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只想推翻清廷” 孙中山与尤列、杨鹤龄、陈少白志同道合,结为反清“四大寇”,他们的交往 更密切,为了便于相聚交谈,杨鹤龄在“杨耀记”内专门开辟了一间房子,作为他 们相会的固定地点。 于是,他们常常风雨连床,畅谈竟夕,纵论天下大事,筹划中国前途,抨击清 朝的黑暗统治. 提出了“勿敬朝廷”的口号。 有一次,四人又聚在一起。孙中山意气风发,高谈旧事,说到激动处,不禁声 调昂扬,满脸胀得通红。就像在面对千百人作演说一样。 尤列静静地听着,忽然用手指着孙中山的脑袋,忘乎所以地说: “这个人的头脑是与洪秀全一模一样的。”孙中山听了,愣了一愣,随即回击 道: “你是游智开。”众人听了,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游智开是当时的广东巡抚。“尤”与“游”同音,所以大家都被孙中山 机智的回答给逗乐了。 “四大寇”的名声传了出去。许多人一见到他门,便窃窃私语:“四大寇来了。” 然后就悄悄避开,生怕他们发表反清言论会牵连到自己。但是,也还有一批人赞赏 他们的勇气与胸襟,赞同他们的见解,与他们来往十分密切。 这些人当中,主要的有郑士良、陆皓东、杨衢云和吴景良。 郑士良在孙中山转学香港后不久就辍学了,他返回家乡惠州,开设了一家药房, 取名为“同生药房”。此后,他便利用他的身份和工作之便,积极联络会党人士, 不久即被推举为三合会首领。 陆皓东曾与孙中山在香港呆过一个时期,后赴上海读电报学堂。1890 年毕业, 即被派到安徽芜湖电报局工作。 郑士良与陆皓东都是孙中山的老朋友。两人常去香港、广州小住,积极支持孙 中山的政治主张。尤其郑士良还向孙中山提供了中国秘密结社的情况。对孙中山帮 助很大。 杨衢云与孙中山相识,大约是在1891 年。 一天,孙中山上街,看见一个青年在与一个英国士兵打架。只见他三拳两脚, 干净利落,一下就把那英国兵打倒在地。孙中山和围观的人一样,感到十分痛快, 很佩服那年轻人,敢跟洋人硬碰硬。 正在这时,赶来了几名警察,把那青年扭送到警署去了。 孙中山甚是不平:明明是英国人酗酒闹事,凌辱中国人,为什么反把挺身仗义、 打抱不平的好青年抓起来?于是,孙中山立即赶回西医学校,请康德黎博士出面保 释那个青年。康德黎倒也热情正直,随即与孙中山一同赶往警署,把那青年保释出 监。 孙中山这才知道那青年叫杨衢云,比自己小五岁。杨衢云对孙中山的热心相助 很是感动,愤慨地说:“英国佬欺辱我中华之人,我就是看不下去,就要打抱不平。” 他狠狠地叹了口气,又接着说:“英国人之所以这佯横行霸道,都是因为满清政府 腐败无能,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 所以才被人欺侮。”孙中山没想到杨衢云既有一 身好武艺,见识也相当深刻,出语不凡,更觉得高兴。于是邀请他去宿舍谈论救国 大计。两人从此便成了知心朋友。 孙中山不仅是在自己的宿舍、在“杨耀记”内谈论革命、鼓吹反满,有时甚至 在同学的家里,他也高谈阔论,而且言辞激烈,情绪昂扬,使得同学的家长都注意 到了他。 譬如孙中山与同学关景良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去他家里聚会。关景良的母亲黎 氏在雅丽氏医院工作,很喜欢孙中山刚直、活泼的性格。她见孙中山穿着过于狭窄 的长衫,就经常与他开玩笑,笑他是“气死仵作”(在旧社会,广州市民称殡仪馆 工人为仵作佬)。 孙中山也不生气,一笑了之。可是饭后闲聊,他便成了主角,总是听他侃侃而 谈,滔滔不绝,不仅言词激烈,而且透露出远大的志向与抱负。 每当这种时候,黎氏总是默默地注视着孙中山,心里很是惊奇。一次,她忍不 住向孙中山问道: “你志高言大,想做什么官?广东制台吗?”“不。”孙中山一口否定。 “想做钦差大臣?”“也不。”孙中山又否定了。 黎氏不禁笑起来:“那么是想做皇帝了?”孙中山还是否定了,他沉思着说: “什么官我都不想做。我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只想推翻清廷。这事业比做皇帝更伟 大、更辉煌! 黎氏听了,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孙中山,像是不认识他似的,并带着惊叹的 口吻说:“啊呀,没想到你还是个胆大包天的‘孙悟空’啊!”孙中山不但要学孙 悟空大闹天宫。一心推翻满清政府,而且他的性格亦似孙悟空活泼好动,喜欢嬉戏 打趣,幽默调皮。熟悉孙中山的人,就干脆称他为“孙行者”。 136 有个化学老师叫何燎然,喜欢在学生面前大谈佛偈,常说什么“不有而有, 有而不有”,一副假道学模样。孙中山心里很不以为然,一听到这样的话,总是捧 腹大笑,把个何燎然先生笑得莫名其妙。而在同学中间,孙中山则常常学着何燎然 的样子,说,“不有而有,有而不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陈少白入学之后,与 孙中山住一宿舍。在他们的房间里,除了两张铁床,其他地方都堆满了书籍。他俩 十分要好,一起读书,一同吃饭,晚上常常聊到很晚。彼此有什么问题,都一起商 量解决。 mpanel(1); 但是,这两个好朋友也喜欢互相戏弄,打来打去。谁吃了亏,谁就发脾气)另 一个也不相让,于是常常推推撩撩,以至用书本、杂物做武器,抛来掷去。他们的 宿舍的窗口,正对着伦敦教会道济会堂的天井和厨房。因此,他们抛掷的“武器”, 便不时落到会堂里去,弄得道济会堂的人十分恼火。 有一次,竟然连煤油灯也从窗口飞了出去,道济会堂的主持拿他们没办法,只 好亲自到学校去“告状”,请求老师对他们严加管教。然而,不管是学“孙悟空” 闹天宫,一心只想推翻清廷也好,还是如。“孙行者”般活泼好动、嬉戏打闹也好, 都丝毫没有影响孙中山的学业。 1888 年春天,就在孙中山转入西医书院不久,他的父亲孙达成因病去世了。 在父亲病重期间,孙中山赶回家乡,为父亲煎汤送药,整日守候在父亲的病床前, 极尽为儿的孝敬之心。 父亲去世了,孙中山十分伤心,大哭了一场。他站在父亲的灵枢前,为自己不 能挽救父亲的生命而内疚而自责,更激发了他学好医术救人性命的强烈愿望和坚强 决心。 孙中山的学习更勤奋更刻苦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西医书院的几年里,他的 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第一学年,获全年级第三名(应考者十三人)。化学、物理和生理学三科成绩 优异。 第二学年,名列全年级第一(应考者九人)。 第三学年,主要在雅丽氏医院从事临床实习,工作积极,获得极佳的评价。 第四学年,名列全年级第一(因同学多未能逐年升级,应考者仅五人)。 第五学年,名列全年级第一(应试者四人)。在毕业考试当中,十二门课程有 十门获优等,总成绩称“最优异”。 1892 年7 月23 日,西医书院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典礼。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 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他的毕业执照上,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 香港西医书院掌院,并讲考各员等,为给执照事:照得孙逸仙在本院肄业五年, 医学各门,历经考验,于内外妇婴诸科,俱皆通晓,确堪行世。 奉医学局赏给香港西医书院考准权宜行医字样,为此发给执照,仰该学生收执, 以昭信守。 教务长康德黎博士,亲手把毕业执照发到孙中山手中。他在毕业典礼上的简单 致辞中,热情地赞了孙中山。称赞他的勤奋好学,称赞他的聪慧与才智。 康德黎博士为西医书院能培养出孙中山这样优异的学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毕 业典礼之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特地邀请了五十人,举行了一次庆祝宴会。 这对于孙中山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荣誉。 -------- 泉石书库

Search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