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打造“航空母舰”的李家昶和李家景 李家“家”字辈在海外的要数老六房的李家昶和李家景最富传奇了。他们当初 年纪轻轻离开父母到了香港, 身上只有几十美金, 为了生活, 一切从头学起, 一切 从头做起, 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 不畏艰苦, 经过十数年的发奋努力, 他们成功地 办起了一系列大型企业, 成为香港著名的实业家。他们国内国外企业并举, 轻工业、 重工业并举, 还大做善事, 嘉惠社会, 服务民众, 被李家人一致誉为李家的“航空 母舰”。 李家昶是李国源的次子, 抗战中随父母从芜湖老家一路逃难到香港, 在太平洋 战争爆发之前来到了上海。他目睹了日本人给中国带来的种种灾难, 决心投身抗日 事业, 十七岁时跟几个朋友一起, 穿过重重封锁线, 来到了重庆大后方, 先是就读 于当时已搬到重庆的复旦大学, 参加了青年军,1944 年响应当时国民政府“一寸河 山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号召, 投笔从戎, 加入了国民党海军部队。入伍后 的一个最直接的任务, 是要去美国接收该国支援中国的八艘军舰, 同时在美国接受 培训, 学习海军军事知识和技能, 于是他成了永顺舰上一名年轻的营务官。一年后 他们受训结束, 回到国内时, 日本鬼子已经宣布投降了, 所以他没有赶上硝烟弥漫 的战场。再以后国共两党战事又起的时候, 他已没有了抗战时的激情感觉, 就退役 从商了, 起初在中央银行做事, 后来到了香港, 大概是觉得受人支配不很舒服, 索 性出来, 自己拉开架势闯江湖了。 他有中国北方人那种不肯服输的豪爽性格, 面 对香港商海的狂风巨浪, 从不畏惧, 像当年在军舰上面对海上风浪一样, 总是大手 笔地挥洒。 60年代他和弟弟李家景在香港棉纺织界已经挺有名气了,1963 年, 又一起去非 洲尼日利亚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去开拓。在非洲他们人生地不熟, 没有任何依靠, 天 气又炎热, 北方人很难适应, 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尽管当地政府给予了一定的优惠 政策, 但刚刚独立的国家政局还不稳, 时有政变和战事发生, 随时都会碰到意想不 到的困难。他们在非洲期间, 竟遇上了七次大小政变。 而且那里当时的基础设施 非常落后, 一个能停泊一百多艘船的港口, 码头上的起重机只有九台, 等候卸船也 要等死人; 办厂的电力也不够, 而且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断电, 影响棉纱的质量和均 匀度; 水资源也不够, 生活都碰上困难……总之这个万事开头难的创业, 比一般的 “万事”还要难。他们不得不买来发电机自己发电; 自己在厂里挖井取水; 自己配 备了车队, 到远处拉了油回来发电; 对付码头上的事情也要拿出灵活机动的方法, 才能顺利卸货上岸, 因为厂里所有的机器配件和生活所需, 都要从香港和台湾地区 运去, 原料也要从别处运来。船一旦靠了岸而不能及时卸货, 厂子里等不及……陆 地运输也是困难重重, 自己办车队, 自己办货箱, 来解决运输问题, 这些都是事先 难以预料的。 在非洲办个纺织厂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经过艰苦努力, 总算顺利投产, 逐 渐赢利, 企业生产走上正轨了, 他老人家又出“新花样”了―――又要办钢铁厂和 搪瓷厂! 别人不免要为他们担心, 这些年吃苦吃得还不够啊? 这到底行不行啊? 可 是李家昶似乎天生一个军人性格, 只要有成功的可能性, 困难面前是从不低头的。 不多年, 他们的环球钢铁厂就成了尼日利亚私营钢铁企业中的“大哥大”, 生产的 产品供不应求, 搪瓷厂也是当地极有名望的大厂。当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油车、水 车和大型货车, 几乎都是他们公司的。他善于出“思想”, 出任了他们的钢铁厂、 搪瓷厂和棉纺印染厂的董事长; 而他的弟弟李家景则善于企业管理, 善于把宏观的 目标, “变成”隆隆作响的机器轰鸣和山积海囤的产品, 出任这一系列工厂的总经 理, 兄弟俩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 对待公益事业他照样大手笔。他是香港苏浙同 乡会的赞助人、上海总会永久名誉会长, 为缅怀先父, 还以香港苏浙同乡会的名义 ,在上海大学捐献了“国源厅”,并捐赠香港佛教中学, 设立了仰尼奖学金。 李家昶的夫人许韵苏女士, 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他们有三儿一女, 都已成才 立业, 都是美国名牌大学的硕士。儿子李道明和李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