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学者散文的魅力――“名家散文精品丛书”序 何谓学者散文? 30 年前,台湾著名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在《剪掉散文的辫子》 一文中作过切中肯綮的界定: 学者的散文,……包括抒情小品、幽默小品、游记、传记、序文、书评、论文 等,尤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学问的文章为主。它反映一个文化背景深厚的心灵,往 往令读者心旷神怡,既羡且敬。 这种散文,功力深厚,且为性格、修养和才情的自然流露,完全无法作伪。 现代白话散文一般认为发轫于1918 年《新青年》杂志所创设的“随感录”, 此后的发展进程千回百转,难以尽言,或可用“品种繁多,流派迭起,名家辈出” 这12 个字略作概括,诸如鲁迅的冷峻、周作人的冲淡、冰心的隽秀、朱自清的清 幽……无不各呈异趣,各放异彩。但作为现代散文重要分支的学者散文直到40 年 代才踏入成熟完美之境,嬉笑冷嘲皆成文章的钱钟书,委婉多讽而又明丽醇厚的梁 实秋,以及寓幽默于雍容之中的林语堂和风趣中蕴含古典情调的王了一(王力), 皆为其中的佼佼者。这并不是说在他们之前没有学者散文,英年早逝的梁遇春就是 学者散文的高手,鲁迅、周作人、徐志摩等大手笔的部分作品无疑也是学者散文中 的杰作佳构。但若从整体考察,学者散文到了40 年代才开始兴盛,才出现更为严 格意义上的学者散文重镇,并一度与剑拔弩张的主流散文分庭抗礼,却是不争的事 实。而80 年代以降活跃于散文文坛的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黄裳等位,其实 正是不同程度上承继了中断多时的学者散文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 学者散文既可叙事,也可抒情,当然更可议论。它与一般散文最大的不同,在 于感性之外,多了一点知性。学者散文的文字,不单有情趣、文趣,更有理趣与 “知”趣。这里的“知”趣,是知识广博之趣,是洞察人生、社会与自然之趣。所 以,学者散文应该是个性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和富于原创性的。散文作品即使不 是出自专家学者之手,但造诣相当且特色大致相同者,理应归入学者散文之列;反 之,有些写散文的虽为学者,但情感虚假,文字平板,“知”趣索然,同样不能滥 竽充数。 学者散文都有一种博大宽容的怀抱,对中国人、中国历史和文化、全人类的精 神和物质文明,都有自己的关注和思考,都表现出一种真切的终极关怀。作者未必 会长篇大论来宣示这种怀抱,却往往将自己的反思和省察融入情景交汇的随笔小品 中,以此扩人眼界,启人心智。 学者散文也都有一种优雅的风致,娓娓道来,不着痕迹。读去像随意闲聊,漫 无边际,咀嚼起来却别有情味,正如日本厨川白村所揭示的那样,“天下国家的大 事不待言,还有市井的琐事,书籍的批评,相识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过去的追怀, 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笔者”。 学者散文又都有敏锐的机锋,观人述事,写景抒情,状物析理,都别有令人意 想不到的新颖角度,新的意念,新的感觉。这种睿智来源于作者深厚的中西文化背 景,丰富扎实的人文知识积累,来源于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 学者散文还都有鲜明的风格,每位学者都将自己的人格与学问熔铸在文章中, 浑成自然地融合成晶莹的珠玉,读者读其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汪洋恣肆的, 有泼辣佻达的,有温文儒雅的,也有隽逸清丽的,文思如此,文笔同样也是如此。 学者散文再都有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在精巧的结构,严密的文理之外,更将 文字舞弄得千姿百态,千娇百媚,生龙活虎,清明剔透。文白揉合,中外混和,雅 俗相间,妙语警句层出不穷,是学者散文的特别吸引人之处。 mpanel(1); 归根结底,以博识才情为基础的学者散文同样必须真诚,准确的说,更应比一 般散文具备真诚的品格。作为与作者生命中的感觉、理智、学养和情感生活所具有 的动态形式处于同构状态的学者散文,是完全不能容忍作伪的,无论技巧层面还是 精神内涵,均无例外。只有这样,学者散文才能臻于真正的真、善、美的境界。 如果以此为标准来估量伊莳选编的这套散文名家系列丛书,就不难看出这是一 个有益的尝试。尽管徐志摩、林语堂、梁实秋这些熠熠生光的名字读者已不陌生, 但伊莳是从学者散文或准学者散文的新视角来遴选这些名家的“精品”的,每集栏 目的设置、选文的取舍都相应地颇具匠心,这就凸现出选家与众不同的眼光,很有 创意,在当前的“散文小品热”中独树一帜。因此我乐于为之作序推荐,相信广大 散文爱好者不会错过这样的好选本。 (原载1994 年4 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初版《梁实秋散文精品》)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