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大西洋海战(8) 英舰发生大爆炸,沉没了。 邓尼茨没有留恋于攻击英国军舰,而把所有能远航的潜艇都派到大西洋,袭击 商船。 可惜邓尼茨的潜艇太少,还不能把“狼”变成“狼群”。 1940年夏天,法国和挪威落入德国之手。 邓尼茨急不可待,把所有潜艇转移到法国和挪威港口, 把那些续航能力相近的 潜艇也派到大西洋。 英国人开始尝到护航舰只不足的恶果了。 丘吉尔急忙请求罗斯福把50艘美国退役驱逐舰送给英国,英国把在大西洋上的 八个海军基地租借给美国,以暂时度过难关。 罗斯福总统深知英国的难处, 不仅送给英国驱逐舰,还在1941年4 月下令尚处 于中立的美国为西经25°的船只护航。 希特勒担心美国会参战,严令禁止德国潜艇首先向美国军舰开火。 美国参战之后,邓尼茨就把所有能动用的潜艇都派到美国东海岸。 刚参战的美国人不知何为战争,没有护航制度。 船只开着灯,大摇大摆地穿梭往来。 英3 ?4 万吨战列舰“纳尔逊”号在地中海航行,该舰后来在击沉俾斯麦号舰 的海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岸上灯火辉煌,车水马龙。 德国潜艇如狼入羊群,大开杀戒。 因为目标太多,德国潜艇只挑大船用鱼雷打。 入夜后浮上水面,用火炮把一艘艘满载汽油、柴油开往英国的油船打成火炬。 有些德国潜艇的官兵还爬上甲板,欣赏岸上传来的爵士乐。 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得意洋洋地宣称:“日耳曼英雄主义甚至征服了最辽阔的海 洋! ”卡尔・邓尼茨喜悦地向雷德尔报告说:“我们的潜艇在离美国海岸很近的地 方行动。 游泳的人以及整个海滨城市,都目睹了这场战争活剧。 这场活剧的高潮,就是燃烧的轮船那一道道红色光轮。” 望着海岸边熊熊燃烧的油船,一阵阵的爆炸声和天亮后冲到海滩上的水手尸体、 船只残骸,美国人目瞪口呆,明白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 于是请英国帮忙,在美国东海岸实施灯火管制,实行护航制度。 邓尼茨见美国东海岸有了护航制度,就把潜艇派到还没有护航制度的加勒比海。 这里是委内瑞拉油田到美国的黄金水道,油船往来如梭。 德国潜艇很快就把加勒比海变成“潜艇乐园”。 等美国在这里也建立了护航制度,邓尼茨又在1942年8 月把潜艇派到大西洋中 部,在盟军反潜力量最薄弱的“大西洋空白区”设下埋伏。 此时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有200 多艘。 mpanel(1); 邓尼茨踌躇满志,准备把“独狼”变成“狼群”,在大西洋上一展身手。 英国和美国领导人都明白,大西洋海战的意义非同一般,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参战最早的英国见护航舰只不足,一方面着手建造护航舰只,另一方面动员科 学家研制新武器,研究德国潜艇新战术的特点,寻求对策。 科学家们发现,德国潜艇发现船队后,总要发出信号,呼唤“狼群一块儿进食”。 密码专家虽不能破译德国海军的全部密码,科学家却能测定潜艇的位置。 这样既可以让船队躲开潜艇,也可以让飞机、舰艇去攻击潜艇。 科学家们还研制出机载米波对海搜索雷达、反潜火箭和火箭助推反潜深水炸弹。 使用这些新武器,盟军在1942年一年中击沉不少潜艇。 德国人损失了一些潜艇后发现,潜艇大多是在水面航行时,被装有米波雷达飞 机发现后,被飞机或舰艇击沉的。 于是,就针锋相对,研制出雷达探测器。 只要潜艇一被发现,就会发出警报,潜艇就能下潜躲避。 此外,德国人还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段盟国反潜飞机无法到达的“空白区”, 所以就在“大西洋空白区”摆开战场。 英国人发现自己的米波雷达不灵了,就采取迂回、躲避的办法,避开邓尼茨设 下的陷阱。 “狼群”尚未张开口,北大西洋冬季的风暴就来临了。 大西洋上恶浪滔天,能见度急剧下降。 邓尼茨的恶狼只得独自觅食,但在1943年1 月仍把37艘商船(20 ?3 万吨) 送 到海底。 1942年是盟国商船队灾难的―年,共有800 万吨商船被击沉,大大超过盟国的 造船能力。 其中最惨的是1942年7 月英美开住苏联摩尔曼斯克的PQ―17船队。 这是满载着各种战争物资的船队,共37艘商船。 船队在挪威北角以北遭到德国潜艇、飞机的毁灭性打击,23艘葬身于冰海中。 德国电台得意洋洋地说:您不能耳闻目睹的重大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您不是听到过钟摆的响声吗? 那是每秒钟响一下。 现在您可以想像一下,您坐在海上一个筏子上,或类似的小岛上。 钟摆每响一声就有一吨物资沉入海底。 羊毛、棉花、咸肉、粮食、无数的石油、各种油料、食糖、弹药、罐头、飞机 备件…… 这些物资每秒钟要向海底沉没一吨。 使您神经可能感到刺激的钟摆声仍然不停地响着。 ――泉石小说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