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40 洛阳虎牢之战 “牧马河北,正奇并用” 虎牢之战,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发生于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一带, 是役,李唐军队一举击败驰援洛阳王世充的窦建德10万大军,紧接着又迫降了困守洛阳 的王世充,从而翦灭了当时中原地区的两股主要武装势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隋代末年,隋王朝的统治日趋腐朽残暴,它横征暴敛,荒淫无道,刑罚酷烈,兵役 苛繁,结果民不聊生,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到公元617 年初,农民起义形成了三大起义军中心,李密瓦岗军转战于河南地区,窦建德起义军活 跃于河北一带,杜伏威起义军崛起于江淮地区。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歼灭了大批 隋军,使隋王朝统治濒临于彻底崩溃的边缘。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一些贵族 和地方官吏也抱着各种政治目的,纷纷起兵反隋,李渊父子的太原起兵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17年春夏之交,隋太原留守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今山西太原东南)起 兵。李渊父子是富有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的封建贵族官僚,起兵之后,实施争取人心的 政治、经济措施,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并采取高明的战略方针和卓越的作战指导,在 军事方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即攻下隋都长安,占据了关中 和河东广大地区,并迅速拓地到秦、晋、蜀等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社会上一支举足轻重 的力量。公元618年,李渊在地安正式称帝,建国号唐。尔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东攻西 讨、南征北伐,先后消灭了薛举、梁师都、刘武周等地方武装割据势力,旋即引兵东向, 伺机统一全国。 当时,李密所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已经解体,李唐政权的主要对手是河北地区的窦建 德起义军和洛阳王世充集团。另外还有杜伏威起义军活动于江淮地区,隋朝残余势力萧 铣集团控制长江中游及粤、桂等地。李渊集团对此采取了远交近攻、先王后窦、各个击 破的战略方针:在派遣使者暂时稳住窦建德的同时,由李世民统率唐军精锐主力进攻东 都洛阳,首先消灭王世充集团。李世民大军在洛阳城下与王世充军进行了历时半年的激 烈交战,给王世充军以重创,拔除了洛阳城外王世充军的据点,形成了对洛阳城的包围。 王世充困守孤城,粮尽矢绝,处境危急,遂连连遣使向窦建德告急求援。 窦建德充分意识到王世充若被消灭,那么唐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就会轮到自己身上。 “唇亡齿寒”,岂能隔岸观火,坐视不救。决定先联合王世充击唐,然后相机消灭王世 充,再进而夺取天下。于是他在兼并了山东地区的孟海公起义军之后,于公元621年春, 亲率10余万兵马西援洛阳。窦军连下管州(今河南郑州)、荥阳、阳翟(今河南禹州市) 等地,很快进抵虎牢以东的东原一带(即东广武,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 虎牢为洛阳东面的战略要地。早在武德四年二月三十日夜,唐军王君廓部就在内应 的协助下,先行袭占该地。李世民在洛阳坚城未下,窦军骤至的形势面前,于青城宫召 集前线指挥会议,商讨破敌之策。会上大多数唐军将领主张暂先退兵以避敌锋,但唐宋 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刺史郭孝恪、记室薛收等人却反对这么做。他们认为,王世 充据有洛阳坚城,兵卒善战,其困难在于粮草匮乏;窦建德远来增援,兵多势众。如果 让王、窦联手合兵,窦以河北粮草供王,就会给唐军造成严重不利,使李唐的统一事业 受挫。因此,主张在分兵围困洛阳孤城的同时,由唐军主力扼守虎牢,阻止窦军的西进, 先消灭窦建德军,届时洛阳城就能不攻自下。李世民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将唐军一分 为二,令李元吉、屈突通等将继续围攻洛阳;自己则率精兵3500人,于三月二十四日先 期出发,进据虎牢。 李世民抵达虎牢的次日,即率精骑500东出10公里侦察窦建德军的情况。他派遣李 世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