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19节:歌唱塔什干(3)   为了招待各国的代表,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特别在城中心纳沃伊大 剧院的对面建筑了一座规模很大的旅馆。里面是崭新的现代化的设备,外表上却 保留了民族的风格。墙壁是淡黄色的,最高的一层看起来像是一座凉亭。给人的 印象是朴素、幽雅、美丽。   在塔什干旅馆和纳沃伊大剧院之间是一个极大的广场。这个广场十分整齐美 观,是我在许多国家许多城市所看到的最美的广场之一。中间用柏油和大块的石 头铺得整整齐齐,四周是四条又宽又长的马路。在这些马路上,日夜不停地行驶 着各种各样的汽车。按理说这个广场应该很乱很闹。但是,如果你在广场的中心 一站,你却不但不感觉到乱和闹,而且还会感觉到有一点寂静,似乎远远地离开 了闹市的中心。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奥秘吗? 广场大,它自己又仿佛形成了一个 独立的世界,这就是奥秘之所在。广场中心有一个大喷水池,它就是这一个独立 世界的中心。银白色的不断喷涌的水柱,水柱中红红绿绿变幻不定的彩虹,谁看 到它,谁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会给它吸住,不管有多少人,只要他们一踏上广场, 就会不由自主地对喷泉发生了向心力。对他们来说,广场以外的东西似乎根本不 存在了。此外,广场的两旁还栽种了雨后像小树丛一样大小的玫瑰花。季候虽然 已近深秋,大朵的玫瑰花仍在怒放。它们的色和香也仿佛构成了一座墙壁,把广 场和外面的热闹的马路隔开。   在这个全城的节日里,这一个广场也穿上了节日的盛装。那许多临时售卖书 报的小亭,都油饰一新。红色的电灯挂满了全场。两头两个大建筑物上的五彩缤 纷的标语交相辉映。两面的大街上,横悬着两幅极其巨大的红色布标。一幅上面 用汉文写着:" 向亚非作家会议参加者致热烈的敬意。" 一幅写着:" 所有国家 的文学都应该为人民,为和平,为先进事业,为各民族之间的友谊而服务。" 布 标的红色仿佛把广场都映红了。我们走在这一片红光里,看到我们熟悉的汉字, 似乎已经回到了祖国。   在那一些日子里,这一个广场就成了全城聚会的中心。   天还没有亮,塔什干人民就成群结队地来到广场上。父母抱着孩子,孙子扶 着祖母,男女老幼,拥拥挤挤,都来了。里面各族人民都有,有俄罗斯人,有乌 兹别克人,有朝鲜族人,还有其他各族的人民。他们都穿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 愉快的笑容。闹闹嚷嚷,喜喜欢欢,在这里一直待到深夜。   每天,从早到晚,广场上人群队形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随时在变化着。一看 队形,就几乎可以猜出时间来。早晨初到广场上的时候,人群是零零乱乱地到处 散布着的。在这一大片场子上,各处都有人。只在中央喷水池的周围,在玫瑰花 畦的旁边,聚集得比较密一点。大家的态度都从从容容,一点也不紧张。在这时 候,广场上是一片闲闲散散的气象。   一到大会开始前半小时,代表们从塔什干旅馆走向纳沃伊大剧院的时候,广 场上的队形就陡然变化。人群从块块变成了条条,很自然地形成了两路纵队。一 头是塔什干旅馆,另一头是纳沃伊大剧院,仿佛是两条巨龙。中间人稍稍稀疏一 点,这就是巨龙的细腰;一头一尾则又粗又大。这时候,广场上的气象由从容闲 散一变而为热烈紧张。不管是大人小孩,很多人手里都拿了一个小本子或者几张 白纸,争先恐后地拥上前去,请代表们在上面签字。有些人就在旁边的书摊上买 了亚非各国文学作品的俄文或者乌兹别克文的译本,请代表们把名字写在上面。 有的父母抱着三四岁的小孩子,小孩子手里拿了小本子或者书籍,高高地举在代 表们眼前,小眼睛一闪忽一闪忽地,等着签字。还有一些人,手里什么都没有拿, 看样子是并不想得到什么签字。但是他们也是满腔热情十分勇敢地挤在人群里, 拼命伸长了脖子,想多看代表们两眼。在这时候,广场上是一片热闹景象。   到了代表们不开会而出去参观的时候,队形又大大地改变。这时候的广场上, 不是一块块,也不是一条条,而是一团团。每一团的中心,不是一辆汽车,就是 几个代表。他们给塔什干的人民包围起来了。这里的人民愿意同代表们谈一谈, 交换一些徽章或者其他的纪念品。从塔什干旅馆的五层楼上看下来,广场上仿佛 开出了一朵朵的大黑花,周围黑色的人群形成了花瓣,穿着花花绿绿的服装的非 洲代表和披着黄色袈裟的锡兰代表,就形成了红红绿绿或黄色的花心。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