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书签
三、五四大潮的洗礼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二十四 名青年,坐火车离开长沙,奔赴向往已久的祖国首都――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走 出湖南。   毛泽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到北京去?那是为了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恰在 毛泽东从一师毕业、面对着选择今后生活道路的时候,法国到中国招募华工。蔡元 培、李石曾等在北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杨昌济此前已到北 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把这个消息传回家乡。这时湖南的政局十分混乱,政权不断更 迭,“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都觉得这是一条 出路,便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并派蔡和森先期到京打前站。蔡和森在 北京同杨昌济商量后,又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两次写信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留 法的同志迅速北上。信中特别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师颇希望兄入北京大学”, 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①   八月十九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北京。随即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 俭学的准备工作。   这时,湖南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青年已达五十多人,是全国来的人最多的省份。 毛泽东他们发起这个活动时,“并未料到后来的种种困难”。到京后,“会友所受 意外的攻击和困难实在不少,但到底没有一个人灰心的”②。几经联系,华法教育 会负责人先后在北京大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开办了留法预 备班,接受湖南青年入学。毛泽东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 方面协调,还为他们筹措路费而四处奔走。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在一封家信中说: “毛润之此次在长沙招致学生来此,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③   朋友们分赴各预备班学习以后,毛泽东留在北京。同行来京的罗章龙这时考进 了北大预科,毛泽东却没有按杨昌济的希望去报考。这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 同时也与他一向推崇自学的主张有关。此外,当时教育部还有一个规定,中等师范 毕业生不能马上考大学,先要服务几年。   不进大学,总得要找一个托足之地,以获得生活来源。十月间,经杨昌济介绍, 毛泽东认识了当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李大钊安排他到图书馆当一名助理 员。每天的工作除打扫外,便是在第二阅览室登记新到的报刊和前来阅览者的姓名, 管理十五种中外报纸。当时北大教授的月薪大多为二三百元,毛泽东每月薪金只有 八元。但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相当称心的,可以阅读各种新出书刊,结识名流学者 和有志青年。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又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校 长蔡元培“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各种思想、学术在这里争奇斗艳, 新文化运动渐渐进入高潮。这种氛围,是毛泽东在湖南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对他来 说该是怎样的兴奋和刺激!他在这里读到许多过去从未读到过的书刊,接触到许多 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人物,还积极参加北京大学的两个学术团体。一个是一九一八年 十月十四日成立的新闻学研究会,由《京报》社长邵飘萍发起组织并主讲有关办报 的业务知识。这对他以后创办《湘江评论》是有帮助的。一个是一九一九年一月成 立的哲学研究会,由杨昌济、梁漱溟以及胡适、陈公博等人发起组织,它的宗旨是 “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④。   毛泽东亲眼见到了新文化运动那些著名人物的活动,也结交了一些名人学者。 他在湖南一师时就常读他们的文章,这时自然不放过当面请教的机会。他组织在京 的十几个新民学会会员在北大同蔡元培和胡适座谈,“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 请其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生观问题”⑤。对陈独秀,毛泽东是崇拜的,认为“他 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后来回忆,在第一次 到北京期间认识了陈独秀,并受到很大影响。   他既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和行谊自然更给他以最直接的影响。这 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学说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李大钊是在古老 中国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毛泽东到天安门广场亲 耳听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的演说。十五日,李大钊的这篇演说和他的另一篇 文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刊登在《新青年》杂志上面。从而使毛泽东开始具 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mpanel(1);   毛泽东还认识了谭平山、王光祈、陈公博、张国焘这样一些后来颇为著名的人 物,并同来自湖南的北大中文系学生邓中夏建立了真诚的友谊。他对政治的兴趣继 续增大,思想越来越激进。在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以后,也很受影响。当 时无政府个人主义派的一个代表人物是北大学生朱谦之,他比毛泽东还小六岁。两 人却颇为投机,朱谦之常常来看望毛泽东,相互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   在北京,毛泽东起初暂住在鼓楼后豆腐池胡同九号杨昌济先生家中。其他会员 分住湖南在京设立的会馆。往来相聚,诸多不便。不久,他和蔡和森、萧子升、罗 章龙等七个人搬进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八个人挤住在三间民房小屋里, 每屋有一铺通炕,人多炕窄,只能骈足而卧。棉被又大,摊不开,只好合盖。所以 毛泽东后来说他们是“隆然高炕,大被同眠”⑥。生活是清苦而紧促的,但古城北 京丰富多采的景色却是心理上的一种补偿。杨先生的女儿杨开慧,更给他以情感的 慰籍。毛泽东进一师读书时,杨开慧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如今已出落为十八岁 的大姑娘了。经常来往于杨先生家里,毛泽东和她的认识逐渐加深,建立起恋爱关 系。他们一同漫步在故宫河畔和北海公园,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还有倒垂湖面 的杨柳枝头悬挂着的冰柱。隆冬时节,毛泽东满怀兴致地要去看一看大海。他约了 萧子

Search


Share