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我应该在哪里读书识字 出国还是独自在家 4、5月间,“英美教育展”、“国际教育展”、“英国中学升大学预科教育展” 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爆满”。 “水泄不通”、“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现场提示了这样一种倾向:出 国留学再掀高潮,留学低龄化日益昭彰。 上海。有5岁幼童留洋的头版头条新闻。有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张沧海的“工 作总结”:1998年自费留学人员总数上涨了30%,1998年中小学出国留学的绝对人 数虽然只有1000,但数倍以上的咨询、关注使“这股热膨胀起来了”。另有上海留 学主要中介之一的因私出入境服务中心留学部经理王嘉良提供数据:从1999年初至 今,高中办理大学预科留学申请60人,初中及小学10人。 深圳。据深圳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深圳分会及中国教育 服务中心深圳分会等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估算,申请留学的中小学生占所有留学申请 人的70%―80%。深圳大学社会学系对该市650名大中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显示,中学 生“希望出国”的比例为86.8%,高于大学生的76.65%。另据深圳排名第一的重 点学校深圳中学的统计,1997―1998年有50名学生申请出国,1998年至现在已有90 人之多。 北京。教委没有全市的统计,但据教育协会人士估计,近年出国低龄化明显, 绝对数字高于深圳和上海。 成本估算、风险透析、中介规范……众说纷坛的“京、沪。深学子四海求学” 之外,另有南京的高三生顾小丹去年赴美国参加夏令营之后在家准备高考默默无闻, 广东佛山陶艺家杜马夫妇之女斯然“辍学”在家返朴归真…… 在哪里求学?以何种方式成人?越来越多的选项支持孩子们的“背叛”。 为什么我们要从现在的学校逃跑 蒋卓斌:我从小就想出国 上海青浦14岁男孩蒋卓斌秋季新学期的报到地点将是新西兰林吾得中学。 如今,仍然严格遵守着早6:30起床、7:00到校……下午6:00下晚自习的蒋卓 斌时常展开世界地留或翻翻旅游杂志,搜罗有关新西兰的气候、植被、风土人情资 料,印证脑海里关于“热带风景”的想像。 “我从小就想出国。国内的方法不外乎两个字,一个是‘逼’,一个是‘罚’。 我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适应下去了。”对于老师、同学以及报纸上的“望三思而后 行”,14岁的蒋卓斌回答果决:“我一点儿都不害怕,我有自制力,我有目标。” 比儿子的自信更“酷”的是父亲蒋跃进的“世界观”――小孩子生出来就不再 仅仅属于父母了,他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我不准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我们 大人在一天天变老,抱不动他了,他非得学会自己生存不可。他这回出国,我们对 他的要求是3年内不准回家。” 蒋跃进对儿子的“放心”似乎来自他一以贯之的教育之道。生活在郊县从小住 校的蒋卓斌不仅衣食住行自理,而且每逢周末假期务必到父亲的公司参加劳动,搬 货、收账,跟随父母出差、谈生意……“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对儿子的教 育,我的政策也是‘开放’。”现已拥有一家养老院、一家装潢公司的蒋跃进夫妇 一直致力于让儿子补充“书本”以外的本领,而出国留学对蒋跃进父子而言,是当 仁不让的“必经之路”。 树蒙达:不喜欢标准答案 上海初三女生树蒙达已经预购了7月15日飞往新加坡的机票,同行的还有母亲韩 女士。 mpanel(1); “由来已久。蒙达肯定是要出国读书的。”虽然树蒙达本人对“美丽的新加坡” 心驰神往,远比不上母亲韩女士的义无返顾。韩女士对女儿的培养方案一方面根据 自身国外研修的背景,另一方面来自韩女士本人对国内中小学教育方式的“不敢苟 同”。 “每天我看着女儿早出晚归,书包一天比一天沉,我就常常问自己,‘值吗?’ 不值。当我做了几次女儿的语文试题,我就确信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再钻死角。”至 今令韩女士“耿耿于怀”的一道语文题目是“归纳下文中心思想”:一个银行女职 员在与抢劫者搏斗中被打伤。病床前围绕众多的新闻记者,大家料定女职员醒来后 的第一句话不是“坏蛋抓住了没有”,就是“谢谢领导的关怀”,谁想女职员醒来 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把镜子给我”。女儿蒙达的答案是“英雄人物也有自己的个性”, 母亲韩女士的答案是“女职员很热爱生命,是个爱美的人”。结果二人都错了,标 准答案是:新闻记者浮夸,不了解社会。而照韩女士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答案”, 三个答案都正确。 像所有富于牺牲精神的父母亲一样,每年10万人民币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放弃 上海的工作陪读至女儿“适应新环境为止”,韩女士甚至都不曾犹豫过。从一年语 言班到三年高中再到四年大学,前后八年时间,韩女士不在乎别人把它比做盈亏难 料的“期货”,她仍认为“这是理性的投资”,“教育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而女 儿的成长是“不可重复”的过程。 顾小丹:在家准备高考 事情似乎很简单,9月底的一天,南京28中高三生顾晓丹筋疲力尽地从学校归来, 向父亲顾意提出“在家准备高考”的要求,并列举“教学时间分割太碎不利集中攻 关,课程进展太慢,每天浪费3、4个小时在路上”等5项理由,父亲在3分钟深思熟 虑之后表示‘伺意”,而晓丹所在的市重点也‘漠明其妙”地“默认”了。 从此,作为高三生顾晓丹的应考生活就变得“令人心情舒畅”地不规律起来。 不再6:00起床6:30半睁着眼登上班车。7:15开始背书演题……顾小丹有时8:00 起床,别的同学上习题课的时候她可能在菜市场挑黄瓜,人家开始晚自习的时候她 可能风雨不误地去车站接下班的妈妈了……当然,顾晓丹绝不是“赋闲”在家―― 她甚至连续学习40个小时,只是她在11年的统一作息、统一调度的学校生涯之后有 了和另外40多个同学不同的仅仅属于自己的安排:教育软件、《试题研究》、《最 新英汉字典》……顾晓丹对自己的自学体系信心十足,“我发现自己早就属于最好 留在家里那一类人,只不过是刚刚从学校退出来而已”。“心情平稳”,顾晓丹对 在家学习的效果评估标准还不仅仅在于应战高考的能力与信心。 也许正是这“平稳的心情”使顾晓丹对学校教育的态度温和而中肯。“学校教 育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好的途径……但也许中美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才叫完美。” 顾晓丹认可的洛杉矾积木语言学校的假期班据说是这样教课考试的:第一天旅 游,第二天上课让大家讲第一天的见闻,第三天又出去遛,第四天再讲第三天的…… 循环往复……Fred老师站在圆心上教课,跳来跳去,Nassy老师不好玩,跟中国老师 一样,一动不动站在讲台上还非得让同学们把桌椅摆整齐……情景对话,从来不是 一成不变的拾金不昧或者助人为乐,有约会,有购物,有日常生活中的意外……考 试?所谓“考试”就是问你这类问题,“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你做什么?” 或者“如果大名人斯皮尔伯格请你吃饭,你该如何打扮?” 杜马斯然:过返朴归真的生活 杜马夫妇有一个女儿叫斯然,取意是“自然”。斯然8岁,每天采野菜,荡秋千, 捉蝴蝶,一家三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并非一个关于“从前”的桃花源的故事。广东乐从镇小布村是个小桥流水竹 林沙滩的美丽地方,有一对夫妇男姓杜女姓马。8年前,他们放弃了城里大学的教书 生活,在这里定居下来,烧陶为生,过着有电话、听得马勒、见得《晚报》的现代 乡居生活,与其称之为‘逃避’不如说是煞费苦心的“对主动的生活方式的寻求”。 而对女儿斯然的“在家教育,回归自然”,杜马夫妇的理由是――拒绝“得过且过”, 拒绝“以技术的、集体的、社会的理由抹煞孩子平等的丰沛的灵性”。 自制卡片、情景教学、虚拟同学、扮演师生――杜马夫妇用心良苦,“返朴归 真”的教育策略似乎的确效果显著:1岁3个月就识得1500个汉字,3岁开始读书,如 今已读遍四大古典名著的小姑娘也是那个上窜下跳、攀栏杆、荡秋千、撑双杠。飞 单车的小姑娘;常常“独自在家”沉思冥想的小女孩有时与陶艺车间的女工一起东 拉西扯嘻嘻哈哈,也可在小布市场呼朋唤友;常常“与其……不如……”、”差强 人意”关联词、成语脱口而出的小姑娘知道采野菜不要拔根,喷过农药的水果不可 擅自人口,如果与你同行定会叮嘱你这有河沟那有污泥一定小…… “那一定很恐怖,背着手坐一整个上午,”斯然小姑娘为了避免变得像蒋海甄 (她的一个上学的小伙伴)那样“目光直直的”,她“千万不能上学”,宁可忍受 寂寞。“寂寞,我当然很寂寞,寂寞的时候我就玩‘小燕子’,那是我的排泄管。” 斯然玩“小燕子”的方式在除她自己以外的人看来是如此富于想像力――后院的沙 堆、鸡蛋花树、没有水的水池变成了马群、羊群和一窝窝天天下蛋的鸡,牧马、剪 羊毛、卖鸡蛋的斯然大声与“沙堆、树、水泥”谈天说地…… 学校!学校!明日之学校! 留学抑或在家,孩子与家长甘冒风险的另类选择透露着他们的“保留意见”― ―武汉被剥夺尊严的14岁男孩跳楼自杀,忍受不了学习压力的北京中学生集体离家 出走……层出不穷的极端事件之外,更有日常的“荒诞”。 北京一名仍在“体制”内“挣扎”的小学生曾向记者这样描述“忍无可忍”的 每一天―― 学校无非如此。课前五分钟,语文算术老师为抢占讲台,在激烈的争执之后达 成妥协――前两节语文后两节算术。这节课不是语文就是算术,这是我用“不是…… 就是……”造的句。上课了。老师在按倒数第一的理解力讲述已讲过56遍的模拟题。 无聊的同学开始睡觉或是传纸条。老师动用教鞭、粉笔头、作业本,无比准确地投 向坏孩子……下课铃响了,老师才不理那一套,继续留作业……老师、学生、家长 都挺可怜,就像下跳棋,谁都往中间挤,谁都不肯让一步,结果谁也动不了,成了 一盘死棋。 虽然,对于基础教育“机械化”、“专制”的批评,政府和学者可以理直气壮 地摆出“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苦衷,得出类似“需要一个过程”的结论,但仍在 “过程”中的孩子和家长无法避免对“明日之学校”的迫切想象。 柏拉图的学园?陶行之的小庄师范学院?杜威的明日学校?对于束缚已久的中 小学生来说,最富魁力的还是“橘子皮尼尔”的夏山学校――虽然被批评者讽刺为 “无所用心的任其枯萎”,该实验学校针对学生的课程表不无魁力――周一晚,电 影欣赏;周二演讲阅读;周三晚会;周四休息;周五话剧;周六自治会;周日电影; 针对执教者的校规不无棘手――没有处罚,没有校规,没有训活,没有制服,没有 考试,没有作业;而她的八字校训――快乐,诚恳,均衡,合群――又是多么令人 神往,多么难以企及。 专家态度 张沧海(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中小学生自费出国,我们不提倡。平均每 年十万以上的费用,对国家而言是资源的流失,而且现在的中介合法的少,很乱, 孩子小,自立能力差,监护又常不近人意。所以我劝学生家长三思而后行。 易松国(深圳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最近我们的调查显示深圳80%以上的中学 生和家长有出国留学的意向。但调查也显示相当多的申请出国并非理性行为,对出 国的目标很含糊,带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值得警惕。有人认为这是人才资源和钱财 资源的流失,我不赞成,在知识和经济一体化越来越高的社会,留学也是知识和文 化的交流。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留学人员回来,这个比例就要看我们的政府 和人民在多大程度上创造宽松而充满希望的环境。 唐安国(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规划办公室主任):最近中小学生出国热原因之 一是80年代的新移民在国外的教育经历使他们在比较之中有所选择,而且也为子女 亲朋出国提供了关系网;之二是人们有了钱;之三是对国内教育方式的不满;之四 是政府开放的姿态给了人们选择的机会。这项选择的成本和风险都是比较高的。我 的意见是为什么不在国内建立一个教育特区,引进外国教育?目前,我正在做这件 事情,目标是我们的孩子不必花几十万背井离乡,在国内也可选择原汁原味的国外 教育方式。 葛大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我热烈地赞同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送孩 子出国。我的儿子正在初三受苦,如果我有钱,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送他走。我非常 爱国,但国内基础教育教条、机械化,人本精神失落,甚至可以用“摧残”来形容。 我的一老友之子,异常聪明,被许多电脑界的专家誉为神童,可他却是学校里的问 题少年、差生、受歧视的对象。朋友年过半百,为了儿子泪别故土,远走加拿大, 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康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前两年武汉一个叫聂其原的人,不让孩 子上学,在家自己教,在家不到十年的时间,儿子考入华中工学院,传为新闻。而 聂氏教学法的主要方法就是背书,甚至背数学题,这不无是对我们现行的教育方式 和考试制度的一个讽刺。《教育法》中有一条是“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在家学 习”在这个意义上就是违法的,但实际上并未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国外在这方 面有更具体的规定,“家教”要经过政府部门严格的审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条 件。教师水平等,而且每年要参加一次学校考试。接受这类“家教”的孩子有十几 万,还有专门的协会。国内这方面的需求主要是基于对教育行为的不满,但尚无认 定机制。我认为,“在家”是万般无奈的下策,因为义务教育是全面的系统的,学 校教育不仅是上课,也是社会化的过程。鉴于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 我们必须有所行动,还给孩子人格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