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22 与此同时,在盟军最高司令部,斯特朗将军也在分享着一种乐观的喜悦感,他 认为德军第 6装甲集团军调动可能是“围魏救赵”,阿登可能是第6 装甲集团军的 攻击目标。不过,斯特朗将军还是坚信阿尔萨斯才是德军最终的攻击目标。所以说, 尽管从9 月开始,盟军就已经接触到了德军可能会选择阿登作为攻击目标的信息, 但盟军情报人员一直无法充分地将各种征兆联系起来进行正确分析。 美国第8 军 美国第8 军军长米德尔顿少将对于自己的几个师的部署位置很不满意,因为各 个师的战线拉得太长。在布拉德利将军视察部队时,米德尔顿向他提出抱怨,得到 了布拉德利将军的理解。虽然米德尔顿充分说明了这种部署的弊端,但并没有能够 说服布拉德利对第8 军给予适度的支援。在会谈中,两位将军就前线局势进行了全 面分析。布拉德利认为,德军不可能对阿登发起攻击,因为这种攻击行动不足以扭 转战局,换句话说,布拉德利对这种攻击行动的战略意义表示质疑。在对相关的军 事地图和情况分析报告进行仔细研究之后,布拉德利和米德尔顿两人就德军不会发 起攻击基本达成共识。但是,米德尔顿的头脑中始终无法排除德军将会发起攻击的 阴影,按照他与布拉德利达成的共识,米德尔顿同意如果德军发起进攻,他将后退 至默兹河,阻击德军推进的速度。与此同时,布拉德利将命令对德军侧翼发起攻击。 需要再次提到的是,两位将军达成的共识是:德军不会发起进攻。从以上情况看, 虽然盟军已经掌握了德军即将对阿登发起攻击的证据,但最后还是排除了这种可能 性。试问,盟军情报部门为什么会如此失误呢? 情报失误 盟军未能准确判定德军会对阿登发起攻击有着诸多原因。虽然德军成功实施了 欺骗计划,同时采取了全面严格的保密措施,但如果盟军能够客观分析问题,就不 会出现这样的失误。盟军的判断失误源于一系列错误的假设,而这些假设之间看起 来又有很强的逻辑性。 过分自信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盟军整体赢得了战场主动权的背景下,盟军 情报参谋们倾向于认为德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认识的主导下,盟军情报 分析人员认为德军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攻击行动。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符合逻辑的 判断。与此同时,德军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的重新任命,进一步使盟军情报分析 人员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盟军很熟悉他的作战风格,这位老帅向来以理智沉稳 出名,不会选择在部队战斗力严重削弱的情况下冒险发起攻击。但是,如果盟军能 够正确地分析这样一种情况,即德国第6 装甲集团军此时已经担任了德军统帅部的 战略预备队,并划归希特勒直接指挥,也许就不会轻易地坚持德军不会发起攻击的 推断。因为,虽然龙德施泰特没有发起攻击的胆略,但一直有着偷袭习惯的希特勒 却可能冒险发起进攻。 在相信德军不会发起大规模攻击的情况下,盟军误认为艾费尔地区的铁路和公 路运输之所以日益繁忙,是因为龙德施泰特正在频繁地调动预备队,为抵御盟军的 进攻做准备。此外,盟军无线电侦察还截获了德军军官谈论油料短缺的内容,更加 促使盟军情报分析人员认为德军没有能力立即发起进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军 谈论油料短缺恰恰说明他们为了准备进攻而在准备油料。德军指挥官所抱怨的油料 短缺很可能指的是储备油料,或者因为想得到更多的油料,所以才会抱怨。 mpanel(1); 盟军情报机构的失误发人深思。首先,他们没有正确分析希特勒的性格,忘记 了“狗急跳墙”的古训,从而忽视了希特勒会采取极端措施的可能性;其次,盟军 情报部门一厢情愿地来分析对方,按照盟军的想法,如果他们是德军的话,将不会 对阿登发起攻击,但这并不等于德军不会这样去做。就在1944年12月16日凌晨,盟 军的想法被德军的炮声击碎了。 盟军阵地 早在1944年12月初,盟军就已经封锁了德国边境。虽然盟军高层司令部内部在 下一步战役的实施问题上存在着一定分歧,但整个盟军都处在一种厉兵秣马,时刻 准备结束对德战争的状态。盟军战线拉得很长,从北海一直延伸到瑞士边境。就整 条战线而言,盟军兵力显得捉襟见肘,因为这么长的战线,再多的兵力也难以坚守 每一个阵地。正是以上原因,才促使米德尔顿考虑美国第8 军的防线问题:很显然, 按照目前的防线,兵力非常紧张。令人更为头痛的是,霍奇斯将军此时决定抽调防 守阿登的部队以加强进攻鲁尔工业区的兵力。盟军进攻鲁尔是为了阻止德军进入这 一地区,因为如果德军占领了该地区,美国第1 集团军和第9 集团军将失去进军德 国的入口。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