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写出有“上海味”的城市文学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巨大的身影。谁都不能否认,上海有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是文学写作的富矿。清末民初的谴责小说和通俗小 说多数以上海为背景。鲁迅的一些杂文、茅盾的《子夜》、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 晚上》、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夏衍的《包身工》等等名著,都写的是上海 的人和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现代文学在上海的亭子间里得到了蓬勃的发 展。 可是,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除了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少数几部作品之外, 写上海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似乎并不多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与“左” 的文艺思想是密切有关的。例如,曾经盛行于上海的“写十三年”的论调,就割断 了旧上海与新上海的联系,导致作家浮光掠影地捕捉眼前的点点滴滴的“新人新事”, 而忽视从宏观的角度上纵横捭阖地去探索上海变迁的奥秘,去观照上海人民心灵的 历史。又如“写工农兵”的口号,这当然是正确的,但联系到上海的具体情况,农 和兵毕竟不多,相反,构成这个城市特色的知识分子、工商业者、里弄居民、三教 九流等等,却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被忽略了,这对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反映纷 繁复杂的上海的社会生活显然是一个损失。加上工人作家和非工人作家的划分,也 影响了作家之间的互相沟通、取长补短。凡此种种,都妨碍把上海作为一个生活整 体,在文学作品中摄取全景,同时也造成一部分作家视野不宽,思路不广,缩手缩 脚,而又有门户之见,所以要写出有分量的作品难矣哉! 有“上海味”的城市文学不够兴旺,也暴露了上海作家自身的弱点。由于从旧 上海过来的一批老作家现在都年事已高,他们的创作精力和活动范围不可避免地受 到限制,而大部分中青年作家或者走了一段“车间文学”的弯路,或者对旧社会的 生活缺少切身体验,这就使得创作力量在新旧交替之际出现了断层。毫无疑问,要 写出上海的特有的风貌,要让读者品尝出“上海味”,如果不对这个城市的昨天、 今天和明天有深刻的了解,那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这种地方色彩,光靠书面资料, 光靠方言土语做表面文章,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要写出上海人特有的禀赋、 气质、风度、教养等等内在的东西,以及与此有关的环境气氛、生活节奏、风土人 情和艺术意境。看来,对上海这个城市的研究,特别是对上海人心灵的研究,是一 个重要课题,而作家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都还有加强和提高的必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复苏,城市文学正方兴未艾,斗奇争妍,有 了可喜的发展。苏叔阳的《故土》,邓友梅的《那五》、《烟壶》,以特有的“北 京味”,反映了北京的历史和现实,为北京的文学界增添新的光彩。冯骥才的《神 鞭》,用新的传奇性的笔调写历史题材,成为天津的“特色产品”。陆文夫的《美 食家》,塑造了一个独创性的人物,并且通过美菜佳肴,洋溢着苏州风味。我们国 家有星罗棋布般的众多城市,每个城市又有迥然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和风俗 习惯。如果我们的文学作品都能充分反映各个城市的特点和风貌,那末我们的文学 园地将是一派多么令人欣喜的绚丽多彩的景象!当然,上海作家也是有佳作的。王 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写知识青年回城后的喜悦、苦恼、迷惘、渴望的复杂心 情,透露了他们在四化建设中面临的新生活的挑战。而《流逝》则通过一个资本家 家属在落实政策过程中的戏剧性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上海在十年动乱前后的政治 风云。 随之而来的是程乃珊的《蓝屋》。人们从这部中篇小说中看到钢铁大王顾福祥 一家三代人的不同的生活历程以及由此而提出来的人生课题。与其说这是顾氏的家 史,不如说是上海原工商业者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变迁史。除此以外,还有王小鹰、 陈村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都有一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上海的风俗画。但 是,从上海创作的总体上说,无论在广度、深度、高度和力度方面,都还难以与这 个伟大的城市相称。这不仅在于作家的生活面还不够宽广,还有被遗忘了的角落, 还在于上海的历史以及这些历史事件打在上海人民心灵上的印记,似乎还未得到自 觉的足够的注意。强烈的时代感与纵深的历史感是并不矛盾的,没有这种联系,上 海人民今天的喜怒哀乐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当然,这种历史感要溶化在小说 的艺术画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至于艺术上的未臻精美,主要表现在缺少高度 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写不出格局恢宏、气势磅礴的大场面,写不出力透纸背、形神 各异、富于上海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 mpanel(1);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把上海作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的对象作狭隘的观照和描 写,相反,应该把它放在整个国家和世界的背景下,放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去表现。 作家应当立足上海,胸怀全国,放眼世界,尽可能增进阅历,拓宽生活面。上海有 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掌故旧闻,这是增进知识、吃透上海精神的必修课。除了学习文 献典籍外,还可大量挖掘活资料,访问各行各业的“老上海”,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同时要深入到基层,比如工厂、商店、里弄,等等,进行点面结合地体验生活,接 收各方面的信息,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有一个数量可观的作家群,特别是青年作家,这是上海文 学创作的坚实基础和潜在力量。我们期待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勤奋地学习,更 敏锐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生活,更紧密地联系群众,熟悉社会,熟悉一切人,更 懂得利用一切机会,积累素材,作多方面的创作准备,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从时 代感和历史感结合上,为谱写上海的多声部的新乐章,为繁荣城市文学而不懈努力! 《上海文学》1985 年第8 期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