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塞纳河上的桥 我没有统计过塞纳河上总共有多少座桥,但经过巴黎市的那一段河道上的桥却 是可以数得清的――大小33 座。每一座桥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道来无奇却也有奇。 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流入巴黎后经过的第一座比较有名的桥是奥斯特里茨桥, 建于19 世纪初的拿破仑时代,无疑是为了纪念他在奥斯特里茨的战功而建,因为 桥身上还刻有跟随拿破仑出征的将帅们的姓名。 “新桥”这个名字听来很怪,似乎它是新的、刚造成不久似的。其实它倒可算 是巴黎最老的一座桥。新桥从1578 年开始建造,直至1604年才告修成。它实际上 可以算作是两座桥,分别连接位于塞纳河中心的西岱岛和南北两岸。它应该在建筑 艺术的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是,新桥首次为步行者留出了宽阔的便道。要知道,那时 候,连巴黎的街道上都还没有“人行”之道呢,整个巴黎的街上,当时是人马争道, 安全不保! 连桥上都有盖着房子的,一边是车走的道,一边是人住的房。能在造桥时特地 为行人留出便道,实在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惊人之举。新桥上的另一处景点便是桥中 央竖立着的亨利四世的骑马铜像,说起来,这又是巴黎的一个“吉尼斯纪录”―― 第一尊在巴黎街头闹市的公开场所塑起的雕像。法国大革命期间的1792 年,铜像 一度被毁,现在人们看到的那一尊,则是后来用第一根旺多姆圆柱(即被巴黎公社 的战士们推倒的纪念殖民军功的那一根旺多姆圆柱)的铜浇铸而成的。新桥诞生至 今近400 年,大小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局部维修,但大桥的主体在日晒雨淋、洪涝侵 浸下却始终如故,400 年如一日。无怪乎法国人有一句形容人身体健康的成语,道 是:“健壮得如同新桥。”1985 年,古老的新桥上又绽放出一朵艺术的奇葩,又 一项吉尼斯纪录诞生了:有一位美国籍的保加利亚艺术家,在整个桥身上(包括桥 面、桥底、桥侧、栏杆、桥墩,一句话,整座桥的一切)包裹了一层银灰色的霓裳 羽衣,共用布4 万平方米,并让穿了“时装”的新桥向世人展览15 天。据说,15 天后,这4 万平方米的布被付之一炬,以示该次艺术壮举的空前绝后。 从许多桥的名字上,我们可以识别出它们的由来与历史。在夏特莱广场与俗称 “门房楼”的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之间的“交换桥”便与交换大有关系,它的前身 原是9 世纪的“秃头查理”时代造的。商贾、金匠们常聚集于此交换金属货币。我 们在让娜・布兰的畅销历史小说《闺房》中,可以读到13 世纪时的金银匠在此桥 上忙碌着揽活做生意,还有众多的巴黎平民在这里倒买倒卖,藉此糊口。我们今天 的货币兑换与证券交易恐怕可以在这座桥上找到它最早的历史遗迹。 巴黎圣母院南面的“二渡桥”(也有人叫它为“双桥”)的名字与“买路钱” 有关。在旧时代的那些年月里,行人过这座桥时,一律要向教会所属的济贫院交纳 两个图尔城铸造的钱币。不过今天的二渡桥已是1885 年复建的了。从这里过桥去 巴黎圣母院观瞻的游人,怕是谁也没想到,如果在当年路过此地,他就会碰上收钱 的教士。收钱的教士口中虽不说:“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 买路钱”;却可能会说:“天主在上,为了受苦的灵魂,请交两块钱”。 艺术桥肯定因北岸的卢浮宫而得名。多年居住在巴黎的阿根廷小说家科塔萨尔 的名著《跳房子》对它情有独钟。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常常在此与心上人玛嘉约会。 协和大桥连接着协和广场和国民议会的所在地――波旁宫;亚历山大三世大桥 无疑是巴黎最漂亮的桥,它连接了大、小王宫和荣军院广场,许多电影里都出现过 它美丽的倩影,它也是国宾车队途经塞纳河的唯一一座桥;伊埃纳大桥连接了埃菲 尔铁塔所在的玛尔斯校场与集四大博物馆于一身(人类博物馆、海军博物馆、电影 博物馆、法国建筑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夏约宫;这些桥梁,均是都市巴黎的交通要 喉,每日里车水马龙,游客如织。 靠近法兰西广播大楼的格雷奈尔桥也颇有一些特点,桥中央向北连着一条长长 的河心大堤,名曰“天鹅小道”。不过天鹅倒是没有,却有一个“女神”在那里。 天鹅小道顶南端,也就是离桥中央不远的南侧,竖立着一尊自由女神像。这个自由 女神像虽不如法国雕塑家巴尔托里第送给纽约的那一尊名气响,“身材”也不如纽 约的那一尊高,但千真万确是后者的缩小,而且是由侨居巴黎的美国人送的回礼。 自由女神像的正南,是一座不甚起眼的小桥――米拉波桥。它的名声是因为超 现实主义大诗人阿波利奈尔的那首诗《米拉波桥》。诗人常常来此,从米拉波桥汲 取了不少的诗歌灵感,他这样写道: mpanel(1); 米拉波桥下流淌着塞纳河, 还有我们的爱情。 它该不该将我提醒 欢乐总是跟随在痛楚之后? 夜幕降临,时钟奏鸣 岁月流逝,唯我留存。 几百几千年来,塞纳河曲曲弯弯,不知绕了几十几道弯,而那河上的一座座桥 确确实实是历史长河中的巴黎――甚至是法兰西――的见证。 想当年,1944 年,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向法国大境一路横扫过来,德国法 西斯元凶希特勒担心巴黎再也难以守住,便接二连三地给守卫巴黎的德军司令冯・ 肖尔铁茨发去命令,让他在最后关头实行焦土政策,他还派爆破专家到巴黎,在众 多的著名建筑物和桥梁下埋设地雷和炸药,等到守不住巴黎时,就准备把这个历史 文化都市连同它的辉煌建筑遗迹与艺术宝藏统统付诸一炬。我们在那本写于60 年 代的著名的纪实文学作品《巴黎烧了吗?》中读到,希特勒在久久得不到肖尔铁茨 将军的回答时,气急败坏地命令他,首先应该炸毁塞纳河上的所有桥梁,这样,至 少可以阻止盟军的挺进。所幸的是,尚有一点良心的肖尔铁茨将军经过反复犹豫, 终于没有执行希特勒的命令,他只是在以军人的姿态作了一番象征性的抵抗之后, 就向盟军和法国抵抗部队投降了。他没有下令引爆炸药,没有人回答希特勒,说 “巴黎已经烧了”。相反,一个完整的巴黎还给了法国人。美丽的塞纳河上的桥一 座也没有被毁。这应该归功于和平的威力,归功于人心的所向,归功于人类的良智。 历史的车轮终究是要不断地前进的,谁想逆历史潮流而动,无异于蚍蜉撼树, 螳臂挡车。妄图火烧巴黎的希特勒就是最好的例证。塞纳河水还将流淌着,河上的 众桥还将耸立着,人们还将生活着。历史还将谱写新的一页页。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