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一部 恒公拜相 第 3 章 叔牙荐相
<<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
第三章 叔牙荐相 ---------------------------------------------------------------- 1.阶下之囚 囚护管仲的槛车驶进临淄城门。从城门开始,两队执戈的兵士列队城内大路两旁, 兵士身后老百姓万头攒动。人们象观赏稀有动物一样,看着槛车内的管仲。 管仲的心在流血。多么熟悉的城门,多么熟悉的街道,他之所以从颍上老家跟鲍叔 牙到这里来,是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谁料到会这样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紧闭 双目坐在车里,心里说道:鲍叔贤兄,我管仲这次是死是活,全依仗你了。 路旁的一个青年高声道:“快来看管仲,还闭着眼呢。你别说,死到临头还面不改 色,这家伙是条不怕死的硬汉子!” 一位白须老者道:“过去管太傅是何等威风凛凛,谁知落到今日这个下场,咳,可 惜呀,空有文武全才!” 青年道:“他真的能百步穿杨?” 老者:“那还用说,我亲眼见过呢。” 青年笑道:“那,他射国君那一箭,怎么偏偏射在那衣带铜钩上?” 老者摇摇头:“国君是真龙天子,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射这一箭……” 青年又道:“公子纠死了,召忽也殉主了,他还有脸活着,一定是个无耻之徒!” 从这老小的对话,管仲感到事态的严重。街头百姓对此事都这么清楚,看来凶多吉 少。鲍叔兄,你能挽回这狂澜吗? 槛车行至午门荣辱柱前,围观的人更多,真是人山人海。 “槛车停下!”竖貂高声喊道。 竖貂脸上掠过得意的笑容,对槛车内的管仲大声道:“管夷吾,你看看,这就是君 上亲手埋下的荣辱柱,君上要亲自一箭把你射死在这根柱上!” 管仲睁开眼,盯着荣辱柱,眼里闪过绝望的光。完了,看来小白是非把他置于死地 不可了。埋下这根荣辱柱,是他胜利的标志,也是公子纠失败的象征,而他,就是这场 斗争的牺牲品,鲍叔兄,纵你有回天之力,恐怕也难挽回了。他长叹一声,继而把心一 横,死就死吧,我管仲就是死也得死出个样子来!” 管仲被关进了死牢。夜幕降临了,死牢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管仲也累了, 躺在草上,可怎么也睡不着,肚内一天汤饭未进,咕咕噜噜直响。正这时,忽然传来了 脚步声,接着过来一支松明火把,两名狱卒来到牢门前把口打开,放上一张案几,又把 酒菜置于几上,还拿来一张琴放在几旁,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做。 “是谁如此大胆,敢在死牢中为死囚大摆酒宴!”竖貂大步流星闯进牢来,看到琴, 喝道:“怎么还有琴!说,是谁叫你们干的?” mpanel(1); 狱卒甲道:“回禀将军,是鲍太傅令我等送来的。” 竖貂冷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啊,原来是鲍太傅,我说谁敢这么放肆,违犯禁 规呢!”他转身走出牢门,回头道:“你们一定要严加看守,万一有什么闪失,主公报 不了那一箭之仇,我先砍下你们的脑袋来!” 竖貂走了。狱卒们也出去了。牢门锁上了。 管仲回转身来,看一眼酒菜,再看看那张琴,百感交集。鲍叔大哥,我好想你!他 一手轻轻抚摸着琴,一手斟上酒,一口喝了一爵,又抓起盘中的肉,大吃大嚼起来。刚 才还是一桌子酒菜,顷刻间全装进他肚里去了。他打了几个饱嗝,躺在草上。这一夜, 他眼皮一合没合,他与鲍叔牙那些往事,一幕幕地闪在眼前。 2.管鲍之交 管仲本是吴楚相交的颍上(今安徽省北部)人,颍上在淮河北岸,颍河下游,是个 鱼米之乡。他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亲,听母亲说,父亲曾在楚国做官,战死了,他与母 亲相依为命。他还有个哥哥,病死了。有个叔叔叫管至父,在齐国为官,他听说这位叔 父官位不低,都称他将军,可管仲从来没见过叔父接济过他们母子。管仲自幼天资聪慧 无比,遇事好动脑筋,总要刨根问底。当地那些名人贤士,管仲都愿意接近,特别是对 那些诸侯国之间发生的大事,象周幽王为讨好褒姒居然烽火戏诸侯啦,周平王东迁洛邑 啦,卫国的上卿石蜡大义灭亲杀子啦……他都愿意听,而且都记得住,还加以评判。对 郑庄公掘地见母一事,他的看法与世人之见大相径庭。郑庄公名寤生,是其母在睡梦中 生下,母亲对他不大喜欢,宠爱他的弟弟段,千方百计要让段代替庄公。庄公设计,逼 段兵败自刎,发下誓言,与其母“不及黄泉,勿相见也!”后又后悔,才有了掘地见母 的故事。有一天管仲对母亲讲述这段故事,母亲问他:“如果你是郑庄公,该如何处理?” 管仲说:“郑庄公很聪明,他弟弟段要推翻他,抢他的君位,他设计逼段自杀,这样做 很对,比他亲自杀段效果要好得多,可对他母亲的做法就不妥当。他母亲是不对,不该 因为她的喜恶,干预社稷大事,可母亲就是母亲,郑庄公当上了国君也还是他母亲的儿 子。因此,他立下黄泉才见面的誓言就不对了,做得太绝情了。好在他能知错,但改正 错误又羞羞答答的,端着个国君的架子放不下。要是我,知道自己说错了,马上改过来 就是了。” 母亲又惊又喜,笑道:“夷吾儿,看来你以后会有出息。” 为生活所迫,管仲想学做买卖。他四处打听,做什么买卖能挣钱。他发现贩盐最挣 钱,从齐国拉回盐来卖有大利可赚。可他没有本钱,只好把母亲编的草帽拿到市上去卖。 虽然草帽编得十分精美,但他要价太高,他觉得要价低了就对不起母亲。整整一天,一 顶也没卖出去,他又饿又困,便倚在墙上睡着了。 “小兄弟,小兄弟。” 管仲睁开眼,忙问:“买草帽吗?”那人点点头。 管仲仔细一看,只见那人相貌堂堂,绸衣绸裤,一看就知道是个有钱的人。那人仔 细地看着草帽,说:“这些草帽我全要了。” 管仲十分感激。这人也不讨价还价,真够大方气派的,便回道:“您是哪里人?” “齐国。” 怪不得,都说齐国人富有,还真不假。齐国的姜太公是他最佩服的一个人,他垂钓 渭水的故事没有人不知道,他辅佐周武王灭商更是功盖天下,他被周天子封到齐地,本 来是穷乡僻壤,可他修明政治,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简化礼仪,沟通商工之业,发展 鱼盐生产,使齐成了大国。 “您是做丝绸买卖的吧?”管仲问了一句。 那人一惊,仔细地端详了管仲一阵,笑道:“小兄弟好眼力,凭你这句话,我请您 喝酒。” 管仲乐了,他正饿得难受哩。二人走进一家酒馆,要了六个菜,两觥酒。那人端起 觥,说道:“今天认识你这位小老弟很高兴。我叫鲍叔牙。齐国人,确实是贩卖丝绸的。” 管仲喝了一大口酒,又吃了一口肉说:“我叫管夷吾,当地人,今日能遇见鲍叔兄, 三生有幸,相见恨晚。” 鲍叔牙一听,又一惊,别看他小小年纪,言谈举止不同凡响:“夷吾弟,今年多大 了?” “十七,前天刚过的生日。” “那,你可就是名符其实的小老弟了,我比你年长三岁。” 二人酒过三巡,话也越谈越投机。 “夷吾弟,你说说,今年什么买卖好做? “贩盐。你们齐国不是产盐吗?你贩卖丝绸不合算,投一得不了二,因为这里也产 丝绸,只是没有你们齐国的好,可是能穿丝绸的人是少数,有钱的人才买得起。可盐就 不同了,不论是谁,一天离了盐也不行,你可以投一得三,或者更高。” 鲍叔牙大惊,对这位刚认识的管仲刮目相看了。当他了解了管仲的身世后,极为同 情。这顿饭他们一直吃到店主人关门才散。鲍叔牙又把管仲请到旅馆住下,听管仲纵谈 天下大事,更令他佩服。他们整整谈了一个通宵。 “夷吾弟,如果你愿意,咱们合伙做买卖吧。” 管仲一拍即合,他正愁没有钱呢,忙应道:“承蒙鲍叔兄看得起我,小弟定效犬马 之劳。” 第二天,鲍叔牙买上酒菜,与管仲同乘一车,到了管仲家拜见管母。 管母一见鲍叔牙,心里乐开了花,直夸管仲结识了个好朋友,并且亲自焚香,提议 让他们结拜兄弟。 管仲、鲍叔牙大喜过望,当即向管母叩头,然后兄弟交换生辰八字对拜。 管母置酒菜为管鲍二人庆贺,她对鲍叔牙说:“今天是为娘最高兴的一天,夷吾有 了你这个好兄长,今后定会有出息,望你对他多加教诲和关照。” 鲍叔牙忙起身道:“母亲这话令儿不敢当,我与夷吾既然已是兄弟,情同手足。夷 吾弟虽然年少,可是经纶满腹,日后必成大器。” 管仲向母亲道:“鲍叔兄要我和他一起做买卖,到齐国路途遥远,一别就是半年, 母亲身体不好,儿放心不下。” 管母连连摆手道:“夷吾儿,你也该去外面闯闯了,娘的病不打紧,你尽管放心就 是了,有你大哥照看你,娘就是死了也闭上眼了。” 在家住了一天,管仲和鲍叔牙就动身了。到了齐国头了两车盐,就往回返。鲍叔牙 劝管仲去看看叔父管至父,可管仲说什么也不干。这一来一往五个多月,路上还不时遇 到麻烦,幸亏管仲武艺高强,鲍叔牙力大无比,还算平安顺利,盐一到吴地,立即出手, 得了三倍的大利,二人大喜。 管仲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这么多钱,他首先想到了母亲,这些年她吃大苦遭大罪了, 一定要好生孝敬孝敬她老人家,便说:“大哥,咱老娘有病,这次分红我得要大头,好 回去好生孝敬娘亲。我要七,你要三,行不行?” 话一出口,管仲又点后悔:“世上哪有这么合伙做买卖的,本钱全是人家鲍叔牙出, 挣了钱应该他得大头。不料鲍叔牙不但不怪他,反而夸他:“夷吾弟,难得你一片孝心。 这次买卖要不全听了你的话,我继续搞丝绸,恐怕连这些也挣不上。你七我三。”鲍叔 牙宽容地笑道,把钱给了管仲。 这回轮到管仲吃惊了。半年的接触,他庆幸自己找了个好兄长,从他身上学到了不 少东西。鲍叔牙性情宽厚,先人后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且学识渊博,对天下大事 了如指掌。可他没想到在金钱面前,鲍叔牙如此慷慨大方,对他的作用给予这么高的评 价,他拿钱的手颤抖了。他想说一千句感谢的话,可一句也说不出,只是哽咽地叫了一 声:“鲍叔大哥……” 3.鲍叔牙用心良苦 鲍叔牙这些日子老了不少,面容憔悴,头上添了不少白发,他为营救管仲费尽了心 神。自从在白水之滨管仲射公子小白那一箭后,鲍叔牙曾对管仲的看法动摇过,认为他 心太黑,手太辣,私心太重,可仔细想来,也情有可原。人臣各为其主,他是想早日实 现自己的宏图大愿才如此不择手段。如果是他鲍叔牙见到公子纠,恐怕也不会客气,公 子纠不就死在他和桓公手里吗?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历来是残酷的。桓公继位后,对他 倍加重用,看来这和国之位已是稳操胜券,这个位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呀!可鲍叔 牙很有自知之明,如果管仲能辅佐齐桓公,齐国肯定会很快强盛起来。对于管仲的治国 韬略,他是坚信不移的。可桓公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一箭是要他的命啊,他不能 善罢甘休也是常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以大义说服桓公,放弃杀管仲的念头,先保住 管仲的性命,为此,他亲笔起草给鲁侯的信,又派大臣宁越为正使。现在这一步,目的 实现了,管仲活着回来了。下一步,就是要千方百计做桓公的工作,使他放弃个人恩怨, 以社稷为重。他还是有信心的。一是他给桓公当老师多年,苦难与共,而且在争夺君位 的斗争中他出了大力,这步棋又是一步凶险之棋,弄不好要抄斩满门的。桓公是何等样 人,精明得很,他对鲍叔牙言听计从。二是从桓公大义赦东郭牙一事,使他更增添了信 心。东郭牙虽然没射桓公一箭,可那歃血盟书是犯欺君之罪,定个满门抄斩罪是不过分 的。从这里,鲍叔牙认定桓公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国君,他没有看错人。他曾经暗示 过桓公,说现在十分紧缺治国贤才,桓公也正为此事着急。桓公提了一圈候选人,都不 理想。鲍叔牙考虑到这个弯不能转得太急,也就没明白提出管仲的名字来。现在管仲回 来了,事情已到了危急关头,时间太紧迫了。要保住管仲,必须万无一失,就要争取时 间。忽然,他计上心头,急忙进后宫去见桓公。 桓公见是鲍叔牙,连忙起身:“太傅,急匆匆前来,是有什么急事吗?” “记得在莒国的时候,主公曾对臣说过,主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启用治国人才, 臣想听听主公的打算。”鲍叔牙投石问路,先探虚实。 桓公明白了,鲍叔牙是不是嫌他没有拜他为相,便笑笑道:“师傅不必着急,这相 国之位非师傅莫属,寡人永远不会忘记师傅的恩德。待寡人杀了管仲,就选个吉日良辰, 正式拜相。”说着,他从案几上拿起管仲射他的那支箭,脸上涌起仇恨的表情。 鲍叔牙一听,心想马上提这事,恐怕不会有好效果,忙道:“主公刚刚即位,国事 未张,人心未定,不宜匆匆就开杀戒。治国安排,应先行吉道,以求有个良好开端,预 兆吉祥。” 桓公把箭往案上一拍:“寡人一日不除管仲,就难以咽下这口恶气!” 鲍叔牙规劝道:“主公刚刚登位,办的头三件事非常重要,须三思而行,切不可意 气用事。主公不计前嫌,重用东郭牙,才夺得了乾时大捷,齐国臣民对此有口皆碑。这 件事办得漂亮,正是主公高明过人之处。”他见桓公情绪稍稍平静,又道:“天行有常,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今主公顺利登位,乾时大败鲁军,此乃天之吉相,主公可顺从 天之吉相,行喜庆之事。” 桓公高兴地说:“师傅言之有理,你看先办哪件喜庆事呢?” “蔡姬不是过几天就要进宫吗?这可是件大吉之事,臣听说蔡姬不仅有闭月羞花之 貌,而且贤淑雅静,知书达礼,主公新添这么一位夫人,可喜可贺。” 桓公顿时眉飞色舞起来,笑道:“蔡侯愿把他妹妹许配寡人,听说是位绝代佳人, 那就先娶蔡姬。” 鲍叔牙对齐桓公太了解了,他有三个爱好,第一就是好色,一天离开女人也受不了; 第二是爱打猎;第三是爱美食。他要利用桓公迎娶蔡姬争取时间,寻找机会做桓公的工 作,以开脱管仲。 “臣派竖貂去蔡国迎娶蔡姬,已有十多天,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回来。从今天起, 得赶紧准备。” 桓公大喜,说道:“鲍太傅,你真是寡人的好师傅,后宫那些佳丽,大都是人老珠 黄。这些日子奏疏太多,百废待举,寡人忙得不可开交,这迎娶蔡姬之事由太傅全权办 吧。” 4.狱中深情 囚在死牢中的管仲简直度日如年。既然没有了生的希望,那就不如快死。特别是回 到临淄已经半个月了,鲍叔牙还没来看他,估计事情很棘手,如果顺利,这位鲍叔兄不 会不告知他的。也可能因事太忙,齐国是大国,国务繁忙,一定忙得他焦头烂额。他了 解鲍叔牙,他不是相才,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爱憎太强烈,对他喜欢的人怎么都行, 割下脑袋给你也毫不含糊,可使他厌恶的人就怎么也不行了,而且十分固执。一个国家, 需要一大批文臣武将,一个人一个脾气,不可能都那么顺你的意。林子大了,什么鸟儿 都有。作为一国之相,就要善于利用人才的积极方面,让其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而把 其消极方面控制住,不让其滋生蔓延。有了这个基础,内政也罢,外交也罢,才能忙而 不乱,治而有序。鲍叔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事必躬亲,这对一个干副手的人来说是优点, 而作为正手来说,就是缺点了。你一个人才能再高,可手大捂不过天来,你就是浑身是 铁,又能打几颗钉呢!他把齐国的大臣们逐一排了排队,怎么也排不出一个合适的相国 来。他替鲍叔牙着急,为齐国焦虑。如果桓公能拜他为相,那这一盘棋全活了。他的雄 才大略如能发挥,不出几年,齐国就会翻天覆地。可等待他的,却是死亡。他暗暗咒骂 自己:管仲啊,管仲,你不过是个死囚,想这些干什六,人要一死,万事皆空,齐国强 盛也罢,衰弱也罢,与你有何干系!他平静下来。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快能与鲍叔牙 见上一面,叙叙友情。他太感激鲍叔牙了,这二十年来,是鲍叔牙把他从一个穷光蛋变 成了齐国的大失。他们到中原各国经商,使管仲大开眼界,学识大有长进,各国的情况 他都了如指掌,他感到站得高了,看得远了。他综合了各国的治理方法,有什么长处需 要学习,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成熟了。他急于大显 身手,他要用他的智慧改变齐国的面貌。他看齐襄公荒淫无道,知道他在位不会长久, 就把希望寄托在公子纠身上。他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便与公子纠到鲁国避难。他 憋足了劲,耐心地等待着。果不出他所料,齐襄公被大将连称和管至父杀了。连称、管 至父扶持公子无知登位。不到一个月,公子无知又被雍廪等一班大臣杀了,连称、管至 父也一起被杀。宾须无来鲁国请公子纠回国即位,管仲大喜过望,认为他的愿望就要实 现,谁想会有今天。他长叹一声,道:“天啊,你既不让管仲有所建树,何必让他到人 间来!” 不想这些了,越想越烦恼。他坐到琴旁,弹起《高山流水》,渴望见鲍叔牙一面。 鲍叔牙走进监牢,听见了琴声。这琴声他也熟悉了。管仲和他在一起,几乎每天都 要弹这支曲子,这故事讲的是伯牙弹琴遇到知音钟子期的故事。伯牙音乐天赋很高,可 惜没有知音。这一天,他又弹《高山流水》,当他弹到前半部分“志在登高山”时,忽 听有人击掌喝彩道:“太美了!巍巍峨峨,如登泰山”。当他弹到下半部分“志在流水” 时,那人又击掌喝彩道:“太妙了!滔滔洋洋,似江河行地。”这人就是钟子期,二人 结为知音好友。鲍叔牙知道,管仲弹这支曲子是在想念他。他来到死牢门口,见管仲头 发紊乱,面容枯黄憔悴,鼻子一酸,潸然泪下:“夷吾贤弟!” 管仲猛地停下来。不用看,是鲍叔牙来了。他真想扑上去抱住鲍叔牙,说“鲍叔大 哥,我好想你”,可他却没有动。他强忍住激动的泪水,他在鲍叔牙眼里一直是条硬汉, 他在死前,决不改变在鲍叔牙心中的形象。 鲍叔牙一看管仲连看他都不看,心想,也许他还在恨自己,便坐在他身旁,替他扰 扰乱蓬蓬的头发,说:“夷吾弟,你还恨我吗?” 管仲的泪水一下子涌到眼眶,他极力克制住自己。 鲍叔牙又说:“夷吾弟,你我兄弟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在一起也二十个年头了, 我最了解你。你文武全才,经纶满腹,百步穿杨,有宏图大志,今日沦为阶下之因,我 心里也很难过,你可以抱怨公子小白,也可以不原谅我。白水之滨,你我兄弟相遇,各 为其主,互不相让。今天在这死囚牢房,你我兄弟再度相见,这都是天意所为,命中注 定。” 管仲长叹一声。 “夷吾弟,我比你年长,在你我之间,凡事我让你三分,可在白水之滨,我没有向 你让步。我谴责你,骂你,分寸不让,为什么?这个道理你现在该清楚了,我是为齐国 社稷着想。这些年,齐国够乱的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够苦的了!再不选个开 明国君,齐国就要完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哪个贤明?你心里也很清楚。我不是说公子 纠就多么坏,可他是个平庸之才,难以负起治理齐国的重任。” 管仲摆摆手道:“如今我已是死到临头,还说这些干什么?” 鲍叔牙抚摸着管仲的肩,坚定地说:“不,我要说。白水之滨我指责你自私,是为 齐国社稷着想,如今,这个问题同样摆在我面前,夷吾弟学识渊博,精通古今,有经天 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如果我鲍叔牙不能救下贤弟,就愧为你的兄长,也愧对齐国 社稷,是最大的自私!” 管仲听到这里,忙握住鲍叔牙的手道:“鲍叔兄,别这么说,你是我最好的兄长, 谁也不能说你自私。我的死是我自己造成的,与鲍叔兄没有关系,要怪,只能怪老天, 是天意要断了咱兄弟间的情份。” 鲍叔牙深情地说:“公子小白初登君位,齐国需要治国贤才,我所以派宁越大夫去 鲁国接你,派王子成父兵车保护你,都是为了让你平安回到齐国。这一步实现了,下一 步就是豁出我的性命也要救下你。” 管仲十分激动,哽咽道:“事已至此,单凭你鲍叔兄怎么救得了我!刀把子攥在小 白手里,你纵有回天之力,恐怕也难。” 鲍叔牙坚定地说:“请贤弟相信我,我鲍叔牙所以辅佐小白,不会辅佐他不识大局, 不顾国家,昏庸无知!” “可小白已立下荣辱之柱,发誓复仇,恐怕挽不回来了。” “可你不也是射了小白一箭,小白却没死吗?” 管仲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他猛地抱住鲍叔牙,泪流满面:“鲍叔兄,管 仲不想苟且偷生,只是觉得,这样死去,一切付诸东流水,管仲死不瞑目,遗恨千年。” 鲍叔牙也哭了:“夷吾弟一腔鸿鹄之志,为兄怎能不知?齐国要振兴,不能没有贤 弟呀!” 管仲伏在鲍叔牙肩上呜咽道:“鲍叔兄,真对不起,我总在拖累你。鲍叔兄,生死 在天,富贵由命,小弟劝你别去冒风险,担是非。管仲但求早死,只望阴阳两界,鲍叔 兄还记得有我这个弟弟。” 鲍叔牙替管仲擦掉泪花:“贤弟为什么说这种话!为兄不但要救你,还要让你当齐 国的国相!” 管仲苦笑道:“大齐国相,那只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梦罢了。” 鲍叔牙道:“贤弟要多保重,切勿心灰意冷,你我兄弟,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你 要牢牢记住为兄这句话,一定要沉住气。我已安排主公迎娶蔡姬,这样,两个月内不会 有事。我相信,小白是位明白之人,一定会改变主意的。” 管仲似乎在茫茫黑暗中见到了一点星光,有了一丝希望。 5.蔡姬进宫 齐宫后宫到处都挂满了红灯笼,上千支大蜡烛火焰熊熊,如日似昼,桓公寝殿内更 是披红挂绿,宫灯高悬,一片喜庆气氛。 蔡姬头蒙红绸,端坐于案几一侧,不时悄悄掀开蒙头红看看外面的世界。来到齐国 这一天的印象颇佳,感谢兄长蔡侯把她嫁到东方齐国来。二十多天的旅途,她一点都不 觉得累,一路上听竖貂将军介绍她的夫君――国君小白的事情。她如饥似渴地听着,想 象她心目中的夫君形象。一到临淄,那坚固高耸的城墙,庄严壮观的城门,那一面面迎 风招展的“齐”字大幡,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得城来,那宽敞的大街,繁华的 路面,令她目不暇接。她真想把车帘掀开,尽情看个够。进得宫来,她就不敢看了,那 雄壮的音乐声,人们的欢呼声,她听来那么悦耳、亲切,唯一感到异样的是结婚礼仪太 简单。要在蔡国,礼仪完全按照周礼办,最少也得折腾三天。临来之前,她兄长蔡侯嘱 咐她,齐国是姜太公开创的,姜太公到齐后,因其俗,简其礼,礼仪与蔡国不同。她想, 反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入乡随俗。她现在急于想见到她的丈夫,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 模样儿?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她知道是丈夫来了,心里顿时象揣了只小兔般跳起来。她 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脚步声越来越近,啊,进门了,来到她身旁了,只要丈夫把蒙头 红一揭,她们就面对面了。 齐桓公兴冲冲大步流星走进寝殿,来到蔡姬面前,伸手要揭那蒙头红,可手又在半 空中停下了。他听竖貂说蔡姬如何如何美丽,蔡姬是南方女子,在水乡长大,皮肤如何 洁白如玉,身段如何窈窕,使他一晚上都没睡好。今天如愿以偿,美人儿就在面前,而 且马上就要上床了。她才十八岁,又知书达理,不可太莽撞。他轻轻地捏起红绸一角, 慢慢地掀开,一看蔡姬,禁不住叫了一声。蔡姬坐在那里简直如一朵绽开的鲜花,一支 出水的芙蓉!只见她:乌云叠鬓,杏脸桃腮,眉淡淡似春山,凤眼汪汪似两潭秋水,樱 桃朱唇,娇身柳腰,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国色天香,宛若仙子。齐桓公简直看呆了。 蔡姬定睛看那桓公,脸上掠过幸福欣慰的笑容。哥哥没有欺骗她,竖貂也没骗她。 这桓公确实长得一表人才,身高八尺,肩宽背阔,浓眉似剑,凤眼斜吊,鼻梁隆突,鼻 头似悬胆,真堂堂正正大丈夫。她满心欢喜,看了桓公一眼,向桓公施礼道:“贱妾愿 君上万福!” 只这一句话,便让桓公听得耳热眼跳,浑身舒服,她舌尖上吐出的是美孜孜一团和 气;只这一眼,便使桓公魂散九霄,骨软筋酥,她眼角送出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他再 也按捺不住,一把将蔡姬搂在怀里,道:“人人都夸妲己、褒姒美,可在寡人看来,夫 人胜过妲己,赛过褒姒!” 蔡姬在桓公怀里娇声道:“啊哟君上,你别糟塌贱妾了,怎么竟拿那些祸国女人和 贱妾比呢!” 桓公一听更为高兴,这蔡姬不仅美貌,而且才识不凡,更爱得不行,便动手为她脱 衣。 蔡姬轻轻将桓公的手推开,笑道:“看把主公急的,贱妾与主公还没共牢合卺呢。” 桓公笑道:“一见夫人如此美貌,寡人竟忘记合卺之礼了。” 蔡姬娇柔地说:“贱妾听母亲说,不吃共牢,不喝合卺酒,就难与主公白头偕老。” 桓公笑着把蔡姬拉到席上坐下。那里早已摆好了“牢”和“卺”。共牢和合卺是古 代婚俗,“牢”,就是牲畜,鸡、猪、羊皆可,一般指猪。“牢”分“大牢”、“小牢”, “大牢”供参加婚礼的人们吃,“小牢”(乳猪、羊羔或鸡、鸭等)供新婚夫妇吃。 “卺”就是一种小葫芦,把小葫芦劈开,就成两只小瓢,新婚夫妇吃过小牢后,必须用 小瓢盛酒漱口。 桓公与蔡姬吃过“小牢”,两人各用一只手按着葫芦一半,将其分开,然后一人一 只,盛上酒漱过口,蔡姬拿起脸巾,替桓公擦脸,桓公趁势把她抱起来,急不可耐地来 到睡塌前,双双脱去衣服,进入那高唐之乡,行那云雨之事。 第二天一早,蔡姬醒来,似乎听见有人弹琴,仔细一听,是弹的《高山流水》,旋 律高亢、激越,便对桓公说:“君上,这么早就有人弹琴,这人弹得真好!” 桓公淡淡一笑:“夫人,这弹琴之人是一名死囚。” 蔡姬一惊:“怎么会是死囚?” 桓公道:“这人名叫管仲,为了使公子纠登位,在白水之滨,射寡人一箭,若不是 射在铜衣带钩上,哪有今日你我的缘份?” 蔡姬道:“欺君之罪,罪不可赦,死有余辜!” 桓公亲了蔡姬一下:“夫人此言,正合寡人之意。” 蔡姬道:“不过,贱妾听此琴声,觉得这管仲不是平庸之辈。” 桓公笑道:“夫人好听力,这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百步穿杨之功。要不是他射寡 人一箭,寡人倒想重用他,可惜……夫人,咱们不说这些事,寡人准备了一件礼物送你。” 说着,拿起一条金光灿灿的龙凤腰带。 蔡姬一看,高兴得眉飞色舞:“啊,太美了,太华贵了!主公是龙,贱妾是凤,龙 飞凤舞,天长地久!”说着,她拿起剪刀,从头上剪下一缕青丝,用红绸包好,双手送 给桓公:“贱妾无什么贵重礼品赠主公,送上一缕青发以表贱妾终生相随。” 桓公接过绸包,笑道:“夫人这件礼物,千金难买,寡人将时刻置于怀中。”复又 将蔡姬搂进怀里…… 6.鲍叔牙冒死荐管仲 鲍叔牙知道,新婚后的齐桓公情绪很好,正是进谏的好时刻。这天他吃过早饭,就 进殿求见。桓公给了他特权,不管什么时间,随时都可进殿面君。 “参见主公!”鲍叔牙施礼。 齐桓公看着鲍叔牙的脸色,问道:“太傅脸色如此憔悴,可是身上染上了病恙?” 鲍叔牙点点头,笑道:“臣心有大病了,夜里睡不着,饭也吃不下。” 齐桓公一惊:“赶快请御医为太傅诊病。” 鲍叔牙连连摇首道:“臣这病,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法治。” 齐桓公道:“看来太傅是有心病,是不是说给寡人听听?” 鲍叔牙真诚地说:“主公,齐国连年战乱,各国诸侯看不起咱,北面山戎人还不时 骚扰,国力空虚,民不聊生,主公接过来的是一个破烂摊子,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臣 忧心忡忡,急得夜里睡不着,就是耽心主公身边没有得力助手。主公尽管英明,可没有 人辅佐,难免势单力薄呀!” 桓公一听,正说到他心里去,便道:“寡人有太傅辅佐,定能振兴齐国。” 鲍叔牙摇摇头道:“主公如果只想平平稳稳做国君,无声无息坐享君位,那么,臣 虽然愚钝,也聊可充数。若是主公有远大志向,想富国强兵,称霸中原,成为一代名君, 那臣就不能胜任了。” 桓公听得投机,道:“太傅有何见教?” 鲍叔牙道:“主公臂膀,必是相国。这个位子太重要了,相国人选须内安百姓,外 抚四夷,勋加于周王室,泽布于诸侯,只有这样,齐国才能坚如磐石,国君威加四海, 功垂金石,名扬千秋。” “太傅此言,正合寡人之意,太傅可有人选?”齐桓公见鲍叔牙谈话不同以往,好 象成竹在胸,忙问道。 鲍叔牙道:“这相国人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桓公急切地问:“谁?他是谁?” 鲍叔牙铿锵有力地说:“管仲!”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两人相视片刻,似乎在窥探什么秘密。突然,桓公爆发出一阵 狂笑:“哈哈哈哈……,太傅,你是与寡人开玩笑吧?” 鲍叔牙庄重地说:“臣辗转反侧,思虑再三,确实是肺腑之言!” 桓公脸色严肃起来:“那,寡人要问太傅,白水之滨那一箭之仇还报不报?太傅可 是因与管仲有兄弟之交,而把寡人置于脑后?太傅,在这件事上,可不能以恻隐之心代 替了理智呀!” 鲍叔牙道:“臣对君上忠心耿耿,耳不失聪,目不失明。臣以为主公应以大局为重, 以齐国社稷为重。主公要因时、因地、因人而看待管仲。人臣各为其主,管仲射主公一 箭,正象臣向主公献计,借鲁侯之刀除掉公子纠一样,同样是赤胆忠心,这一点主公应 该明白。” “可管仲想把寡人置于死地!” “可臣已经把公子纠置于死地了!” “寡人还活着,这仇就要报。” “正因为主公健在,并且登上君位,所以管仲就更应该赦免。以前管仲忠于公子纠, 以后会同样忠于主公,他会为主公射得天下,会使主公称霸诸侯!” 桓公冷笑道:“寡人主意已定。在所有大臣中,师傅是最忠诚最可靠最有才能的人, 寡人要拜师傅为相国,寡人相信,师傅能帮寡人得天下,也一定能助寡人治理天下。” “主公,臣与管仲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有天壤之别。” 桓公不解地看着鲍叔牙:他今日怎么了?已明明白白告诉他要拜他为相了,怎么还 这么固执。 “臣以为,管仲是天下奇才,臣不如管仲有五个方面。这一,治理齐国,需高瞻远 瞩,须要大气魄,大胆量,臣不如管仲;这二,制定政策,能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而 且很快使百性从政策中得到实惠,臣不如管仲;这三,治理国家,要按君上的意见,上 下协调一致,又不失原则,臣不如管仲;这四,军令严明,治军有方,迅速把军队训练 成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臣不如管仲;这五,当今周天子势力日衰,各国诸 侯各有打算,制定外交政策,收服各路诸侯,臣不如管仲。臣不及管仲者还有许多,如 果这样的奇才臣不向主公荐举,小者是臣嫉贤妒能,大者则是臣不忠不义,是欺君之罪。” 桓公越听心里越烦,拂袖而起:“太傅,不要再说了,道理再多,也抵不过这一支 箭!寡人就不相信,没有管仲,寡人就不能振兴大齐,称霸中原!”说罢,回后殿去了。 鲍叔牙轻叹一声,他知道,说一次是不会有效果的。不过,序幕一旦拉开,就得抓 紧了,否则,夜长梦多。 7.灾难的种子 辞别鲍叔牙回到后殿,桓公心里乱得很。他仔细地回味着鲍叔牙的话,看来鲍叔牙 是下定决心救管仲。他知道师傅的脾气,一旦认准了一个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如果杀 了管仲,鲍叔牙再发生意外,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但管仲不杀,心里又转不过这个弯儿 来。他在殿堂上来回踱着,分析着利害得失。他想出去打猎,以便从烦恼中摆脱出来。 第二天一早,竖貂得令,立刻安排好车马,簇拥着桓公,出城往南而去。 这时正是打猎的好时机。庄稼都收完了,广阔的田野一望无边。桓公坐在车上,总 提不起情绪来,鲍叔牙的话老在耳边响。他曾想到,因为赦免东郭牙等人,他得到了上 至高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