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故里的红头船   一个人,有时认识一椿事情,需要十分悠长的时间。   关个世纪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随父母侨居于新加坡。那时,每隔 若干年,我们就要搬家一次。有一次搬家,新居恰好面对新加坡河。   新加城河,那时密密麻麻靠满了驳船。轮船到达海面,驳船就把货物转载到新 加坡河,由苦力把大米、咸杂、瓷器、土产之类的东西搁在肩膀上,搬运上岸,放 进岸畔星罗棋布的货栈之中。   我常常坐在骑楼,观赏新加坡河的一幅幅生动图景。中国苦力(那时新加坡还 未独立,仍是英国殖民地,没有所谓新加坡籍华人)的劳动本领是非常敬人的。他 们大抵裸露着上体,在肩上披一块搭布,手裹持着一把短柄铁钩,用这来钩取货物, 搁到肩上,一百公斤一包的暹罗(泰国)大米,用竹篦笼罩着的中国咸菜、冬菜缸、 盐水、荔枝之类,他们都能够把它搁在肩上,在一条狭窄的跳板上疾走,上岸的时 候,还能够腾出一只手来,接过工头发给他们的竹签(这是在搬运完毕的时候,赖 以结算工资的筹码)。他们一列列走在摇晃的跳板上的时候,构成了一幅异常生动 的中国劳动者海外谋生、勤奋辛劳的图景。   熙熙攘攘的新加坡河上,除了这些热闹的劳动场面以外,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观, 吸引了我这个异邦少年的注意。那就是有一种船,船头漆成红色,并且书上两颗圆 圆的大眼睛。木船本来就有点象浮出水面的鱼,书上这么一对眼睛,鱼的形象,就 更加突出了。听长辈们说,这叫做“红头船”。当昔年海上没有输船或者输船是很 少的时候,粤东的居民,就是乘坐这种红头船出洋,来到新加坡和东南亚各国的。 三十年代的红头船,倒不一定仍然经常来往于祖国和新加坡之间,那大抵是当地居 民“仿古法制”,藉以纪念先人,也用来驳运东西的一种产物。   “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父亲破产了,我们一群兄弟姐妹随他回国。澄海的 樟林镇,就是我们的故乡。初抵国门,觉得什么事都新鲜,都想接触,不久,我就 把“红头船”的事情置之脑后了。   故乡有许多特别的事物,吸引了我。首先,是当时已经显得有点破败的一个内 地小镇,为什么竟有那么多夸耀门第家声的人家呢?这些第宅,各各大门上挂着 “大夫第”、“陕西世家”、“种玉世家”、“颖川世家”之类的牌匾。河边有一 座“天后宫”,香炎鼎盛。照一般状况,凡是船民、渔民众多的地方,才有许多人 到天后宫去卜回旅程吉凶,祷求风调雨顺;为什么这儿也有一座天后宫呢?故乡并 没有多少船民和渔民呀!还有,这个小镇里,市街上竟有不少可口的食品在出售, 什么肉粽、饼食之类,其制作精美的程度,并不逊于后来我在国内好些大城市里所 见到的。小贩多极了,各种小食竞奇斗巧程度,也是我在许多内陆小镇里很少见到 的。当时我只认为大概是由于这里华侨众多的缘故,并没有想到,它是蕴藏着更加 深远的根源的。   我们家附近有一条小河,河面并不很宽。我们常在河中游泳和捕鱼。小河里面, 不但可以捕到鳗鲡、甲鱼、鲫鱼、泥虾,有时还可以捕到一种扁蟹,它的甲壳里蟹 黄极多,淹制起来,风味极美。这种小蟹,各地都很少见到。据渔民们说:它只出 产在咸水淡水交界的区域,我们有时喝到的河水也有咸味,这就可见,我们家乡离 海很近,有时海水涨潮,是会倒灌进来的。   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老头子,站在河岸上,慨叹道:“这条河现在比以前窄多 了。你们年轻人不知道,从前,听老辈人说,这河是可以停靠很大很大的船舶的, 从这裹真达‘外洋州府’呢!”   少年时期对这样的言语,听过也就算了,并没有怎么引起注意,更谈不上寻根 究底了!我从青年时代起就离开家乡,高飞远走,此后数十年间,再也没有在家乡 长住过,阔别之后,偶尔回去,也是行色匆匆,从没久留,对于家乡的印象,终于 象久历沧桑的照片一样,斑驳迷离了。   解放后,不断听到一些消息,现在潮汕一带,不断发掘出一些古代航海的遗物, 有一次还发掘出一条大体完整的几百年前的红头船的遗骸,不禁为之神往。想起几 百年前,人们带着一点寒怆的行李,乘着简陋的红头船,以咸鱼、虾酱、酸菜、腌 罗卜送饭,在风浪中飘泊,分别到达当时的安南、暹罗、东印度群岛、新加坡、马 来西来的情景,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这些人,也就是东南亚各国地生华 人的祖先了。马六甲那儿的古老的华人坟墓,石碑上的纪年,不但有清初的,也还 有明代的呢!   年前,读了一些史料,又有了新的收获,知道我的家乡樟林,原来在汕头未开 埠以前,已经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了。清初,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它渐渐崛起,那 时它河道宽阔,离海又近,在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之世,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城 镇,粤东以至福建许多地方,人们都到这儿集中乘红头船出洋。以后,汕头开埠了, 它才逐渐没落。这些史料使我豁然开朗。那儿为什么有香火鼎盛的天后宫呢!为什 么集中了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呢?这是历史的流风余韵!我们少年时代为什么能够在 河裹捉到咸水、淡水交界处才有的小蟹?老年人为什么在河滨停产时发出那样的感 慨?这一来,各种零碎的事象都可以贯串起来了。   1985年我访问新加坡的时候,看到了童年时代熟悉的新加坡河,河面上已连一 条木船的影子也没有了!因为海上输船址接卸货,已经无需经过驳船。这种景象, 也使我想起了故乡的沧桑,世间的事物是多么变动不定啊!澄海,我们那个县准备 在樟林建设一座碑亭,竖立一块碑记,让人们知道这个小镇在华侨史上,航运史上 的地们位,也让远方的游子回来时凭吊先人的足印。他们约我给写了。碑记是这样 的:   樟林古港碑记   这里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碑亭,记录着人间的风云和历史的沧桑。   樟林现在是一个内陆乡镇,然而在历史上,它曾经是粤东第一大港。早在汕头 开埠之前,清代康熙年间,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群众海外移民的需要,澄海的这 一滨海村寨,渐渐发展为一个海运港口。那时它帆樯云集,货栈成行。红头船,即 一种船头漆成朱红色,单桅或双桅,木材结构的大型帆船,从这里装载旅客和货物, 乘风破浪,扬帆远行征,北上直达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南下出航暹罗、交趾、 新加坡诸邦。樟林作为一个繁盛的港口,历时长达一个世纪以上,那时,它曾被喻 为“通洋总汇之地”“河海交会之墟”。水手和旅人,本着他们的宗教观念,向之 祈福禳祸的风伯府、天后宫等庙宇,就是那个时期在这里陆续建成的。红头船的古 老遗骸和沉重铁链,解放后瘰被陆续发现,也是这段历史的一个佐记。   岁月递嬗,时移势易,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汕头开埠,蒸汽输船来往频繁 之后,樟林古港才结束了它作为海运枢纽的地位。潮汕地区最早出现的华侨之乡, 就在这片土地之上。   建立这座碑亭,可以让人们重温自己的乡史;让南洋各国的华裔旅客,凭吊遗 迹,缅念自己当年飘洋过海、艰苦奋斗的先人。   世事尽管沧桑多变,但是因果关系,历历可辨。建立这座碑亭,也让人们有所 领会,进而虚心尊重客观法则,勇于面对现实,开拓未来。   一九八六年六月,广州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