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外国影片译名谈 黄裳同志最近发表《震俗》一文(刊于3 月11 日《新民晚报》)谈到外国影 片的译名问题。文章说: 解放前看美国电影,常碰到一些稀奇古怪的片名,觉得有趣。例如有名的《随 风而去》译为《乱世佳人》、《滑铁卢桥》译为《魂断蓝桥》之类。……悬想这些 专家大抵是精于鸳鸯蝴蝶文学的人物,这就又与长期占据着文坛的通俗文学势力有 着关联。 读了这段精彩文字,不免引起我的一些回忆和感触。我在中学时代看美国电影 最多,当时还把看过的每一部电影的说明书保存起来,积成厚厚两大本之多。而对 片名之熟悉,更历历如数家珍,至今仍能背诵如流。其原因,就是这些片名都是四 字一句,很像典故成语,既容易上口,又容易入脑。平心而论,这些片名中有一些 确是陈词滥调,散发着酸溜溜的霉味,是鸳鸯蝴蝶派文人们的“杰作”,但有一些 却清丽可诵,富有诗情画意,与影片的内容风格协调一致,相得益彰,不失为好片 名。 例如黄裳同志认为译得不好的《魂断蓝桥》,我个人却一直十分赞赏。 虽然“蓝桥”一词隐寓着我国古代的一个典故,混淆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似乎有些不伦不类,就影片内容而言,“魂断蓝桥”四字却能贴切地突出这一哀艳 动人的爱情故事情节,比一般的片名有意境,有魅力,有内涵,启发人的想象。 又如《月宫宝盒》,原名《巴格达窃贼》,是《天方夜谭》中的一个神话故事。 相比之下,鄙意以为译名比原名更富有瑰丽奇逸的味道,与故事内容也更契合。如 果按照原名直译,没有文学修养的人一定误以为这是一部描写小偷的侦探片。 mpanel(1); 再如反映圆舞曲创始人约翰・斯特劳斯一生的音乐片《翠堤春晓》,香港再译 为《圆舞曲大王》,但我认为,《翠堤春晓》不但字面漂亮,如诗如画,而且更能 使人联想到“蓝色多瑙河”畔的盎然春意,以及这支名曲的清新优美的旋律。 可见,目前的外国故事片,基本上都是不加修饰的直译,我总觉得或者过于平 淡,缺乏特点(如《克莱默夫妇》),或者过于晦涩,难于记诵(如《得克萨斯州 的巴黎》)。我自愧上了年纪,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对于近年来的外国电影, 能够记得片名的着实不多,唯一能刻烙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算是那部《金色 的池塘》,因为它有象征意义,而且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两句唐诗有 些内在联系。外国电影在中国放映,面对的是中国观众,当然要适应中国的文化环 境和中国的传统习惯。所以译名“中国化”一些,我看是可以的。电影更是带有强 烈的商品性的文艺作品,不能不考虑观众心理和票房价值,如果把片名取得喜闻乐 见、雅俗共赏,有何不可!? 《文汇电影时报》1988 年4 月9 日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