为严重 了。”孙中山听了,感触甚深。 想起这件事,孙中山激动得热血沸腾,“这种埋没人才的现象不改变,国家如 何能强盛?”他觉得房间的空气像要凝固了一般,就站起身,走到窗子前,双手推 开窗户。一阵凉风吹来,使孙中山感到舒服了许多。他从窗口往外眺望,外面是灰 蒙蒙的一片,只看见几棵衰败而苍老的树影,在深夜的风中瑟瑟颤抖。在树影的后 面,被黑暗所笼罩着的,孙中山知道,那是他辛勤劳作过的土地。 说起那土地,孙中山又想起了一件事。 一天,孙中山在家休息,应邀到邻村出诊。他出得门来,走在田间的小道上, 看见好些土地野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他联想到官府苛捐杂税,压得人们喘不过 气来,只能在痛苦中苦苦度日。他心里十分难受:多好的土地啊!为什么要撂荒呢? 怎样才能不荒芜,多打粮食,让人们能吃饱一点呢? 孙中山边看边想,低着脑袋,信步走去,不知怎的,他竟不知不觉转回了家中。 家人一见,便问:“你给人看病,这么快就回来了?”“啊?我还没去哩。”孙中 山像从梦中醒来,连忙稳住心绪,往邻村赶去。 有一次,孙中山打算从韶关坐船到英德去,因为错过了开船的时间,只好去搭 货船。从韶关到英德,通常的船费是五六钱银子。孙中山为了赶时间,愿意出二两 银子,可即使这样,那些船夫仍不肯让孙中山搭乘。因为他们害怕载了旅客,河道 上的水警会强收贿赂,甚至扣留船只,任凭孙中山如何恳求,也不敢答应。到最后, 无可奈何的孙中山只好假说自己是英德知县的亲信,可以保证免受水警的勒索。 mpanel(1); 这时,一位船主立即表示,只要孙中山给四两银子,就愿意让他搭船。 孙中山这才上了船,虽然他赶路的要求实现了,焦急心情暂时平静了,但是随 之却激发起他对国家的一种更为灼热的焦急之情。他坐在船头,感慨不已: 过省有关,越境有卡,处处敛征,节节阻滞,商贾怨毒,货物不畅,中国怎能 富得起来?假如中国效法西方国家,关卡无阻碍,保商有善法,多建造轮船、铁路, 那么,货畅其流,商贾云集,财源日裕,国家如何不强盛? 想到这里,孙中山许多模糊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逐渐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治 国蓝图。他兴奋无比,连忙回到桌前坐下,新坐在椅子上。他提起毛笔,饱蘸浓墨, 略一沉吟,飞快地接在后面写了下去: “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 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廓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 而不急于此四者,徒船利炮坚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经过十多天的闭门写 作,凝神推敲,一篇长达万言的《上李鸿章书》完成了。 孙中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顿觉轻松。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