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向前看”和“向后看” 古人有诗:“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那得不回头。”对过去充满怀恋,对未来 丧失信心、缺乏理想,这是最没有希望最没有出息的表现。据说人的两只眼睛生在 面颊,就是为了注视前方,所以“向前看”应该是我们的主旋律。但人又是活动的, 弯过脖子,转过身,环顾前后左右,四面八方,也非常重要。比如走路,顾后不顾 前肯定要撞车碰壁,同样,顾前不顾后也容易冒进,容易与同行者“脱钩”。正确 的走法,应该是在“向前看”的同时,“五里一返顾,十里一徘徊”。这种“向后 看”,意味着经常总结经验,调整步伐,意味着充分掌握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 意味着不算旧账,轻装上阵;意味着做好带路人,不脱离群众,不一意孤行。一句 话,“向后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富有创造性、开拓性 的伟大事业。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管有多大困难曲折,坚 韧不拔,矢志不渝,这完全是一种“向前看”的姿态。但是,我们意识到这是一条 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也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戒骄戒躁,小心谨 慎,充分考虑本国的家底国情,重视历史的轨迹,照顾到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可行 程度,不脱离实际地提高指标,不盲目照搬外国的经验,特别是一发现问题,立即 总结经验,接受教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从而使这些年来改革和建设沿着 健康的道路稳步发展,没有发生重大的失误和偏差。事实证明,我们的党和人民是 成熟的,有清醒的头脑的,也证明“向后看”和“向前看”是并不矛盾的。 目前,学术界理论界文艺界人士热烈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问题。 我们的态度,从总的方面说,也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是“向前看”的。那种闭 关锁国、墨守成规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不顾及渊源流长的历史传统 和民族特点,不能不顾及现有的文化环境以及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和欣 赏习惯。如果离开这个基点和起点,去盲目追求西方的所谓“现代文明”,那只能 把事情搞坏,甚至走错方向。因此,重视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决不是怀旧, 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同样,借鉴并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也决不是“崇洋”, 决不是“学时髦”、“赶新潮”。也就是说,纵向继承和横向引进,都是为了创造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mpanel(1); 有人对新时期十年文学发出“危机”的警报,据说主要毛病在于“步步向后看”。 如果情况确是如此,那是值得严重注意的。可是,“危机论”者提出“向前看”的 标志,却是要我们用西方的“现代意识”来反传统反理性和艺术形式的全盘西化, 这就使人大惑不解了。难道新时期文学的出路就是要如此“向前看”吗?难道我们 的广大读者和观众已普遍欢迎那种“先锋派”的作品吗?看来,毛病恰恰在于某些 作家、评论家过分热衷于“奔向世界”,完全漠视我们民族的特点和群众的欣赏习 惯,这才使文学越来越脱离生活,疏远人民,而疗救的办法,恐怕就在于正确处理 好“向前看”和“向后看”的关系。 《解放日报》1987 年3 月26 日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