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 7 章 辉煌的胜利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七章 辉煌的胜利 1708年岁尾和翌年上半年,彼得一直远离军队,无论是1708年冬,或是1709年 春,他都没有打算进行什么总体战。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因为敌人犹有余勇可 贾。沙皇并无意去冒险,诚如他说过的那样,“整个国家的幸福和前途可以毁于某 一次战役。” 这年冬季过得比较清闲。沙皇除军事上的运筹以外,兼可照顾一下其它方面的 事宜。沙皇在苏马住了一个半月,在这段时间他检查新刊印的书籍,阅读翻译著作 ,起草改革行省制的命令,改进俄文字体。 所谓改进后的字体是代替原通用的教会斯拉夫字体。彼得对这项文化工作颇为 热心,改革的结果是俄语字母的书写形式简便多了。第一批用“新字体”刊印的书 是在1708年出版的。字体不断完善,直到1710年方为彼得最后钦定。检查过铅字样 品之后,他提出了最后的改进意见,在字母表的背面写道:“此类铅字只准用于刊 印历史和制造方面的著述”。以前,数的表示法已进行过改革。第一本用阿拉伯数 字刊印的书于1703年出版。这就是天才的教育家列昂季・马格尼茨基所著的教科书 :《算术,或计数之学》。 彼得时代,书籍的普及是规模空前的。如果说在十七世纪莫斯科仅有的一家印 刷厂刊印的主要是宗教书籍,那么到了彼得晚年,在新旧两个首都就有六家印刷厂 刊印世俗书籍。从1708年到1725年,国内出版的三百二十种图书中,有三分之一强 是有关军事和海洋军事方面的。在其它方面的有:法学著作、文学作品、各类词典 、历书等等。印刷的新品种有:沙皇的圣谕和枢密院的命令,以及关于俄国军队克 敌制胜的战果报告。书籍和报告书都附有外国和俄国艺术大师作的版画插图…… 在俄国出版的书籍中,从外国出版物翻译过来的作品占的比重相当大。彼得对 此一直很关心,他对翻译人员提出了不少有关的指示。1708年 2月,沙皇对翻译布 隆代尔的有关城防著作的伊万・佐托夫提出了下列必须遵循的翻译准则:首先必须 “吃透”翻译的原文,然后用本族语言尽可能清晰通畅地把它表达出来。使彼得感 兴趣的译文不是近似原文就可以了,而是要求译者能把握原文的实质,尽可能把所 翻译的作品内涵理解透彻。书籍的用途既然“不在于徒求其美,而在于给人以智慧 和训诫,”那么翻译就应作到:言简意赅,而又通俗易懂。彼得把由他校订的种田 的书的译文作为样板寄给有关人员。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删掉了其中“多余”的部分 ,因为他个人认为这“只能浪费读书人的时间”。 1708年,彼得着手进行行省制改革。12月18日的命令中写道:“出于对全民的 利益的考虑,将全国划分为八大行省”。改革的实质是在旧县制和莫斯科中央直辖 各县的机构之间设置了一种新的机构――省政机关。省督集政、法、军大权于一身 。沙皇委派自己的亲信充任省督。彼得堡省省督是缅希科夫公爵、沃龙涅什省省督 是海军上将费多尔・马特维耶维奇・阿普拉克辛;而喀山省省督是他弟弟彼得・马 特维耶维奇,莫斯科省省督是贵族斯特列什涅夫。 行省制改革,是彼得大帝对阿斯特拉罕和顿河农民起义、对日益扩大的巴什基 尔骚乱、对劳动人民拒绝纳税的一种对策,是对付反抗强征建筑民工的一种对策。 省级机构巩固了地方政权。 象往常一样,彼得所关注的是沃龙涅什的海军舰队。沙皇从被俘的瑞典人那里 获悉瑞典王企图通过沃龙涅什直取莫斯科。被俘人员所提供的情报固不可全信,但 沙皇仍然认为有必要防患于未然。然而真正的威胁倒是来自南方的土耳其。沙皇考 虑,对土耳其和克里米亚鞑靼人来说,进攻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军事活动场所理 所当然地转移到了南方。彼得由于听说“土耳其人正在备战”而显得忧心忡忡。故 此沙皇在沃龙涅什用去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以其超人的精力投入了亚速海舰队 的创建工作。当他知道造船厂缺少钉子、螺钉、大炮、铁锚时,就亲自跑到伊万诺 夫工厂,和工匠们一起浇注炮弹、手榴弹、臼炮、铸造铁锚和螺钉。在厂里他足足 干了两周的活。 mpanel(1); 沙皇从沃龙涅什率领由二百四十一艘舰艇组成的舰队来到亚速,这个编队中有 二十九艘是巨型战舰;沙皇亲自参加了巨型战舰的下水仪式。 亚速海军舰队得到了强大的补充,这在君士坦丁堡引起了一片惊慌,海军力量 的加强,抵挡住了土耳其人趁北方战争最紧要的关头对俄国的进攻。 在下达继续建造亚速海军舰队和加深港湾的命令之后,彼得于 5月27日返回军 中。在这之前,他获悉的两条消息证实了瑞典国王的毫不妥协的意图。 5月 1日得 悉查里十二拒绝沙皇的和平倡议,彼得建议缔结和约,希望为俄国保存住彼得堡和 施利色堡。查理回答沙皇的使者说,他准备在莫斯科缔结和约,而且要求俄国预付 三千万外国银币,以赔偿瑞典在战争年代耗费的军事开支。 另一个消息是信使 5月 5日禀告彼得的。消息说,“瑞典企图攻占波尔塔瓦” 。 当沙皇在苏马城和造船厂的时候,查理十二的军队冒着严寒在冰天雪地的乌克 兰大草原上奔波。俄国军队和居民既不给他们喘息之机,也不给他们落脚之地,更 不给他们滴水粒米。 瑞典人突袭每一个居民点。小小的维普里克城堡在寒冬腊月匆匆筑起围墙,英 勇地抗击着瑞典人的进攻。查理十二开始命令炮轰这个小城镇,尽管炮弹如雨,但 他仍未拿下它,于是他下令强攻。为数甚少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驻军以仅有的三门 大炮,打退了敌军的三次猛攻。1709年 1月 6比瑞典人只有在被围者弹尽粮绝的情 况下才占领了这个城堡。瑞典皇家军队为此损失了一千二百多人。 严冬过后,春汛早早地到来了。瑞典军队眼看一蹶不振,他们不仅忍饥挨饿, 而且军中疾病流行,加之时时受到正规军和游击军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猛烈袭击。 瑞典人挥师南下,准备夺取波尔塔瓦。但等待他们的却是灭亡。 第一批瑞典军队出现在波尔塔瓦城下的时间是 4月 1日。马泽帕暗示查理,攻 占波尔塔瓦是使全乌克兰投向瑞典人的保证。 但瑞典国王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因为波尔塔瓦地处几条要道的交叉点,其中的 一条就是通向有可能成为瑞典盟邦的土耳其和克里米亚鞑靼,而攻占波尔塔瓦就会 使他们捞到好处。瑞典王于是想和他们缔结和约,共同反对俄罗斯。 其实,瑞典将领中的有识之士,早就看到围困波尔塔瓦只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他们认为,如果率军西进,越过第聂伯河,虽然这也可能遭受重创,但保住军队的 实力尚有一线希望,而包围波尔塔瓦并进而夺取该城,必然会自取灭亡。基连克罗 克在与国王谈话时所坚持的正是这种观点。这君臣二人的对话如下: 国王:你应该全力以赴地为攻下波尔塔瓦做好一切准备。 基连克罗克:陛下是否打算围困该城? 国王:是的,你应该去指挥围攻,并立下军令状,说明什么时候能够拿下要塞 。 基连克罗克当即反驳国王说,围困该城的必要条件尚不具备。 国王:我们手中有足够的物质力量,拿下波尔塔瓦这样一座区区的要塞完全不 在话下。 基连克罗克:要塞虽不坚固,但该城有四千驻军,哥萨克人还不算在内。 国王心里想的还是十多年前的老皇历。他听不进部下的忠告,反而用不容反驳 的口吻说道。 “当俄国一发现,我们当真要攻城的时候,他们听到第一声枪响就会缴械投降 。” 基连克罗克极力使国王相信,波尔塔瓦驻军会血战到底,瑞典军队的大炮和弹 药严重不足,进攻时将付出巨大代价。但查理对忠言相告置若罔闻,并且用素常挂 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驳道: “我们就是要去创造奇迹,荣誉必属于我们。” 以要塞司令阿列克谢・斯捷潘诺维奇・克林为首的被困部队临危不惧。早在17 09年 1月,克林上校和其他一些乌克兰要塞司令收到过彼得的一项命令:“一旦敌 人进攻,务必坚守至最后一兵一卒,不得后退。设若指挥官阵亡,左右军官应立刻 接替,继续指挥,前仆后继,血战到底。” 远离前线的彼得此刻获悉了波尔塔瓦被围攻的消息。但他很快识破了查理十二 进攻的战略意图。沙皇向缅希科夫指出,该镇十分险要。他提出两种解围方案。或 是声东击西,佯攻奥波什尼亚,以便将查理的注意力从波尔塔瓦引开;或是在瑞典 人对岸的沃尔克斯河畔固守,随时给被困部队补充军需品、生力军、武器和弹药。 “至于一切其它情况有赖见机行事,”沙皇最后写道。 5月 7日缅希科夫直逼奥波什尼亚,以此迫使查理前往驰援解围。声东击西的 战术大奏奇效,俄国军队得以有条不紊地迅速撤到沃尔克斯拉河对岸。 5月14日夜 里,有九百人组成的小分队潜入被围困的波尔塔瓦。他们要给要塞驻军补充弹药。 进城的士兵,“为了泅渡方便,不仅没穿衣服,连长裤也脱掉了。” 6月 4日,彼得亲临波尔塔瓦。瑞典军队的全部人马集结在那里,俄国军队也 往该处进发。彼得当机立断,决定向瑞典人发起总攻。 实际上,围困波尔塔瓦的瑞典军队自己也被反包围了。 作为统帅的彼得,其卓越贡献就在于为总攻选择了非常恰当的时机。敌人长途 跋涉,精疲力竭,加之军事上的失利,当初他们侵境那股锐气,早已挫了三分。与 此情况相反、俄国军队有后备力量源源补充,作战技术又较敌方先进,故反而愈战 愈强。 但是,搭救处境艰难的波尔塔瓦的守城将士却是燃眉之急。沙皇当即用球型炮 弹给克林发去一道命令:当俄国军队冲进包围圈时,他应立即杀出城池接应,出击 时间订于 6月12日,但由于连日来倾盆大雨,沃尔克斯拉河水暴涨,难以横渡,突 围计划未能实现。 6月20日,俄国军队终于渡过沃尔克斯拉河。查理十二这才明白,沙皇打算在 波尔塔瓦城外决一死战, 6月21日和22日瑞典军队倾其全力,企图攻占波尔塔瓦, 但要塞守军没有让他们得逞。 6月21日凌晨,他们在斯巴斯克教堂广场宣誓:决心 同瑞典人决一死战。 6月20日,俄国兵营里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战士们斧砍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