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36节:台北故宫(2)   秦孝仪所说的"40 年代" ,也就是20世纪40年代。严格地说,是20世纪40年 代末。秦孝仪说经过四十年,台北故宫重新清点文物,与"40 年代的点检纪录完 全相符" ,一方面表明台湾在四十年来精心收藏这批来自中国内地的珍贵文物, 一件也不缺,另一方面也透露了20世纪40年代末蒋介石到底从中国内地运走了多 少珍贵文物前往台湾。   在参观了台北故宫之后,我却被那里收藏的故宫文物的丰富所折服!这里所 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内中不少是稀世 之珍。因为蒋介石在败退时," 理所当然" 挑选故宫精品,运往台湾!   一位中国内地的文物专家曾对台北故宫所收藏的书画珍宝作过这样的评价: " 翻开一部《中国绘画史》,各个时代代表性的书画名作大约百分之八九十都为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   一位台湾的文物专家则对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了这样的评价:" 除了大的、重 的之外,北京博物院的文物精品,大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收藏的珍宝实在太多,令我眼花缭乱。我的长媳对这里熟门熟路, 她带我在诸多玻璃柜之间绕行,让我能够目击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镇宫之宝。   第一件镇宫之宝是" 毛公鼎" 。   对于外行人来说," 毛公鼎" 这样的青铜三脚圆鼎,混在一大堆青铜鼎之中, 看不出什么奥妙来。   然而,看了说明词,我才明白" 毛公鼎" 的重要地位。   毛公鼎高五十三点八厘米,重三十四点七公斤,是中国两千八百多年前西周 晚期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 年)铸造的一件重器。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 毛公鼎器形作大口,半球状深腹,兽蹄形足,口沿上竖立形制高大的双耳,浑厚 而凝重,整个器表装饰十分整洁,显得朴素典雅,洋溢着一股清新庄重的气息, 反映了西周晚期文化思想的变革。   台北故宫" 三件宝" 之首,两千八百多年前西周毛公所铸之" 毛公鼎" 。   毛公鼎的珍贵,在于鼎上铸着三十二行铭文,总共四百九十七个字,是商周 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铭文首先追述周代国君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然后写及周宣王即位之初, 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叔父毛公忠心辅佐,帮助治理国政,并令毛 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以免遭丧国之祸。周宣王赐给毛公大量礼品。毛 公为感谢周宣王,特铸鼎记其事,传示子孙。   毛公鼎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   毛公鼎铭文的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 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2003年2 月,中国内地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系列邮票,共两枚, 第一枚为《西周・毛公鼎》,第二枚为《秦・泰山刻石》。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 毛公鼎铭文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北故宫" 三件宝" 之二,清末瑾妃陪嫁物――翡翠白菜。台北故宫" 三件 宝" 之三,酷似" 东坡肉" 的" 肉石" 。   毛公鼎是清末道光二十八年(1814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 公鼎出土后,曾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差点落入日军手中。抗战胜利之后, 民间献鼎归公,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宫之宝。   如果说,毛公鼎混杂在一大堆相似的铜鼎之中,需要细看说明词,才知道这 件" 重量级" 珍宝的意义,那么" 三件宝" 中的另一宝,却是一眼就能看明白。 正因为这样,我注意到,围在这件宝物四周观摩的观众,远比毛公鼎多。   那件稀世国宝,中国内地称之为" 翡翠白菜" ,而台湾称之为" 翠玉白菜" 。 这" 翡翠白菜" ,如同普通白菜大小,下半截是白色的,雕成白菜帮,而上半截 是翠绿的,雕成碧绿的菜叶。那叶子自然地弯曲着,连叶脉都清晰可辨,而且上 面居然还歇着两对螽斯。   " 翡翠白菜" 成为稀世国宝,不仅仅在于这块上绿下白的翡翠本身,而是在 于工匠巧夺天工,成功地利用这块翡翠的色彩," 顺势" 雕成了鲜活可爱的白菜。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