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13 章 疯狂厮杀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十三 疯狂厮杀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印度北部淹没在规模惊人的 血泊之中。犹如人类最黑暗的年代,几百万人陷入了屠杀狂。没有―个村庄,没有 ―个家庭不为之感染。在这场为时不久、令人毛骨悚然的大屠杀中,死去的印度人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法国人数目不相上下。 到处,多数袭击少数,强者袭击弱者。在首都奥朗则布大街富人居住区,在老 德里月光广场上的首饰市场,在阿姆利则城内;在拉合尔景色优美的郊区,在拉瓦 尔品第露天市场,在白沙瓦的城墙脚下;在店铺里,在货摊上,在茅草房内和村庄 的街道上,在砖窑里,在纺织厂,在田野上,在车站、医院、疯人院、办公室和咖 啡馆里,过去朝夕相处的不同信仰的居民现在到处在互相厮杀,仇恨不已。这不是 交战,不是内战,也不是游击战,而是一个世界在动荡,突然地发生剧烈爆炸。一 桩罪行引起另一桩罪行,以恐怖对付恐怖,以死亡对付死亡。没有多久,整个印度 社会的围墙一堵一堵地塌了下来,犹如一座大厦被最后一枚炸弹炸坍―样。 这场灾难绝非偶然发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一对连体双胞胎,旁遮普就是把 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恶性肿瘤。西里尔・拉德克利夫爵士的解剖刀从肿瘤中间切 下,把一对双胞胎分开,但是未能清除癌细胞。他把五百万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划 到巴基斯坦旁遮普的一半里面,而把五百万穆斯林划入印度的一半。广大受剥削的 穆斯林群众听信了真纳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人的诺言, 他们认为, 在巴基斯坦这个 “纯净和清洁的国家”里,印度高利贷者、商人、无情的锡克大地主们将会消失。 然而,这些人仍然存在,他们拥有农庄、商店,索利讨债收房租。穆斯林怎么能不 这样想:“如果巴基斯坦属于我们,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商店、农庄、住宅和工 厂也应该属于我们。”与此同时,在成为印度的那一部分,锡克教徒准备把所有的 穆斯林赶走,然后把逃离巴基斯坦的兄弟们安置在穆斯林居住的地方。因此,印度 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不可避免地要以灭绝性的狂怒对峙冲突。 印度历来是发生过火行为的土地。工业国家使用原子弹、V1火箭、磷弹、火焰 喷射器和毒瓦斯互相残杀,旁遮普的居民则使用竹矛、长刀、短刀、棍棒、铁锤、 石块和虎牙钩相互杀戮。他们的领导人在他们无意引起的狂暴面前惊慌失措,绝望 地试图使人们平息下来。但是,这是徒劳的。印度发疯了。 ※ ※ ※ ※ ※ 将近十万人聚集在加尔各答的纳克尔丹加广场上等待着甘地露面,他们已经等 待五个钟头了。广场附近的屋顶上、游廓上、阳台上和树上,到处挤满了人。三千 公里以外的旁遮普平原上,两大教派的群众此时正在互相残杀。这里,人群中既有 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他们等待的那位身材矮小的人,以他的魅力曾经阻止暴力 事件在加尔各答发生。 当甘地的瘦弱身影出现在小平台上的时候,一股神秘的力量激励着到会的群众。 圣雄说道:“现在,友善的热潮席卷加尔各答,每个人都应该为友谊长存作出贡献。” 甘地猛烈地抨击了前天那些自以为爱国而袭击了法国商行董事长别墅的人。他说: “法国人民是热爱自由的人民,印度应该保护他们在印度的财产。” mpanel(1); 这位年迈的贤哲凝视着欢呼雀跃的人群,一般疑虑突然涌上心头。真是这样好 吗?他哀求地说道:“愿加尔各答奇迹不是一时的冲动!” ※ ※ ※ ※ ※ 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在加尔各答所完成的业绩,五万五千名士兵在旁遮普无法实 现。蒙巴顿建立的强大别动队应付不了局面。完全出人意料,十二个县区处于血泊 与火海之中。有些县区的面积比巴勒斯坦还要大,在那些地方,十万英国士兵也无 法保障安全。县区之间的大路和堤坝上,载重汽车无法通行,只有骑兵尚可来往自 由行动。但是,英国军队引以为荣的骑兵早已不复存在了。 全国行政机构瓦解了,维持社会秩序的工作变得十分困难。电报、邮局、电话 全部中断。印度只好通过一家私人公司的电话和一架安置在厕所内的电台治理旁遮 普的印度地区。 巴基斯坦方面的情况更惨。刚刚诞生的国家面临―片混乱的局势。真纳在官邸 找到了槌球球具,但其他东西一无所获。装载着分给巴基斯坦的东西的几百个车厢 被盗窃后不知去向。卡拉奇的官员们没有桌椅办公,不得不站着起草第一批官方文 件。部长们没有安乐椅和沙发,站着接待各国派来的首任使节。 巴基斯坦的两部分中间隔着两千多公里的印度领土,双方没有任何交通手段进 行联系。经济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巴基斯坦的仓库里堆满了棉花、黄麻和皮革, 但它既没有作坊、工厂,也没有处理皮革的地方。印度半岛四分之一的烟草生长在 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没有一座火柴厂。印度干部和职员一旦离去,商业和整个银 行系统立即瘫痪。发电站需要从南非以高价进口煤炭才能运转,因为印度不肯把煤 炭卖给巴基斯坦。 在运送以前的印度军队物资的工作中,印度人缺乏诚意。巴基斯坦应分得十七 万吨装备和物资,但它仅仅收到六千吨。预计动用三百节车厢运送这批物资,实际 上只有三节车厢抵达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军官发现,车厢里面装的是五千双军鞋, 五千枝不能使用的步枪,一批护士工作服和数箱砖头和避孕套。 这种行径使穆斯林痛恨不已。他们深信,印度千方百计要把他们的国家扼杀在 摇篮之中。 负责监督分家的克劳德・奥金莱克元帅, 于八月底向英国政府报告: “我敢断言,现今印度政府决意使用一切手段阻碍巴基斯坦自治领的发展。” ※ ※ ※ ※ ※ 然而,严重影响巴基斯坦前途的还不是印度的阴谋活动。新生的巴基斯坦国同 印度一样,被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类迁徙淹没了。从旁遮普的一端到另一端,被暴 力吓破了胆的人群,或步行,或乘坐马车、手推车、火车,或骑自行车,纷纷逃命, 把能带走的东西尽量带上:一头牛,一袋麦子,一个包袱,或者几件炊具。没有尽 头的人流,规模难以想象的来来往往。九月底,五百万逃难的人把旁遮普的大道和 小路挤得水泄不通。一千万人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改变了住所。 这场空前的逃亡造成的难民比以色列在中东造成的难民多十倍,比第二次世界 大战造成的“流离失所的人”多四倍。 ※ ※ ※ ※ ※ 这一次,五十万人等待着甘地露面。“加尔各答奇迹”持续着。五十万印度教 徒和穆斯林汇成一片博爱的海洋。他们站满了加尔各答马伊丹公园前的广场。不久 前,只有英国统治者可以到这里的草坪上玩马球和板球。甘地一颗善良的心激动着, 他可能从未想象到眼前的景象。八月的这一天,正是穆斯林的开斋节,空前规模的 人群跑来参加甘地的祈祷会。 从日出起,数千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来到耄年领袖居住的破败的寓所的窗下, 乞求他赐福。他们给甘地送来鲜花和糖果。星期一是甘地的肃穆日,这一天,大部 分时间他用来在旧信封的背面给来访者写些祝词和感谢的话。与此同时,其它印度 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街上游行。一年前,他们还在这里互相残杀。现在,他们高呼 团结和友善的口号,互相交换香烟、点心和糖果,互相浇洒玫瑰露。当甘地走上小 讲坛的时候,人们顿时情绪沸腾。十九点正,甘地显然为眼前这种神奇的友爱表现 感动不已,他站起身来,按照印度教传统,双手合十向人群致意。然后,年迈的印 度教首领打破静默戒规,用乌尔都语向穆斯林群众高喊:“祝你们节日快乐!” ※ ※ ※ ※ ※ 旁遮普疯狂的悲剧已经持续整整两星期了。在这两周内,参加甘地的祈祷会的 群众不断增加。这一次,他们的总数将近一百万,把加尔各答这座过去不止一次表 现出野蛮的大都会,变成了友爱和兄弟情谊的绿洲。世界上最贫困的城市居民们, 响应贤哲的和解呼吁,恢复了祖先们的宽容传统。 《纽约时报》写道:“加尔各答奇迹”持续着,“这座城市是印度的奇观。” 甘地以惯常的谦逊,不肯承认他是这个奇迹的缔造者。他在他主持的《贱民》 杂志上解释道:“我们不过是神手中的玩具。我们遵照他的旨意行事。”然而,一 封从新德里发出的信件给予甘地应得的荣誉。路易斯・蒙巴顿在写给他的“可怜的 小麻雀”的一封信中指出:“在旁遮普,我们有一支五万五千名士兵组成的别动队, 他们被大规模的暴乱弄得一筹莫展。在孟加拉,我们的干预部队只有一个人,那里 却没有发生任何暴乱。”印度最后一任副王以军事头目和行政长官的双重身分,要 求“向他的唯一的士兵致敬”。 ※ ※ ※ ※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列雅格特・阿里・汗肩并肩地乘坐敞篷汽车行进着。印 度和巴基斯坦两位新总理为反对英国统治共同战斗了二十年,他们本应在欣喜若狂 的广大同胞中间作凯旋之行。相反,他们在恐怖和贫困的人群中前进着,那一副副 沉默的脸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惊惧和焦虑,而不是对自由带给他们的种种恩惠的感激 之情。两位领导人第二次巡视旁遮普,无望地寻求在这块灾难的土地上稍许恢复一 点秩序的办法。 他们对局势完全失去了控制。警察部队瓦解了,行政机构的权威在动乱中消逝 了。他们甚至不能指望军队效忠。旁遮普到处是恐怖和无政府状态。 面对着一来一往的、无穷无尽的难民队伍,面对着被烈火和劫持荡平的村庄, 面对着无人收获的农田,两位政府首脑瘫坐在座位上,仿佛被那么多的不幸事件压 垮了。 终于,尼赫鲁打破沉寂说道,“该死的分治把我们带进了地狱!” 他转向列雅格特・阿里・汗愤愤地问道:“我们接受分治的时候,怎么就没有 预见到这样一场灾难呢?当时我们都是兄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列雅格特・阿里・汗叹息道:“我们的人民发疯了。” 突然,一个男人从难民队伍中走出,向他们乘坐的汽车扑过来。这是一名神思 恍惚的印度教徒,他认出了尼赫鲁。他两眼含泪地哀求尼赫鲁救救他,双手抓住车 沿说道,一伙穆斯林在离这里几公里的地方,突然从甘蔗园里窜出抢走了他唯一的 孩子,他的十岁的女儿。这个痛苦的男人发疯似的吼叫着:“还给我,我求求您, 把她还给我吧!” 尼赫鲁大惊失色,随后振作了一下,突然想要呕吐。他是三亿多人的总理,但 却不能援救这位绝望的父亲。尼赫鲁悲哀不堪,双手抱着头,嘤嘤地哭了起来。 这天晚上,印度总理彻夜未眠。白天所见到的一切仍然使他心绪不宁,他在拉 合尔官邸的走廊上踱来踱去。人民所表现出的残暴给了他―个可怕的启示。他象被 灼伤一样地感受到了席卷旁遮普的仇恨浪潮。对于这场悲剧,他毫无准备。他极度 憎恶这场悲剧,甚至不惜失去人民的支持也要同它斗争。 当有人告诉他,阿姆利则附近一个村庄的锡克人准备屠杀邻近的穆斯林的时候, 尼赫鲁立即在一株大榕树下召见了他们的头目。 他说,“我知道你们准备干什么。如果你们触动穆斯林邻居的一根头发,我第 二天早晨就让人把你们带到这里来,我将亲自命令我的卫队把你们处死。” 凌晨两点,尼赫鲁叫醒了他的副官,吩咐他同新德里联系,了解那里的最新情 况。在一连串坏消息之后,尼赫鲁收到了唯一一条令人宽慰的消息,因为接受分治 而背叛了的老人,继续不断在创造奇迹。加尔各答平安无事。 ※ ※ ※ ※ ※ 一九四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早晨,奇迹出现十六天之后,宗教仇恨的病毒又一次 传染了加尔各答城,象在其他地区一样,旁遮普难民的恐怖叙述,使病菌感染扩散 开来。有关一名印度少年在有轨电车上被穆斯林打死的谣传,象火一样点燃了炸药 筒。 这天晚上十点,一群狂热的印度青年突然闯进海达利公馆院内,要求与圣雄谈 话。甘地躺在草垫上睡着,身边是他的信徒、侄孙女摩奴和阿巴。人群推出一个头 上包着绷带的孩子,孩子说是被穆斯林打的。他们开始吼叫并向屋内扔石块。摩奴 和阿巴走出来,试图使人们平静下来。但是,没有人理睬她们。闹事的人推开警察 进入室内。甘地被吵闹声惊醒,站起身来,面对来人说道:“发什么疯?我在这儿。 杀了我吧。” 他的话被喧闹声淹没了。两个浑身是血的穆斯林挣脱人群,躲藏到甘地身边。 一根棍子朗他们飞去,擦着圣雄的头飞过,嵌入他身后的墙壁里。 增援的警察到来之后,甘地才又回到草垫上躺下,他的心情烦躁不安:“加尔 各答奇迹”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第二天,甘地最后的一些幻想被一扫而光。晌午刚过,穆斯林贫民窟遭到了一 系列袭击。这些行动大部分是由国民公仆团的极端分子们策划的。国民公仆团是印 度的极端分子组织,它的成员们曾在独立日那天,在浦那向他们的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