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18节: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蒋介石父子退台之初,整个台岛人心惶惶,到处充满了失败主义气氛。身为 党政要员的张道藩描述从穗来台后的心情时说:   “我现在觉得一切事情都没有希望,既不能为党国力挽狂澜,也只有暂求苟 全性命。希望能有一两个月的安定静养,使精神身体稍为恢复,或还能再鼓起勇 气,为党国作最后的奋斗。如果老是这么拖下去,我真有自杀的可能。”张道藩 :《酸甜苦辣的回忆》。   不仅张道藩如此,就连国民党当局的最高领袖蒋介石,颓丧之情跃然纸上。 他在圣诞节的日记中写道:   “过去一年间,党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而绝望矣。” 《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2 辑第702 页。   许多追随蒋介石多年的党国要员竞相逃往海外,“自己放逐自己”。如蒋介 石的大舅子、中国富豪宋子文于1949年1 月24日辞去广东省政府主席职务,偕夫 人张乐怡转道香港去巴黎“治病”。同年6 月10日,宋子文为“家庭事务”抵达 美国,从此在美定居。蒋介石的连襟、中国头号敛财专家孔祥熙也于1948年与蒋 不告而别,同夫人宋蔼龄在纽约里弗代尔的乡间自家别墅中过起了流亡生活。孙 中山长子、前行政院长孙科辞去所任职务后,举家逃往香港,后来又曾到法国寄 居,最后才定居于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小镇。做过东北方面大员的熊式辉和后任台 湾当局驻美“大使”沈剑虹滞留香港。原台湾省主席魏道明被陈诚顶替后,举家 寄居巴西。非嫡系的国民党要人张发奎、龙云滞留香港。更有许多要员逃得不知 去向。   50年代初,蒋介石在寒风中校阅部队。   军事上,陆续败退到台湾、海南、金门、大陈、舟山诸海岛的国民党军队约 60余万之众。对于这些虚张声势有余、战斗力不足的乌合之众,《陈诚传》的作 者认为:   “由大陆撤来的部队,不但不能增加防御力量,甚至还有内部的危机。”   的确,这些未经整训、已成惊弓之鸟的乌合之众,根本无法抵抗人民解放军 对台岛的攻势。加之许多军事机构,官多于兵,或有官无兵已成为普遍现象。更 有甚者,官兵成分复杂,职业军人中,混杂着从大陆裹胁来的农民、渔民及流亡 学生,在正规野战部队中,也有保安团等地力武装拼凑。   与陆军相比,台湾的海空军还比较有实力。蒋介石嫡系干将、黄埔一期生桂 永清控制下的海军约有3?5 万人,战舰50艘(实际能发挥攻击能力的仅不过半数 而已) 。空军为蒋介石的同乡、黄埔出身的周至柔所掌握,约有官兵8?5 万人, 各型飞机400 架(真正能作战的也仅有半数),且汽油储量只有两月,还缺乏维 修零件。   上述兵力分散在南起海南岛,北至舟山群岛的万里海疆之上。战线太长,兵 力分散,供给困难,部队松弛是台湾军事上的致命弱点。然而,蒋介石却硬是大 肆宣传建起“海上长城”。其实,众人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言。   经济上更令蒋介石忧虑。前面说过,台湾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 如果将台湾自然资源与本身经济发展需要、人口状况相比,台湾本岛的自然资源 又是有限的。战后台湾人口的迅速增加已使台湾背上了沉重的人口包袱。据统计 :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份之一。1947年台湾省总人口为624 万多人。到 1950年增加到790 万人。1952年又增加到846 万人。台湾人口在1949年后急剧增 加,主要是随蒋介石撤退来台的近200 万军政人员及家属。这些人的到来,对于 遭到生产破坏、物资奇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台湾经济来说,无疑使人口包袱 更加沉重。   大凡战乱时期远走他乡的人,都将金银细软带在身边。因此,台湾人口的骤 增,又导致了游资充斥,游资充斥又使地下钱庄应运而生,仅台北一地,就有几 百家地下钱庄。当时台湾用的是旧台币,但不可避免与金圆券有往来汇兑的情形, 大陆金圆券发生动摇,台湾的金融物价也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台湾军队骤增,军 费只能靠超量印发钞票来应付,故此台湾又重蹈大陆通货膨胀的覆辙,经济濒临 崩溃的边缘。   “外交”方面,台湾已是四面楚歌,孤立无援。世界一般舆论都认为台湾当 局在台苟延残喘的时日,已屈指可数。“撤退来台的外国使节,寥若晨星。举世 没有一个同情台湾的人”李元平:《平凡平淡平实的蒋经国先生》第14页,台湾 中国出版公司1978年5 月版……在美国抛出“弃蒋”政策后,“自由世界”的核 心国之一――英国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后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印 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跟进,相继同新中国建交。以苏联为首的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东德、 阿尔巴尼亚,以及蒙古、越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于1949年10月3 日起, 相继同新中国建交。《蒋总统的一生》的作者吴一舟哀叹道:   “所有外国使馆人员及侨民均已离开台湾,认为台湾沦陷的命运,已无可挽 救。”   就全盘形势而言,1949年末至1950年初的台湾,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 容最为恰当,随蒋氏父子撤退来台的江南先生后来在《蒋经国传》中谈及此时台 湾局势说:   “很多过来人,甚至30年后,回首前瞻,生不寒而栗的感觉。台湾前途,一 片漆黑,除了向神祈祷,或许会出现扭转命运的奇迹。”   此际台湾的出路在哪里?众叛亲离、身处四面楚歌的蒋氏父子将会抛出什么 法宝呢?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