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茅盾先生出国二三事 一 十二月五日,茅盾先生离开上海搭轮到苏联去了。 二 苏联大使馆邀请茅盾先生赴苏,那还是一年以前的事。胜利复员,茅盾先生由 重庆,广州、香港而到了上海,苏联大使馆在上海再度邀请,而且作了一次具体的 决定以后,才由苏联大使馆派员陪同茅盾先生前往南京,办理出国手续。一般朋友 ――连茅盾先生自己,都以为出国护照一时恐无法获得,所以到南京去办理出国手 续,也是抱着“姑且试办”的心情,却不料出国的事情竟会很快的实现。 当各党各派与无党无派的代表们会集南京,为了国共间的和平,作最后一次斡 旋的时候,茅盾先生也搭机到了南京,他在邵力子先生的帮助下,终于办妥了出国 的手续,获得了夫妇两人出国的护照。 三 这次茅盾先生赴苏访问,原可以选择空路――由昆明,加尔各答,伊朗而抵达 莫斯科,然而茅盾先生却选择了一条费时劳神的水路去。他像讲笑话一般地说:搭 飞机我是拜领它的教训了,实在对于一个想获得一些什么的旅行者,得不偿失。譬 如我现在在上海,穿了皮袍子,到了昆明,只得穿夹衫,再到印度,那热得简直汗 流浃背,而最后到了莫斯科,那恐怕连两件皮袍子也不够了。我又没有钱到莫斯科 去买皮货(事实上连买也来不及买),搭飞机又不能多带一些御寒的衣服,更谈不 上带什么书籍用品去。所以还是让自己多吃一些苦,多带一些行李,多费一些时日, 在沿路让自己多见识一些值得我去记忆和记录的东西。 四 足足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茅盾先生积极从事于赴苏的准备工作。他首先研究苏 联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组织,然后阅读了一些旁人著述的苏联游记,并且计划自己抵 达苏联以后的游历程序和工作内容。他也在几个留学苏联的朋友那里学会了若干简 单的俄语会话。他带了不少种自己翻译的苏联文艺著作,例如《苏联爱国战争短篇 小说译丛》以及《团的儿子》等,准备赠与苏联的各位原作者。而若干中国的出版 商和著作人,也托他带去了不少有关苏联的译著,赠给莫斯科的国家图书馆,作为 中苏文化的交流。他把这些书本装在克宁奶粉的纸匣里,他不嫌烦累,携带着去跋 涉遥远的旅途。他很珍惜: 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于苏联人民的一份不可多得的心与血的礼物。 五 有一天的晚上,茅盾先生请我和另外的几个朋友吃蟹,谈到了关于赴苏的事情。 他于是像说笑话一般地说:我们到苏联去,真是去做十足的哑巴和聋子。因此到了 苏联以后,虽然自己很有计划想到这里那里去玩玩,但总不能叫一个苏联的翻译官 跟着你走来走去,而且我们也不好意思说出这样的要求。所以这次去,我们连牙刷 牙膏也带了去,省得到了苏联以后的麻烦。 后来又说到关于在外国买东西的事情。他说他以前在日本,懂了几句普通的日 语会话,出去买东西,譬如说是袜子吧,“我说我要多少大小什么颜色的袜子。如 果有,那自然很简单,他拿出来便什么都解决了。但有时他却说上了一大篇话,不 知道是颜色的深浅呢还是大小的相差,使我听了莫名其妙。又有一次,我向一个日 本人问路,其实他只要简单地说一声往什么方向走去就是了,可是他偏要讨好你, 说了一大篇的话,结果使你还是不知道打那里走才好。所以仅仅懂几句皮毛的话, 那是危险的,结果要闹出天大的笑话来。”基于这样的理由,茅盾先生说:这次到 苏联去,他准备做一个彻底的哑巴和聋子。 六 又有一次,和任钧兄一道,坐在茅盾先生那里谈天。话题终于又转到了赴苏的 事情。在谈到了关于不通言语的旅行者总是不免带有寂寞感的时候,他于是讲了一 段郭沫若先生赴苏途中在德黑兰闹的一次笑话。那时候飞机将在德黑兰起飞,郭先 生的“翻译”刚巧有事走开,到了中午,因为肚饥,郭先生独自到一家餐室里去想 吃些东西。餐室的侍者只懂得俄语,郭先生用英语和德语说话,他们都摇头,于是 不得已,他用手作刀子剖切面包的状态,表示他需要吃面包。但是侍者却拿来了一 把刀子。这时候郭先生再用右手的手指圈成一圈,往嘴上作口食的姿态,表示他用 刀子切的东西是可以吃的,结果侍者却拿来了一杯茶。所以由此看来,郭先生在苏 联所感到的寂寞感,那是不言可喻的。而“我们这次的去”,茅盾先生说,“能够 居住多少时候,那就连自己也不能知道。”――但茅盾先生是希望自己能够住上半 年,能够多见识到一些什么。 七 十二月三日的晚上,在一次小小的饯别里,茅盾先生来得最迟。他到了苏联大 使馆,还去理了一次发,最后还买回了两只手提箱。郭沫若先生面对着茅盾夫人说 :“你们是去蜜月旅行啊!”后来大家计算他们结婚的时间,应该是到了“银婚” 的阶段了。但是茅盾夫人却很肯定地对旁人说:她本来是不预备去的,免得茅盾先 生到了苏联以后真的做了一个哑巴和聋子,所以跟着一起出去,略略减少一些旅途 的寂寞。这几句话虽然都是开着玩笑而说的,然而仔细一想,那真是多么值得我们 再三沉思意味深长的话啊。 mpanel(1); 八 这次茅盾先生到苏联去,共带了大小行李十五件。他化了一百万元做了一件皮 大衣,他的太太用自己的手编结了几件绒线衫,他们搭乘的船是史摩尔尼(Smolny)。 在十二月五日的早上八点半钟搭乘轮船,下午二时启碇。 船将沿着中国的领海转往日本的长崎,再由日本的内海航行到苏联的海参崴。 然后由西伯利亚铁道直达莫斯科。在莫斯科居住一个时期,再到别的大城市和别的 乡镇。他很希望能够在冬暖夏凉的黑海边上居住一个时期,但是能否如愿,那要由 临时的环境和条件来决定了。 这次送行的人们之中,除了报社记者和书业代表,还有郭沫若、叶圣陶先生等 大批著作人。 这里,我们谨祷祝他们平安地抵达目的地,然后再平安地归来。 茅公也写了《寄语》数行,交给我在《文艺春秋》月刊发表(见本书四十一页)。 我在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文艺春秋》月刊三卷六期上,特辟了专 栏“欢送茅盾先生出国小辑”,我的这篇文章,就刊载在这个小辑里。 这个专栏还刊有郭沫若的《临别赠言》、端木蕻良的《送茅盾先生出国》等文 章。 附记: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五日,茅盾先生和夫人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搭乘苏 轮斯摩尔尼号,去苏联观光。那天下午,郭沫若先生夫妇向茅盾夫妇献了一束鲜花, 并写了一篇《临别赠言》,还写了一首《送别诗》: 乘风万里廓心胸,祖国灵魂待铸中;明年鸿雁来宾日,预卜九州已大同。 1998 年3 月8 日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