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湖山依稀似旧年 ――叶圣陶的《记游洞庭西山》 游记的笔致原是很可恣肆的。以家常语记叙游踪,勾摹景物,虽未必能让趋新 的青年喜欢,却也断非落入下乘。举名篇,是叶圣陶的《记游洞庭西山》。张中行 和叶先生交往近四十年,有深知。论其文章,是“叶老的风格以及推想其为人,是 平实,用力写,求好,规矩多于自然”。动笔,又像是在写着常人的说话。 苏州的洞庭西山,我是游过的。雨中的石公山、古樟园,飞红的橘林、苍茫的 烟波,易于目赏而难于心记,对景似无可为力。叶先生是姑苏人,将千般柔情倾注 于一枝绵丽之笔,为洞庭风物写真,就不费力。在这一篇里,从早至晚的游程,据 实记下,真是“规矩多于自然”。但这也是为人生录影,隔日来看,犹可体会当初 的趣味。记游文章虽不好过实,空灵如梦总也是难能尽意的吧。 叶先生对家乡风景有着纯朴的感知,行文用语又能于平实中见出滋味,虽是写 着眼底景象,而意境却极幽远。我入太湖,望云水深处几点虚影似的翠山,不知如 何摹绘。叶先生也曾临这片微茫的烟水,闲逸的几笔,就写出太湖的气象:“混黄 的湖波似乎尽量在那里涨起来,远处水接着天,间或界着一线的远岸或是断断续续 的远树。晴光照着远近的岛屿,淡蓝,深翠,嫩绿,色彩不一,眼界中就不觉得单 调,寂寞。”读如卧游,太湖的潮润气息和风中的细浪也仿佛近身。骛远的心性会 载着诗情高飞。 mpanel(1); 湖山之胜还在深径两旁红绿的茶橘。叶先生写着春日的美景,故洞庭梅花的画 意,不看邓尉的香雪海,也颇可领受。屈伸的花枝、多产的鱼虾,幽浸着苏沪一带 久有的乡味。而入馔一段,也让他写足了味道:一小篮活虾,一尾很大的鲫鱼,杯 中斟上本山自制的竹叶青,虽“味道很清,只嫌薄些”,文意却是浓的。我在湘南 九疑山中也喝过乡人取岭上野山楂自酿的果酒,色浅红而味淡薄。我尝而微醺,略 撩诗心。想寄意于吟哦,苦于无句。叶先生在这样的细处,早将此番意思写透,真 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寓托一点感慨上去。 而他们雇一条渔船去看石公南岸的滩面和更南的三山时,“渔人于是张起风帆来。 横风,船身向右侧,船舷下水声哗哗哗”,就要叫我忆及年轻时出入浪涛的生活。 至于夜宿洞庭,本可不记,而叶先生偏就生出入微的一笔:“听湖上波涛声,好似 风过松林,不久就入梦。”平实的一句,又含上隽永的意韵。在那些心细且有游山 经历的人看,直似禅和尚忽然听得一句妙偈。 掩卷,像是退至往日,随叶先生游了一回洞庭山。风景依稀,湖山不改昔年颜 色,只是故人邈矣,清清水浪之音也就如续弹的旧调了。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