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第11节:台北扫描(2)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在台湾译为" 裴瑞斯" ;   法国前总统篷比杜,在台湾译为" 庞比杜" ;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台湾译为" 海珊" ……   这" 柯" 、" 畲" 、" 胡" 、" 裴" 、" 庞" ,均为汉姓。   又如,我注意到台湾的车牌,只有三种:有的标" 台湾省" ,有的标" 台北 市" 、" 高雄市" 。据台湾朋友告诉我,台湾只有台北市和高雄市是省辖市,这 两市的汽车分别挂" 台北市" 、" 高雄市" 车牌,其他县市的汽车则都挂" 台湾 省" 。我拍摄了各种汽车的车牌。由于台北市在台湾岛的最北端,高雄市在台湾 岛的最南端,高雄市的汽车难得开到台北市,所以我在台北拍不到高雄市车牌, 后来我在前往花莲县时拍到了高雄市车牌。对于我如此注意拍摄台湾的车牌,台 湾朋友大惑不解,以为车牌有什么可拍的?我说,台湾的车牌只有三种,表明台 湾很小,而车牌上" 台湾省" 的那个" 省" 字,清楚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小小车牌也能反映大问题。   所谓比较感,是因为我来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内地,来自上海。这样,我 会把台湾与内地、台北与上海的种种差异进行比较。我往往会以内地人的目光观 察台湾,以上海人的目光" 打量" 台北,事事、时时跟内地比较,跟上海比较。 也就是说,我身在台湾,却总是以内地为" 参照系" 、以上海为" 参照系" 来观 察台湾。   比如,我走进台北的商店,见到货物的标价,就会很自然地把新台币换算成 人民币,跟内地物价进行比较。我走访台北朋友的家,就会把台北的房价跟上海 的房价相比较。   又如,我参观台北故宫,会跟北京故宫相比较。我见到台北的最高楼" 台北 101",就会跟上海最高楼――浦东的金茂大厦相比较。   这种新鲜感、比较感,使我笔下的台北,我笔下的台湾,不同于台湾作家笔 下的台北、台湾。   我在台北街头," 迪化街" 这路标牌使我感到惊讶。在中国内地," 迪化" 这名字早已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今日内地的年轻人,几乎谁都没有听说过" 迪 化" 这名字。用内地的话来说," 迪化" 是" 解放前" 的名字。" 迪" ,启迪、 开导之意。把新疆的首府叫做" 迪化" ,含有歧视新疆少数民族之意。正因为这 样,从1953年起" 迪化" 改称"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维吾尔族语的音译,意 即" 水草丰盛的地方" 。在上海,有乌鲁木齐北路,也有乌鲁木齐南路。然而, 在台湾,仍旧沿用蒋介石时代的名称,仍然" 固执" 地把乌鲁木齐叫做" 迪化" , 所以台北这条" 迪化街" 并没有改称" 乌鲁木齐街" 。   不过,走访" 迪化街" ,倒是使我听说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在20世纪40年 代,在迪化街的一家日本商行里,有一个小雇员名叫吴火狮。吴火狮白天打工, 晚上则到夜校念书,然后回商行用功到三更半夜。为此,他的日本上司十分生气, 甚至禁止他晚上开灯,以为开灯会浪费商行的电。吴火狮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 下,努力学习。后来,他与几位新竹同乡在迪化街创立了" 新光商行" 。他勤奋 又善于经营,这家" 新光商行" 发展成台湾的大财团――" 新光集团" 。   在台北,我见到多处挂着" 新光三越" 招牌的大型百货公司,那都是吴氏" 新光集团" 的产业。在2002年,新光三越百货公司是台湾最赚钱、营业额最大的 百货公司。此外,新光集团旗下的" 新光人寿" ,是台湾总资产第二的保险公司, 在台北火车站附近的忠孝西路上,我见到高高耸立的大型百货公司新光三越大楼。 这幢四十六层的摩天大楼,是目前台北的最高建筑,是台北地标式的现代化建筑, 四处都能见到。即便是站在阳明山腰上眺望台北盆地的夜景时,也能够轻而易举 地找出这座浮现在一片灯海中的高塔。   吴火狮生前就准备建造这台湾最高楼。他在1988年突然去世之后,由他的长 子吴东进实现他的遗愿,建成了新光三越大楼。吴氏新光集团现在拥有十万亿新 台币资产,员工三万六千人。台北最大的百货公司――新光三越大楼   我漫步台北,综览台北的建筑,可以说是" 三代同堂" :一是日本统治时代 的日式建筑物,精致而典雅;二是蒋介石时代的建筑,大都是三四层、五六层的 楼房。台湾多地震,那时候不敢建高楼;三是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最近十几年 新建了一大批高楼,十几层、二十多层以至像新光三越那样的四十六层大楼。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