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终成阶下囚的铁腕将军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5章 终成阶下囚的铁腕将军 ――诺列加 巴拿马前总统诺列加是位众所周知的独裁人物,人称‘“铁腕将军”。他属印地安 和哥伦比亚血统,卷发,细眼浓眉。这位人称“凤梨脑袋”的私生子,有着超人的聪明 才智。他从一个贫穷的孤儿成长为一名将军,并跃居总统宝座。他搞军人统治,对内专 横跋扈。他是位实权人物,曾使巴拿马五位总统含恨离开宝座。他生性责婪、好色,生 活放荡不羁。然而这样一位将军在他垮台以后却被巴拿马人民视为英雄。诺列加究竟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垮台的?这些谜将由下文揭开。 5.1 孤岛囚徒 在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孤岛上,走着一位孤独的老人。 他孑然一身,踽踽独行,头发半灰半白,象染了一层霜。他并不算老,半月前还是 一头青丝。他离开了祖国,离开了亲友,被押到异国他乡的小岛,心底萌发出无限的惆 怅和复仇的愿望。他就是巴拿马前总统诺列加,现被美国关押在被誉为“恶魔岛”的马 里恩监狱。 几年前,他是位实权人物,以铁腕手段登上了巴拿马总统的宝座。几年后,他成为 孤岛囚徒,是美国把他推下台的,他活不到145年,却被美国判了145年的监禁。这意味 着他将要在这荒凉的小岛上,在铁窗和警棍下安渡余生了。 他的流放和监禁,是美国以他贩毒和受贿数百万美元等10项罪名被判处的。布什你 有什么权利到一个主权国家去绑架别国的总统?美国你有什么权利审判一个主权国家的 首脑? 他越想越不是滋味,嘴里不停地骂道: “美国,你这霸权主义!布什,你这棍棒主义!混蛋!都不是东西! 他麻木了,精神全垮了。他早上起来经常忘记了漱洗,晚上不洗澡,所有的日常生 活都要有人提醒。他不修边幅,胡鬓已长到5公分,但他不愿理掉。他不为别的,就因为 这些胡须是在巴拿马领土上,吃巴拿马饭长出来的。他仍然怀念着故土。他不知日月地 渡日。他绝望了吗?不!他仍有一颗复仇的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冲出牢狱,重掌大权, 把美国佬赶出巴拿马。他能否再出牢狱,重见天日,他的这些愿望能否变成现实,只有 天知道! 5.2 巴拿马的灾难 1989年12月20日凌晨,一个令巴拿马人惶惶不安的午夜。月亮隐没了。星星隐没了, 浓墨般的夜幕把整个巴拿马城捂得透不过气来。 巴拿马首都西南角的里奥哈托镇。万籁俱寂。这里是巴拿马国防军第6、第7步兵连 驻地。连日来,与美军剑拔弩张、虎视眈眈的巴拿马官兵,此时早已疲惫不堪,个个和 衣枕戈,沉醉于甜美的梦乡。 岗亭内,一个虎头虎脑的哨兵抱枪倚墙,不停地打着哈欠。尽管他的上司曾三令五 申:局势紧张,夜间绝不能有半点疏忽,但这位年轻的军人仍抵挡不装瞌睡虫”的袭击, 发出了酣睡声。 正是在这神不知、鬼不党的时刻,遥远的天际传来隐隐约约飞机的轰鸣声。已拿马 人万万没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 顷刻间,黑暗的天空被耀眼的火球烧开一个莫大的窟窿。 几枚椭圆形物体翻滚着,直坠而下,在与地面接吻的一瞬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大地在颤抖,岗亭在摇晃,气浪和硝烟吞噬了沉睡的营房。第一个被震醒的是那个哨兵。 他正要举枪还击时,一串子弹已击中了他的后背。 mpanel(1); 被震醒的巴拿马官兵顿时乱作一团。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刚才那几声巨响是美军使 用最先进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投下的重900磅的巨型炸弹。苍天保佑,飞行员没 有击中目标,炮弹在一片空地上爆炸。稍稍清醒的巴拿马官兵,仓促地抓起武器,开始 了顽强的抵抗。 然而,晚了,一切都晚了!素以“神兵”著称的美军82空降师,已像一群从天而降 的“蝙蝠”,把巴军围了个严严实实。 寡不敌众,在一阵激烈的枪战之后,250名巴军被俘,部分趁夜幕而突围后撤离,还 有一部分成为美军入侵的刀下鬼。 为什么美军将入侵的第一枪放在里奥哈托镇打响?专家们有两种分析:一种认为是 报复。众所周知,巴军的6、7连是诺列加的“铁杆部队”。同年10月3日,在诺列加被扣 的危急关头,曾营救过他。除掉这支部队,就等于挖掉了诺列加的“心肝”。另一种意 见认为是声东击西。美军此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国防司令部。把巴军注意力吸引在里奥 哈托镇,以保证捉拿诺列加马到成功。因此,400枚炸弹扔在了里奥哈托镇不大的土地上。 美军从里奥哈托镇拉开了入侵战争的序幕,旋即陆、海、空军分4路,各自扑向不同 的目标。一场大规模、以强凌弱的军事入侵席卷整个巴拿马。 逮捕诺列加,这是入侵的主旨。 接受这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头号重任的是美军第6机械化营和第87步兵师所属的 第5营。据说,这两支精锐营曾有过上百次配合,几乎万无一失,屡战屡胜。为这次重大 行动的成功,他们又进行过无数次演习。 凭借着昏暗的夜幕,这两支精兵,在坦克、装甲车、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的簇拥下, 闪电般地直扑国防司令部大楼。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得的可靠情报,19日晚,诺列加就呆在司令部大楼。种种迹象 分析,他不会离开办公室。这一世界头号情报机构的准确情报,不仅使美国官兵坚信不 移,就连布什总统自己也确信无疑。 然而,奇迹确确实实发生了。 1时许,当美国军队把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团团包围时,大楼内外一片寂静,几乎鸦雀 无声。美军营长感到异常惊诧。他怎么也不相信,这座位于巴拿马运河东岸的军事指挥 中心竟会无人把守。更何况参谋部、反游击战专业化精锐团、军事情报局、反骚乱部队 总部都设在这里。诺列加的办公室和临时卧室也自然设在大楼里。 莫不是巴军还在蒙头大睡? 美军营长正在迷惑不解、深感纳闷时,“哒哒哒”一梭子接一梭子的高射炮弹直射 美军飞机。一架来回盘旋的直升机来不及躲藏,已起火坠地。 顿时,美军的迫击炮、坦克炮一齐开火,子弹、炮弹、导弹雨点般的倾泻下来。仅 仅有100多人的守楼巴军在美军绝对优势的逼迫下,边打边撤退了。 美军营长率先冲进了国防司令部大楼。他们在挨门挨室地搜查,厕所,仓库、沙发 背后、桌子底下,他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藏身隐体的空隙。整整两个小时,除了搜到诺 列加的一件公文包之外,其它一无所获。 美军营长火了。他对着浓烟滚滚的天空在谩骂:“情报局,你们他妈的都是饭桶!” 一气之下,美军营长断然下令,烧毁了价值几千万美元的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浓浓的烟 柱、闪亮的火光刺破黑暗,刺破云层,向世界的四面八方弥漫、飘散几乎在同一时刻, 美军另两支分队迅速切断了诺列加空中和海上的退路。诺列加的小型私人机唱―帕蒂拉 机场被炸毁。一架诺列加专用的美制“利尔杰特”运输机中弹后,燃起浓浓烈火。诺列 加多年苦心经营的专用船只,连同守护士兵,在一阵密集的枪声中船毁人亡。被炸碎的 尸体和船板伴着河水漂泊而去。 然而,诺列加本人去向不明。 美国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布什总统仅仅5分钟收到4路大军的报告:“无诺列加踪 影!” “没有发现诺列加!” “诺列加不在国防军司令部办公大楼!” “没有发现诺列加的尸体!” 一贯对自己的情报深信不疑的总统,怎么也想不到诺列加会不翼而飞。此时此刻, 布什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整个入侵方案和战前多次重要会议,竟忽视 了抓不住诺列加怎么办的对策。他和所有美国高级军事指挥官一样,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而忘了对手是一个“铁腕人物”。 谁也没料到,就在美国人用刺刀和子弹向巴拿马人、巴拿马的土地索要诺列加的时 候,胆大包天的诺列加自己露面了。 20日晚8时,夜刚刚降下帷幕。广播中传来诺列加短促而刚劲的声音:“父老乡亲们, 你们的将军还活着,他将同你们一道捍卫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为它流尽最后一滴血。请 不要后退一步!胜利属于巴拿马人民!” 惊醒的美军迅速向电台扑去,但看到的只是一堆废铁。 因为,诺列加并非等闲之辈,他的历史足以证实他的军事谋略。 1954年诺列加毕业于巴拿马国民大学,井获得科学学士学位。随后,诺列加又步入 秘鲁乔里略斯军事学院。1962年,在国民警卫队开始了戎马生涯。了解内情者知道,10 年期间,他有过三次大的晋升:1970年升为中校;1982年升为少将参谋长;1983年一跃 而为国防军总司令。一位颇有名望的军事家这样评价说:“诺列加既是军事专家,又擅 长反间谍活动,既是排除地雷的内行,也是对心理战研究有素的军中强人。” 无论评价客观与否,这次,诺列加与美军的周旋足以证明了这一切。 “20日凌晨1时武装入侵巴拿马。”这个被美军称为“H时行动”的绝密计划在美国 入侵官兵还未曾知晓前48小时,诺列加已了如指掌。虽说,美国国务院有人曾打电话旁 敲侧击地提醒过诺列加,但更重要的是诺列加从19日每隔10分钟,有一架美军巨型运输 机降落运河区美军霍华德基地的反常迹象中断定:入侵就在20日深夜。尽管五角大楼再 三掩饰:“这是一场军事演习!”但仍未骗过诺列加。 聪明过人的诺列加,权衡自己的兵力,拟定出一套作废小而奏效大的军事计划。他 心里很清楚,200万人口的“巴掌”之国,正规国防军仅有5200人,连准军事部队“尊严 民兵营”算在内,也不过1 人而已。再加上那屈指可数的28辆装甲车、39架飞机和1 2艘舰艇。在强大的美军面前,无疑是一场老虎吞噬山雀的战争。“用小规模的运动战和 游击战与侵略者周旋。”诺列加暗暗决定。 12月19日,诺列加下达紧急密令:除留小部分兵力守卫重要军事目标外,所有正规 军换便服,潜出巴拿马城。这是美国人做梦也未曾想到的军事行动。结果异常奏效。 就在里奥哈托镇美军初战告捷、得意忘形地高喊:“巴军投降了!”“巴军逃跑了!” 时,神出鬼没的诺列加已率领百名武装人员冲进了美军驻巴拿马的南方司令部大楼。一 阵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袭击,彻底捣毁了这座“老巢”。 几乎同时,巴军在科隆市、巴拿马城郊区全面向立足未稳的美车发起攻击,使美军 伤亡惨重,感到无力抵抗。 美军入侵军司令部向五角大楼发出紧急救援的呼唤。白宫内一片惊愕。布什总统的 心情更为沉重。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美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威望,也决定着 他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输和赢至关重要! “火速向巴拿马空运2000名士兵,”“抓住诺列加赏金100万美元。”美国政府又一 次下达了新的命令。 “100万美元?哈哈哈!”诺列加捧着一张重金通缉令大笑不已。他对世界头号军事 强国的无能举动感到可笑。 突然,诺列加的笑声嘎然而止。他紧锁双眉,陷入了沉思……。面对着100万美元的 重金通缉令,诺列加在心灵深处默默地问自己:“退路在何方?”通向邻国的主要通道 已被切断,友好国家的大使馆已被美军的枪口所监视。所有通讯中断,仅有的与国外联 系的小型电台,也被美军电子侦察机控制,哪怕功率再小,仍逃不脱美军接收器的监视。 绝望了吗?不!这位早年就研究过美军情报机构,当过10年情报局长,曾与以色列“摩 萨德”老牌特务头子迈克尔・哈拉里形影不离的将军,并非平庸之辈,他自有绝招。诺 列加扔掉了电台,抛开了保护他的大部队,只身一人与美军开始周旋。 100万美元,像一块巨大的“肥肉”,不仅吸引着美军官兵,而且也诱惑了无数诺列 加的反对者们。一时间,“发现诺列加”的电话、纸条、人员接踵而来。 23日清晨,旭日刚刚跃出地平线。一位气喘吁吁的中年人向美军报告:在海滨美军 基地附近的私人住宅发现了诺列加。 美军快速包围了这座住宅,却发现这是一座被诺列加用来算命的房子。屋内凌乱地 散落着巫婆用的黑吸管、黑面布、动物内脏和几盒兽血,烟灰缸里的烟蒂却在冒烟,只 是不见一个人影。 当天下午,又有一位妇女向美军打电话:诺列加躲在巴拿马与哥斯达黎加边界不远 处的他以前的别墅里。 等到美国兵赶到时,诺列加刚刚扔下的烟头仍未燃尽,细细的烟柱在空中划上一个 个嘲笑的问号。 整整4天过去了,诺列加仍未抓到。频频扑空的消息像一块巨大的阴影笼罩在美国五 角大楼上空。世界在指责,多数国家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美国总统布什坐卧不安。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两个半月前与诺列加较量而惨遭失败 的一幕……。 5.3 十月政变 发生在1989年10月3日巴拿马的一场拙劣政变,使美国白宫丢人现眼。人们由此猜疑 布什政府是否能够担当大任。 而政变对于诺列加来说,苍天保佑了他化险为夷。 10月3日,清晨。天高气爽。安睡了一夜的巴拿马城又恢复了白日的繁忙。街面上, 上班的人流匆匆,车水马龙。阳光下,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显得格外的安静和威严。 和往常一样,诺列加准时步入国防军司令部上班。四、五个手插在口袋里的卫兵前 后簇拥着他。稍懂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手里握着枪。 突然,眼尖手快的卫兵发现办公室周围有全副武装的疑兵。他立即拦住诺列加。 “有埋伏!”说着卫兵们迅速掏枪,用身体掩护着诺列加向后退去。然而,一切都晚了。 埋伏在办公室附近的政变部队一拥而上,直向诺列加扑来。卫兵们迅速开枪射击, 顿时国防司令部大楼内枪声大作。 训练有素的卫兵边打边退,企图将诺列加送出司令部大楼。但哗变部队已将诺列加 围了个水泄不通,万般无奈,诺列加只好命令卫兵停止还击,自己束手就擒。 几乎同时,外面也进行着激烈的枪战。 一队全副武装的巴拿马中层军官向诺列加的警卫部队发起了猛攻。子弹像雨点一样 落在墙壁和玻璃上。 “政变了!”“内部的军事政变!” 惊慌失措的巴拿马居民们奔跑着、呼喊着。瞬间,政变的传言沸腾在整个巴拿马城。 10分钟后,枪声嘎然而止。一切又恢复了死一样的宁静。一辆乳白色、印有红十字标记 的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地从交火区穿过,随即又引起一阵枪声大作。 巴拿马城上空的空气凝固了!电话中断,商店关门,无数胆小怕事的居民,气喘吁 吁地冲到学校、幼儿园,把刚刚送出的孩子又接回到家中。谁也弄不清这场政变将持续 多久。 然而,在距离首都不远的几个地方,一些无视枪弹的学生和反对党的狂热分子们, 高喊着“自由万岁”的口号在示威游行。 策划这场政变的头号人物是巴拿马国防军“乌拉卡营”营长莫瓦塞・希罗尔迪。而 直接后台是巴拿马参谋部情报局长和一些高级军官。政变的总后台是美国政府。请看政 变前后的一幕一幕。 10月1日,星期日。巴拿马城,入夜。 一辆小车偷偷摸摸地驶进了美军驻巴拿马南方军区司令部大院。车灯刚熄,希罗尔 迪营长的妻子就匆匆地跳下车。在一个卫兵的引导下,她径直走进大楼。 在办公室里,她在急切地向美军军官报告:“按贵国授意,我丈夫准备在2日发动一 场推翻诺列加将军的政变。请求今晚与贵国情报官员面谈。” “可以。”美军官答应得非常痛快。 会谈在美军情报局的会议厅秘密举行。 希罗尔迪少校提出两点请求:一是请容许自己的妻子暂时躲避在美军基地;二是请 美军出兵封锁美州大桥和阿马多公路,以助他一臂之力。 事关重大,美情报官员表示:请示白宫后立即答复。 华盛顿,10月2日,星期一。凌晨两点半,夜深人静。睡梦中的美国国防部长切尼被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他睡眼朦胧地抓起听筒,里面传来上任第一天的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鲍威尔的声音。他在报告希罗尔迪少校的政变要求。切尼听罢后,一骨碌从床 上坐起,他脸上露出极度的兴奋。 美国政府久久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赶走诺列加这个看门狗,永远霸占巴拿马运 河。这个曾让美国人付出心血而未能如愿的计划,今天有了天赐良机。借刀杀人。这既 不沾血腥又能实现愿望的美差,岂能不插手相助? “同意波尼娜到我基地避险!”切尼当即表示。 “封锁道路之事……”切尼犹豫了。他感到动用军队关系重大,必须向总统报告。 究竟出不出兵?布什也拿不定主意。他想听一下高参们的意见。 上午9点半,布什总统召集的紧急会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举行。官员们的意见异 常一致:“届时见机行事,封锁道路!” 命令下达后仅14分钟,驻巴拿马的美军已占领了各个交通要道,随时配合政变。 此刻,美国白宫。密切地注视着巴拿马的动向。 一个消息接一个消息飞进白宫。 “原订2日上午的政变取消,改到下午。” “下午政变取消,改为晚上。” 夜幕刚刚降临,希罗尔迪夫人又匆匆通知美方:政变改为3日上午行动。 此时,守在电视屏幕前的切尼大怒:“希罗尔迪,你这个混蛋!”他真想大骂希罗 尔迪少校一顿,但这位政变分子没有给美国人留下真实的电话号码,真可谓鞭长莫及。 突然,切尼的脑际闪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莫非是诺列加故设圈套,引诱美国人上 钩。顿时,切尼出了一身冷汗。 谨小慎微的切尼,立即用电话通知驻巴拿马南方司令部:“看风驶舵,切莫轻举妄 动。” 然而,切尼多虑了。历史又一次嘲笑了这位国防部长。就在美国人举棋不定,疑虑 重重的时刻,3日早晨8时,政变发生了。 诺列加被关进一间临时监狱。他表现得异常镇定,他似乎相信自己的威力和命运。 也许是政变分子过分专注和紧张,诺列加被扣的消息并没有及时通知美国政府。尽 管略有心计、上任仅一天的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瑟曼中将,命令1200名美军日夜高度戒 备,十几架直升战斗机不断盘旋,随时准备出击,但诺列加被扣,他仍不知晓。 上午10时,电台里传出希罗尔迪的声音:“我郑重宣告:诺列加被捕,国防部已被 占领,政变成功。” “这是一次纯军事行动,不涉及任何政治交易,美军没有参与政变。”“此次行动 的目的,就是强迫诺列加将军隐退,恢复军人的威信、人民的尊严和1968年革命方针。” “我们公开承认罗德里格斯为首的现临时政府。” 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希罗尔迪的讲话还没有结束,在诺列加的暗示下,一条 营救“命令”通过国防部的内线亲信,迅速送到诺列加的“嫡系”部队――“2000年营” 营长的手中。 这位跟随诺列加多年的老部下立即筹划出了营救方案。 在一片“与将军同生死”的呼喊声中,向国防司令部发起猛烈进攻,顷刻间,国防 军司令部上空升起了一个个巨大的烟柱。 中午12时30分,装备和兵力绝对优势的“铁杆营长”向政变分子希罗尔迪发出最后 通碟:“尽快释放诺列加,否则后果自负。” 面对炮火凶猛的“2000年”营,希罗尔迪后怕了,他竟有点晕头转向,束手无策。 他当即召来支持政变的情报局长吉列尔莫上校、人事局长胡利奥上校和协调局局长 贡多拉中校商讨万全之策。 政变部队节节败退。子弹像冰雹似地敲打着大楼。“有官兵投降!”一个卫兵慌慌 张张地报告。情况非常严峻,怎么办? “请求美军出兵增援!”希罗尔迪慌乱中做出决定。 12时48分,沉闷的中午。两名衣冠蓬乱的巴军中校,匆匆忙忙地翻过国防军司令部 的铁栅栏,一溜小跑向美军克莱顿基地的大楼奔去。 紧急请求会见。经瑟曼中将批准,南方司令部副司令西斯内罗斯少校召见了要求紧 急会见的两名巴军中校。 豪华的卧室内,谈话异常简单。 “诺列加被扣,反击部队十分凶猛,我们请求贵军派直升飞机或装甲车将诺列加运 出去。”巴军中校的话直截了当。 “我们十分乐意减轻你们的负担,请把诺列加交给我国审判。”西斯内罗斯少校在 直接要人。两位中校拒绝了美军赤裸裸的要求。出兵援助一事暂时搁浅。但巴拿马政变 分子不愿交出诺列加的消息迅速传进白宫。 几乎同一个时间,美国国务院收到驻巴拿马美军使馆的电话:“政变部队想把诺列 加引渡美国。”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美国法律专家,很快就拟好了全套引渡法律程序。 然而,也在这个时刻,美国中央情报局得到情报:3日上午,诺列加在外地视察、压 根就不在国防军司令部。 “诺列加到底在何处?”三种截然矛盾的情报把布什搞懵了。 现实又一次嘲笑了美国人和美国现代化的情报机构。谁也想不到这竟是一字之差。 是美国驻巴使馆官员将南方司令部报告的“不想交出诺列加”,听成了“想交出诺列加”。 酿成了美国人的迟疑。情报局的情报更属捕风捉影。 就在布什总统犹豫不决的关键时刻,政变部队终于抵挡不装2000年”营的进攻,极 不情愿地释放了诺列加,宣布投降。 一场苦心经营,千载难逢的政变在美国自己的迟疑下流产了。 美国政府的情报失误,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是的,人们在嘲笑美国的同时, 又暗暗地钦佩着诺列加将军。有人说他用“眼神”指挥了一场反政变战争。这话不无道 理。 被绑架的6个小时,诺列加显得异常平静,除了一个简单的暗示外,他一句话也没说。 他知道,此时此刻,保全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他胜利了。胜利得那样从容,那样不可 思议。美国人曾咬牙切齿他说:“是神灵保佑了这个独裁者。” 3日晚,刚刚解脱绳索的诺列加在电视台露面了。他面带微笑,神采奕奕,看上去似 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的话狂妄而刚劲:“虽说美国人插手和支持了这场政变,但政 变对我来讲,就像刮过一场风一样感到轻松和随便。” 5.4罢免诺列加 如果说布什总统因“情报失误”贻误了捉拿诺列加的良机。那么,一年前,里根总 统导演的驱赶诺列加下台的政变,也都惨遭失败。这不得不让人钦佩诺列加铁腕的神奇。 1988年,巴拿马发生了奇迹,一夜之间,总统罢免了总司令,总司令又废黜了总统。 这一事件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 那是2月25日的雨夜。黑沉沉的云层死死笼罩着整个巴拿马城。瓢泼般的大雨无情地 拍打着地面和楼房,劳累了一天的巴拿马人,此时都聚集在电视机前,尽情地欣赏娱乐 的电视节目。 突然,诱人的芭蕾舞剧中断了。人仍以为下雨天风刮走了天线,或是出现了其他意 外。然而屏幕上暗了一会儿又亮了,屏幕上出现了巴拿马总统德尔瓦列的特写镜头,这 位平时风度翩翩、笑容满面的总统,此时显得异常严肃和紧张。他的脸绷得很紧,肌肉 在微微地颤抖。光秃的前额上渗出细细的汗珠。 糊涂的人们还未彻底清醒,德尔瓦列已开口了,声音显得紧张慌乱。他向巴拿马人、 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罢免诺列加国防军司令的职务。 瞬间,一块巨石掉进了平静的湖面,掀起了巨大的水浪。 巴拿马城愤怒了!人们聚集在政府办公楼前,砖块和石块一齐飞向总统大楼。国防 军的指挥官们群情激昂。他们高喊着:“司令留下!”“总统滚蛋!”的口号,赤手空 拳地冲进政府大楼。他们要与德尔瓦列进行面对面的“舌战”。 一位跟随诺列加多年的国防军军官,看罢电视,驱车直奔电视台,他想截住德尔瓦 利问个究竟:为什么?,为什么? 诺列加也是在电视机前得知此消息的。当时,这位实权人物坐在家里、翘着二郎腿, 口呷香茶,悠悠自在地边看电视,边欣赏着一叠美女照。这是他的嗜好和习惯。 电视突然中断,迫使他抬起色欲的双眼。他欲喊人,突然荧光屏上出现了德尔瓦列 熟悉的面孔,一种不祥的预兆倏然跃上头顶。他屏住呼吸,死死盯着德尔瓦列的双唇。 他开口了。“罢免诺列加国防司令职务。”他听得真真切切。他先是一愣,接着一 拳砸响墙上的警报器,急速提枪冲出了房门。等卫兵赶到时,他已钻进了车门。 他持枪冲进国防司令部大楼,直奔自己的办公室而去。因为这里是巴拿马军事指挥 中枢。失去了这里也就失去了一切。 然而,他太紧张了。这里没丝毫改变,办公室和往常一样平静、安宁。诺列加如释 重负,嘘了一口长气,重重地跌坐在旋转椅上。他轻轻抬起手腕瞄了一眼金表,仅用了 两分40秒。他为自己的惊人动作而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他迅速向所有部队下达命令,没有我的“亲口令”,任何人不得动用一兵一卒。 诺列加清楚,这场政变已是蓄谋已久。 早在半年前,德尔瓦列就风尘仆仆地奔波于巴拿马和美国之间。他要同里根政府商 讨一套逼迫诺列加“自动退休”的计划:体面地将“独裁人物”诺列加赶下“实权宝座”。 只有这样,他才能抬起躬着的脊梁,显露总统的威严。 1988年1月6日,德尔瓦列的专机又一次在美国的迈阿密机场降落。以检查身体为幌 子,德尔瓦列同美国金融界和政界人士进行着出卖灵魂的“私下会谈”,他向“主人” 控诉着一桩桩、一件件巴拿马政府的政治、经济危机,历史责任理所当然地推到独裁者 诺列加的身上。 2月中旬,德尔瓦列再度赴美国,依然在迈阿密。这位自称有权无势的总统与美国助 理国务卿艾拉姆斯进行秘密的筹划。 一时间,“内阁中设国防部,取代国防军司令部”的传说,飘荡、盘旋在巴拿马的 大街小巷。 “请诺列加体面下台!” “诺列加,警惕德尔瓦列在行动!” 两种截然对抗的标语、口号同时出现在巴拿马城。巴拿马人在期待!美国政府在期 待。此时,两种势力平分秋色。 2月25日,黄昏。夕阳正欲与巴拿马运河接吻,那样红,那样大,红得像鲜血,竟给 人一种不祥的预兆。 8点40分,德尔瓦列总统办公室。国防军参谋长胡斯蒂内斯轻轻叩开了房门。他是接 到总统电话后匆匆赶来的。 “请坐。”还未等参谋长坐稳,德尔瓦列就单刀直入地说:“我请你接任国防军司 令的职务。”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胡斯蒂内斯愕然了,久久没有开口。他的脑际在高速运转。“取缔诺列加,可能吗?” “就是取缔了,也只会是昙花一现。不!不!”这位对诺列加了如指掌的明智者,迅速 作出了抉择,当场拒绝了从天而降的“权力”。 “这是总统的决定。10分钟后公布。”说着德尔瓦列站起身就走。 胡斯蒂内斯慌了。他急忙跃起:“总统阁下,军政大事,切莫感情用事。”然而, 一切都晚了。门“膨”地被关上了。 德尔瓦列直奔电视台而去。 德尔瓦列怎么也没想到,在他宣布罢免诺列加的同时也罢免了自己。被兴奋和喜悦 刺激的德尔瓦列从电视台出来时,街上的示威者已堵塞了巴拿马城的主要交通。他只好 绕街串巷,几经周折才回到了总统办公室。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诺列加和所有议员。 会议在诺列加杀气腾腾的威逼气氛下紧急召开。议员们几乎是一种口吻,一种腔调: “违反宪法!罢免国防军司令为什么不经过我们?” 德尔瓦列慌了,面对一串串的指责,他张口结舌,无言对答,他直觉得浑身上下有 无数个小毛虫在蠕动,那是在出冷汗。诺列加就坐在德尔瓦列的对面,他那咄咄逼人的 眼睛,始终怒视着德尔瓦列。 会议完全按照诺列加的意图进行。议员们异口同声地通过了废黜德尔瓦列总统的决 议。选举教育部长帕尔马为代总统。 一切由美国政府策划的较量,又以亲美派德尔瓦列的失败而告终。 凌晨,6时30分。时间的距离仅仅相差10个小时。同一个电视台的同一个话筒前,诺 列加又宣布废黜了总统。不仅巴拿马人感到惊奇,连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都惊叹不已。 后来,诺列加派警察包围了德尔瓦列的私人住宅,并封锁了附近的道路。德尔瓦列 在绝境中只好偷偷地跨过铁栅栏,逃进了美军驻巴拿马南方司令部。 5.5 铁腕将军 人们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上任6年的总司令,神奇般地让5位巴拿马总统含 恨离开宝座。他运筹的不全是阴森森的枪口。 1985年,巴尔雷塔总统被驱赶下台,是因为他背着诺列加将军,背着巴拿马人民与 美国政府勾结,出卖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尽管在他含泪离开总统办公室时,大骂诺列加 是“没有人性的独裁者。” 事隔不足3年,德尔瓦列被废黜逃跑时,也曾咬牙切齿地怒骂:“诺列加,你这个独 裁者,不报一箭之仇,我誓不为人。” 是的,事隔不久,在反对党的支持下,德尔瓦列在美国南方司令部遥控指挥下,组 织了一次推翻诺列加独裁统治的大游行。但因参加者廖廖无几,最终以失败告终。 诺列加不断用枪杆子更迭总统,动机尽管不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他不情 愿看到巴拿马政府成为美国人的傀儡。运河毕竟是巴拿马的运河。因为,诺列加是运河 养育的儿子。 诺列加1934年出生在巴拿马运河南岸的一个穷人家庭。 他5岁那年就被遗弃于孤儿院。他曾在高中的日记里这样写到:有朝一日,我当上了 “共和国总统”,我的第一志愿是驱逐美国人。 在巴拿马大学期间,他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常为学生报《教育报》的“更 新与死亡”专栏撰稿,并以学生领导人身份出席巴拿马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54年大学毕业后,也许他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毅然步入秘鲁首都利马的乔里略军 事学院攻读军事工程专业。回国后他如意地当上了国民警卫队军官。迅速与步步高升的 青年军官托里霍斯结为挚友。 1968年诺列加大胆而果断地支持托里霍斯发动军事政变,使他的挚友一夜间窃取了 巴拿马的军政大权。毫无疑问,诺列加自然是近水楼台。 1970年,一批大胆妄为的年青军官企图趁托里霍斯出国访问之际,发动政变。情况 万分危急,聪明而机智的诺列加,及时控制了一个军用机场,以惊人的速度安排托里霍 斯安全回国,成功地粉碎了政变。 在粉碎这次政变中充分显示了诺列加的才能。很快,诺列加就被托里霍斯提升为陆 军中校,并调到国民警卫队司令部,担任权利极大的军事情报处处长。 任职13年,诺列加大显身手,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权利,在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连他的恩师、总统托里霍斯也惧他三分。 1983年,托里霍斯在飞机失事中丧生。国民警卫队的高级军官们达成协议,轮流出 任总司令。但官欲极大的诺列加靠自己巧妙的手腕掌握了总司令大权,并迅速主持通过 军事组织法,变国民警卫队为国防军,成立了以他为核心的国防司令部。从此开始了他 在巴拿马的强权统治。 熟悉诺列加的人都知道,这位卷发、细眼浓眉的将军有着五花八门的爱好。他喜欢 花足够的时间玩弄权势、研讨文学作品。更爱跳舞和柔道。他收集各种如蟾蜍之类的小 瓷雕像。他喜欢漂亮的女人,为此手头也集存了一批美女的玉照。 同时,他还虔诚地信奉佛教。 诺列加是印地安和哥伦比亚血统。这位人称“凤梨脑袋”的私生子有着超人的聪明 才智。“独裁”尽管是敌对者的攻击,但诺列加也确确实实有着不光彩的武断和专横。 追溯他私人的生活内幕,也显示出专横的影子。 早在他军校毕业不久,他强奸了一名少女。那时正在走红的托里霍斯将他包庇了下 来。通过关系将他调至奇里基省。报到不久,他欲火中烧,旧病复发,又强奸了一名13 岁的女孩,并毒打了这位姑娘的姐姐。这事又是托里霍斯设法解救了他。 诺列加在奇里基省当军区司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中了投机分子谢伊罗漂亮的姐 姐,并与她结为伉俪。从此,谢伊罗借助诺列加的权势扶摇直上。先当农牧部长,后任 台湾“大使”。作为诺列加的代理人,谢伊罗在日本、香港、南朝鲜等地经营挂巴拿马 国旗的远洋航运事业。一年跑一次即得30万美元。大量贪污受贿。诺列加百般器重这位 “姑舅”,将他扶成第二大执政党的领袖,成为自己左右政局的臂膊。 一年后,节外生枝。35岁的维克特・阿马多走入了诺列加的生活。这位年青婷婷的 女人靠自己的美貌和女性特有的魅力逮住了将军。 诺列加陶醉了,几乎有些丢魂丧魄。他很快与妻子离异分居了。不甘“寂寞”的维 克特立即参与了国家事务,完全将谢伊罗姐弟俩排斥在外。转眼间,维克特的父亲摇身 一变,登上了国家第五电视台总裁的宝座,为诺列加大造舆论。维克特的妹妹玛尔・塔 ・阿马多被诺列加任命为捞钱单位――国家彩票局局长,控制着可观的财权。 为此,谢伊罗姐弟大为不满,时而有所暴露,但不敢公开决裂。而诺列加考虑到名 誉,同时在贪财敛货方面与谢伊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把柄在人家手里,也不敢贸 然采取处置手段。 诺列加在13年的情报工作中,苦心经营建立权力基础。他对每一个可能成为他的敌 人的人建立了全部档案,就连他的救命恩人托里霍斯也不放过。有人说托里霍斯死于神 秘的飞机失事,是诺列加设下的圈套。 诺列加当上总统以后,私人财产在2―10亿美元之间。他豪华的别墅里摆满了艺术珍 品和昂贵的家具。他年收入4000万美元。他在巴黎和法国南部拥有公寓和地皮,他还在 西班牙、日本和以色列等地拥有地产。在巴拿马,他的楼房有12幢。 因此,尽管诺列加为捍卫巴拿马主权在斗争,但仍有着千丝万缕的“独裁”嫌疑。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诺列加驰骋政坛的基本信条。 1987年6月1日,诺列加迫使巴拿马第二号实权人物迪亚斯辞职。 迪亚斯辞职后,对记者大发牢骚:“我的身体很好,这纯粹是诺列加的政治手腕。” 完全失去理智的迪亚斯,向记者们公布了诺列加将军的全部“丑恶内幕”。 1984年大选,诺列加策划舞弊,在票箱上大做手脚,使获胜的反对党领袖阿里亚斯 落选。诺列加伙同迪亚斯、现任参谋长胡斯蒂内斯逼前总统巴尔莱塔下台。 诺列加设圈套制造空难,谋杀他的恩师托里霍斯将军。 疯狂的迪亚斯,此时此刻忘却了一切,甚至忘了他怎样窃取了参谋长的要职。 迪亚斯是托里霍斯将军的表弟。1983年,托里霍斯将军遇难后,是诺列加导演的 “3人君子协定”使普普通通的迪亚斯,一夜之间荣升到国防军参谋长的要职。 “协定”的内容是由诺列加、迪亚斯和任参谋长的帕雷德斯“三人帮”发动政变。 如果政变成功,由诺列加任国防军司令、迪亚斯任参谋长、帕雷德斯等候竟选总统。 政变出奇的顺利。依据“君子协定”,帕雷德斯欣然辞去了参谋长职务,解甲从政, 做好了参加竞选,角逐总统的一切准备。然而,“天真”的帕雷德斯上当了。 就在帕雷德斯信心十足,准备就位时,结果公布了。当选总统的既不是获胜者反对 党领袖阿里亚斯,也不是帕雷德斯自己,而是诺列加事先安排好的“心腹”――巴尔莱 塔。 “流氓,十足的政治流氓!”帕雷德斯发现自己被诺列加耍了,气愤地大骂。他差 点被气成了神经病。因此,迪亚斯毫不留情的揭发,瞬间激起了一场空前的政治风暴。 26个反对派乘机而起,发动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诺列加辞职的呼声一浪高过 一浪。巴拿马首都的大街小巷挤满了游行的人群,商店关门停业,居民们每隔3个小时敲 一次空盆,表示抗议的汽笛声响彻巴拿马城上空。 目睹了这一切的诺列加如坐针毡。他悔恨自己没有早识破迪亚斯的狼心狗肺和狗急 跳墙的本性。万般无奈,诺列加不得不下令紧急戒严。 这时,美国人趁机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撤换国防军司 令诺列加,并以停止经济和军事援助相威胁。 这一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行为,激起了诺列加和巴拿马人的极度愤慨。 借此良机,精明的诺列加组织了一场万人大游行,不失时机地打击了美国人的嚣张 气焰。游行在6月30日阳光明媚的上午举行,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引人注目的是8名 内阁部长走在队伍的最前列。15000人把美国驻巴拿马使馆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高呼: “美国人滚出运河区”的口号。石块、墨水瓶、果皮象冰雹般的落入使馆。 美国人惊慌了。侵占巴拿马运河几十年,从未遇到过如此大的反抗。美国南方司令 部立即下令1万官兵进入戒备状态。第二天,美国迅速关闭了在巴拿马城的领事馆。事态 在美国人的收敛下暂时平静。 引起这次事件的迪亚斯在1988年3月27日因诬告罪在家中被捕。法庭上,这位昔日口 若悬河的高级军官,面如土色,张口结舌,他满怨自己空口无凭,对诺列加的指责毫无 证据。法庭以“危害国家罪”判处他和7名随从人员监禁5年。 然而,事情十分巧合。一直同迪亚斯关系暖昧的德尔瓦列,以总统身份赦免了迪亚 斯。身败名裂的迪亚斯深感无地自容,被迫在圣诞节前夕,飞往委内瑞拉首都,与等候 在那里的家人团聚。一场轩然大波,终以迪亚斯被驱逐而平息。 1987年底的一个星期天。一架美国专机缓缓降落在巴拿马机常在五角大楼官员帕斯 托里诺和美国大使戴维斯的陪同下,美国助理国防部长阿米蒂奇满面微笑地走下飞机。 彬彬有礼的诺列加将军不紧不慢地迎了上去,两只手轻轻地握在一起,旋即就松开 了。诺列加清楚,阿米蒂奇此次专程来访,――定有重要企图,必须慎之又慎。 果然不出所料。阿米蒂奇软硬兼施地向诺列加摆出了一份“布兰东计划”,希望诺 列加能理解美国人的苦口婆心。 布兰东原是巴拿马军队的情报要员。与诺列加共事多年,两人颇有交情,可以说是 诺列加的得力助手。1983年,刚刚上任的诺列加,就委派布兰东出任驻美国纽约总领事。 但5年后的布兰东竟背着诺列加,大胆妄为地私自炮制了一份争取已拿马实行民主的计划, 邵布兰东计划。 布兰东计划分为四步:一是改组现政府;二是改编国防军并任命新的司令;三是组 织过渡政府;四是保证1989年举行自由选举。“布兰东计划”刚刚出笼,就被美国人视 为珍宝,大力赞赏。巴拿马总统德尔瓦列也拍手称赞。当然此计划要付诸实施,并非易 事,关键人物是诺列加。 阿米蒂奇的亲自出动,足以证明美国人对实施计划的决心。阿米蒂奇的话委婉而动 听:“为了两国政府的共同利益,还请将军三思而后行。”诺列加望着阿米蒂奇没有吱 声。 “自行辞职隐退,这样既体面,又光彩,为什么总要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阿 米蒂奇的话带着霸权主义的口吻和压力。 诺列加犹豫着,他双眉紧锁,陷入沉思。面对美国的助理部长,他不能不有所表示。 此时,他思索的不是辞职,而是万全之策。 终于,诺列加开口了。完全出乎意料,他答应马上辞职,立即搬家。阿米蒂奇完全 信任了诺列加的“诺言”。他重重地拍了两下诺列加的肩膀,如释重负地飞回白宫。 一幕由诺列加自己导演的“下台戏”,开始在巴拿马城上演。 1988年1月6日深夜,诺列加住宅区内灯火通明,汽笛声声,出出进进的警卫紧紧张 张地向车上搬运着东西。 8日,巴拿马城的大街小巷里流传着一条异常秘密的小道消息:“诺列加的家属已悄 悄飞往多米尼加共和国了……。” 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两架满载箱子行李的飞机,在巴拿马城上空盘旋了两 圈后,向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飞去。 下午,在盛大的维护运河主权斗争24周年纪念会上,人们没有见到诺列加。消息灵 通者们在窃窃私语:“诺列加已乘军用飞机带少数侍从飞抵圣多明各。” “诺列加逃跑了!诺列加垮台了!” 一些疯狂的反对派们欣喜若狂,数千名群众上街游行。大批市民聚集在自由大街聆 听着狂热者的演讲:独裁政府已经倒台,共和国再次获得独立,人民取得了自由……。 也恰恰在狂妄者弹冠相庆,举杯高歌的时候。神出鬼没的诺列加回来了。谁也未曾 想到,这竟是诺列加蓄意安排的一场假出走。尽管“出走”的时间仅有21个小时,但它 起到的作用却至关重要。按诺列加预先的设想,“出走”要使阿米蒂奇含笑返美,要让 国内小丑竞相表露。他想认真观察一下各方面的反映。 事实表明,诺列加的“目的”已如愿以偿。但谨慎的诺列加却向外界公布:“出走” 是为了看望女儿和女婿而进行的一次私人旅行。 事隔不久,布兰东被巴拿马政府宣布为“叛徒”并解除了总领事职务。布兰东计划 也随着布兰东的解职而消声匿迹。 据说,事后阿米蒂奇曾打电报给诺列加,电文仅有四个字:“口是心非。”诺列加 看后一笑了之。 美国政府施展的种种倒诺行动失败后,对诺列加越发恨之入骨。美国总统布什向白 宫情报局下达密令:寻找一个致诺列加于死地的借口。 80年代,形形色色的毒品走私活动席卷全球。一时间,毒品问题成为西方各国极其 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常年吸毒者达300万人。全世界近90%的非法毒品被美国人吞掉。 美国毒品市场,一盎司纯可卡因已卖到8000美元,为一盎司黄金价格的20倍。因吸毒引 起的抢劫、盗窃、凶杀、绑架随时可见。更令人震惊的是:1982年至今,己有2300多名 司法人员和政界人士惨遭贩毒集团枪杀。在毒品贩子枪口下丧生的平民达15700多人。 1989年8月,哥伦比亚两个世界最大贩毒集团之一的“麦德林卡特尔”把黑手伸向资 助哥伦比亚政府开展扫毒战争的美国。威胁要绑架布什的子女,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派 特工人员保驾。 就在世界人民对贩毒深恶痛绝的时候,一条消息飞入白宫:诺列加参与国际贩毒。 顿时,一个罪责难逃的“借口”终于找到了。布什立即下令:“弄清起诉全过程。” 一个调查组迅速成立并开始工作。 1988年2月4日,阴霾的下午。迈阿密法院的大厅里,执法官宣读了一份起诉书。起 诉书出奇的长,共30页,罗列了诺列加12条罪状。起诉书的结尾这样写道:如果以上事 实被确认,可判处罪犯145年徒刑,罚款114万美元。 滑稽的是,当法官正津津有味地宣读起诉书时,被起诉者诺列加却在他的国家―― 巴拿马接见美国客人。 消息传到巴拿马,面对一条条毛骨悚然的罪状,诺列加轻蔑地笑了。他深知,这是 美国人使的“暗枪”,企图置他于死地。“罪证”的提供人无疑是布兰东。因为他要报 “叛徒”这一箭之仇。 在法庭上,布兰东的证词有根有据,绘声绘色:“1984年,臭名昭著的贩毒黑帮 ‘麦德林贩毒集团’杀死了哥伦比亚司法部长博尼利亚。凶手在诺列加的庇护下,逍遥 于巴拿马。” “麦德林贩毒集团同诺列加坑瀣一气,在巴拿马建立了一座可卡因工厂,将来自哥 伦比亚的古柯加工后,运往美国。” “从1982年到1984年,诺列加曾安排了100万磅大麻运往美国并转移赃款100万美元。” “1984年到1986年,他伙同贩毒集团将2吨可卡因和500吨大麻偷运美国,得款460万 美元。” 对诺列加恨之入骨的布兰东讲得真切而又具体。仍然感到不过瘾的布兰东,还振振 有词地向美国法庭提供了诺列加的私人经济势力。他带着极度的质疑口吻在陈述:“月 薪仅有1200美元的诺列加却家财万贯。巴拿马有12处住宅,法国等5个国家有别墅。” “诺列加的财富估计在5亿到10亿美元之间。他过着‘埃及国王的生活’。军用绑腿 用黄金、白银制成。” “他相继收集了200种军帽、拥有飞机、直升飞机和豪华轿车。他的富有和豪华与菲 律宾的马科斯和海地的杜瓦利埃不相上下……。” 布兰东的证词,使布什政府欣喜若狂。 “逮捕诺列加,打击毒品贩子。”美国政府做出了决定。然而,事情并非简单。巴 拿马毕竟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按照美国和巴拿马1904年的引渡条约,不得迫使任何一方 引渡其公民,更何况诺列加是主权国的领袖。 如果把逮捕的时机放在诺列加进入美国境内,或在外国期间东道国接受引渡要求时, 固然不错,但这又要等到牛年马月。巴拿马运河已不容许美国人再优柔寡断了。 5.6 逮捕诺列加 1989年12月17日,没有阳光的中午。白宫的高级餐厅里,布什的“特邀午宴”进入 尾声时,总统宣布了这一惊人的决定:“我决定武装逮捕诺列加。” 目的异常明确: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马到成功。这一大胆决策的结果,在美国的入 侵史上又记下了这样的一笔:陆、海、空2.4万军队一齐出动。动用了美国最现代化的 部队一82空降师。第一次将最先进的F―117隐形战斗机投入战争。116名女性直接进入战 争最前沿。一位百发百中的女少尉击毙了4名巴军士兵。 然而,战争并没有像布什预料的那样顺利。4天过去了,不仅没有抓到诺列加,而且 美军处处遭到巴军的骚扰。圣诞节即临,布什总统如坐针毡。 恰恰在这个时间,12月24日中午。诺列加只身驱车,绕过美军“耳目”,驶入梵蒂 冈驻巴拿马大使馆。这是诺列加最满意而唯一的选择。与美军周旋了4天的诺列加,早已 疲惫不堪,精疲力尽,他想尽快找到一条生路。 24日凌晨,他突然得到一个消息,与自己常来常往的梵蒂冈使馆没被盯梢。他顿时 大喜,“天无绝人之路。”他迅速与梵蒂冈使馆进行了电话联系,得到的回答异常满意: “可以,保你平安无事。”然而,诺列加失算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是自己迈向地狱的 第一步。 诺列加进了梵蒂冈使馆的消息很快传到白宫。布什欣喜若狂,他连连称到:“多好 的圣诞节礼品,”“多好的礼品呀!” 布什亲自拿起了电话。他在直接向梵蒂冈使馆要人,但遭到了婉言谢绝。此后,美 国向罗马教皇施加压力,向诺列加施展攻心战。美国政府运用了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 战术。 一时间,几十号高音喇叭独出心裁地架在梵蒂冈使馆周围。此起彼伏的摇滚音乐震 耳欲聋。“诺列加滚下台,不要独裁分子”的新闻,在反复地播放,几乎是在呼喊。一 首名为“无处可逃”的乐曲直对着诺列加住的小屋。 这种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音乐“攻心战”是美国人的独创。 “巴掌”大的梵蒂冈使馆周围,一连数日,人车如潮,直升飞机的轰鸣、高音喇叭 的吼叫,仿佛要将这块小小领地掀个天翻地覆。 几十辆坦克的炮口,阴森森地从围墙外伸进了使馆,几百名美军的枪口瞄向使馆大 楼的每一扇门窗。似乎围住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满身法术的妖魔鬼怪。 梵蒂冈使馆内,一间普通的小屋里。诺列加穿着一身斑澜的迷彩服,呆呆地站在屋 中央。他脸色蜡黄,眼睛布满血丝。接二连三的音乐“轰炸”使他坐卧不安,惶惶不可 终日。 他悔恨不该到这个鬼地方来,不该自投罗网。 “哗啦”他将一盆冰凉的水从头上倒下。他心里发烧,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好受些。 使馆的主教来了,与他进行着第4次谈判:“快离开这儿吧!我们受不了了。”主教在明 显地驱赶他。“求求你,我不能出去。”诺列加在不停地祈祷,祈求教皇的保佑。 但小小的梵蒂冈使馆哪能经得住美国政府强大的压力。 他们终于向诺列加发出最后通碟:“1990年1月4日中午前必须离开使馆,否则主动 交人。” 诺列加绝望了,现实已把他推上“断头台”。他想回到巴拿马人民中间去,但是一 位主教语重心长地提醒他:“不能! 反对派会让你成为第二个墨索里尼。”诺列加在犹豫,此时此刻他完全失去了主意。 昔日运筹帷幄的“铁腕”将军,瞬间的谋略已飞得无影无踪。 他想起了家庭,想起了在别国使馆避难的夫人和女佣人。 “请给我一次与亲人告别的机会。”他向主教在乞求。主教答应了。 电话拨通了,他的手在发抖,声音在颤抖,他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听筒里传来夫人 泣不成声的呼唤:“诺列加,你不能走!”泪如泉涌的诺列加紧紧地咬住嘴唇,没让眼 泪流出来。 1990年1月3日晚8时3O分。世界关注的黄昏。天阴沉沉的,狂风刮着地面的纸片在空 中飞舞,这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兆。 紧闭了10天的梵蒂冈使馆大门终于打开了,身着戎装的诺列加眼珠通红,神色严峻 地出现在门口。使馆里的几位主教陪伴在他的身后。9天9夜,眼睛已熬红的美国兵像饥 饿的蝗虫扑向“食物”。“哗啦”,诺列加被围得水泄不通。 诺列加冷冷地环顾着这一切。他缓慢地向前挪动了几步,轻轻踮起脚尖。他想越过 美国士兵的头顶,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然而,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映入眼 帘的除了美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之外,是一片惨不忍睹的废墟。 4个美国兵架起他向一架准备好的直升飞机走去。瞬间,无数相机的快门启动,真实 地记下了这一惊心动魄的野蛮行径。一位法国记者在追问:“将军,你想说点什么吗?” 诺列加的嘴唇蠕动了一下,没有吭声。此时此刻,他什么也不愿说。 此时此刻,百万巴拿马人都怒视着这架直升机,人们挥动着铁一样的拳头呐喊: “美国佬,滚出去!”愤怒的人群被挡在美国士兵刺刀的外面。 直升机发动了,轰鸣声震动着整个巴拿马,也震动了所有巴拿马人的心。飞机渐渐 消失在巴拿马运河上空。夜幕中,无数巴拿马人流下了耻辱的泪水。 飞机抵达巴拿马运河上空时,诺列加终于忍不住极度悲痛,涕泗滂沱的泪水从高空 坠入巴拿马运河。 强行押送诺列加的直升机在霍华德空军基地停留片刻后,又换乘一架运输机飞往美 国的佛罗里达机场。5月7日送上审判台1990年1月4日下午,美国迈阿密地区法院审讯室, 经过一阵忙乱之后,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法官和律师们个个神情紧张地等候在这里。 今天的审讯非同寻常。因为被审讯者是一个主权国的首脑。 下午3时,飞机刚一降落,诺列加就被直接带入了审讯室。他显得异常疲惫,惺松的 眼睛只是微微地抬了一下。他径直走到属于自己的被告席上,重重地坐下,把头轻轻地 靠在椅子背上。 审讯开始了。他一言不发。法官在问什么他似乎听也没听。起诉书―12条“罪状” 不知何时念完了,他依旧没有丝毫反应。 法官火了,提高了嗓门:“你承认以上事实吗?”诺列加突然抬起头:“美国法院 无权审判另一个主权国家政府的首脑。”他几乎在呼喊。 此时诺列加的辩护律师鲁比诺开口了。他陈述了两点理由:一是诺列加被带到美国 来,本身就违反了巴拿马的法律;二是他是个外国人而且不是在美国领土上犯的罪,审 判他的应是巴拿马法庭,美国人无权审讯。 法官沉默了,法庭也沉默了。 张口结舌的美国人只好宣布休庭。 时间仅仅相隔4天。迈阿密法院又开始对诺列加进行第二次开庭审判。 判若两人的诺列加,今天异常精神,他泰然自若地步入法庭,左手臂上搭着一件沉 甸甸的军服。 诉讼刚刚进行了5分钟,诺列加的律师鲁比诺就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令美国人震惊不 已的问题:“根据日内瓦条约,诺列加将军应享受一名战俘的全部特权。” 鲁比诺的话音刚落,诺列加就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他浑厚的男中音在大厅里回旋: “姓名:诺列加,军衔:上将,编号: 1。” 接着,他迅速穿上了佩带有四星肩章的军服。 法厅愕然了。布什总统惊恐不安。他深深知道,如果诺列加一旦享受战俘待遇,整 个诉讼无效,美国的“入侵事业”将全部毁于一旦。诺列加又一次令布什总统骑虎难下。 据美国一家广播公司报道:被允许换上军服的诺列加,已从一间破烂不堪,连窗户 都没有的牢房里搬进一座舒适的别墅。“慈善”的美国人不得不为他发上薪金,派上佣 人,还为他备有一个装满酒的橱柜。陷入绝境的诺列加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光明。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美国人就把诺列加关进了被誉为“恶魔岛”的马里恩监狱。 此时此刻,条约和法律都黯然失色。无论诺列加有何理由,美国人都将让他在监狱中渡 过余生。 马里恩监狱位于圣路易斯市东南100英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边缘,除了望台、围墙及 沿着周界设置13重带致命利刃的圆筒形铁丝网外,外表很像一个大学校园。有山有水, 风景秀丽。 这个监狱是美国管制最残酷的监狱。送到这里的大都是判有重刑的犯人。这里的每 一个警卫都带有一根长一米的黑色钢头硬塑料棒。这种被称为“肋骨分隔棒”的凶器, 用来分开肋骨,使人疼痛难忍,却不会使肋骨折断。 据说,此监狱四周配置了防空武器,但监狱长哈曼否认了这一点,他希望尽快装上 这种武器。 哈曼很欢迎诺列加的到来。他希望诺列加能写一部《我的故事》,不但可赚到100万 美元,也会使他的监狱名声大震。 巴拿马人民在瞩目,世界在瞩目,整个地球也在关注:“铁腕将军”诺列加,你还 能回到自己的国家吗?!   书 路 扫描校对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