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17节:第四章专制时代开始了(3)   中世纪的西欧也是一样,其农民起义数量远远少于同期中国,规模也远远小 于中国。这就是因为它们当时也是分封制社会。即便爆发起义也只是反对个别残 暴的领主,很难发展为反对国王的大规模运动。   所以,分封制下会较少全国大起义,是中西方历史所共同证明的。而郡县制 下就不同了。郡县制下,皇帝一人独裁,全国政令统一,集权控制力度很高,一 旦皇帝发了疯,错误政策就通过郡县制波及全国,造成广泛的风险,农民大起义 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周期性的噩梦,实不足怪。   这是从地理因素的角度来解释,分封制下,两种势力对国君独裁的制约,也 是减少农民起义的重要因素。   分封制的第五个好处,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劳役奔波。   在分封制时代,一个人出远门――譬如服兵役,最多是跑到本诸侯国的边境 上,足迹不出一个省。而现在统一成一个大帝国了,出远门的机会也就多了。比 如说刘邦往中央送犯人,就要一路从苏北走到陕西去。交公粮也是如此。农民们 交公粮,要在地方官的组织下,雇车运输到中央去。以当时落后的交通手段,向 中央运输公粮和木材皮革等物资,动辄一两千里,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运输价值一钱的物资给中央,需要耗费几十个钱的人工和路费。中央所得的甚 少,而民间受其毒苦已深。这些送公粮和物资的农民走在路上,衣服和口粮都得 自我解决,走不到半道,新衣服就已经破旧了,其他费用也一样高昂。所以人们 受不了,干脆纷纷逃亡,有的则怀念起分封制时的美好,喜欢有个本地的诸侯王, 可以让自己服兵役或者交公粮什么的,足不出" 省" ――这大约也确实是分封制 的一个好处吧。确实,以当时相对落后的技术手段,庞大的中国硬要从分封制统 一成一个大帝国来运转,成本一定会提高,效率却未必提高。   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秦王朝偏偏特别喜欢这种" 宇宙流" 的大调动,用 汉朝人的话说,秦喜欢" 转海濒之粟,致于西河" ,也就是把东海之滨的粟,转 运到陕西去,这不是故意折腾老百姓吗?   人们饱受秦王朝的毒苦,所以离开家门的时候愁眉苦脸。后来汉朝人贾谊提 议在距离中央较远地区(譬如淮南)增设一些诸侯国,从而让人们就近建设本诸 侯国,减少人们的长途奔波。汉文帝接受了这个提议。   所以,对于一个脆弱的新建王朝来讲(说它脆弱,是指它是从两千年的分封 历史习惯上转折建立起来的),适当分封诸王子出去,以浓于水的血亲关系作为 保障皇族势强二世、三世不断传下去的有力措施,确实如淳于越所言,能够起到 中央的枝辅的作用。   总之,对于一个刚刚建国十几年就由于急于事功闹得风雨飘摇、民怨并起的 秦王朝,从医得眼前疮、安定当前局面的角度看,搞一点分封制(不是全盘的分 封制,而只是把一些王子封到边远齐楚地区去,是部分的分封制,可以充分利用 和发挥分封制中的积极因素),不失是一种短期救弊的急药,大有裨益。淳于越 的这一" 分封王子去远方" 的建议,即便在最慎重和挑剔的人来看,也是应该被 采纳的!   可惜,秦始皇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他宁愿要百分之百的纯郡县制!   后代的王朝借鉴了秦亡的教训,在分封制的历史惯性还很大的专制时代前半 期,多数是改行" 郡县、分封双轨制" 而不是秦的" 单纯郡县制" ,譬如汉就是 这样,从而大大提高了王朝的成活系数。   不过,光讲分封制的五大好处也不算" 讲理" ,分封制的坏处似乎并不比它 的好处少。那些被封出去的浓于水的" 血" (皇族子弟),随着世代的传延间隔, 终于会淡得比水还淡。他们翻眼不认人,势力坐大,从开国之初的枝辅作用,慢 慢变成了威胁中央的割据反叛势力。这就是为什么汉朝后来出现七王之反,晋朝 有八王之乱,明有靖难之战,而春秋战国的诸侯王们更是混战不休,把老周天子 根本不当正经对待。总之,一句话,分封的诸王在开国初期的枝辅积极作用随后 又会变成离心的反作用。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