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六章 血溅黄沙 第 1 节 西安是个好地方!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二、西安是个好地方! 慈禧逃到了西安,原先在紫禁城里的太后架子又重新摆了出来,李大总管一看主子来了 神气儿,也跟着威风十足地昂起了头…… 自华阴县往西,数日到达渭南县。再往西走,便是临潼,临潼西五六十里,便是古都西 安。 快到西安了,慈禧太后的心里是越来越坦然了。她思谋着从现在开始就得享享清福了, 京城里的架子也要摆出来,咱毕竟是皇太后嘛。计划着到西安后首先得好好歇一阵子。可不 是吗?自七月来怆惶出京,到如今已经快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走走停停,为了活命而 劳累。本来满可以就住在太原不走了,谁料那该死的洋鬼子又从背后追了过来,虽然从太原 出来往陕西奔逃比出京时舒服多了,但毕竟是逃啊。哎!真累人!到了西安后可得好好歇口 气。也不知道西安那边的行宫修得怎么样了。 “莲英,莲英,这是到哪儿啦?”老佛爷看到路旁出现了店铺,就叫住了轿旁的李莲英 问道。 “回老佛爷,这只是个小镇,前面不远就是渭南县。” “渭南,离西安还有多远?” “最多不过一百八十里。”李莲英想了想说。 “我思谋着到了渭南我们得在那里稍稍歇口气,养养精神,才好进西安。得先叫个人到 西安去看看,看行宫收拾的怎么样了。” “老佛爷所言极是,我们是圣驾,就得有圣驾的气派……”这些丧家之犬,还想装大, 好在关中百姓面前显显皇家的威风。中国人总是这样,尤其他慈禧太后这样的人,在洋人面 前折了面子,被洋人打得落荒而逃,这失去的面子不去到洋人那里去要,反而在自己的臣民 面前趾高气扬。其实关中自古民风纯朴,百姓对朝廷始终是极其尊重的,不论是暴虐的秦始 皇,还是奸诈的汉刘邦,更何况这诡计多端、手段毒辣的西太后呢!何必在黔首百姓面前如 此装腔作势,真是多此一举。 慈禧太后是个厉害女人,她办事非但有主见,而且善于安排一些纷繁的事情。早在从太 原起驾之时,她就安排太原府派人向西安报信,要求西安府及早准备行宫。从太原出发已经 二十多天了,想必西安府早已准备停当了,但老佛爷在没有得到准信之前,还是不会放心 的,所以欲派人去看一看。 思前想后,就想到了岔道接驾的岑春暄。这个人去她还是比较放心的。于是就让队伍暂 停稍息,让李莲英叫来了岑将军。 “岑将军,这一路护驾,辛苦了!如果没有你接驾护驾,我娘儿们会成为什么样子,我 都不敢想!” “保护圣驾是微臣的天职,为了老佛爷、皇上安康,臣万死不辞。只要太后和皇上安然 无恙,就是微臣之福。天下百姓之福!”岑春暄有点动情。 “这不马上就要到西安了,我想找个人先到西安去看看行宫安排得怎么样了。岑将军, 你看谁去合适……” “微臣愿效犬马之劳!”没等慈禧太后把话说完,岑春暄就抢着答道。 “那就只能再辛苦岑将军一趟了。你护驾有功,到了西安,一定有你的好处。” “谢太后恩典。” “老佛爷,时候不早啦,还是赶路要紧。”李莲英看到岑春暄得宠,想到他在华阴县在 慈禧面前告他黑状,心里就来气,忙忙地催老佛爷赶路。 驾到渭南,渭南县知县出城跪迎。除了岑春暄和几个随从外,大队人马直入渭南县城; 岑春暄则未入渭南,带队取道西安。 且说慈禧入得城来,便摆起了皇太后的架子,李莲英更是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直眼红 得老百姓都后悔没让自己家的孩子去做太监。渭南县令面对这样的主子,这样的奴才,只能 忍气吞声,姑息迁就,但庆幸的是岑春暄第二天便回来了,向西太后回禀了行宫的情形,老 佛爷甚是满意。所以第三天便起了驾,当夜宿于临潼。慈禧太后在那贵妃池中沐浴了一番, 再甜甜地睡了一觉。次日清晨,起驾直奔古都长安而来。 mpanel(1); 西安古城,历史悠久,古称西京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单说这关中平原,东有潼 关,易守难攻,北有黄河天险,南有秦蜀山地,确是一方宝地,难怪慈禧太后要选这样一个 地方栖身,好眼力。且有人说这关中地区地势东南稍低,而西、北面略高,是龙之居所。所 以历代帝王争相建都关中,以求承龙之气,长治久安。这古城西安更是许多统治者梦寐以求 的地方,自周而汉,自汉而唐,有十数个王朝曾建都于此。 西安作为皇都,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汉时,都城长安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而且是一座国际性的城市。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走起的。唐长安更是 繁华,成为了世界性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市,各国使节、留学生、僧侣和商人,给西安留 下了许许多的逸事趣闻。 西安的风景,更是绚丽夺目。历代皇帝陵寝、碑碣石刻、寺庙塔院,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随处可见。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荐福寺内的小雁塔遥遥相望,似在相互诉说着自己的沧桑, 碑林的碑文石刻,留下了时光流逝的永恒。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能陶冶人性,使人脱 胎换骨。慈禧太后就选中了这块地方,也许她老人家是想在此陶冶陶冶自己的情操,与洋人 们以慈善的面目去议和。 “老佛爷,前面就是西安城了。”李莲英拽着缰绳,昂首眺望了一会儿说。 慈禧太后掀起轿帘往外看了看,又把轿帘放下。此时,銮驾已到西安城外了,明代修的 西安城墙已依稀可见了。在西安城的东门外,早已聚集了一大堆人,全是陕西省和西安府的 官吏,一个个衣冠楚楚,待迎圣驾于此。看那领头的,便是陕西巡抚端方端大人。看看圣驾 已近,他便指挥他的下级们按文武官阶排好队,准备迎驾。 那边李莲英对着老佛爷的轿子小声喊道:“老佛爷!老佛爷!到了,到西安了。”随驾 而来的所有的人,都释然地望着那青砖垒起来的城墙,不约而同地从心底发出了一声叹息: “啊!终于到了。” 慈禧太后又以她惯用的手法,掀起轿帘,从轿子里往外望那城墙。这一望不要紧,却一 下子触动了她的心酸。因为她望见了这城墙,这箭楼,就觉得这城墙太像北京皇宫里的城墙 了。想想他日在那宫墙之中,她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至高无上,可是那些可恶的洋鬼子, 硬是把她从那宫墙里给赶了出来,所以她非常恨洋鬼子;可是洋鬼子打进北京,完全是因为 有义和拳,他们说是“扶清灭洋”,见洋人就杀,这才惹恼了那些洋人,竟然八国一起来进 犯京师,以致国破如此,使她离开了她熟悉的城墙,熟悉的宫殿。所以,她更恨义和团。看 看城墙,想着自己这一路的艰辛,慈禧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那热泪夺眶而出,顺着她的脸 颊往下落。慈禧不愿再看那城墙了,“刷”地一下,放下了轿帘。 端方带领陕西、西安府的官吏跪迎了圣驾,然后护驾前往行宫。端大人自按到驾幸陕西 的消息后,就急急忙忙地准备行宫。这西安古城虽是历史悠久,名胜极多,但是要找一块供 皇太后、皇上和后妃居住的地方。那可就难了。因为这次皇太后和皇上远道而来,不是在这 里游玩,住几天就走,而是要在这里常住,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两载,所以绝不能马虎。但 是圣驾最多一个月就要到了,想专门建造行宫,时间来不及,再者陕西的财力也不允许。这 可怎么办呢? 端大人和他的幕僚门客,各级官僚合计了再合计,最后决定把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全部 腾出来,作为行宫。这巡抚衙门和总督衙门,也是清初建造的,由于近年来陕西灾害连年不 断,省府财政紧张,加上战乱纷纷,人心惶惶,历任也没有心思修膳,所以看起来也是破烂 不堪,摇摇欲坠。这回老佛爷和万岁爷要住了,总不能既不补,也不修,就这样叫他们将就 着住吧?所以端大人咬了咬牙,从府库中拨出十万两白银,决定好好地把这两衙修修,使它 们变得和皇宫不差一二,好让老佛爷高兴。 于是,就在二十天以前,这西安城就热闹了起来。要想在短短二十多天之内把巡抚衙门 和总督衙门修得和皇宫一般无二,谈何容易,但又不能不修,只能尽力而为了。 全省各地的名匠都被召集了来,一批批的木料、竹料、面料从全省各地被运到了省城, 省城里正在进行着一项巨大的工程。为了及早修完,工匠被分成了三四批,轮流做工。半个 月后,西衙确实大变样了,不但围墙完好,而且房舍整洁,就连围墙也像皇宫里一样,涂成 了红的。 然后,再从全省各地搜集各种奇花异石,字画篆刻,把两衙给妆扮起来,像待嫁的姑 娘,由慈禧太后来选择,她老人看上那个就住那个。 慈禧太后的轿子进了西安东城门,李莲英仍策随在主子轿旁。九九重阳,秋高气爽,古 都西安更加秀丽多姿。远处传来了浑厚的钟声,那是钟楼上敲钟的声音。这支疲惫的队伍在 懒懒地向前移动着。 李莲英跟在轿边,边往前走,边四处张望,观看西安城里的景观。“莲英”,太后忽然 掀起轿帘唤了他一声。李莲英回过头,对她笑了笑,说:“老佛爷,您老人家有何吩咐?” “你去看看他们准备的居住地方,哪处更好些……” “遵旨。”李莲英答道,吆喝着马,向前去了。 “怎么都停下了,走呀!走呀!怎么回事啊?”前面的队伍停下了,李莲英过不去。 原来,这钟楼是西安城的中心所在,西安城里的老百姓早就听说皇太后和皇上要来西 安,听说老太后年纪不小了,还长得跟二十多岁的姑娘似的;皇上要来,一定带着许多妃子 宫女,听说那贵妃宫女比天上的仙女都好看。这些传说,使人们都想看看这太后呀、皇后 呀、宫女呀到底都是什么样儿,尤其是那些没有出阁的大姑娘,都充满了好奇和自信,似乎 想跟这帮京城里来的娘儿们比试一番。 今天一早,就传说皇上圣驾要来了,于是从早上天刚亮就有人在街上等,到了中午,钟 楼下竟聚集了数千人。这会儿圣驾进了城,到了钟楼这儿,前面的路被人群挡住了,竟寸步 难行。岑春暄派兵勇在前面去开道,但仍然举步维艰。 李莲英从后面闯了过来,口中喊着,骂着:“闪开!让条道!这些混蛋!让开!”他的 非男非女的声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群里竟然不知谁说了声:“太监。”引得大伙哈哈大 笑。 李莲英气得面红耳赤,却没有一点办法。但又忍不下这口气,堂堂李大总管,就连荣 禄、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角色,见了都不得不点头哈腰,竟在此小小地方遭人辱骂。越想 越来气,李莲英抡起马鞭在嘲笑他的人群中乱抽,催着马往前走。 “你他妈的,打谁呀?”正在李莲英抡圆了马鞭,抽得起劲之时,一个膀大腰圆的小伙 子抓住了他的马鞭,一使劲,把李莲英拽下马来,骂道。 “你敢对我这样,你想干什么,我是皇宫里的总管……” “总管能怎么着?让人阉了的太监!” “你……”李莲英看看周围全是老百姓,自己孤立无援,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硬是 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爬上了马,回头对那个小伙子喊:“小子,你他妈走着瞧!”然后 灰溜溜地打马而去。 李莲英先到巡抚衙门看了看,觉得还行。然后又到了总督衙门。门口的侍卫看他一身太 监的打扮,忙迎了上来,又是打躬,又是牵马,李莲英刚来被羞辱的火气才稍稍平息。 “爷,您老有何吩咐?”两个侍卫异口同声地问。 李莲英怕再遭冷遇,忙说:“我是侍候老佛爷的,老佛爷让我来看看行宫……” “那爷您一定就是李总管李大人了?” “不错。” “给李总管李大人磕头!”。这两个侍卫比见了他亲爷爷还亲。 “得、得,哪儿来那么多礼貌?快带我进去看看。” “是!总管,您请!”两个侍卫抢着给李莲英带路。 李莲英在两位侍卫的簇拥下进了大门。只见院内屋宇连绵,陈设布局讲究,更有山石点 缀,花木掩映,确有皇宫的气派。心中暗想:“这陕西巡抚行啊,能把行宫修成这样,真不 简单。嗯,这儿的布置装饰跟在京城里的差不多,而且环境幽雅,就这儿了。”街上全是 人,满满当当,好不容易开出一条道来。慈禧的轿子过来了,她故意把轿帘掀了起来,尽量 显出她的慈祥来,这是老百姓始料不及。给慈禧太后这么一来,老百姓腿软,当地跪了下 去。慈禧太后向百姓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这样,一乘乘的轿子过去了,老百姓们吓得 头也不敢抬,皇上、皇后长得什么样,谁也没有看到。 慈禧的轿子刚走出人群,迎而李莲英飞驰而来。“禀老佛爷,两处地方皆不错,总督衙 那边更佳。依奴才之见,还是住总督衙门为好,不知老佛爷意下如何?”李莲英气喘吁吁地 问。 “依你!” 于是,銮驾初到西京,住进了总督衙门。行宫的正殿,原来是陕甘总督巡视到陕西时居 住的地方,现在派不上用场,只得空置着。正殿两边的旁殿,备为召见人员守候之处。在正 殿的后面,有一座较宽畅的房子,其门由六块门板组成,平时只开正中间的两扇,从外面向 里看就能看到其中的宝座。其内全是用黄色的绸缎装饰起来的。驾幸西安期间,所有的朝廷 典礼都在这里举行。这所房左侧的一间屋子,是每天太后召见臣下、议事的地方。这排房子 后面,是太后、皇上、皇后的居室。中间是慈禧的卧房,皇帝、皇后住在旁边的一间小房子 中,与太后的卧室相通。西偏另有三间小房子,是大阿哥的卧室。李莲英则住在慈禧太后卧 室东侧的一个小房子中。一切安排就序,慈禧太后开始论功行赏。甘肃藩司岑春暄因护驾有 功,很得慈禧太后赏识,被提升为陕西巡抚。岑春暄得到了提升,他既为陕西一省之官长, 就必然要竭三秦之所有,讨老佛爷的欢心。 慈禧太后这下算是住稳当了,内有李莲英侍候,外有岑春暄保护,使她大放其心,再也 不必担惊受怕了,于是,她老人家由衷地发出一声叹息“该歇口气了!” 皇驾到达西安,是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四日。至此,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结束其怆惶出 逃的经历,摆出的主子的架势,继续着其奢糜的生活。 在西安行宫,虽说居住条件不及京师,但总的来说,还说得过去;没有皇宫中那么华 奢,但也不能说不雅静。所以经历过逃亡苦难的太后和皇上并没有露出不满意的意思。 自然,在困难时期,太后和万岁的吃用也不应太浪费。是啊,想当初在皇宫时,单单太 后,每日膳费即在二百两以上,而今在外,“寄人篱下”,每日才支用一百两左右,可能是 由于西安的物价比北京的低的原因吧!但不管怎么节俭,太后终归是太后,她老人家的菜 谱,每日都由李莲英为她选择一百种菜,其中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太后觉得这 样浪费太大,现在又是应该过紧日子的时候,所以告诉李莲英:“一顿饭准备六七个菜就行 啦,别弄得太多,浪费!”就她老人家这一句话,不知省了多少人力、物力。过去在宫中 时,太后最喜欢喝牛奶,可现在住在行宫,且陕西本地不产奶牛,全是黄牛,太后每餐时总 要念叨“牛奶”。李莲英想尽了办法,不知从何处搞来六头奶牛,蓄养在西安行宫附近,每 日以其乳供太后食用。只这六头牛,每月就要花去二百两白银。 山珍海味,鱼山肉海,对老佛爷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这些东西吃得多了就腻了。自圣 驾到了陕西之后,全国各地的官员都竟相到陕西来朝圣,朝贡。今日某某巡抚贡来了燕窝, 明日某某总督献来了鱼翅……有人进贡,老佛爷当然高兴,但多了,就厌了。总想变个样 儿,吃些别的。这下就要看李莲英李大总管的本事了。 “老佛爷,您老人家哪儿不舒服?怎么这么没胃口?”李莲英看了看旁若无人、狼吞虎 咽的万岁爷,又看了看食欲不振的慈禧太后,问道。 “哎!整天鱼呀肉呀的!把人都给吃腻了。” “老佛爷,这西安街头的小吃可不少呀!特别是城西的葫芦头泡馍,可香啦,还有那小 油糕,又香,又甜,又脆,如果您老人家喜欢,我就去弄!” “我要吃!”没等慈禧回答,光绪皇帝先说了话。 “既然皇帝想吃,那你就把那厨子叫进宫来!”俨然是在宫中了。 “遵旨。” 这李莲英为了讨好主子,从刚进西安开始,就派了一大批小太监,有事没事就在西安街 头转,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让他们买了回来,自己先试,觉得很好,再向慈 禧推荐,所以,他虽然不常出行宫的门,但西安城里有些什么东西,甚至陕西的风土人情, 物产地貌,他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尝过之后,觉得西安城的小吃中,有那么几种特别好 吃:一个就是葫芦头泡馍;一是小油糕;一个是太原的蓼花糖;一是西安城里的砂锅。 一听老佛爷发话了,李莲英便叫来了那个向他推荐羊肉泡馍的孙小。这孙小年龄很小, 今年才满十四岁,可人长的机灵,刚到西安没几天,就已和葫芦头的掌柜的成了大熟人。 李莲英让他云找葫芦头的掌柜的,那简直是小菜一碟。 这葫芦头的掌柜,祖祖辈辈都是在西安城里做这种生意。 也不知多少代了,原来只一间屋的小店,如今是已有十多个分号的大庄家了。这个掌柜 的手艺,可以说是西安城内泡馍界的代表。找他来侍候老佛爷,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精制的羊肉泡馍已放在的桌子上,就看那上面的一层红红的油花,就能馋得人流口水。 光绪皇帝只顾着往嘴里送东西,却由于吃得太紧,堵了气管,猛烈地咳嗽起来,李莲英忙为 之捶背抚胸,说:“万岁命,慢点吃,这东西辣,小心呛着!” 另一边,慈禧太后在细细品味。“老佛爷,觉得怎么样?” “好吃是好吃,只是……太辣了!” “不辣就吃不出这种味道来!” “以后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做了送上来,别把好东西都留着自己吃!”慈禧太后有点 慎怪他。 “奴才不敢!” 就这样,在慈禧太后的餐桌上,时时出现几道陕西地方小吃,或地方菜,使老佛爷感到 满意! 慈禧太后向来是比较信佛的,要不颐和园里为什么有个佛香阁呢?西安这个地方,别的 不敢说,但这里绝对可以称为佛家盛地。僧尼寺庵是随处可见,这就为老佛爷提供了参佛的 条件,于是这西安附近的每个寺院,李莲英是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不熟悉的。为了主 子快乐开心,真是苦了他了。 到了西安,西太后该看的也看了,该吃的也吃了,该逛的也逛了,再这样下去,她老人 家又会感到厌烦了。如果她老人家厌烦了,就一定发火,发火就必然要找人出气,所以李莲 英只能拿出他的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听戏了。对慈禧太后的爱好、兴趣,李莲英无一不 知,无一不精。他知道,慈禧太后这辈子永远不会觉得厌烦的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听政,另 一件就是听戏。而且她老人家听戏的范围很广,只要是戏,都爱听。自从上次在华阴县听了 刘友石进献的上党梆子后,李莲英看出老佛爷很喜欢陕西地方戏。于是,一入西安,李莲英 就派太监到外面打听,把陕西地方戏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说起陕西的剧种,那真可以说是:“百家争鸣”,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是秦腔,流传于 西北五省及山西、湖北等地,以慷慨激昂,苍劲悲壮著称,舞台表现朴素大方,激烈昂扬, 唱腔、音乐粗犷雄浑,高亢激越。其次还有阿宫腔、碗碗腔、皮影戏、木偶戏,陕西的道 情,陕北的秧歌等。 阿宫腔相传是从秦阿房宫中传出的,历史久远;碗碗腔,温雅细腻,悠扬婉转;皮影 戏,又称灯影戏,其原理是在一布幅之后,置灯数盏,再把刻好的图画人物在灯和布幔之间 舞动,形成故事情节,连贯起来,就是戏了。此种戏对雕刻的要求极高,要求要以精选的上 好牛皮或驴皮,经刮、刻、染、罩、熨、缀六道工序,才能成形,雕刻多为镂刻,既有画像 石刻的传统,又发挥了宋院体绘画之长,表现方式独特新颖;木偶戏,即是给木人穿真衣 服,然后由演员举着做出各种动作,构成情节,唐时就有了,唐玄宗曾描述其为“刻石牵线 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可见其表现得栩栩如生;陕西道情以音乐悠扬细腻著称,更宜 于抒情,当夜深人静时,听起来尤其引人入胜;陕北秧歌则是以舞胜一筹,动作潇洒,舞步 矫健。 慈禧太后一不高兴,李莲英就派人到外面云叫戏班,老佛爷真是百听不厌,最后听戏竟 成了习惯。严格地说,只是死灰复燃,因为她过去在京师时就有这个习惯。把这陕西的剧种 统统听了一遍,老佛爷就放不下手了,今天听这个,明天听那个,嫌到外边叫戏班子麻烦, 就把这帮唱戏的养在了行宫中,也不知这些戏子的祖宗曾积过什么阴德,竟受如此殊遇。 “老佛爷,您老人家听了这么多戏,到底喜欢哪一种呀?” “都喜欢!秦腔好,就好在它的粗犷;皮影好,就好在它的精致;那陕南道情,就好在 它的情趣;陕北秧歌,就好在它的活泼……” “老佛爷,真是佩服您老人家……” “莲英,别忘了!今儿晚上听道情!” “老佛爷,您老人家就放心吧!忘不了的!” “这西安真是个好地方。有吃的、有看的、有听的……真不错!” 经过这一段的修整保养,光绪皇帝的身体状况转好,精神也好了许多,虽然他还是想着 珍妃,照样对皇后冷淡,但是,他眼里的光不再是散的了,而且对慈禧太后的态度有了很大 的好转。慈禧太后看到病态中的光绪,不免产生了恻隐之心,待他也没有以前那么凶了,有 时还哄着他说几句家常语。这样的日子对慈禧太后来说,是够舒心的了。 但常言说得好,好景必然是长不了。正在老佛爷自觉得意,怡在听戏的时候,京师徒来 了消息。说洋鬼子冲进了颐和园,在园中胡作非为,把太后的宝座扔进了昆明湖,并在慈禧 的卧房中画了许多不堪入目的淫画。这颐和园可是老佛爷一辈子的心血,老佛爷的全部家底 皆在其中,洋鬼子竟敢闯进去,并亵渎老佛爷的卧房,这还了得!但此时,京城尚在洋人手 中,又何况颐和园呢。所以,要回京师,就必须先退洋人,要想退洋人,就必须与其议和, 答应他们的条件。 为了此事,慈禧太后饭也不吃了,戏也不看了,只一味地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李莲英 最善于察言观色,知道主子心情不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耐心性子,慢慢地劝导。可是现 在明摆着,洋人议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清政府处置主战派的载漪、赵舒翘等人。如不答应 这一条,议和是断不可能的。但是,主和派是慈禧杀的,对八国联军宣战,也是慈禧太后宣 的战,如果现在再为了讨好洋人,杀主战派,还不等于自己抽自己嘴巴?确实为难! 但李莲英看到主子不高兴,心里就不舒服,就下决心要说服老佛爷,早日答应洋鬼子的 条件,早一日答应,早一日清闲。便小声对慈禧说:“老佛爷,您为了议和的事,何必那么 发愁呢?” “不愁行吗?”老佛爷没好气地说。“依奴才看,主子没有必要那么为难。我大清朝的 江山,如果没有老佛爷您,早就……现在这事,还得老佛爷您打开局面,才能扭转乾坤。义 和拳让洋人打败了,这可算是除了一患,老佛爷应当高兴才是。洋人那边,只要让他们知道 主战不是老佛爷的意思,然后把宣战的责任全部往端王他们身上一推,完全接受洋人的条 件。您老人家再下道懿旨,把议和的一切事情全权交给庆亲王和李中堂去处理。这样一来, 老佛爷不是什么责任都没有啦?况且如果这样,什么难题不能解决?” 李莲英说完,看慈禧太后有所动心,但仍有疑虑,便接着说:“老佛爷英明果断,此事 再多虑也没有必要。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现在只能权且如此,只要求洋鬼子答应讲和,早 日达成议和条件,来日方长,至于其他的事,可再从长计议。” 经李莲英这样一说,慈禧太后心想,如果不答应洋人的条件,他们绝不会不了了之,一 定会再次来犯。要想早日回銮,早日回到自己的颐和园,只能如此而已。为了早日使洋人退 兵,只能牺牲主战派了。于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慈禧太后沉默了,这可怕的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 亡。慈禧太后是将“爆发”,还是将“灭亡”呢? 洋人把慈禧太后逼进了死胡同,要出死胡同就得答应他们的条件。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 二十六日,老佛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降下了“罪己诏”,称“既有悔祸之机,宜领自责之 诏”。其中语句,无不情真意切,开诚布公,堂堂大清皇后,竟在洋人面前表现的如此温 柔。此诏之中,同时谕会奕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